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回收利用稀散金属的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6
再生资源回收调研报告范文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再生资源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再生资源回收是指对废弃物中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这不仅有助于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大众缺乏对再生资源回收的了解和认可,回收率仍然较低。
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再生资源回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发展。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消费者和企业进行,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和存在的问题。
实地观察主要选择了几个废弃物回收站进行,观察回收站的运营情况、设备和管理水平。
3. 调研结果3.1 消费者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知程度较低,只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对再生资源回收有一定了解。
同时,只有约20%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做到分类回收的习惯。
主要的意识障碍包括对回收分类标准的不清楚、回收设施的不便利和对再生资源回收的经济效益缺乏认可。
3.2 企业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再生资源回收存在一定的认知和参与意识,但实际回收量仍然较低。
主要问题包括回收成本较高、回收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等。
3.3 实地观察结果实地观察结果显示,回收站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回收站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回收工作高效;而有些回收站设备陈旧,管理松散,回收效率低下。
4. 问题分析4.1 消费者问题分析消费者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知程度低的问题主要源于缺乏相关宣传和教育。
此外,回收设施的不便利也导致了消费者参与回收的意愿不强。
4.2 企业问题分析企业对再生资源回收的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主要源于回收成本较高和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回收成本的提高使得企业不愿意参与,而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导致回收的再生资源价值无法实现。
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报告旨在对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可行性研究一、项目背景废钢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然而,目前废钢回收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开展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二、市场需求分析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废钢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需要涉及废钢的收集、分拣、加工等环节。
目前,在废钢回收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可以保证废钢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技术方面的需求可以通过与相关技术机构合作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满足。
四、环境可行性分析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废钢的堆放和焚烧,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通过采用高效的收集和加工技术,可以减少废钢资源的二次污染,同时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因此,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节约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论】通过对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市场需求大且稳定增长,技术和环境上可以满足项目要求,经济效益较高。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开展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废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认知和参与度。
金属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案例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金属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金属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金属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和效益。
案例一:废旧电池回收与再利用废旧电池由于含有有害物质,成为了环境和健康的隐患。
但废旧电池中包含的金属物质,如锌、镍、镉等具有重要的再利用价值。
中国某电池生产企业在面临废旧电池处理问题时,采取了综合利用的策略。
首先,利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对废旧电池进行分解和分离,再提取出其中的有价金属。
随后,对提取出的金属进行精细处理和加工,以生产新的电池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废旧电池得到了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还节约了矿石资源的开采。
案例二:废旧金属回收与循环利用废旧金属是另一个重要的金属废弃物资源。
在某国家的城市中心地区,废旧金属的大规模堆积已经成为了当地空间利用的难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一个废旧金属回收与循环利用的系统。
市民可以将废旧金属送至指定的回收点,然后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分类、拆解和再加工。
通过高效的循环利用技术,废旧金属被转化为新的产品,如建筑材料、家电等。
这不仅减少了废旧金属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案例三: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在冶金产业中,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经常成为了环境污染的源头。
某国钢铁企业为了解决冶炼废渣的处理问题,引入了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综合利用的方法,这家企业将废渣转化为铁基材料、矿山充填等新产品。
利用这些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还有效节约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总结:通过对以上金属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案例的分析,可见金属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属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关键。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金属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和完善。
废铝回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铝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废铝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常见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各类废旧铝制品和废旧铝材料。
