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电网互联系统的频率与潮流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270.46 KB
- 文档页数:4
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2*5’=10’)共47分;简单题目(猜测)(1)有功功率平衡与调频(a)(a )频率和电压的变化都将通过系统的负荷特性同时影响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b)频率下降,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增加。
通常频率下降1%,电压将下降(0.8-2)%。
如果此时无功不足,将很难满足正常水平。
如果无功充足,发电机为满足无功增加,将要发出更多的无功功率。
(c)频率升高时,发电机的电势将要增高,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减少,因此系统的电压将要上升。
为维持电压的正常水平,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可以略为减少。
▪电压水平提高时,负荷的有功功率将要增加,网损略有减少,系统总的有功需求有的增加。
▪如果有功电源不足,将引起频率下降。
▪电压水平降低时,系统总的有功需求将要减少,从而导致频率的升高。
▪故:(1)当由于有功和无功不足时,引起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调整电压是有利的,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
(2)电力系统在额定参数附近运行时,电压变化对有功的影响和频率变化对无功平衡的影响都是次要的(2)潮流计算:计算机计算(P-Q分解法)有功—无功功率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在交流高压电网中,输电线路的电抗要比电阻大得多,系统中母线有功功率的变化主要受电压相位的影响,无功功率的变化则主要受母线电压幅值变化的影响。
在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中,偏导数 和 的数值相对于 偏导数 和 是相当小的。
作为简化的第一步,可以将方程式(11—60) 中的子块N 和K 略去不计,即认为它们的元素都等于零。
这样,n 一1+m 阶的方程式(11—60)便分解为一个n 一1阶和一个m 阶的方程:方程式(11—64)和(1l —65)表明,节点的有功功率不平衡量只用于修正.电压的相位,节点的无功功率不平衡量只用于修正电压的幅值。
这两组方程分别轮流进行迭代,这就是所谓有功—无功功率分解法计算题:20’+20’+13’=53’(以下所指均是课本下册) (1) 潮流计算:p41:例题11-3 或者作业题p74:11-5;(2) 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p99:例题12-5 或者作业题p108:12-6 (3) 经济分配:p138:例题14-3或者作业题p150:12-9知识点列举1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填空1、电力系统由、、和组成。
2、发电机引出线导体的截面积按选择,而配电装置母线的截面积则是按选择的。
3、衡量电能的三个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是5、无备用接线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
6、额定电压等级小于1000V的低压电网,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可采用。
7、潮流计算中,PV节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点。
8、发电机准同期并网条件、、等、。
9、三相架空线路的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相比是_ _______。
10、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线路停送电和解列时应注意避免___的发生。
11、潮流计算问题中,电力系统中的节点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类。
12、修正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称为__________。
13、备用容量= ___ _减去。
14、一组非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成三组_________的三相量。
15、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零序电流等于________二、选择1、一个线圈的电感与__无关。
(A).匝数;(B).D)内部电阻。
2、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端电压和总电流___。
(A).同相;(B).反相;(C).差90℃;(D).差180℃3、运行中的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没有装设断相保护,突然发生一相断电后,这台电动机___。
(A).马上停止转动;(B).短时间仍会转;(C).正常运转;(D).长时间仍会转。
4、纯电感元件在电路中__。
(A).消耗电能;(B).不消耗电能;(C).储存电能;(D).吸收电能5、无限大功率电源的内部电抗为__。
(A).∝;(B).0;(C). 0.3至1.0;(D).1.0至10。
6、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对其外部来说,都可以用来代替。
(A).一个等效电源和等效电阻;(B).一个等效电阻;(C).一个等效电压;(D).一个等效电容。
7、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距离接地体越近,跨步电压越高,越远越低,一般情况下距离接地体__跨步电压视为零。
资料说明:本资料由华北电力大学在校学生提供,为方便外校学生考研复习,我们整理了所有的专业课考研资料,上传了所有内部资料(视频除外)。
我们是由一群“勇闯北京、热爱华电”的华电本校热血学生组成,本科时有本校的、外校的和跨专业的,现在全部考上华电研究生。
为了方便“立志考华电”学生交流,我们建立QQ 群276540388,为大家免费答疑,分享华电最新消息,提高最新内部试题,各种疑难问题,我们都进最大努力帮助,只为“大华电,大电力,中国梦,梦华电!”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9-11.综合负荷的定义答: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的负荷,亦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
