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1)
- 格式:ppt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40
英汉委婉语不同点对比研究摘要:现代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人们的素质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人们越来越讲究得体,说话越来越委婉。
因此,委婉语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英委婉语的功能基本是相同的,但其中也有少许的不同之处。
本文旨在就汉英委婉语的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不同点,并且试着探究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
只有注意到这些差别并尽量避免冲突,跨文化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委婉语内容跨文化交际1. 引言委婉语( 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张曲,2007)。
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委婉语的使用。
委婉语就是用来淡化或美化一些人们通常认为是禁忌,或令人难堪的事物的词语,句子,或一段话(陈彦彦,2007)。
中英文中有很多委婉语,因为他们是一种语言学现象,因此存在很多相似点。
然而,文化能反映在某种语言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委婉语能够反映特定的文化现象。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国家的委婉语也有着其不同点。
国内外很多人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
然而,很少人对中英委婉语不同点进行系统地的分析。
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英委婉语都一样。
因此本文旨在试图对中英委婉语中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
2.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点一般说来,英汉委婉语中的相同点远远多于其不同点。
英汉语中在禁忌、说话的得体性方面就有着很大的相似。
除了这些相似点外,其的不同点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2.1 年长由于美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独立与进步这两个品质被给予极高的重视。
英语国家的人追求创新,因为害怕遭到歧视,他们害怕变老。
单词“old”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禁忌因为它意味着在思想或行动上缓慢。
因此,一些含单词“old”的英语短语都是贬义的,比如“ old-fashioned, old school, old gentleman”等。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研究作者:王金林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
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都有大量委婉语的使用。
虽然英汉委婉语中存在共性,但由于不同的语言特点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本文通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互译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异同;英汉互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70-02一、引言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在特定的语境,人们往往会使用温和、动听的委婉语来代替粗鲁、刺耳、令人不适的言辞。
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语出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
委婉语这种修辞格在各种语言现象中都是常见的,可以说使用委婉语是各个民族语言的共性。
英汉委婉语虽然存在一些共性,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正确理解委婉语在人们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难度。
下面本文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并讨论其翻译技巧,以便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使用委婉语,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二、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分析既为委婉语,英汉委婉语从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等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相似性:对某种忌讳的事情进行委婉让人容易接受的表达,如:英语中的pass away, in heaven,汉语中的“逝世”,“到极乐世界去了”;或是在交际中避免冒昧无礼伤害到他人的话语,如连没有如何职业的housewife,现在也自称为housemaker,甚至household executive,汉语中的“车夫”变为“司机”;又或是有时具有一定欺骗性,将丑陋的事情藏匿于美好之中。
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V1正文:
随着全球交往的增加,汉英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对汉英翻译和交际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汉委婉语比较
1. 委婉语的概念
英汉语言中,委婉语通常用于避免直接表达否定、争端等引起不愉快的话题,却又要传递相应信息。
委婉语可以起到缓和关系、保护自尊心等积极的作用,但也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和不明确的信息。
2. 英汉委婉语比较
在英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比较级”的表达形式,例如:“a bit difficult”、“not very good”等。
在汉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间接引述”的形式,例如:“听说他不太舒服”。
二、英汉禁忌语比较
1. 禁忌语的概念
在英汉语言中,禁忌语通常指的是一些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禁止使用的语言,例如“骂人的话”、“脏话”等。
禁忌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其表达方式和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2. 英汉禁忌语比较
在英语中,禁忌语属于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禁忌语的使用属于一种文化上的禁忌,常常与道德与文化价值观有关。
结论:
经过英汉委婉语和禁忌语语用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英汉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于翻译和交际,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英汉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汉英委婉语比较研究汉英委婉语比较研究委婉语,是指通过措辞技巧,以含蓄、委婉而非直接、直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各国语言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中,委婉语通常用于表示礼貌、尊重、感谢和委婉拒绝等,其使用场景非常广泛;相应地,在汉语中,委婉语主要用于表达尊重、谦虚、感激和语气转折等。
