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测定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904.98 KB
- 文档页数:4
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的技术比较庄芸蕾【期刊名称】《粮食储藏》【年(卷),期】2017(046)003【摘要】以2016年新上市小麦为检测对象,采用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2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符合率达到93.4%.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新粮上市现场入库把关大量样品的快速初筛;而酶联免疫法检测时间较长,成本更高,更适合经肢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初筛后呈阴性样品的确证以及呕吐毒素含量的准确定量.%The paper took new wheat in 2016 as test object,adopted immune colloidal gold rapid detection card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to detect emetic toxin in wheat,compared coincidence rates of two methods.Results showed that coincidence rates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two methods were up to 93.4 %.Immune colloidal gold rapid detection card was simple and rapid in operation,low cost,it was suitable for rapid primary screening of warehouse and check of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in scene of new grain listed.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was long time in detection,expensive,it was more suitable for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emetic toxin content and confirmation of negative samples after primary screening by immune colloidal gold rapid detection card.【总页数】4页(P38-41)【作者】庄芸蕾【作者单位】福建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 3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的比较研究 [J], 贾卫昌;朱寅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J], 高艳;陶维春;王睿;沈跃丽3.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J], 金建国4.酶联免疫法检测芽孢杆菌对小麦中呕吐毒素降解效果的研究 [J], 赵俊芳; 吕银德5.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相结合快速检测克伦特罗 [J], 苏存举;陈福生;高志贤;苗颂;刘楠;冯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定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李为喜;郑床木;武力;李欣;李静梅;宋敬可;杨秀兰;王步军【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12(38)3【摘要】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串珠镰刀菌繁殖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玉米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极易受到伏马毒素的侵染.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伏马毒素污染的玉米及其制品可导致马白脑软化症、猪肺水肿综合症,还可诱发人类食管癌和胎儿神经管畸形等疾病.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玉米中伏马毒素B1和B2的方法,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法进行了准确性和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FB1和FB2线性范围分别为0.06~5.00 μg mL-1和0.04~2.50 tg mL-1,回收率分别为76.6%~93.8%和77.9%~93.4%,FB1和FB2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9 mg kg-1和0.06 mg kg-1,实验室内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均低于5%,实验室间再现性测定的变异系数低于6%.上述结果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及同一实验室重复性和多家实验室的再现性评价结果优良,适合作为伏马毒素的测定方法.应用该方法对310份玉米进行了伏马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大田、存储玉米伏马毒素总量范围分别为0.20~9.06 mg kg-1和0.21~6.10 mg kg-1,建议应加强玉米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监控,保证人畜健康.%Fumonisins are mycotoxins produced mainly by 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It is frequently found that corn is contaminated by fumonisins during its growth and storage. Epidemic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corn and corn-based products contaminated by fumonisins can cause equine leukoencephalomalacia and swine pulmonary oedema, also induce oesophageal cancer and neuraltube defects of mankind. In this paper,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ith immunoaffinity column cleanup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fumonisins B1 (FB1) and B2 (FB2) in corn. Meanwhile, the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e method were evaluated by statistical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ranges of FB1 and FB2 were 0.06-5.00 μg mL-1 and 0.04-2.50 μg mL-1, the recovery ranges were 76.6-93.8% and 77.9-93.4%, respectively. The quantification limit of FB1 and FB2 was 0.09 mg kg-1 and 0.06 mg kg-1,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ithin-laboratory repeatability was below 5%, and that between-laboratories reproducibility was below 6%.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possessed good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sensitivity, repeatability within a laboratory and among laboratories. Therefore, this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fumonisins in corn. Applying this method, fumonisins in 310 specimens of corn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fumonisins (B1+ B2) ranged from 0.20 to 9.06 mg kg"1 for field corn, and from 0.21 to 6.10 mg kg-1 for stored corn. It is proposed that monitoring fumonisins' level in corn should be reinforced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man and livestock.【总页数】7页(P556-562)【作者】李为喜;郑床木;武力;李欣;李静梅;宋敬可;杨秀兰;王步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测定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 [J], 吴亚凉2.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方法的研究[J], 杨丽博;邵威平3.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 [J], 赵晶晶;张振华;刘青;吴丽华;徐艳;李敏;刘维波4.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桔霉素 [J], 樊祥;褚庆华;伊雄海;李广寅;赵善贞;阮寅;谌鸿超5.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 [J], 张辉珍;马爱国;李惠颖;王晓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致呕毒素林维宣;李继业;田苗;张华一
