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基本陈列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店铺陈列的规范一、卖场陈列规范㈠、陈列规范υ衣架、挂架要求统一、一致。
υ衣架上不能贴任何东西。
υ新衣架的塑料条取掉。
υ衣架上不可有灰尘污渍。
υ衣架不可有破损。
υ链架的链长度要统一。
υ服装上的线头等处理干净。
υ服装上有无口红等污渍,一经发现立即清洗干净。
υ服装标签不外露。
υ正面挂架不可在一起陈列两个类别的货。
υ原则上正面挂架应陈列最新、最完整的款式。
υ所有款式均要上货架,每款所有码数要配齐,并由小到大码陈列;货品丰满时,旧款可以不齐码、齐款、齐色陈列;如货物不全码,挂两个码或者相同码。
υ同色系列服装陈列时放在一个区,相关元素、相关风格搭配在一起。
υ卖场可以根据季节和促销安排,按照冷暖或深浅色布置摆放。
υ所有钮扣、腰带应全部扣好、系好,注意领角、衣袖、裙边、裤角等处不得翻起、变形。
υ原则上,货架比较满时,套装可成套挂,货架比较空时,套装可上下款分开挂,吊带裙和其他可相配套的短袖配套陈列。
㈡、仓库货品的摆放原则:1、仓库管理应遵循摆放合理、取货方便、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和外包装、保证仓库最高利用率的原则。
2.由于挤压而变形的货品,在上卖场之前必须进行整烫。
3.各类产品应按类别、按一定尺码顺序、规则地摆放,以便于寻找货品。
4.仓库应保持干燥、干净、整洁、条理化,每天要按时对仓库进行清理。
5.为便于及时、准确地寻找货品,应在有关地方贴上明显标记或注明货号、尺码、数量等。
6.保证仓库货品数量的准确。
应遵循每日清点、每月盘点的制度,做到实物与帐务相符、数量与金额相符。
㈢、符合“整齐、美观、充实”的陈列原则:1、三分春色货场的前中后场,货品的主款、副款、畅销款。
不同区位及不同货品对销售起着不同的作用。
2、锦上添花好销的货品放在好的区位,且数量要多。
3、顺水推舟销售上有连带性的商品种类邻近设置,互相搭配,给顾客提供购买与选择商品的便利条件。
4、红杏出墙模特出样时应考虑颜色及销售情况。
一般展示颜色鲜艳、销量大的新款货品。
商品陈列流程及标准一、商品陈列意义:1、陈列目的:陈列=销售;陈列是超市与顾客沟通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通过有效的卖场布局动线、适应门店的商品关联组合,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2、理想的商品陈列:分类细、单品少,周转快、不断货;二、卖场空间的分配:1、根据卖场的实际面积按销售比例分配各区域商品配置,如:2、面积分配:营业面积:后台面积=8:2自营面积:联营租赁面积=7:3或6:4用租赁做费用、用自营做利润。
三、通道设计标准:四、货架配置标准:1、巧妙利用消费者视觉效果,店内货架配置应高低交叉、错落有致;2.4米货架——主要用于靠墙陈列,如桶油、饮料、等商品进行整排面陈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1.8米/2米/2.2米货架——属于标超正常陈列货架;1.6米货架——通常用于标超及便利店;1.4米货架——通常用于超市内洗化区。
五、商品陈列标准:1、生鲜区陈列:①蔬果类:向下、叶部向上;一种单品一纵行呈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应季/反季确定商品纵行排面宽度;同一个单品应尽量避免多点陈列,以造成米效贡献度流失;1——2米左右,形成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效果;高档且易损耗商品应尽量保鲜包装后陈列销售,尽量陈列于冷鲜柜上;销售量不大但需要品类补充的商品尽量减少陈列面以降低损耗。
②鲜肉/鱼/海鲜类鲜肉商品大部分应用保鲜碟包装陈列于0——5度冷鲜柜中陈列。
特价促销商品陈列面积要加大,且POP等宣传告示与之对应要求一个商品一纵行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确定纵行的宽度;•禽类与猪、牛、羊肉之间需用分隔板隔开;列于冰鲜台上;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应该分别集中陈列冰鲜则可直接放在冰上,避免把鱼平铺于冰鲜台上,要求动感化陈列,鱼体斜侧立于冰面上,腹部藏于冰里面;细小鱼体则做圆形的花样陈列;商品组合:关联性较强的商品配合陈列,同时强调变化。