废铝的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进行废铝回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废铝回收通过对废铝进行再利用和再加工,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因此,开展废铝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废铝回收的可行性,探讨废铝回收的优势和困难,提出有效的废铝回收方案,同时评估废铝回收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废铝资源现状调研:分析当前废铝资源的产生量、种类、来源等情况;2. 废铝回收技术研究:总结目前常用的废铝回收技术,并评价其优缺点;3. 废铝回收市场分析:研究废铝回收市场的规模、需求、价格等相关情况;4. 废铝回收项目评估:进行废铝回收项目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评估,提出可行的回收方案。
三、废铝资源现状调研1. 废铝资源产生量: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废铝资源的总产生量约为XX万吨,其中包括废旧铝制品、废旧铝材料等;2. 废铝资源种类:废铝资源主要来源于废旧铝合金门窗、空调散热器、废旧铝箔、废旧铝罐等;3. 废铝资源来源:废铝资源主要来源于建筑行业、家庭日常生活、电子电器行业等领域。
四、废铝回收技术研究目前,常用的废铝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熔炼法、氧化法、溶液萃取法等。
各种回收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废铝资源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回收是十分重要的。
1. 熔炼法:熔炼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废铝回收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废铝加热至熔点,然后进行分离处理,将废铝回收为再生铝材料;2. 氧化法:氧化法主要是利用氧化反应将废铝转化为氧化铝,然后通过还原反应回收铝金属;3. 溶液萃取法:溶液萃取法则是通过特定溶剂将废铝中的有用金属进行萃取,实现废铝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再生资源回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研再生资源回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再生资源回收的实际情况,探索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策略和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大群众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再生资源回收实施情况。
三、再生资源回收现状调研结果1. 群众意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再生资源回收意识较低。
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区分再生资源和可回收垃圾,在处理垃圾时更多的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
此外,对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和益处的了解也不深入,普遍存在着对回收再生资源价值的低估。
2. 政府监管调研发现,政府在再生资源回收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政策执行力度也较弱。
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执法力度不足以及监管缺失,导致一些企事业单位乱倒垃圾、不分类处理再生资源的情况屡禁不绝。
3. 企事业单位执行情况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再生资源回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有的单位缺乏专门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区域,使得职工回收意愿不强。
有的单位因为经济利益的考虑,将再生资源不当处理,导致无法实现循环利用。
4.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在我国发展较为滞后。
调研发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条不完善,回收环节面临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 缺乏群众意识针对群众意识较低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视频、在媒体上开展专题报道等方式进行推广。
2. 政府监管不力政府应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调研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新政发93号)文件精神,以及克州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克州供销社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意见的通知》(克政办发〔xxxx〕52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全州“新网工程”建设,特别是再生资源市场回收利用网络建设。
进一步探索规范我州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秩序的有效途径,xx月xx日至xx日,我们邀请州公安、工商、经贸委组成调研组,由供销社何银兮主任带队,分别前往阿克陶、乌恰、阿图什市就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建议报告如下:一、外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经验做法目前有些城市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管理体系和回收网络,有的城市已形成回收--加工--交易产业链,规模化程度较高,再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一是建立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确定了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有的城市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是有的成立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初步搭建了以覆盖全市的初级回收网络为基础、带动再生资源利用向产业化发展的体系,整合、收编流动回收人员,形成了回收网络。
三是开通了“再生资源网”,建立了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系统,推行网上回收。
四是建立了再生资源集散交易中心和加工利用园区,由龙头企业对回收站以挂靠方式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管理,初步形成产业集群,逐步达到产业化、规模化。
二、我州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州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约52家,其中已备案43家,备案率为82%,总营业面积约4628平方米,年营业额约达2260万元,从业人员总数约350人。
总体上看,我州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场所不够规范,加之没有相应扶持政策,制约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一是法制建设滞后。
2023年稀土金属冶炼行业市场调研报告1、行业概况稀土金属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非常稀少或者散布在多种矿物中的一类非铁金属元素。
稀土金属具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和物理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兵工业以及日用生活中。
稀土产量集中在中国。
2、行业发展状况稀土金属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由于稀土金属在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2011年,在环保整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稀土行业实施整顿和规范,化解了一批小矿山和不规范生产企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
2014年,经过整顿,中国境内具有稀土资源的企业实现了全面规范化生产,生产无纸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行业逐渐回归到稳定状态,稀土价格也得到了逐步回升。
3、行业竞争分析中国在稀土金属领域的垄断地位,给了国内企业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