【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
【年(卷),期】2001(016)005
【摘要】研究了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致呕毒素的方法.样品通过水提取,提取液用免疫亲和柱净化,spherisorb 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添加不同含量水平的致呕毒素,5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69.6%~81.8%.变异系数(CV)为5.7%~8.3%.检测低限为0.02mg/kg.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林维宣;李继业;田苗;张华一
【作者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
【相关文献】
1.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伏马毒素B1、B2 [J], 林维宣;田苗;王玫;赵彤彤;曹东梅
2.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伏马毒素B 1、B 2 [J], 林维宣;田苗
3.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 [J], 林维宣;李继业;田苗
4.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伏马毒素B1、B2 [J], 林维宣;田苗;隋凯
5.利用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DON毒素的研究 [J], 吴杰;陈万权;朱宝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小麦粉呕吐毒素(DON)的研究作者:庄巧云谢卫忠方晓斌来源:《现代食品·下》2017年第05期摘要:小麦粉中呕吐毒素(DON)对人体健康影响突出,本文研究分析了小麦粉中呕吐毒素产生的原因、危害、检测方法与消减技术,意在有效降低小麦粉中呕吐毒素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小麦粉;呕吐毒素;色选机;食品安全Abstract:The (DON) in wheat flour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human health. The reason,harm, detection method and abatement technology of vomitoxin in wheat flour were studied. The aim w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food safety caused by vomitoxin in wheat flour.Key words:Wheat flour; Vomit toxin; Color selection machine; Food safety中图分类号:TS211.2呕吐毒素(vomitoxin)是普遍存在于粮食作物及其制成品之中的重要污染毒素,该毒素也叫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能够引起动物呕吐等中毒症状,故而称为呕吐毒素。
小麦作为主食作物,是呕吐毒素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
在小麦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呕吐毒素伴随着面粉的制成存在于小麦粉中,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而针对小麦粉呕吐毒素的产生、危害、测定以及消减技术分析,强化小麦粉呕吐毒素认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降低呕吐毒素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 呕吐毒素及其危害1.1 呕吐毒素及其分布呕吐毒素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其典型的化学性质是高度的稳定性以及受热不易分解,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广泛分布在各种粮谷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呕吐毒素定量卡法在小麦及面粉等农副产品中的应用---济南痕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呕吐毒素介绍: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单端孢菌素烯烃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呕吐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小麦等粮谷类农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率。
小麦一旦被呕吐毒素产毒霉菌株污染,在适宜生长环境中,产毒菌株会迅速生长,产生呕吐毒素,而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又会随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带入到面粉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由于DON的严重影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中呕吐毒素安全标准是1000ug/kg,而欧盟制定的限量标准相对较严,谷粉及玉米粉中允许限量750ug/kg 。
我国2013年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已将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列为重点。
二、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国家残留限量标准大麦、小麦、麦片、小麦粉≤1000ug/kg三、呕吐毒素定量卡的行业标准:LS/T6113-2015《粮油检测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四、济南痕量生物呕吐毒素定量卡法检测方案近年来,在真菌毒素定性检测条的基础上,国际上推出了真菌毒素快速定量检测条,配合专用的读数仪,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完成真菌毒素的快速定量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国标仪器方法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美国Charm公司推出的呕吐毒素定量检测条可在十几分钟内快速定量的检测出大麦、小麦、面粉中呕吐毒素的残留量,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准确性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各类小麦收储、面粉加工企业及检测机构。
1、呕吐毒素定量检测试纸条的性能检测灵敏度:0-1.5ppm(稀释的提取物)1-6ppm(二次稀释的提取物)检测限:≤100ppb2、检测所配备的仪器和耗材编号名称数量1 ROSA孵育器(45℃) 1台2 ROSA-M读数仪 1台3 打印机(可选) 1台4 4000转低速离心机 1台5 旋转摇床或漩涡混合仪 1台6 粉碎机(500克) 1台7 天平(感量0.01g) 1台8 50ml/100ml离心管若干9 1.5ml离心管若干10 20目标准筛 1个11 10µl-100µl移液器 1把12 100µl-1000µl移液器 1把3、样品前处理过程:3.1稀释提取物可定量检测0-1.5ppm呕吐毒素称取5g或10g粉碎均匀、过20目标准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干净的50ml或100ml 离心管中;加入体积为样品重量5倍的样品提取液(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5ml或50ml;剧烈振荡1min,请勿超过2min;静置1min;取上清液1ml至1.5ml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1min;取100ul样品提取液至1.5ml离心管中并加入1ml稀释缓冲溶液混匀,得到稀释提取物。