2、洗化、食品区陈列:规格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突出量感;商品正面朝外;注重品牌;商品顶部与货架的空间不得多于2公分(二指原则);看不见货架的陈列就是最好的陈列;3、非食(针织、百货区)陈列注重功能组合;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时尚消费;突出美感,强调色彩、灯光的充分利用;价格带陈列,按陈列排面由外向里、由低到高。
陈列规范一、橱窗1、模特:每周(周四)更换一次,如到新款及时更换,了解仓库的库存量,换上库存较多的款式,必须穿同一主题的产品。
2、空间:橱窗内空间较空荡时,可摆放一些配件(如包、餐具、装备类)使橱窗看起来更丰满一些。
3、模特所穿的衣服尺码(男:L—XL,女:M—L)。
二、卖场1、服装板墙: (1)上方正挂每个正挂杆挂2个款式,每款2件,号码从小到大排列(注:上板墙正挂的要以新款或者色彩鲜艳的为主)。
(2)下方正挂每个正挂杆挂3个款式,每款2件。
(3)侧挂每个侧挂杆挂8-10个款式(可衣货架大小进行调整)。
(4) 出样号码:服装:男式:M—L,女士:S—M,卖掉的或者调走的,要补同一号码,如没有号码了方可补别的号码。
2、叠装:T恤和较薄的外套统一叠3件,棉服类叠2件,叠装要统一高度,叠装纸统一用A4纸,号码要由上到下,从小到大排列。
叠法要正确,要保持干净、整洁。
3、陈列桌:要同一主题,要有主要色彩,尽量陈列的丰满一些,不要太空,要注意保持整洁、干净。
4.鞋墙:(1)首先男女要分开,其次品牌尽量划分开,同品牌、同系列的放在一起。
(2)统一出左脚,男式:41—42 ,女士:36—37。
(3)鞋带要隐藏,要贴价格标签,鞋头要统一方向。
5.包区:(1)品牌要划分,同款或同系列的放在一起。
(2)包要填充的饱满、有形。
(3) 要打价格标签,包带要隐藏,吊牌要隐藏。
6.配件区:(1)头巾、帽子每款一个,每个挂钩4个,按品牌、男女、系列划分,在款式不够陈列的时候可重复出样。
(2)袜子每款2双,每个挂钩4双,按品牌、男女、款式划分,在款式不够陈列的时候可重复出样。
(3)汤勺、筷子等一些小物品,统一每个挂钩4个,尽量每款出的数量一样。
(4)眼镜每款一个,款式不够时可重复出样。
(5)其余的依库存和挂钩大小而定。
(6)每个出样的产品都要打价格标签。
7.家具区:(1)依卖场大小而定,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调整,不能空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
超市13种陈列方法超市的陈列方法是指商品在店内陈列和展示的方式,通过合理的陈列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促进销售。
下面将介绍13种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
1.分类陈列:将同类商品放在一起,如将各类饮料、食品、清洁用品等分别陈列在不同的区域,便于顾客寻找和选择。
2.层次陈列:将商品按照大小、高矮、厚薄等属性进行分层摆放,可以增加商品的立体感,使顾客更容易发现商品。
3.标准柜陈列:使用标准柜作为陈列货架,可以使不同品种的商品更加整齐、规范地展示,方便顾客浏览和选购。
4.顺序陈列:按照购买顺序将商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方便顾客依次浏览和选择。
5.主推陈列:将促销或新品等推广商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加销售。
6.交叉陈列:将不同品种的商品放置在一个货架上,让顾客能够一次性看到多种选择,增加销售机会。
7.陈列组合:将搭配销售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如将洗衣机和洗衣液放在一起,方便顾客购买。
8.季节陈列: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陈列方式,推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购买。
9.前沿陈列:将热门或时尚的商品放置在店铺的前沿位置,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购买欲望。
