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

长期以来, 我国对金融领域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 民间金融也一直是一个没有明确合法地位的敏感性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民间金融日渐活跃, 规模不断扩大, 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已

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 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首次正式承认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作用。而近两年来一系列放宽金融准入条件的政策出台, 使民间金融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和机遇。正确认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和特点, 科学把握政策走向, 对于科学引导、规范和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2005) 在“2005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指

出: 据调查测算, 我国民间融资规模约为9500 亿元,占GDP 的 6.96%左右, 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而且, 调查表明, 民间融资的利率也没有以前人们想象得那么高, 大多是12%左右; 风险也较小, 延期支付的有21%, 且不一定不支付; 民间融资因为有人际关系的约束, 还债的质量也比较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05) 相关分支行对浙江、福建、河北、山西、江西、河南六省民间融资的调查显示, 民间融资是否活跃与民营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民间融资活动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紧急支付和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和农村, 民间融资广泛存在。抽样调查显示, 2004 年浙江、福建、河北省民间融资规模分别约在550 亿元、450 亿元和350 亿元, 相当于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一些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文/ 贾淑军ECONOMIC PRACTICE·经济工作2007·22 经济论坛101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地区的民间融资也相当活跃。例如, 位于江西省大商

贸、大流通地区的上饶市, 2004 年民间融资总量在14 亿元左右, 相当于当年贷款增量的1/3 以上。农村地区是我国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地区, 所以民间金融在农村地区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农村20842个样本农户的调查, 2003 年平均每个农户累计借入款为1414 元, 其中银行、信用社借款369 元, 占26.1%; 私人借款1015 元, 占71.8%; 合作基金会及其他借款29 元, 占2.1%。可见, 私人借款在农户总借款中占主体地位。从东、中、西部比较来看, 在东部地区农户总借款中私人借款占78.2%, 中部地区占75.4%, 西部地区占57.6%, 可见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民间金融也越发达。

在全部农户总借款中, 有息借款占47.7%, 这一比重在东部地区为55.9%, 中部地区为29.7%, 西部地区为52.9%。在全部农户总借款中,生产性借款占38.1%, 这一比重在东部地区为39.2%, 中部地区为34.4%, 西部地区为40.6%。可见, 生产性借款、有息借款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均相对

较高, 而在中部地区相对较低。总体来看,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融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为主, 反映了这些融资主体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面临较大困难。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放贷业务表现出明显的向城市和向大中企业集中的趋势, 农村信用社受利益驱动也在效仿商业银行的做法, 倾向于支持较大规模企业, 使农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面临很大困难。在某些地区, 民间金融甚至已成为这些经营主体融资的主要渠道。二是融资利率水平不一。民间融资有有息借贷, 也有无息借贷。总体来说, 生产经营性融资倾向于有息, 生活消费性借贷倾向于无息; 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计息现象更为普遍。从演进变化看, 生产经营性的有偿融资越来越占较大比重。三是民间融资从隐性走向显性。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和资金交易需求的增加, 民间融资活动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随着人们观念认识的转变和我国金融制度环境的日渐宽松, 民间金融也越来越走向公开。种种迹象表明, 明确民间金融

的合法地位, 引导、规范和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民间金融特点及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特别重要意义

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金融的最大特点是往往发生在亲戚朋友和熟人之间, 借贷双方不只是一般的市场交换关系, 而且还具有一种超越市场关系的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这种社会人际关系往往是天然地形成的, 包括血缘、地缘、乡缘等各种天然联系, 也包括长期的社会交往。借贷双方或是生活在同一社区,或是属于交际圈子内的人物。正因为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使民间金融具有比正规金融更多的优势。一是拥有更充分的信息优势, 这种信息优势来自于借贷双方具有相互了解的便利条件和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信息积累。二是具有对贷款实施监督和跟踪管理的便利条件。三是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条件, 例如民间金融可以接受不符合正规金融抵押标准的贷款抵押物。四是拥有法律以外的“约束”和“惩罚”手段。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是由

不同层次的“圈子”组成的“圈层结构”。所谓法律以外的约束或惩罚手段, 就来自于社区圈子内的道德约束力。越是在熟人、朋友之间, 越是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紧密联系的人群内部, 这种道德约束力就越强。正是由于民间金融的这些优势和特点, 使其能够发挥正规金融所起不到的作用, 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 民间金融更适合于为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

服务。由于这些经营主体经济实力弱小,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 这常常是限制他们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的主要原因。民间金融一般不需要抵押, 这种信用贷款建立在放款人对借款人拥有较充分信息, 从而可以“过滤”掉借贷风险和借款人实际上已经天然地将自身信誉和道义作为抵押的基础上的。“道德”抵押不同于物质资产的抵押, 因为“道德”是否有价值或者说所抵押的道德的“价格”,取决于当事人本身的认可, 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价格。对于一般人来说,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