本文旨在分析汉英两种委婉语的比较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礼貌用语的比较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礼貌的委婉语,例如:“Excuse me.”(对不起、请原谅)、“I beg your pardon.”(请再说一遍)、“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您能否这么好心地...)、“May I request that...”(我可以请求您...)等。
这些委婉语都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请求或者在别人面前提出不太方便的话题时,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与之相对应的,在汉语中,也有许多礼貌用语,如:“不好意思”、“麻烦了”、“您好”、“请您”等。
这些委婉语同样是表现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其中,“请您”这个词组可以说是汉语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了。
与英语中的“please”(请)相似,都是以请求方式委婉、礼貌地表达的。
不同的是,“请您”包含了更多的敬重和尊重的意味,含义更为深远。
2. 生活场景比较在生活中,英语中的委婉语也是在日常交流中比较常见的。
比如在公共场所提出请求,可以用“Would you mind...”(您介意...)、“Could you please...”(您能请...)、“Excuse me,sir/ma'am.”(对不起,您好)等委婉语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
在汉语中,当我们需要在生活场景中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可以使用以下委婉语:“麻烦你...”、“能不能...”、“可否...”、“请您...”等。
这些语言都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我们的尊敬和谦逊之心。
3. 委婉拒绝的比较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拒绝别人的请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委婉语。
122《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委婉语在现实意义中有着语言以及文化两方面的影响。
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汉英委婉语有区别的根本原因,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方式和场景的不同。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汉英委婉语在生老病死、颜色词及姓名称谓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冲突和不必要的误解,人们应当注重汉英委婉语的使用,并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 键 词] 委婉语;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下汉英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李佳秀1 李博宇2一、委婉语的含义与起源(一)委婉语的含义委婉语是指在交际中运用的一种特别的言语形式,具有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习语化和模糊性等特点。
委婉语是利用不同的发音技巧以及有方向地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进行搭配,在巧妙运用语法的加持下,有效避免粗鄙词汇和句子的使用,最终实现礼貌表达忌讳或粗俗话语的目的。
对于委婉语的准确定义,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李军华在其著作《关于委婉语的定义》中明确阐述:委婉语是在不便于直接交流的场所或不能违背的某种社会道德规范标准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主要作用是采取意思相近的词语来委婉阐述讲述者本身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1]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委婉语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而使用的语言表达。
(二)委婉语的起源“委婉语”(euphemism)与大部分英文词汇相同,都是起源于希腊。
其前缀eu-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为well,good,pleasant;-pheme-意为 speech,language,甚至可以解释为talk,say,speak 等与‘说’有关的行为。
[2]委婉语其实是一种间接性的语言表达,通过说将其展示出来。
委婉语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思想、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等。
正确使用委婉语对人们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汉英委婉语的不同(一)对生、老、病、死的理解不同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然会经历的自然过程。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作者:刘艳玲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9期作者简介:刘艳玲(1978—),女,陕西富平人。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硕士研究生,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英语教学。
刘艳玲(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英汉语言中都存在委婉语,委婉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本文从委婉语构成结构的异同点及委婉语的文化特征等方面对英汉委婉语进行了对比,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对比;文化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41—0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语言也是特定文化的折射。
禁忌语是禁忌观念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镜像,是社会禁忌的重要方面。
人们使用委婉语是为了取悦对方,避免冒昧或无礼,即在人际交往中以礼相待。
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是“忌讳”和“文明礼貌”。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这两种语言的委婉语在表达方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很多不同。
一、英汉委婉语的定义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im)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它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者善辞令)。
英语委婉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066年的“诺曼征服”。
法语被视为高贵文雅的语言,是不列颠上层社会的交际工具,而盎格鲁撒克逊本族语遭到贬毁,被认为是粗俗的,难登大雅之堂。
诺曼人和当地上层阶级开始使用许多“高雅”的拉丁语和法语词汇,慢慢地,这些拉丁语和法语成为最早的英语委婉语。
委婉在汉语中又被称为婉言、婉曲。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对委婉的解释是:“婉曲,指的是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词,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