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现状
- 格式:ppt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27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
研究,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性健康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4.1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
因此,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引起公众对疾病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患病率、死亡率等多个方面。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老年人、肥胖人群、高盐高糖饮食者等高危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国际上提倡早期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相关指标,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为了探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研究者通常采用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系统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同时,研究者还利用计算机模型、统计学方法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趋势。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研究者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最为显著。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糖尿病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在此紧迫形势下,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并未停顿,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有新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人类最终根治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药物治疗,细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由多种不同的病因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发生持续性高血糖。
病后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广泛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引起系统性损害累及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最终出现这些脏器功能缺陷和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状态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由自身免疫损伤引起,多数年龄较轻。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阻抗作用和分泌缺乏所引起,还有特异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其亚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研究进展很快,LADA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胰岛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性。
LADA 主要具有成年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且有胰岛自身免疫破坏的证据(如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3个特征。
文献报道多倾向把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或血胰岛细胞抗体(ICA) 等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人起病的 2型糖尿病称为LADA。
LADA患者临床异质性明显,根据 GAD—Ab的滴度不同,LADA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亚型,有研究发现以GAD—Ab滴度 O.5或 O.1分界均体现明显不同的临床特点,表明LADA甚至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在 1型和 2型糖尿病之间可有 1.2型、1.5型、1.7型及 1.8型等过渡类型,LADA总体上可称为 1.5型。
关于糖尿病的调查报告
简介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糖尿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该
疾病的现状和相关问题。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受访者提问关于糖尿病的相关
问题。
我们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下是我们对糖尿病的一些重要发现:
1. 发病率: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呈上升趋势,特别是
在中年和老年人群中。
2. 饮食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饮食惯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之一。
他们普遍认可了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重要性。
3. 运动和体重控制:受访者普遍相信适量的运动和保持适当的
体重对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4. 知识和意识:虽然大多数受访者能提供正确的糖尿病知识,
但仍有一部分人对该疾病存在误解。
5. 医疗资源:一些受访者表示在他们所在地区获得糖尿病相关
的医疗资源有一定困难。
结论
综上所述,本调查报告帮助我们了解了糖尿病的一些重要方面。
在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方面,促进健康饮食惯、适量运动和提供良好
的医疗资源都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并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 参考文献1 - 参考文献2 - 参考文献3。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
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ZHANG Zhen-wen,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Abstract】Diabetic foot (DF)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Diabetic foot;Treatment;Progress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年糖尿病管理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解糖尿病管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本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糖尿病管理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411份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82.2%。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糖尿病管理产品的使用情况、购买渠道和消费偏好等。
3. 调查结果3.1 人群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占比46.4%,女性占比53.6%。
年龄分布以40-60岁的中年人群为主,占比53.1%。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受过高等教育,占比79.8%。
3.2 糖尿病管理产品的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71.8%的人使用过糖尿病管理产品。
其中,血糖仪是最常使用的产品,占比56.4%,其次是胰岛素注射器和口服药物,分别占比38.1%和32.5%。
3.3 购买渠道和消费偏好调查结果显示,52.8%的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糖尿病管理产品,其次是药店(27.3%)和医院(14.4%)。
在产品选择上,产品质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比68.9%。
此外,价格(52.1%)和品牌知名度(37.4%)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3.4 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糖尿病管理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调查结果显示,71.2%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对新型糖尿病管理产品感兴趣。
其中,智能设备(如智能胰岛素泵和血糖仪)被认为是市场上最具潜力的产品。
4. 结论和建议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糖尿病管理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方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设备具有巨大潜力,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便捷的管理方式,研发更先进的智能设备将有助于市场拓展。
2.关注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因素,加强产品的品控和品牌推广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4年糖尿病食品市场发展现状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多的慢性代谢疾病。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对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过去几年里,糖尿病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糖尿病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其次是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糖尿病食品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一种选择。
2. 产品分类糖尿病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低糖食品:这类产品采用低糖配方,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包括低糖饼干、低糖巧克力等。
•无糖食品:这类产品完全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例如无糖果、无糖饮料等。
•高纤维食品:高纤维食品有助于控制血糖并改善消化系统健康。
包括高纤维谷物、蔬菜等。
•低卡食品: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控制体重,所以低卡食品也是一种重要选择。
例如低卡面包、低卡饭等。
3. 销售渠道糖尿病食品的销售渠道多种多样。
除了传统的超市、药店等零售渠道外,线上销售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糖尿病食品品牌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这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4. 品牌竞争糖尿病食品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
知名品牌如诺和诺德、康帕斯、和弘世纪等在糖尿病食品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小型品牌也在不断崛起。
品牌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口味、价格等方面。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品牌不断研发新产品,并注重产品包装、宣传和促销等方面的工作。
5. 挑战与机遇糖尿病食品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此,品牌需要重视产品质量的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此外,糖尿病食品的价格通常相对较高,这也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疾病进程、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包括饮食指导原则、营养素摄入建议以及饮食干预的实践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当前研究进展,分析不同饮食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及体重控制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糖尿病饮食护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2型糖尿病概述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伴随或不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肥胖症的增加有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葡萄糖毒性。