10.类型陈列:按照商品的用途、类型或特性进行分类陈列,如将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洗浴用品放在一起。
11.感官陈列:使用颜色、形状、材质等感官元素进行陈列,吸引顾客的视觉和触觉,提升购买欲望。
12.耗材陈列:将相关的耗材产品放置在主打商品的附近,方便顾客购买。
13.复合陈列:将不同种类的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商品搭配或品牌搭配,增加销售。
以上是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增加销售额。
商场的陈列要求陈列的重要性:陈列是作为商场必须坚持贯彻的一种基本,它直接反应公司面对顾客的一种交流、文化理念、潮流趋势与发展方向;相反,也是顾客是否信赖公司的一种方向指标。
*顾客购物的心理过程概括:注视------感到兴趣------联想------产生欲望------比较权衡------信任------决定行动------满足八个过程。
一、陈列摆放的基本要求:1.陈列摆放的商品应与商店的类型、营业场所的整体色调、格局和谐一致,把营业场所布置成为绚丽多彩、琳琅满目的商品展览场所,最大限度的吸引顾客;2.陈列摆放商品造型设计应充分的反映商品的特性,讲究艺术美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色调协调;3.各柜组陈列的样品要着重反映本柜组的经营特点和推销重点,陈列的样品应是正在出售的商品,不应为了吸引顾客而摆出一些根本无货样品或与所出售的商品不一样的样品,使顾客扫兴;4.陈列摆放的样品应当保持清洁、勤加更换、减少商品的污染和损耗;5.陈列摆放的样品应一律标明价格,有的还应有必要的简单说明;*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所谓陈列,就是把具有促销机会的商品摆放到适当的地方。
其目的是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其原则是:1.易看易选原则。
所谓易看,就是要使商品陈列让顾客容易看到,一般是以水平线下方20度为中心的上10度下20度范围容易看见部分。
所谓易选,就是要使商品陈列容易让顾客触摸、拿取、挑选,与此关系密切的陈列的高度与远近两个问题。
依陈列的高度可将货架分为三段:中段为手最容易拿到的高度,男性一般为70—160厘米,女性为60—150厘米,这个位置高度称为“黄金位置”,一般陈列主力商品群;次上下端为手可以拿到的高度一般陈列次主力商品,其中次下端需顾客弯腰才能拿到商品,所以比上端较为不利2.分区定位原则。
所谓分区定位,就是要求每一类、每一项商品都必须分开陈列,这既是为了使商品陈列标准化,也是为了便于顾客挑选商品。
超市商品陈列原则1.空间规划:在超市内进行商品陈列时,需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不同类型的商品应该分区陈列,避免混杂在一起,以便顾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2.主力商品位置:主力商品是超市中销售量较大、影响较大的商品,应该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顾客购买。
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常购食品等可以放在超市的主通道附近。
3.商品分类: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进行分类陈列,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比如,食品、饮料、家居、个护等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陈列区域。
4.商品摆放顺序:在商品陈列时,可以采用左右对称、大小顺序、颜色搭配等方式,使商品陈列有序美观,吸引顾客的注意。
6.通道宽度和导引标志:超市内通道的宽度要适中,留出足够空间供顾客通行。
此外,应设置导引标志,指示不同商品区域的位置,以帮助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7.特殊陈列位:超市内可以设置一些特殊陈列位,用来展示一些促销商品、季节性商品或新品等。
