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排泄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7
排泄-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及其危害,认识排泄的重要性;2.了解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3.简单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4.认识一些影响排泄系统健康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人体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代谢产物及其危害;2.人的排泄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3.四种排泄方式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2.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2.形象化演示法: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或全体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谈谈代谢产物是什么?(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2.这些代谢产物有什么危害?(如二氧化碳能使空气变浑浊,尿素和尿酸会造成身体不适等)2. 呈现环节(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人体的排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等);2.介绍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操作环节(25分钟)1.分组讨论四种排泄方式及其区别;2.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四种排泄方式的适用范围。
4. 总结环节(5分钟)1.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2.引导学生认识到排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形象的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了基础的了解,并能通过讨论,理解四种排泄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生初二生物《排泄》教案一、背景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排泄”,属于初中生物的重点之一。
在前面几节生物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生命过程和细胞结构等知识。
由于排泄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必要生命活动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掌握人体的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了解人体排泄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处理方式;3.理解排泄过程的调节机制;4.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如尿路感染、肾炎等。
三、教学内容1. 概述通过对过往生物课程的回顾,复习细胞的结构特点、人体器官的基本构造和生命的特征,了解人体排泄的病理生理及其与生命过程的关系,介绍教学内容并建立教学目标。
2. 生理解剖学通过图像和模型等形式,介绍人体排泄系统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包括肾脏、膀胱、尿道等。
介绍各器官的解剖位置、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让学生对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排泄代谢产物及其处理介绍人体排泄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胆固醇等),讲解各种代谢产物在人体中的来源、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让学生理解人类排泄系统是如何处理各种代谢产物的。
4. 排泄过程介绍排泄过程的详细流程,并结合模型进行说明。
通过讲解肾脏和尿液的生成,深入了解排泄过程中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5. 排泄的调节机制通过对泌尿激素等调节排泄功能的激素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对人体排泄功能的调节作用,增强学生对人体排泄过程的理解。
6. 课堂实验通过模型和小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排泄功能,并让学生通过手动实验的形式,加强对基本排泄功能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2.课件展示3.模型展示4.实验教学5.互动式问答五、教学评价1.师生互动情况2.学生听课情况3.学生回答问题情况4.实验效果5.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人类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排泄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处理和调节机制。
《基础护理》课程教案护理评价(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准确遵照医嘱完成留置导尿术。
(2)护理操作规范严谨,集尿袋连接紧密,固定妥当,引流通畅。
(3)护患沟通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患者了解留置导尿管后的日常护理。
术后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使其能主动配合并参与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妥善放置,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3)防止逆行感染: ①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擦拭尿道口、阴茎头及包皮,每天1~2次;②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④患者离床活动时,引流管和集尿袋应安置妥当,不可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逆流;⑤如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使尿量维持在2000ml/日以上,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4)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经常观察尿液,每检查一次尿常规。
若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
(5)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膀胱冲洗术】护理目的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块、黏液、细菌等,防治感染;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护理评估(1)患者的病情、情绪、意识、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
(2)患者的医疗诊断、用药情况,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等。
护理计划1.操作者准备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