它是把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所有的用户的负荷总加起来而得到的。
2. 综合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的区别及关系答: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
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
9-21.负荷曲线的定义答:反映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用负荷曲线来描述2.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慨念答: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分,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
日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天24小时负荷的变化情况;年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年内负荷变化的情况。
3.日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平均负荷、负荷率、最小负荷系数的慨念答: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max P (又称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min P (又称谷荷);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期(日,月,年)内的负荷功率的平均值,24024d av W P Pdt =⎰;负荷率m k 是日平均负荷av P 与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axav m P k P =;最小负荷系数α是日最小负荷min P 跟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in maxP P α=。
4.日负荷曲线的作用答:日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它是安排日发电计划和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要依据。
2020 年国家电网电力公司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三角形接线的三角对称负荷,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等于(A )相电流。
A 1.732 倍B 1.5 倍C 2 倍2电容器的电容量是与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A )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3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A )始端电压。
A 高于B 等于C 低于4变压器是根据(A )工作原理工作的。
A 电磁感应B 电场感应C 热能感应5在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C )A 提高电网电压水平B 限制变压器故障电流C 补偿电网接地时的电容电流6两台阻抗电压不相等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在负荷分配上(A )A 阻抗大的变压器负荷小B 阻抗小的变压器负荷小C 负荷的分配不受阻抗电压的影响7变电站的母线上安装避雷器是为了防止(B )过电压。
A 直击雷B 雷电进行波C 反击8当一条导线的载流量不能满足要求,需将两条导线并联使用,其额定电流应(C)两条导线额定电流之和。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910KV 线路首端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B )保护动作,短路器跳闸。
A 过电流B 速断C 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载负荷10单电源线路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是(C)A 线路的10%B 线路的20%--50%C 约为线路的70%11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值是按躲过线路(A )电流整定的。
A 最大负荷B 平均C 末端短路12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有(A )分量。
A 正序B 负序C 零序13平行线路的方向横差保护装有方向元件和(B)元件。
A 选择B 起动C 闭锁14500KV 线路高频保护通道的耦合方式是(B)A 相对地B 相对相C 地对地15因操作引起网络电压变化时,(A )调整变压器的有载调压装置。
A 不必B 必需C 尝试16用试拉断路器的方法寻找接地线路时,应先试拉(B)A 长线路B 充电线路C 无重要用户的线路17用试拉断路器的方法寻找接地线路时,应最后拉(A )A 带有重要用户的线路B 双回线路C 短线路18输送相同的负荷时,提高系统电压会(B)A 使系统频率降低B 减小线损C 使系统负荷减小19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以通过(C )的方法使频率上升。
第五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电力系统频率主要取决于( )。
A.无功平衡B.有功平衡C.各节点电压的高低D.各节点注入电流的大小2、在系统运行中,调频厂最好由( )担任。
A.核电厂B.热电厂C.高效率机组电厂D.非洪水季节水电厂3、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准则是( )。
A.按等耗量微增率B.按等比耗量C.按效率相同D.按消耗量4、为了能及时向增加的负荷供电而设置的备用应是( )。
A.事故备用B.检修备用C.冷备用D.热备用5、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