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已经建成相关产业链的发达国家之外,澳大利亚、蒙古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国内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托创新驱动,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行业内部,高端产品市场空间较小、行业内部产品同质化严重是当前稀土行业的竞争矛盾。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稀土金属的经验,瞄准高附加值的国际市场和民用市场,加强产品创新和产品差异化,逐步实现从低端产品到中高端市场的转身。
4、行业发展趋势稀土金属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需要通过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生态、低品位含稀贫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还要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稀土功能材料,走专业化路线,打造稀土产业精品。
此外,随着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稀土金属出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
未来,稀土金属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5、结论稀土金属行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废物处理的挑战。
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利用、能源的消耗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报告将探讨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背景垃圾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因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是指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或者加工,使之变成可再利用的资源。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并创造经济效益。
二、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现状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努力推动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工作。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垃圾回收与再利用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工作。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垃圾分类不够细致、回收系统不够完善、再利用技术不够先进等。
三、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垃圾分类不够细致。
目前,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很粗放,人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部分的垃圾并未得到有效的分类回收处理。
(二)回收系统不够完善。
有些地方的回收系统缺乏规范和标准,导致回收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
(三)再利用技术不够先进。
虽然有许多种垃圾再利用的技术,但是很多地方的技术设备并不够先进,无法充分挖掘垃圾再利用的潜力。
四、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工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发展趋势包括:(一)提高垃圾分类水平。
政府和社会应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和技术水平,实现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二)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
(2023)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可修改】(一)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废旧金属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然而,废旧金属却是一种可以被循环利用的资源。
因此,对于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1.废旧金属占用了大量的空间,给环境带来负担。
2.废旧金属资源丰富,回收利用更能节约资源。
研究目的1.研究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的可行性,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探讨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调查研究和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案例分析以某大型废旧金属回收企业为例,分析其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情况及经济效益。
企业概况该企业主要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为主,拥有一批专业的回收团队和设备。
废旧金属回收情况该企业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种类涵盖了大部分金属,如铁、铝、镍等。
同时,该企业还对废旧电池等做了良好的处理。
经济效益该企业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每年的利润达到了几千万元,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结论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为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做出贡献。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1.加强对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中来。
2.对于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企业的资质和规模进行规范和管理。
3.加强协调工作,建立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效应。
结语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积极开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工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协作,制定全面的管理规定和政策措施,共同推进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项目的发展。
中国“稀土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等三稀资源调查报告2016月12月05日发布分类:行业要闻点击量:2640“三稀”是稀土金属(17种)、稀有金属(9种)和稀散金属(8种)的总称,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电气、农业、医药、轻纺等传统领域,更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核心资源。
未来国际资源竞争,将从大宗支柱矿产转向“三稀”矿产,“三稀”是支撑我国占领科技和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资源。
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以36%的稀土资源满足了世界85%的需求(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重稀土占比不到1%,分布上具有“北轻南重”的特点截止2009年底,我国稀土查明资源储量8396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859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36%。
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重稀土资源占比不到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集中,具有“北轻南重”的特点,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地区,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经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资源潜力3.6亿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东、江西和四川。
