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word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栖.惶/栖.息椽.子/置喙.跂.望/分歧.槲.寄生/流觞.曲水B.殒.命/陨.落叨.光/韬.晦祚.薄/愧怍.缟.素/形容枯槁.C.莆.田/江浦.修茸./修楔.堤.坝/提.防烟囱./忧心忡忡..D.湍.急/遄.往谰.言/斑斓.栈.桥/饯.别冒昧./联袂.而往2.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很希望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国际性的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合适。
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忽略—蛇_________▲________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
A.防患于未然派遣悄无声息知觉B.未雨绸缪驱遣悄然无声察觉C.防患于未然驱遣悄无声息察觉D.未雨绸缪派遣悄然无声知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不仅词语由于词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法性质、功能和特点,还往往具有相当明显的、多种多样的修辞作用。
B.高中生的写作要有社会性,我们固然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重大的社会主题,但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事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C.在发射人造卫星时,用于克服空气阻力所需要的燃料要比克服地球引力所需要的燃料多几十倍。
D.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于今年8月公司内部调查时发现,集团下属有四家事务所篡改了质检相关证明,伪造了强度和尺寸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A.明代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B.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C.数十万年前一只昆虫停歇于树枝之上,其貌不扬,不经意间从头顶落下一滴汁液,永恒地将它凝固住,而成为琥珀,成为贵妇们的珍藏。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2018级创新实验班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淡雅,才能耐看。
但写文章,却要,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 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B. 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C. 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D. 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所说的交往是君子之交,因此应填志趣相投,情投意合是合适男女之爱。
第二处空格所填词说的是作画,清新:1.清爽新鲜; 2.清美新颖“清澈”的适用对象是河水。
清澈:形容清而透明,澈:透明了。
因此应该用“清新”。
第三处空格说的是写文章,此起彼伏: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
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
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
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
该成语不适合语境。
跌宕起伏:跌宕形容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起伏形容不断变化的样子。
点睛: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比如本题中,情投意合适用对象是有爱情的男女之间,志趣相投则用于志趣兴趣相合之人。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华书局在经过论证与调研之后,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普适性。
B. 江苏海安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道德银行、评选孝子孝女、举办“邻里节”等形式,大大加强了居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C. 近期全省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许多人又穿上了冬衣,但今春气温是否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有关专家没有作出明确回答。
D.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俄罗斯经济立刻进入寒冬,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俄罗斯过分依赖石油出口所导致的。
【题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
青岛一位教师投书当地媒体,认为当今的学生不缺少沟通,不缺少激励,少的恰恰是管教。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这引人深思。
【答案】赏识教育同时不能忽视惩罚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
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该拿他怎么办?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思考,教育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谁来给惩戒作裁判?一系列问号摆在了面前。
健康的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偏失具有完善的预警和惩戒机制,因为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没有失误,教育环境对学生失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是与非,道德与非道德标准的判断与取舍,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位的确立。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甚或有悖于社会公德乃至触及刑律的恶劣行为,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但是批评和惩罚不等于体罚。
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
因此,惩罚教育自身的原则和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11月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什.刹海(shí)矫.饰(jiǎo)月晕.(yūn)蓊.郁(wěng)B.通衢.(qú)按捺.(nài)饿殍.(piǎo)峥.嵘(zhēng)C.迸.发(bèng)雾霭.(ǎi)黑魆.魆(xū)茕茕..孑立(qióng)D.颠簸.(bǒ)蜇.居(zhé)远阜.(fù)颓圮.(pǐ)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座房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拆除,现在茕茕孑立....,矗立在马路中央。