在胰岛素抵抗方面,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进行代谢。
β细胞功能障碍则是指胰腺中的β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需求。
葡萄糖毒性是由于高血糖状态对β细胞的直接损害,导致其功能进一步下降。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许多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视力模糊、感染易发等。
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的饮食指导。
三、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T2DM患者的饮食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糖尿病管理实施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全民健康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糖尿病管理的实施情况,本文对糖尿病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汇报。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老年人群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群体,而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糖尿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在老年人群和青少年群体中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其次,我们调研了各地糖尿病管理中心的建设情况。
目前,各地糖尿病管理中心的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糖尿病管理机构。
这导致了糖尿病患者在就医和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就医不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各地政府应加大对糖尿病管理中心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另外,我们还调研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最后,我们对糖尿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我们发现,糖尿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医患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便、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建立健全的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糖尿病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综上所述,糖尿病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糖尿病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努力奋斗!。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4.27亿人患有糖尿病。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期的参考文献,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研究和了解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正文内容:一、糖尿病的病因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某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异常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
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饮食及肥胖等,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3. 其他因素:包括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和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1.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β细胞受损或胰岛素合成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 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主要由于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
3. 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会造成多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三、糖尿病的诊断1.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
3. 其他指标:还可以通过尿糖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来辅助糖尿病的诊断。
四、糖尿病的治疗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以及有效的减重计划等,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2. 口服药物: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胰岛素分泌增加剂和胰岛素抵抗改善剂等,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3. 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素分泌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4. 个体化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其病情、年龄、并发症和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及防控措施一、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及代谢性疾病。
二、我国糖尿病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 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 35.2%,其中 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 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
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糖尿病发生趋低龄化、长病程、并发症多、健康危害严重和医疗支出费用高等特点。
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四、糖尿病的主要预防和治疗措施1.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践行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2.对于糖尿病前期和某些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合并超重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膳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可帮助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3.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使用降糖药物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 1 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助于实现血糖达标,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支出。
4.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上的非药物调养方法,强调根据体质、病因、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在调和气血、平衡人体营养、辅助预防疾病上效果显著。
5.针对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有效的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1. 饮食控制:多数糖尿病患者能够遵循医嘱,控制饮食,减少糖分摄入。
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自律性不足,无法做到合理饮食。
2.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部分患者能够坚持适度的运动,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时间、环境等因素无法实现。
3.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
大多数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血糖监测,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无法实现。
4. 药物治疗:患者需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
目前,多数患者能够遵医嘱服药,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忘记服药、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三、影响因素分析1. 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巧。
2.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心与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具有积极影响。
家庭成员的督促与鼓励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律性。
3. 医疗资源: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医疗资源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支持。
4.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因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而无法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如无法购买血糖监测设备、无法定期就医等。
5.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其自我管理水平。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糖尿病知识普及: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巧。
2. 提高家庭支持力度:鼓励家庭成员关心和支持糖尿病患者,为他们提供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
关于糖尿病的调查报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不少患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现状和相关情况,本文进行了一项关于糖尿病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态度等。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广大公众进行,共计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数据。
二、糖尿病的患病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约有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有糖尿病。
其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达到了40%左右,而青年人群患病率相对较低,仅为10%左右。
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三、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有多种发病原因,以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受访者认为糖尿病与遗传有关,而50%的受访者认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压力和肥胖也被不少受访者认为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
这些数据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和预防。
四、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选择药物治疗,约占60%。
其中,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等,约有30%的受访者选择了非药物治疗。
此外,约有10%的受访者选择中医治疗糖尿病。
五、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糖尿病的人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约90%的受访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时,80%的受访者认为糖尿病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
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较为片面,存在一些误解。
例如,约有20%的受访者认为糖尿病是传染病,这表明还有一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