分析检测T logy科技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中检环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供稿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物,它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和饲料中,对人类和动物有害。
一种真菌可能产生多种毒素,多种真菌可能产生同一种毒素。
通常粮食或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并非单独存在,可能以一种或数种毒素为主,当不同毒素同时存在时,真菌毒素的毒性有累加效应(如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但并非是相加或相乘的关系。
真菌毒素的毒性变化很大,它取决于毒素的种类、数量、摄入量、持续摄入时间、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了400多种结构不同的真菌毒素,其中已经被分离鉴定的有2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和T2/HT2毒素等。
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天然物中致癌性最强的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也是世界各地农产品及食品中最易受其污染的一种真菌毒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的25%受真菌毒素污染,这些真菌毒素会通过被污染的谷物、饲料和由这些饲料喂养的动物所提供的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们的食物链,从而对人畜表现出致癌性、遗传毒性和致畸性。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个国家规定了粮食中主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我国GB 2761-2011也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
因此,准确检测真菌毒素含量的技术手段变得极为重要。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比较经典且已经形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予以实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法(LC-MS)、薄层层析法(TLC)、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检测条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定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其检测过程一般包括样品粉碎、提取、过滤、净化和进样分析等步骤。
小麦中呕吐毒素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吴艺影;应玲红;盛林霞;陈舒萍
【期刊名称】《粮食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8(043)005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中呕吐毒素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寻找小麦入库作业时快速检测法可靠性范围,对45份小麦样品进行胶体金试纸条、ELISA、HPLC的检测.结果显示:试纸条法(1 000μg/kg)结果呈阴性为合格样品,呈阳性需HPLC复检;ELISA结果小于1 000μg/kg时为合格样品,结果为1 000~1
300μg/kg时需HPLC复检,结果大于1 300μg/kg为不合格样品.
【总页数】3页(P69-70,88)
【作者】吴艺影;应玲红;盛林霞;陈舒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浙江杭州311112;浙江省省级粮油储备库管理中心,浙江杭州311112;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浙江杭州311112;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6;浙江省省级粮油储备库管理中心,浙江杭州311112;浙江省省级粮油储备库管理中心,浙江杭州3111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小麦中呕吐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比较 [J], 谢婷婷;林秀;陈凌峰
2.不同生霉粒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变化 [J], 刘双;马玉侠
3.小麦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J], 王宠;贾立玮;焦玲;吕朝辉;郭晓姗
4.小麦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J], 马宏伟;刘永智
5.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在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防治中的作用 [J], 殷宪超;武德亮;孟旭;张海燕;吴季荣;刘馨;徐剑宏;史建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中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快速检测产品评价唐亚娥,王 坛,米 山(铜川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陕西铜川 727000)摘 要:为在基层检测中更加准确地检出小麦中的呕吐毒素,给予收储单位和贸易商有效的参考,本文选择市场占有率较高的4个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厂家,对其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评价。
结果表明,4个厂家产品准确度均有回收率超出80%~120%的结果,A厂家高浓度水平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超出15%,偏差较大不符合粮食收储要求;B、C、D厂家检测结果精密度较好,但存在整体偏低或偏高的风险。
因此各厂家现有产品在收粮现场使用均有瑕疵,各个厂家仍需要进行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小麦;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产品评价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apid Test Strips for Detection of Deoxynivalenolin WheatTANG Yae,WANG Tan, MI Shan(Tongchuan Grain and Oil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Tongchuan 727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detect vomiting toxins in wheat in grassroots testing and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storage units and traders, this article selects four manufacturers with high market share for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immunochromatographic rapid detection of vomiting toxins and evaluates their accuracy and precisi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products from all four manufacturers has a recovery rate exceeding 80%~120%.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level detection results from manufacturer A exceeds 15%, which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grain storage; the precision of B, C, D manufacturer’s testing results is good, but there is a risk of overall low or high accuracy. Therefore, the existing products of various manufacturers have defects when used at the grain harvesting site, and further optimization is still needed by each manufacturer.Keywords: wheat; deoxynivalenol;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quick detection; product evaluation.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2022年小麦产量13 77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06%。