B.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一律概莫能外....。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这些战士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B. 诗人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诉诸于笔端,展示出一颗绝望中诞生信念的灵魂。
C.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 。
▲ ,▲ ,▲ ,▲ 。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①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②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③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④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⑤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A.④⑤③②①B.④③⑤①②C.⑤④③②①D.⑤④②③①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 )(2分)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宫文宇运用(共21分)1 .下列各项•!血点字的(lift全对并且成ift»1»没有tft别7的一项是(3分)A. iSittCjido)■P IJi(ydu)■■SffrtCcu)■觀遛冷灸B. HH 駅yi >■汙祸<sLiu> t 愧作"订6>t消声借迹(二列现(giian)■攻讦(jiE籽曲(judn)塔印CMo)■礼尚往来【)•嫦美(E)■浊没Cyan)4腆H【chfLl)逡巡Cqun)时过境迁2•依次城人卜•列三句话中空缺处的诃讥、成语或熟话,使用显准确恰艸的项圧(3分》①古代人说妁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厉▲下棗■些古代的文字。
②-甘足▲・有目余幷的力;-种足阖JUIP卜,#至极潮仇识&方。
③▲・▲・』(•问的话・你必•须它疫实实地回签•孑麻宽丸处埋。
九流传妄门菲薄一皑一•二見二13.皙传左n乖薄一是一•二是二c.FA传gnffx 丁是丁,卯是卯d庖传妄n菅人丁是丁,卯足卯3•下列语段中空缺处的句子・•》列顺序恰卄的一项楚(3分〉宫商倉域•是菇练、厚重;言禽倉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萍.“縈”呢•冇时也自有它的好赴:描卓扬态.求典穷彩尽柏;耐画心理•能使仙毀八盘。
有时.A是井緊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你为以緊社简. . . . 。
①約笔与黑笔,乞得其宜,各尽其妙②右时使赛:用堪如泼•汩鮎消沬凤卜、百、r字亦住所不惜③為文学大师们的创作④冇时用简:帯嚴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俊神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GXI)②④D.④②①③4 •下列各句中没有谓豹的一句是(3分〉A.世界匕万那万物都水远在那儿发股、运动、变化・诰靑也绘这忤•1L刘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占址询.应浚保护其斑驳陆离的Ifil貌•切总刮垢出比・C, 文章写得好.侍歌?J得科味• &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讥和艺术水罕高低决定的.D. 住建部将在大中娥市加快住房filfit i 1/场的发展步伐•推进同有ffl.W金4k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引旗和開控.5•下列文学*iR中農述有侑浪的一項是(3分〉A.张溥•明代文学家.他『I幼勤学.所读之书必F抄六LM.W此他命名『I己的15房为-匕录裔”・卓祯时组织-震社"・批评㈱«•弄有*匕最青黑人祷一语文试題第I页(共6页)R文天祥・rfi宋If名爱回诗人,他把出便元甘被扣和逃!U途屮所可的诗紹集•命名为■指南录” •他所写的自序因放ft诗集的&后,故称后序"•C.Crt«^相如列传X鸿门tu均选自司瑪迁的《史记》. <史记>尼中国历史上第•部纪传体通史•枝列为“二十叫史'•之冷・倍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刖•无昭之《离骊IT・DY烛之趺退濮师》选IM养秋左传注人《左传》址编管体史书•乂称(群秋左氏传M左氏卷秋P・HI传是春秋松n M史官A?丘明为孔v陡订的《祥秋 > 所作的传.6. 卜•列旬中加点词的慰义解释全都准确恰当的一项是Q分)A. F更欲一觇北•觇;窥视•悲;息伤13•以旌其所为•旌;旗帜神公則at车骑■遗;弁松C则思谦冲以门枚■牧:约束严人何之威以储做也•严:严厉D.fij用亡郎以陪邻•陪血加均之二弟•均:ft tt7. F列仃关C三国演义rn衣述・右针i误的一項是(3分〉A. 刘条加人除秤同憾盲.恐忡操生疑•侮尺浇水种菜.曹操故盘邀刘备赏梅軽饮•论夭下呃轧半曹操说••天F英嫌. <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惊失箸•时AT雨大作•対备以胆小帕施俺饰而便曹操释趾•看得以脫身.这就見••煮洒沦英雄”紋爭.B. 知H千电走单騎•过东岭关杀孔秀•过洛川城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杀卞¥•过朵阳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猫名。
徐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60 分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今天下午,蔡振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的福音,中国足球工作者要有_________的勇气,转思路,换脑筋。
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今天开幕,展览内容主要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的_________的屠杀、迫害和摧残,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累累罪行。
③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他与台北故官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的情形,说:“我们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_______。
”A.破釜沉舟惨无人道心照不宣B.孤注一掷惨无人道心领神会C.破釜沉舟惨绝人寰心领神会D.孤注一掷惨绝人寰心照不宣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
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⑤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①⑤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选B项。
(渲染,对环境、景物、人物心理行为等进行多方面描写、烘托;点染,点明,渲染。
简洁,形容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1)直截了当,(2)简便快捷;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2.选D项。
(A项,关联词位置问题,把“虽然”调至“汉语”之前;B项,事理逻辑顺序,“消化”与“咀嚼”对调顺序;C项语义重复,“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与前面“剩下的”重复,去掉“剩下的”。
)3.选A项。
(根据下文“比较起来”句中的“那么”可以判断:(1)空格处应为“推”与“敲”比较;(2)“推”在前。
然后,根据上文“意境上的分别”,分为对照的两组,“在这冷寂的场合”“就”等词也是提示。
)4.选C项。
(C项,夸张手法。