(二)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资源过度开发、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015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10.5万吨,占世界的85%,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的70%以上;消费量6.5万吨,占世界的65.0%;出口量3.5万吨,占世界的90%。
当前,中国以36%的稀土资源承担了85%的世界市场供应。
经过半个多世纪超强度开采,基础储量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
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
如北方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利用率极低;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长期规模开采破坏矿区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甚至形成部分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二、稀有金属中锂、铍、铌、钽、锶、铷等资源较丰富但禀赋不佳,锆、铪、铯资源匮乏我国稀有金属中锂、铍、铌、钽、锶、铷资源较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锆、铪、铯资源短缺,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
1 关于综合回收利用稀散金属的调研报告 一,概述 1, 稀散金属基本概况 稀散金属通常是指由镓(Ga)、铟(In)、铊(Tl)、锗(Ge)、硒(Se)、碲(Te)和铼(Re)7个组成的一组。但也有人将铷、铪、钪、钒和镉等包括在内。这7个元素从1782年发现碲以来,直到1925年发现铼才被全部发现。这一组元素之所以被称为稀散金属,一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等相似,划为一组;二是由于它们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有关的矿物当中,难以形成独立的具有单独价值的稀散金属;三是它们在地壳中平均含量较低,以稀少分散状态伴生在其他矿物之中,只能随开采主金属矿床时在选冶中加以综合回收、综合利用。 稀散金属的诸多特性,使其已成功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目前 半导体、光纤、特殊合金和涂层、催化剂、玻璃、颜料、低熔合金和焊料、医药、能源材料等。特别是GaAs芯片、发光二极管、I TO导电膜、红外光学部件等近10年来在I T产业中的大量应用,推动了稀散金属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稀散金属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2, 稀散金属资源状况 稀散元素在自然界里主要以分散状态赋存在有关的金属矿物中,如闪锌矿一般都富含镉、锗、镓、铟等,个别还含有铊、硒与碲;黄铜矿、黝铜矿和硫砷铜矿经常富含铊、硒及碲,个别的还富含铟与锗;方铅矿也常富含铟、铊、硒及碲;辉钼矿和斑铜矿富含铼,个别的还富含硒;黄铁矿常富含铊、镓、硒、碲等。 目前,虽然已发现有近200种稀散元素矿物,但由于稀少而未富集成具有工业开采的独立矿床,迄今只发现有很少见的独立锗矿、硒矿、碲矿,但矿床规模都不大。能回收利用的稀散金属是在主体金属冶炼过程中富集的部分,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可经济地回收的数量仅是储量的极小部分。同时受技术条件和回收设备高投入的限制,很多稀散金属都随主体金属冶炼加工后的废料被遗弃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程度 ,依然是稀散金属冶金的主要课题。 我国主要的稀散金属资源十分丰富 ,镓、铟、锗、铊的储量列世界首位,碲排第三位,是我国的优势资源,相比之下铼较稀少,而硒则主要靠进口。总的来说,我国已探明的稀散金属资源可以在较长的时期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保障。稀散金属资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分布的省区和赋存的某些矿床较为集中,被形象地称谓稀散元素“不稀散”。我国锗有80%以上的储量分在广东、云南、吉林、四川、山西等5省,主要赋存在铅锌矿、铜矿和煤矿中。镓的储量82%集中于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主要伴生在铝土矿床内。铟集中分布在云南、广西、内蒙古、青海等4省区的铅锌矿床和铜多金属矿床中,占全国铟总 2
储量的87%。铼几乎全部伴生于钼矿床中,集中分布在陕西金堆城钼矿、河南栾川钼矿、吉林大黑山钼矿、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等矿床中,合计占全国铼总储量的近90%。铊的分布更是集中,90%以上的储量富集在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铅锌冶炼厂烟尘中的铊是回收铊的主要来源。碲主要伴生在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江西城门山铜矿床和甘肃金川铜镍矿床,合计占全国碲总储量的94%,但最近在四川石棉县大水沟发现一处独立碲矿床。只有镉、硒分布较分散,镉分布于24个省区,硒分布18个省区,许多矿床伴生镉、硒元素。 3,我国稀散金属产业状况 稀散金属镓、铟、铊、锗、硒、碲和铼,是当代半导体、光电子、新材料、化工、军工等高技术领域重要的支撑材料. 稀散金属作为伴生金属从金属冶炼过程或煤中综合回收.我国是稀散金属最主要的生产国,近年来稀散金属产业的发展迅速 ,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 ( 1 ), 产能快速放大。主要稀散金属的产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位。我国镓 ,铟, 锗,碲的产量继续居世界首位 ,从含锗煤中提取锗的产量及硒和碲的产量也有明显的增长. ( 2 ) 综合回收技术不断完善走向成熟。偕胺肟萃淋树脂在氧化铝系统回收镓 ,以P 204萃取法为核心的湿法炼锌系统回收铟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提高我国镓、铟的回收水平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3 ) 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I TO靶材、Ga As晶片、Ge红外光学材料 、B i — Te半导体制冷器件、电解锰 、玻璃、Re高温合金等领域对稀散金属的需求持续增长。多结高效Ge衬底 ( Ga I n P 2/Ga As/Ge )太阳能电池、CI GS( C u—I n - Ga—S e )薄膜电池和C d Te薄膜电池等非硅系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崭露头角 , 是今后稀散金属应用的新领域。 ( 4 ) 2 0 0 8年市场需求从过热走向降温 ,产能快速扩张和终端消费减缓均令Ga ,I n,Ge ,S e的生产步入下降阶段 , 但由于Te和Re资源的增量有限, 供应仍偏紧。 ( 5 ) 我国除含I n无汞电池锌粉 、B i—Te半导体制冷器件产业的发展较成熟外 ,稀散金属的主流应用仍无重大突破 , 初级资源出口仍是我国稀散金属产业的特征. 二,稀散金属的应用 稀散金属 ( S c a t t e r e d me t a l s)—镓 、铟 、 铊 、锗 、硒 、碲 、铼7个元素 ,是当代高新技术的支撑材料 。 稀散金属具有极为重要的用途,是当代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量虽说不大,但至关重要,缺它不可。由稀散金属与有色金属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3
电子光学材料、特殊合金、新型功能材料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是当代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宇航开发、医药卫生、感光材料、光电材料、能源材料、催化
剂材料及军工高技术装备等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其应用广泛,性能独特,有些稀散金属材料是无可替代的。传统应用领域在缩小 ,新的应用特别在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中的应用在扩大 ,这是目前稀散金属应用的基本状况. 美、日两国是稀散金属消费的大户 ,其应用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 1,镓的应用 镓的应用领域分布为 : 6 5 % ~7 O% 应用于GaAs晶片,20%应用于LED发光器件 ,5%应用于磁性材料及合金添加剂. 移动通信对GaAs 晶片的需求增长稳定,2007年全球手机产量达1.5 ~1.7亿台,估计耗Ga约40 t。LED在绿色照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给 Ga的需求带来新的支持.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值得关注,2008年美国波音公司和SolfoCUS公司分别计划生产llMW和10MW的 GaAs多结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估计 10MW 的 GaAs太阳能电池耗用Ga40t。G a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作为AbMg合金的添加剂,在含8Mg的 Mg-A1合金中添加2%的Ga ,可使合金的强度提高一倍以上.