A.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B.负荷的频率特性来完成的C.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D.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完成的6、电力系统中能实现无差调节的调频方式是()A.一次调频B. 二次调频 C. 都可以 D. 都不能7、系统有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专门设置()A.负荷备用B.国民经济备用C.事故备用D.检修备用8、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原则是( )。
A.等面积原则B.等力矩原则C.等负荷原则D.等耗量微增率原则9、电力系统的有功电源是()A.发电机B.变压器C.调相机D.电容器1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A.KL=B.KL=C.KL=D.KL=11、运转中的发电设备所留有的备用容量称为()A.冷备用B.热备用C.检修备用D.国民经济备用12、发电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称为()A.比耗量B.耗量微增率C.耗量特性D.单位调节功率13、如果发电机不参加调频,当负荷增加时,系统的频率会()。
A.升高;B. 降低;C. 不变14、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增量与输出功率增量的比值称为()。
a.比耗量;b.耗量特性;c.耗量微增率;d.等耗量微增率二、判断题1、A系统运行于50Hz,B系统运行于49.8Hz,两系统通过联络线组成互联系统,则联络线上的功率从A流向B。
()1、电力系统各电源之间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2、常规电网中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电源。
电力系统分析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一般双绕组变压器分接头位于(____)。
A、$高压侧低压侧都安装$B、$视情况而定C、高压侧$D、$低压侧$正确答案:C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____)。
A、$不变B、$1.5倍线电压$C、1.5倍相电压$D、$线电压$正确答案:D3、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____)。
A、$可靠性要求$B、$经济性要求$C、灵活性要求$D、$优质性要求正确答案:A4、1l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应采用中性点运行方式是(____)。
A、直接接地$B、$不接地$C、$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D、$经消弧线圈接地$正确答案:A5、三相架空线相间距离越大,线路的电抗(____)。
A、不变$B、$越大$C、$越小$D、$以上都有可能正确答案:B6、某变压器铭牌上额定电压为110±2×2.5%,分接头电压为(____)。
A、$125kV,121.5kV,ll0kV,107.5kV,104.5kVB、$125kV,122kV,12lkV,110kV,105kV$C、$117kV,115kV,110kV,108kV,104kV$D、115.5kV,112.75kV,110kV,107.25kV,104.5kV$正确答案:D7、对于一级负荷比例比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____)。
A、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B、$单回路放射式接线$C、$双电源供电方式D、$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正确答案:C8、电力系统无功不足时,会造成(____)。
A、$频率降低$B、频率升高$C、$电压降低D、$电压升高$正确答案:C9、三绕组变压器的(____)没有分接头。
A、$三侧都可以装B、$低压侧$C、高压侧$D、$中压侧$正确答案:B10、在变压器的参数计算中,用空载试验特性数据求的是(____)。
电力系统分析(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No.1电力系统的组成和接线方式1、电力系统的四大主要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负荷。
2、动力系统包括动力部分(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水电厂的水库和水轮机、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和汽轮机)和电力系统。
3、电力网包括变压器和电力线路。
4、用户只能从一回线路获得电能的接线方式称为无备用接线方式。
No.2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1、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具有:①重要性、②快速性、③同时性。
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①安全可靠持续供电(首要要求)、②优质、③经济3、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供电可靠性)将负荷分为三级。
4、电压质量分为:①电压允许偏差、②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③公网谐波、④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5、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①电压、②频率、③波形(电压畸变率)6、10kV公用电网电压畸变率不超过4%。
7、抑制谐波的主要措施:①变压器星三角接线、②加装调谐波器、③并联电容/串联电抗、④增加整流器的脉冲次数8、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指标:①燃料损耗率、②厂用电率、③网损率9、线损包括:①管理线损、②理论线损、③不明线损10、线损计算方法:①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②最大负荷损失因数法③均方根电流法No.3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也称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同。
2、正常运行时电力线路首端的运行电压常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05%,末端电压为额定电压。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5%。
4、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但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为该电压级额定电压的105%。