臭氧处理降解小麦中呕吐毒素的研究作者:徐晓滢樊艳徐杨颖周建新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年第02期[摘要]:本文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呕吐毒素(DON)改进的基础上,研究了小麦籽粒中呕吐毒素分布和臭氧处理对小麦中呕吐毒素的降解。
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呕吐毒素测定,矫正曲线在0~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 8,选择三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5.0%~105%。
呕吐毒素主要存在于麸皮中,臭氧处理可以降解40%以上的呕吐毒素。
[关键词]小麦;呕吐毒素;臭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2002真菌毒素是由各自所属的真菌代谢生成的有机代谢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对人类的食物和饲料造成了广泛的污染,造成数以千万计的经济损失。
真菌毒素属于天然化学污染物,目前,人们可以确定检测的真菌毒素大概有300种,由350种真菌产生[1]。
其中呕吐毒素(学名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简称DON)现在被认为是世界上常见的危害物中最危险的类型之一,在镰刀菌毒素之中,呕吐毒素对谷物造成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是最高的[2]。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法规或者标准严格规定了呕吐毒素在粮食及其制品中限量。
因此,如何去除谷物(特别是小麦和玉米)中的DON毒素,以减少其进入面制品甚至食物链的研究需求越来越迫切。
呕吐毒素降解的方法主要有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
由于呕吐毒素具有耐热性,导致物理方法的适用性不强,且降解产物难以确定,也难以做出安全性评判;生物方法降解真菌毒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但性价比较低且较难适用于固体。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强酸、强碱或者强氧化剂对物质的分子结构进行破坏,致使毒素被降解[3]。
近年来,臭氧被利用于减少粮食和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如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比较多,在实践中也得到肯定[4-8],对于臭氧降低小麦中呕吐毒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粮食中呕吐毒素含量的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谢刚;王松雪;张艳【摘要】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粮食中呕吐毒素(DON)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纯水提取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浓缩,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0.1 mL/min,进样量1μL,用Acquity紫外检测器在220 nm处进行检测,保留体积不足0.5 mL,整个分析过程用时不足45 min.呕吐毒素在0.5~ 10.0 m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96;检出限(S/N=3)为0.15 ng,定量下限(S/N=10)为0.5 ng,加标回收率为84%~ 98%,相对标准偏差为2.9%~5.9%.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溶剂用量少且环保,适用于原粮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测定.%A rapid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analyti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eoxynivalenol( DON) in grain samples.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water, cleaned up with immunoaffinity column ( IAC ) . The separation of targeted compound was performed on a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 1 mm x50 mm, 1. 7 pun) using methanol - water( 10 : 90) as mobile phase with a flow rate of 0. 1 mL/min at 25 ℃.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 μL for UV detection at 220 nm and the retention volume was less than 0. 5 mL. The whole process from sample pretreatment to analysis took less than 45 min. The linear range of deoxynivalenol was in the range of 0. 5 - 10. 0 mg/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 999 96.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0. 15 ng and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was 0. 5 ng.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between 84% and 98% with RSDs of 2. 9% - 5. 9% . The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N in the raw grain, with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rapidness, sensitivity,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1(030)012【总页数】5页(P1362-1366)【关键词】粮食;呕吐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免疫亲和柱【作者】谢刚;王松雪;张艳【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安全室,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安全室,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安全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头孢菌属、漆班菌属、木霉属等菌株的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大麦等,具有很强的毒性[1]。
饲料中呕吐毒素(DON)荧光定量8min快速检测系统,国粮局权威验证一、呕吐毒素危害及检测方法介绍呕吐毒素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小麦等粮谷类农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率,小麦一旦被呕吐毒素产毒菌株污染,在适宜生长环境(水分活度Aw>0. 87)中,产毒菌株会迅速生长,产生呕吐毒素,而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又会随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带入到面粉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我国2013 年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已将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监测列为重点。
目前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确认方法和快速方法。