近年来移动通讯与光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对镓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 ,预计十年内镓的需求量将达300~400t 。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1) 移动通讯产品每年以10 %~18 %的幅度增长,对GaAs的需求增加,且暂无替代品. (2) GaN等新一代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出现 ,使发光器件面临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3) Ga - Si系列的催化剂正在开发,在石油炼制特别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如能突破将产生对镓新的需求. 2,铟的应用 ITO铟涂层玻璃是铟的最大用户 , 占铟的用量49 %~55 % 。铟的传统应
用产品是低熔点合金及焊料 , 占其总用量的33 %~40 % ,另外14 %用于发光二极管。值得注意的是铟在无汞电池上的应用 ,随电池无汞化进程,无汞电池用铟量很可能取代ITO成为用铟第一大户。在太阳能电池方面铟的应用崭露头角, 2 0 0 7年CI GS
( C u - I n - Ga - S e ) 电池耗 I n达2 1 t ,有人预测,到 2 0 1 0年 C I GS电池年用 I n量将达110 ~130 t 。美国能源部规划到2050年,CIGS电池的发电量达到20 GW, 估计累计耗In将达400 - 600t 。 可以认为, I n的下一个应用增长点将是太阳能电池。 3,铼的应用
40%~50 %铼用于高温合金与耐热涂层材料 ,其余大部分用在石油催化重
整与无铅汽油 生产的Pt - Re催化剂 ,只有少量用于热电偶、加热器、电触点材料、电子管等方面。铼在军工用途的持续增加,更凸显了这种战略资源的稀缺。8 0% 的
铼用于高温合金 ,w( Re )为3 ~7的镍基单晶超级合金在1000℃的高温下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 ,可用于制造新一代飞机发动机高温区的部件。美国是最大的铼消费国,占全球消费的 70%。近年来美国的铼消费量持续增长,估计与用于制造新一代飞机发动机有关。铼的另一 4
应用是用于石油重整的P t—Re催化剂。 受铂价高涨的影响,以铼代铂会有更多的需求, 如汽车尾气净化器、铂热电偶等用铂的场合均有可能用铼代替部分铂。 4,硒的应用 硒在电子材料方面的应用已大为萎缩 ,只占13 % ,在玻璃脱色中的应用占35 % ,在化学品与颜料的应用占20 % ,其它占32 % ,包括电解锰生产的添加剂、橡胶助剂、枪械发蓝、催化剂、 缺硒地区的食物及饲料添加剂等。新用途出现在饮用水管道无毒黄铜铸件上 ,以取代原需加入的铅,则可能使硒用量回升。 5,锗的应用 从2006年开始,锗的应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红外材料的应用增加最多。美国是最大的锗消费国, 2006和2007年分别进口了50t和52 t锗, 均比2005年的23.5t提高了一倍以上。 红外材料用锗的比例从2 3% 提高到50%, 估计与在军工用途的增长和红外器件在民用方面的需求扩大有关。锗在 PET催化剂应用方面继续减少 ,日本是主要用户,2008年以来日本大量减少了GeO2的进口量。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用锗量持续增长,预计今后十年这一增长态势仍将保持。由于产业化的锗衬底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8 %~32 % ,比传统的硅基电池高1倍 ,在减少电池重量和体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多结高效 G e 衬底太阳能电池将是今后锗应用的增长点。 6,碲的应用 碲的传统应用领域主要是在高速切削钢与可锻铸铁的生产、橡胶的交联剂及温差电热元件、热成像与光电子材料方面 ,大致的分布为:钢铁50 % ,催化剂与化学品25 % ,有色金属合金10 % ,热电材料8 % ,其它7 %。目前碲的应用有新的发展,随着半导体致冷器件的兴起,碲的应用进入了这一领域。中国是致冷器件的最大生产国,故碲在中国的应用数量将大大增加。 7,铊的应用 铊具有极高的毒性且难以解毒 ,其应用受到严格管制 ,主要用于电子材料. 如γ射线加速器、红外探测器、光通讯中光折射的晶体滤波器、低温测量仪等. 铊的需求一直稳定且原料来源充足. 三,稀散金属市场态势与发展 (一)稀散金属市场态势 1 ,镓 2 0 0 7年世界原生镓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80t ,其中以中国增长最快 ,新增生产能力估计有45 t ,达到100 t 。据报道, 到2011年前,哈萨克斯坦将新增产能15t,俄罗斯新增60t。中国的镓生产厂主要是中铝集团属下的河南、山东、贵州 、山西 、广西等地的氧化铝厂和北京吉亚、河南平顶山、山西万荣等公司,高纯镓的生产厂主要有南京金美镓业 、峨嵋7 3 9厂、山东铝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