这些特殊陈列位应该在便利顾客购物的同时,也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8.异型商品陈列:一些体型较大或形状特殊的商品,可以采用特殊方式进行陈列,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例如,把瓶装饮料摆放在冷柜门口,引导顾客购买。
9.临时陈列: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和促销活动,可以进行临时陈列。
比如,在圣诞节前夕陈列一些与圣诞主题相关的商品。
10.清理整理:超市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货架上的商品干净、整齐有序,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以上是超市商品陈列的一些原则,通过合理的陈列和布局,可以提高超市的购物效率和顾客满意度,进而促进销售增长。
同时,根据超市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创新性的陈列方式,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门店常规货架商品陈列标准(门店标准作业规范书)一、工作目标:保持门店商品整齐丰满,标价准确,无过期商品存架,为顾客提供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和良好的服务。
二、商品陈列管理(一)商品陈列的目的:①提高销售额,加快商品周转和资金周转率;②增强美感、商业感,刺激顾客购物;③方便顾客拿取、判断(易看、易选、易拿);④补货方便;⑤具有价低质优的概念和形象;(二)不同排面的销售量货架上四种不同层面:①货架底层——低于0.5米②伸手高度——0.6-1.2米③眼睛平视——1.3-1.6米④货架高层——1.7米以上(三)商品陈列的流程:①熟知品项,货架类型号尺寸②确定每类商品所需货架数量③确定每个货架的商品数目④画陈列图,并计算陈列量⑤实际陈列⑥局部调整⑦商品陈列确定,修改陈列图,确定陈列图(四)商品陈列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美观、丰满①明确陈列商品的目标顾客,以方便顾客为原则。
②明确所陈列商品的数量,保持丰满,又节省空间。
在超市经营中,商品陈列的数量应该和商品销售的数量成正比。
如一周中A商品销售了50个,B商品销售了30个,C商品销售了10个,那么适当的商品陈列应该是5:3:1。
要适当加大流动较快的商品的陈列,缩小直至删除销量较小的商品陈列。
③要明确所陈列商品的面,要注意以下几点:A、陈列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看到;B、陈列商品的哪一面能突出商品的主要特征;C、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了解其内容;D、商品的哪一面容易陈列。
④明确商品陈列的形状。
一种商品用台式陈列还是挂式陈列或架子陈列要由商品的定位、用途、商品特性来决定。
⑤明确商品的陈列地点。
一种商品陈列在卖场什么地方才能引起顾客的关注是由店内商品布局及动线来决定。
还要考虑与周围相关商品的组合,以便起到热卖的效果。
(五)陈列道具:A、层板:一般商品陈列(袋装、瓶装等)B、斜口笼:指甲油、小包装等C、钩:悬挂陈列的商品(如:袜子、拖鞋等)D、特殊陈列架(如:鞋架等)E、栈板:用于陈列促销商品及店内推广商品(六)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关联性商品陈列是陈列时必须遵守的第一准则,所谓关联性陈列是指以功能分类陈列的商品,不以供应商来区分陈列(如供应商强烈要求,则属于特殊陈列,供应商需办理特殊陈列手续)。
门店常规货架商品列标准(门店标准作业规书)一、工作目标:保持门店商品整齐丰满,标价准确,无过期商品存架,为顾客提供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和良好的服务。
