软件测试面向对象测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59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常见问题总结1软件测试基础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通过手工或自动化的手段运行或测定被测对象是否满足所对应的需求;被测对象包括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书,系统编码等;在测试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规格说明书设计一组测试用例,通过对测试用例的执行来发现系统中相应的错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项活动。
2)软件生命周期是什么?①.项目规划②.需求定义分析③.软件设计④.程序编码⑤.软件测试⑥.运行维护3)软件测试目的是什么?①.发现系统的错误②.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③.保障产品质量④.改进开发进程4)软件缺陷(bug)与软件错误(error)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之中的不希望或者不可接受的偏差,而软件错误是由于人为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缺陷是在软件中抽象存在的,而错误是人的行为问题。
联系:由于人的错误行为,在设计或者编码过程中的失误,导致了软件内部的缺陷。
人为错误是引发软件缺陷的直接原因。
一个软件错误必定引发一个或多个软件缺陷。
5)软件测试如何改进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是不同的两个过程,但是通过软件测试发现软件的缺陷,然后通过缺陷的分析确定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同时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整理,还可以修正软件开发规则。
因此,软件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进软件开发流程。
6)分析“软件测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点击按钮,对系统进行操作吗?”。
分析:在上述问题中只所以出现这样的言论,是对软件测试理解的片面性和对软件测试理解的偏激造成的。
对于一个规范的软件测试过程包括了软件测试的计划、系统分析、测试设计、开发等技术。
软件测试是一个发现软件缺陷的过程,要想发现软件缺陷必须对被测对象有足够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对被测对象的执行,更不是只是点击“按钮”。
这里边包括了如何设计测试场景、测试数据、测试执行等过程。
同样的通过软件测试发现系统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改进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赢得用户的口碑,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的利益。
1.面向对象的测试与传统测试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A.面向对象的测试可在编码前进行,传统测试在编码后进行B.面向对象的测试以需求和设计阶段的测试为主,不需要进行代码测试C.测试对象不同D.面向对象的测试不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只需要进行会议评审答案:C2.面向对象设计OOD模型的主要部件中,通常不包括()。
A.通信部件B.人机交互部件C.任务管理D.数据管理答案:A3.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答案:A4.SA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自底向上逐步抽象B.自底向上逐步分解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D.自上向下逐步抽象答案:C5.决策树()。
A.能用来代替程序流程图B.是程序流程图的辅助手段C.是描述基本加工的逻辑功能的有效工具D.A和B6.面向对象软件技术的许多强有力的功能和突出的优点,都来源于把类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
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父亲,下层可以有子类。
这种层次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一个类可获得其父亲的全部描述(数据和操作)。
A.兼容性B.继承性C.复用性D.多态性答案:B7.集成测试的主要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一个是()。
A.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B.等价类划分方法、边缘值分析方法C.渐增式测试方法、非渐增式测试方法D.因果图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答案:C8.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A.不能嵌套使用B.只能用来写简单程序C.已经用硬件实现D.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答案:D9.算法中包含多重嵌套的条件选择时,哪个能够清晰地表示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A.程序流程图B.盒图C.PAD图D.判定表答案:D10.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B.功能C.属性D.数据答案:C11.而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可将()映射成软件结构。
A.控制结构B.模块C.数据流D.事物流答案:C12.以下属于面向对象的设计语言的是()。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一)课程的培养目标《软件测试技术》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的测试过程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软件测试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
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工具使用,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相关模型、基础方法、执行过程以及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等,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该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软件测试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选修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一门高级语言、软件工程等课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会进行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三)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达到的专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软件测试背景及分类、软件测试模型、软件测试的基础方法、软件测试的整体过程、软件测试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缺陷跟踪管理、单元测试工具JUnit、接口测试工具、负载测试工具、生活小工具微服务测试和手机视频播放软件测试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以黑盒测试技术为平台掌握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正交实验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掌握系统测试应用技术。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与基本概念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了解软件缺陷的定义和出现原因;了解软件测试的原则;掌握常用的软件测试分类方法[教学重点];包括按测试阶段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按是否需要查看代码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了解软件测试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第二章软件测试模型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概念;掌握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以及前置测试模型等常用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软件测试过程改进模型的概念及典型模型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