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联网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0.28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仿真与优化路径研究许小苍;刘俊丽【摘要】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co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creates the system dynamics as a tool to buil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cology.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enterprise behavior,government action,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innovative talents,the paper makes simulation test and prediction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Industrial eco innovation system,and explores the optimal path of the innov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在对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重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从企业行为、政府作为、研究机构、创新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仿真检验及预测,并探讨其创新资源综合配置的优化路径.【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7页(P12-18)【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效率【作者】许小苍;刘俊丽【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400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5为改变我国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迫切需求“生态创新”。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和预测未来可能的情景,本研究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SDM)和元胞自动机模型(CAM)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情景模型。
该模型旨在模拟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可能的情景。
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系统动力学模型(SDM)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
而元胞自动机模型(CAM)是一种空间显式的模型,通过模拟空间单元的演变来反映整体系统的动态变化。
这两种模型各有优势,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模拟土地利用的复杂过程。
三、模型构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以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人口、经济、政策、自然环境等多个子系统。
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通过建立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模拟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
在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将土地划分为若干个元胞,每个元胞代表一定的土地类型,如农田、城市用地、森林等。
通过定义元胞的演变规则,模拟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
四、模型应用本研究以某地区为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首先,收集该地区的人口、经济、政策、自然环境等数据,作为模型输入。
然后,设定不同的情景,如自然发展情景、政策干预情景等。
通过运行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和空间变化。
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
五、结果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结论:1.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农田和森林等自然用地不断减少。
2. 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施土地政策、城市规划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土地利用的变化方向。
3. 自然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制约作用。
如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作者:郭鸿勇李婷胡悦等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2期郭鸿勇1 李婷1 胡悦2 郝彦博1(1.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河北省石家庄050021;2.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041)系统动力学原理适用于复杂系统的研究,也广泛应用于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上。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复杂动态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其内部结构及其关系,以构建运行机制。
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系统动力学是1956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创始的,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认识系统和解决系统问题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
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主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支持,从系统内部的结构、机制着手分析系统,建立模型,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仿真模拟,从而分析研究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寻找途径。
一般来说,系统动力学适合处理周期性、长期性、数据相对缺乏以及复杂的高阶非线性等四种问题。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多个组织构成,受系统内部或外部众多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影响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相互调节,共同维持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造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构成复杂、运行过程动态变化的特点。
同时,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影响因素大多难以量化,没有历史数据可循。
因此,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的研究需要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并对数据具有一定包容性,而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能很好处理这种行为随时间变化的复杂系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1.建模目的与边界确定(1)建模目的。
旨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的稳定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关键因素的变动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及增强其稳定运行而提出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及解决方案。
(2)系统边界。
根据建模目的,侧重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过程中稳定性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路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路径,我们需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来探索其价值创造路径。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与科技政策效果研究作者:李懿程余淑秀万欣胡睿黄垒贺晶晶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16期摘要:随着十堰市县域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协调需求日益增加,这不仅关系到十堰市自身的创新发展,还牵动着“南水北调”“汉江经济带”的发展质量。
本文以十堰市县域生态与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十堰市县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模型,对生态与科技政策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生态与科技;政策效果;县域经济1绪论创新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全世界认同的理念。
十堰市各县市区正处在创新发展上升突破时期,但同时面临着由此产生的环境资源限制问题。
怎样在寻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平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是十堰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十堰市各县市区产业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上都有所不同,如竹山、竹溪、郧西县地处比较偏远,产业发展程度上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所落后,而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则要着重保护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产业发展偏向于轻污染或者无污染,房县拥有知名的特色旅游景点和特产,旅游业发展较有优势,郧阳区由于2014年撤县改区,产业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十堰市各县市区产业发展目前有所起色,但是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自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堰市各县市区作为汉江生态经济带上的一环,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科技政策,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机遇。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十堰市各县市区产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情况,构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生态与科技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仿真,为十堰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驶进快车道提出符合自身条件的政策优化建议。
2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经济政策仿真模型系统动力学建模是通过绘制系统流图,描绘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将所需研究的抽象问题通过图形具象化,进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葫芦岛市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对策【摘要】这篇文章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与对策。
在我们将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入手,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接着在我们将首先概述葫芦岛市的创新系统,然后探讨系统动力学在创新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最后在我们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展示本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探讨,我们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系统动力学、葫芦岛市、创新系统、运行机制、问题与挑战、对策建议、总结回顾、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创新系统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机整体。
葫芦岛市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其运行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深入分析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理解,还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的创新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目前葫芦岛市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探讨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葫芦岛市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我们旨在为该市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
本研究也将为系统动力学在创新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案例,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葫芦岛市的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葫芦岛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生态系统建模和预测引言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生态系统是由众多的参与者、交易、资源流动、技术进步等因素所构成的系统。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和企业来说,其所处的生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系统既会为其提供机会,也会给其带来挑战和风险。
因此,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模和预测,使用系统动力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模式和演变过程。
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模中,系统动力学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来预测系统的演变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生态系统建模和预测的实践应用。
1、建模的范围和要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生态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结构”,即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者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机制,另一个是“流程”,即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知识、资金等流动和转化过程。
在进行产业生态系统建模时,需要明确整个模型的范围,以及需要考虑的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消费者需求、技术变革、政策、市场竞争等等。
同时,对于不同的产业生态系统,其模型的建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建模的方法和工具在进行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通常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差分方程,来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数值仿真来模拟系统的演化过程。
在建模的过程中,通常会配合使用一些工具来提高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对于静态和动态的复杂关系,可以通过Causal Loop Diagram(因果循环图)和Stock-Flow Diagram(库存流量图)来进行描述;对于系统的仿真,可以使用Vensim、Simulink、Stella等多种仿真工具来进行模拟。
3、预测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建立模型,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预测是非常有益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生态循环系统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严重匮乏,养殖废水造成资源浪费,传统蔬菜利用大量农药和化肥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型“鱼菜共生”耕作体系。
运用物联网技术、SIM800系列、以及各种传感器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水体实时检测功能,并根据显示数据进行人机远程遥控。
解决了现有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对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是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循环化的闭环生态系统。
关键词:物联网,鱼菜共生,传感器,远程遥控1引言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一种新颖的自然农业模式悄然兴起——鱼菜共生。
传统的鱼菜共生系统仍存在着前期资金投入大;后期较难清理和维护,而且没有可移动性,这样会增加管理难度。
基于这些问题的产生,为此本文设计了STM32 F系列ARM处理器搭建,通过SIM800作为控制中心的上行通道与云端交互数据。
云端APP采用JAVA语言开发,后台数据库基于SQL数据库搭建,web网页一体化平台的构建,能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氨氮和硝酸盐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可视化报表,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远程控制。
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具有商业化、智能化。
2系统实现方案本文所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鱼菜共生系统是遵循物联网的三层设计结构而建立的。
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检测水体溶氧量、PH值、温度、电导率;传输层的设计考虑到传感器之间的通信,利用无线广域网和有线网络与云端构建灵活的传输通道;应用层设计网页与配套的APP来显示环境参数及具体信息。
2.1系统的模块设计2.1.1控制模块硬件设计(1)处理器:此模块采用STM32F系列,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主要是对现场完成实时控制。
(2)供电:考虑到系统的安装与实用性,本系统的供电部分采用太阳能板来提供电能。
(3)传感器:本系统主要的水质检测对象为采用DDM-202传感器测量电导率实现温度自动补偿功能、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和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