二、商品列管理(一)商品列的目的:①提高销售额,加快商品转和资金转率;②增强美感、商业感,刺激顾客购物;③便顾客拿取、判断(易看、易选、易拿);④补货便;⑤具有价低质优的概念和形象;(二)不同排面的销售量货架上四种不同层面:①货架底层——低于0.5米②伸手高度——0.6-1.2米③眼睛平视——1.3-1.6米④货架高层——1.7米以上(三)商品列的流程:①熟知品项,货架类型号尺寸②确定每类商品所需货架数量③确定每个货架的商品数目④画列图,并计算列量⑤实际列⑥局部调整⑦商品列确定,修改列图,确定列图(四)商品列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美观、丰满①明确列商品的目标顾客,以便顾客为原则。
②明确所列商品的数量,保持丰满,又节省空间。
在超市经营中,商品列的数量应该和商品销售的数量成正比。
如一中A商品销售了50个,B商品销售了30个,C商品销售了10个,那么适当的商品列应该是5:3:1。
要适当加大流动较快的商品的列,缩小直至删除销量较小的商品列。
③要明确所列商品的面,要注意以下几点:A、列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看到;B、列商品的哪一面能突出商品的主要特征;C、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了解其容;D、商品的哪一面容易列。
④明确商品列的形状。
一种商品用台式列还是挂式列或架子列要由商品的定位、用途、商品特性来决定。
⑤明确商品的列地点。
一种商品列在卖场什么地才能引起顾客的关注是由店商品布局及动线来决定。
还要考虑与围相关商品的组合,以便起到热卖的效果。
(五)列道具:A、层板:一般商品列(袋装、瓶装等)B、斜口笼:指甲油、小包装等C、钩:悬挂列的商品(如:袜子、拖鞋等)D、特殊列架(如:鞋架等)E、栈板:用于列促销商品及店推广商品(六)商品列的基本法:关联性商品列是列时必须遵守的第一准则,所谓关联性列是指以功能分类列的商品,不以供应商来区分列(如供应商强烈要求,则属于特殊列,供应商需办理特殊列手续)。
卖场基本陈列标准:
1.前进陈列、前后一致:
每个商品在各自的陈列位上必须保证全部正面朝向顾客,这样的话,每当顾客取走一个商品,其后面的商品仍能保持正面向前,整齐美观并且一目了然;
2.纵向陈列、上下一致:在货架上作正常陈列的商品一般都必须做成纵向两到三个层板的陈列,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视觉效果;横向应至少保证20厘米以上的宽度。
3.分类原则:
中分类横向陈列,小分类做纵向垂直陈列。
同时可以考虑按口味、功能、品牌、颜色等因素进行陈列。
按商品体积,从小到大,做从上到下陈列,上小下大。
4.二指原则:
商品在货架上的陈列应该按照其本身高度相应调节层板高度,商品顶端离上面的层板要有足够空隙,以能够轻松插入两根手指为准。
方便顾客轻易拿取,而不至于出现损坏其他商品的情况发生。
5.价格:
1.2米至1.6米的高度为陈列的黄金视角,应在货架这一个高度陈列价格较高的商品,
原则上,从上到下陈列的商品的价格顺序为从高到低。
6.价签:
●货架上所有商品的价签一律放置在该商品的左下角,左边线与商品的左边线平
齐,如果有指示用箭头,应该紧靠在价签右边。
●地堆(堆头)促销商品一般悬挂POP,应保持在同一个高度,并前后左右保
持在同一条直线上,统一使用相同的道具。
●时刻保持价签的干净整齐。
一旦破损立刻更换。
7.特殊商品,如促销中的商品,或者是进口商品,都必须用标识牌做明显标识。
8.促销陈列:
A.TG台(货架的端架)的陈列:
●气势要大,要有量感、以及极有竞争力的价格。
●一个TG端架上只允许陈列一个SKU单品;
●如有必须开箱展示样品的,应陈列在1.5米左右高度,或根据实际情况。
B.堆头的陈列:
●气势要大,要有量感、以及极有竞争力的价格,并要有正确的价格牌。
●一个堆头上只允许陈列一个SKU单品;
●一般堆头最低高度不低于1米,最高不超过1.4米。
9.陈列时不允许做跨层板陈列同一商品。
10.原则上,白天不允许在卖场拆箱补货,因此,必须在每日开门前、或闭店后将所有陈列位置的商品做满陈列。
特殊情况除外,如特别畅销商品等。
此规定的目的是在顾客面前时刻保持一个卖场的良好形象:干净整洁,通道通畅。
11.为了保持卖场的形象标准,各种厂家的商品广告、促销宣传用的物品不允许随意粘贴张挂,如果确实需要,必须经过店内批准后方可在指定区域按要求张贴或张挂。
12.库房存货:基本要求与卖场陈列标准相同,商品不准直接落地,按分类摆放,所有货物必须封箱。
13.每日开店标准:商品陈列丰满,店内干净整齐,排面无缺断货,所有通道通畅、无障碍,员工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