确认方法主要基于理化仪器设备,如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和各种联用技术如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等;快速方法主要是基于免疫化学基础上的免疫分析方法如免疫亲合柱-荧光检测(IAC-FLD)、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
结果准确、法定认可是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但是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前处理过程复杂、操作繁琐、效率低,成本极高,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筛查和日常的内控检测,一般仅用于最终的确证。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方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是企业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但也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ELISA 方法能灵敏度相对较高,且能定量检测,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对环境和人员要求高,环境干扰因素复杂,重复性较差;胶体金检测卡可以满足现场快速的要求,能在5-10min内快速测定,但是只能定性,且灵敏度较低,肉眼观察主观性较强,重复性差。
二、饲料中呕吐毒素国家残留限量标准引自:《GB 137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
三、上海飞测饲料中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FPOCT技术平台,开发了呕吐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胶体金快速、酶联免疫定量以及色谱法准确的特点,可在8min内快速准确定量的测定出饲料中的呕吐毒素的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7min),操作简便,只需一步加样,无需标准品,无需做标准曲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高度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为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适用于各类饲料加工企业、检测机构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3.2 参考物质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µ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小麦呕吐毒素标准小麦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存在于受霉变的小麦中。
当小麦受到霉菌侵染后,就可能产生呕吐毒素,而这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期摄入还可能引发肝肾损害和免疫系统紊乱。
因此,制定小麦呕吐毒素标准,可以有效控制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首先,小麦呕吐毒素标准应当明确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允许含量。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相关标准,小麦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B1的允许含量应不超过1毫克/千克,而总呕吐毒素的允许含量不超过2毫克/千克。
这样的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参考,对小麦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其次,小麦呕吐毒素标准还应包括对小麦生长、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加强对霉菌的防治,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
在小麦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小麦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小麦产品不受到霉菌污染。
这些管理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最后,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监测和检测方法的规定。
对于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应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以确保对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小麦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呕吐毒素超标的产品,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制定小麦呕吐毒素标准对于保障小麦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允许含量、加强对小麦生长、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管理要求,以及规定监测和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小麦呕吐毒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小麦产品。
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呕吐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毒素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国民健康和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以规范小麦生产、加工和贮存环节,保障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
小麦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存在于潮湿环境下的小麦和小麦制品中。
长期摄入小麦呕吐毒素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对生殖系统和胎儿发育产生影响。
因此,制定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小麦种子和小麦制品的限量标准、检测方法、贮存和加工要求等内容。
其中,小麦种子和小麦制品的限量标准是指小麦呕吐毒素在小麦及其制品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严格控制其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检测方法则是用于检测小麦呕吐毒素含量的技术规范,保障了对小麦呕吐毒素的准确检测和监管。
贮存和加工要求则是针对小麦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防止小麦呕吐毒素产生和扩散的管理规定,确保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
实施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小麦生产加工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合作,加强对小麦生产、加工和贮存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小麦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
另一方面,小麦生产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小麦呕吐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对小麦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加强对小麦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小麦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和消费者对小麦呕吐毒素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避免因小麦呕吐毒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总之,小麦呕吐毒素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国民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小麦生产加工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小麦呕吐毒素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