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786.49 KB
  • 文档页数:2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2.1 复习笔记

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1887~1902年执教于波尔多大学,筹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是法国任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1)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谓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2)涂尔干的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

①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

②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③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来自于它的集体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

(3)涂尔干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事实:

①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

②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或解剖学)事实。

2.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

涂尔干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通俗观念”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作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即把它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要保证在社会学的实际研究中运用上述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准则:

①“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

③在科学研究中,应当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这就要求“社会学家在研究某一类社会事实时,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

(2)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涂尔干认为,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是正常现象,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正常现象的普遍性与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关。

(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涂尔干的社会分类标准是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他提出的分类原则是:

①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

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①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

②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5)评价:

①《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自杀论》是实证研究的典范。

②他对社会事实的界定过多地强调了它的客观性而忽视了它的生成性,但毕竟使社会学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从而为社会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③他对功能分析的强调使其方法和理论带有某种非历史主义色彩,但这种方法被后来的布朗、默顿所发扬光大,成为人类学、社会学的主流方法。

二、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1.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1)机械团结

涂尔干将出现在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那种团结称为机械团结。他认为,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低。

机械团结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这种法律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其任务是严惩那些破坏了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其实施惩罚仅仅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和对违反集体意识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

(2)有机团结

现代发达的社会尤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涂尔干把这种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形式称之为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这种法律的目的不是惩罚,也不是集体共同情感的表示,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

系。

2.集体意识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他提出“集体意识”概念,将其界定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1)机械团结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

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个人,左右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强制力。在个人分化的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的外延和力量有所缩小,但它仍然继续对社会团结作出贡献。此外,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中,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着。

(2)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中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集体意识

共同的职业活动和利益会导致一种群体内部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将形成共同的习惯、信仰、情感和道德伦理成为可能,这些群体的成员在他们的行动中也要受到这种集体意识的制约和指导。

3.社会分工

(1)社会分工的功能

涂尔干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分别考察了前者对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和后者对社会整合的负面影响。

①“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种功能分工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

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是常态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发展及其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代替了集体意识而成为有机团结的基础、社会整合的根源。

②涂尔干具体分析了三种反常(变态)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

a.失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往往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的发展。

b.强制性分工

当社会规定不再与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呼应,不再具有自身的道德基础时,它就会表现为外部的强制,由此产生的分工是一种病态的强制分工。强制性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它往往会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

c.不协调分工

不协调分工是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

(2)社会分工的原因

涂尔干在确定现代社会中分工发展的原因时将社会分工视为一种社会事实。人口增加导致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活的集约化程度。社会密度扩大表现为社会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的增长。社会容量、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的加强,导致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比率提高。

人口增加、互动增多又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方面是生存竞争的加剧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这种条件下,劳动分工是推动社会进步、建立新型社会团结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和互动的增加使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得以加强,这是有机团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