5、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相当于电源,其输出电压应较额定电压高5%,但因变压器本身漏抗的电压损耗在额定负荷时约为5%,所以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规定比额定电压高10%。
6、降压变压器二次侧连接10kV线路,当短路电压百分比小于7.5%(变压器本身漏抗的电压损耗较小)时,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特级负荷。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 、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 、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 、配电线路;B 、直配线路;C 、输电线路;D 、输配电线路。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
A 、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 、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B 、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C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D 、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
9、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 )。
A 、交流500kv ,直流kv 500±;B 、交流750kv ,直流kv 500±;C 、交流500kv ,直流kv 800±;;D 、交流1000kv ,直流kv 800±。
10、用于连接220kv 和110kv 两个电压等级的降压变压器,其两侧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为( )。
A 、220kv 、110kv ;B 、220kv 、115kv ;C 、242Kv 、121Kv ;D 、220kv 、121kv 。
11、对于一级负荷比例比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 )。
A 、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B 、双电源供电方式;C 、单回路放射式接线;D 、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12、关于单电源环形供电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文章编号:100023673(2000)0620027204大电网互联系统的频率与潮流问题樊福而(湖南电力调度通信局,湖南省长沙市410007)FREQUENCY AND POW ER F LOW OF I NTERCONNECTE D LARGE POW ER S Y STE MFan Fu2er(H unan E lectric Pow er D is patch ing and Comm un icati on Bureau,Changsha410007,Ch ina)ABSTRACT:T he frequency of pow er syste m w ill be more steady if regi onal pow er syste m s are interconnected.T he fre2 quency variati on caused by general l oad fluctuati on is rather s m all.But a s m all variati on of frequency m ay lead to a re2 m arkable variati on of pow er fl ow s in tie lines.T he m ethod for pow er fl ow regulati on w ithout frequency deviati on can be used to regulate the pow er fl ow s of tie lines among the intercon2 nected syste m s.By use of th is m ethod the pow er fl ow of a s pecified tie line can be regulated and the pow er fl ow s of other tie lines would not be influenced.W hen two regi onal pow er syste m s are interconnected,the frequency differences betw een the syste m s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W h ile both the pow2 er l oads of the two pow er syste m s to be connected are about 2000MW th is controlled frequency difference should be l ow er than0.05H z.KE Y WOR D S:interconnected pow er syste m;frequency dif2 ference;pow er fl ow s of tie lines摘要:大电网互联以后,系统频率将更加平稳,一般的负荷波动所产生的频率很小。
但是很小的频率变化可能使联络线潮流产生很大的变化。
无频移的潮流调整法适用于网间联络线潮流的调整,可以达到调整特定线路的潮流而不影响其他联络线潮流的目的。
互联大电网应严格控制并网前的频差。
当互联电网中的任一电网的负荷约为20000MW时,建议并网前的频差控制在0.05H z以下。
关键词:电力系统;频率;联络线潮流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大电网互联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电力主管部门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联网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大电网的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互联大电网也有其复杂的问题需要研讨和处理,诸如稳定(含低频振荡)问题、无功电压、频率潮流控制等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认真研讨,并采取妥当的措施,以使互联的大系统能安全稳定运行,从而确保各项预期效益的实现。
本文将就互联电网频率潮流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2 互联电网的静态频率特性及运行特点互联电网的静态频率特性依然取决于系统负荷的频率静特性和系统发电机的静特性。
这一特性可表示[1]为∃PP0=-(ΘK G+K L)∃ff0(1)式中 Θ表示系统旋转备用,在数值上等于系统总开机容量与总开机出力之比;∃P为系统负荷变化量,是发电机出力与负荷变化量的代数和,但发电机出力增量取正,负荷增量取负;K G为系统发电机等值频率调节系数;K L为系统负荷的频率调节系数。
如果系统无旋转备用,则式(1)有更简单的形式∃PP0=-K L∃ff0(2)设想有一互联的系统如图1所示,它由A、B两个大电网组成,每一大电网各有4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联系方式、负荷水平(横线之下数字)及联络线交换功率(单位均为MW)均示于图中,A、B联网后的系统总负荷水平为40000MW。
对于这样一个互联的大系统,可以利用公式(1)和(2),考虑系统无旋转备用、有1%旋转备用和有3%旋转备用3种工图1 某互联大系统结构示意图.1 第24卷第6期2000年6月 电 网 技 术Pow er Syste m T echnol ogyV ol.24N o.6Jun. 2000况,分别计算出系统的静态频率特性,见表1。
其中,设K L=2,并经计算,当系统有1%旋转备用时, (ΘK G+K L)=4.3,当系统有3%旋转备用时,(ΘK G +K L)=8.4。
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①对互联的大系统来说,由于其负荷基数很大,所以一定量的负荷变化(例如1台大机组跳闸),相应的频率偏移很小。
当系统有旋转备用时,则一定量的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偏移将更小。
这就是说,当系统越来越大时,系统运行频率会显得越来越平稳。
表1 某互联系统静态频率特性Tab.1 Steady st a te frequency character isti cs of an i n terconnected power syste m功率缺额 MW 1002003004006009001200频率偏移 H z 系统无旋转备用0.06250.12500.18700.25000.3750.5600.750系统有1%旋转备用0.02800.05500.08300.11000.2400.3200.510系统有3%旋转备用0.02130.04260.06390.08520.1280.1920.250 (2)由于频率的变化量与负荷变化量及旋转备用有关,所以,一定频率的变化量对应的系统负荷的变化会有一个很大的范围,例如,相对于图1系统,0.25H z的频率偏移,可能是由于系统失去400、600或者1200MW的大电源产生的。
这不仅说明大系统频率特性之复杂,而且也说明大系统频率调整之困难。
因为当系统出现某一频率偏移时,难以确定系统出现的功率缺额到底有多大以及应该采取的调整对策。
3 互联系统联络线潮流与频率变化的关系众所周知,当系统负荷有变化时,系统频率也将随之变化,系统出力与负荷将在新的频率下重新达到平衡。
但是,在大系统中,负荷的变化总是发生在局部系统,而频率的变化却是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发生的,即当系统某处的负荷发生了变化,则系统任一负荷点的频率都将有一个偏移,这一频率偏移(无论多么小)总会改变负荷,这就是所谓负荷的频率效应。
正是由于系统所有负荷微量变化的总和与局部系统负荷的变化量相当,才有系统在新的运行频率下出力与负荷的平衡。
由于这种平衡是全系统负荷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负荷的重新分布必定会引起电网潮流的变化,线路潮流的变化有些可能觉察不出来,但有些线路潮流却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区域之间联络线潮流会发生最大的变化,因为它集中了一个或几个区域负荷的频率效应。
再者,既然这种潮流的变化是频率的负荷效应形成的,那么它就与负荷水平有关,区域之间的联络线所联系的两侧负荷水平之比基本决定了因负荷变化所引起该线路潮流变化的幅度。
例如,图1中A系统与B系统负荷水平相近,则无论A或B哪一个系统的负荷发生了变化,均约有负荷变化量的一半会叠加到A3至B3的联线上。
表2是在图1的基础上,设想了几种故障方式所得出的有关联络线潮流的变化量。
表2 不同故障方式下各子系统联络线潮流变化量Tab.2 Power f low var i a ti on of l i n ksam ong subsyste m s under di fferen t faults故障方式各联络线潮流变化量 MWA32B3B22B3A22A1B22B1A42A3 B3网跳1台200MW机+105+74-62-33+15B1网跳1台200MW机+105-126-62+168+15A1网跳1台200MW机-94+74-62-33+15A3网跳1台200MW机-94+74+138-33+15 A42A3线路跳闸-71+56-46-25 —B22B1线路跳闸-253+301+147 —-36A22A1线路跳闸+534-421 —+187-85B22B3线路跳闸+252 —-146+133+36A32B3线路跳闸 —+78+58-35-14 注:+号表示在潮流的方向上增加负荷;-号表示在潮流的方向上减少负荷。
由表2中可以看出:①任何一子系统负荷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到所有联网线潮流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联络线两侧负荷水平的对比有直接关系)。
因此,任一子系统要想单独改变某特定联络线的潮流是很困难的,因为它必然会影响到别的联络线潮流的变化。
②带有一定负荷的联网线的跳闸对某些联网线潮流的变化有更大的影响,因为带负荷的联网线跳闸(特别是大负荷的联网线跳闸)不仅因其负荷变化大,而且还会改变联网线两侧负荷水平的对比由原来的1 1改变为5 1,从而使A3至B3线路潮流突增量由1 2的负荷变化量变成5 6的负荷变化量。
上面的讨论并没有考虑系统的旋转备用,如果系统或某一子系统有旋转备用,则系统因负荷变化而造成的负荷转移将会更复杂一些。
因为在系统或任一子系统有旋转备用的情况下,旋转备用首先影响系统的频率偏移;其次,依据公式(1)。
旋转备用将通过ΘK G影响本区域的频率效应负荷,ΘK G越大(意味着旋转备用越多),则频率的效应负荷越多,而且82Pow er Syste m T echnol ogy V ol.24N o.6比没有旋转备用时大得多。
此时,若负荷的变化发生在别的子系统,则本区域将会有更多的频率效应负荷要转移出去,这样,连接本区域的联网线将可能流过大得多的负荷;而如果负荷的变化发生在本区域,则因本区域已有较多的频率效应负荷用来弥补本区域负荷变化造成的功率缺额,从外系统流过来的负荷就要小一些,即此时与本区域相连的联网线负荷的变动就要小得多。
因此,当系统的旋转备用分布不均匀时,系统负荷的变化引起联网线潮流的变化将有可能大得多,也将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