A项“孤蓬”喻即将离别飘零的好友;B项“梨花”似“雪”,“杨柳”似“烟”;D项“烟草”“风絮”“梅雨”喻“闲愁”。
)5.选A项。
(B项,“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C项,“与”,结交,亲附;D项,“举”,尽。
)6.选C项。
(C项,“不测”古今同义,意为意料不到的事故。
“从而”,此处意为“跟从,并且”,今义为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A项,“宣言”,此处意为“扬言”,今义为宣告;声明。
“首领”,此处意为头颅,今义为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B 项,“至于”,此处意为“至”动词,“到”,“于”介词“到”,引出对象。
今义为(1)表示达到某种程度;(2)表示另提一事。
“婚姻” 此处意为“儿女亲家”,今义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D项,“痛心”,此处意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行李”,此处意为“外交使节”,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箱等。
)二.文言文阅读(19分)7.选B项。
(“请”有“请求”的意思。
)8.选D项。
(D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却”;A项前一“于”是介词,“在”,后一“于”是介词,表示被动;B项前一“之”是助词,“的”,后一“之”是代词,“这,这个”;C项前一“者”是代词,“……的人”,后一“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某同学参加考试,考试对自己的语文和数学成绩进行如下估计:语文成绩(x )高于85分,数学成绩(y )不低于80分,用不等式组可以表示为A.⎩⎨⎧≥8085y x >B.⎩⎨⎧≥8085y x <C.⎩⎨⎧≤8085>y xD.⎩⎨⎧8085<>y x 2.在数列{}n a 中,,,*11N n a a n n ∈+=+则数列的通项可以是A.1+-=n a nB.1+=n a nC.n n a 2=D.2n a n =3.函数()011>x xx y ++=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4.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015:322>a y ax C =+的离心率为,32则a 的值为 A.9 B.6 C.3 D.25.已知b a 、均为实数,则“12>ab ”是“21b a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00n m 且,81=mn 则n m +的最小值为A.18B.36C.81D.243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93=+a a 则11S 等于A.12B.18C.22D.448.已知双曲线11522=-y x 上一点P 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 A.2 B.4 C.5 D.69.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221S a S S ,,+成等差数列,则数列{}n a 的公比为 A.1 B.2 C.21 D.3 10.已知三点P(5,2)、F 1(-6,0)、F 2(6,0),那么以F 1、F 2为焦点且过点P 的圆的短轴长为A.3B.6C.9D.1211.若,>>,>>>00d c a b a -则下列命题成立的个数为()()c d b c d a d b c a cb d a bc ad ----+>;④>;③<;②>①0 A.1 B.2 C.3 D.412.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C =-=的焦距为10,点P(2,1)在C 的一条渐近线上,则C 的方程为 A.1802022=-y x B.120522=-y x C.1208022=-y x D.152022=-y x 13.设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21F F 线段21F F 被点⎪⎭⎫ ⎝⎛02,b 分成3:1的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31 B.21 C.22 D.23 14.已知数列2017、2018、1、-2017、-2018、……,这个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后两项之和,则这个数列的前2018项之和等于A.0B.2017C.2018D.403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有7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5.不等式02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16.双曲线13422=-y x 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 17.在等比数列{}n a 中,,,212243==+a a a 则公比=q ______.18.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数列{}n b 满足(),*11N n a a b n n n ∈=+n S 是数列{}n b 的前n 项和,则=10S ______. 19.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若,11==d a 则nn a S 8+的最小值为_____. 20.已知,>,>00y x 且,12=+y x 则xy 的最大值是_______.21.已知曲线C 上的任意一点M ()y x ,满足到两条线x y 2±=的距离之积为12,给出下列关于曲线C 的描述:①曲线C 关于原点对称;②对于曲线C 上任意一点M ()y x ,一定有;6≤x③直线x y =与曲线C 有两个交点;④曲线C 与圆1622=+y x 无交点。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启东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2017-2018学年江苏省启东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地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地指定位置。
2.选择题地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地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地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地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地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下面一段话地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地一组是(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籍爬梳。
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地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地 也随之不攻自破。
从他地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文化基因地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
A. 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B. 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C. 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D. 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地一项是( )A. 盐通铁路项目地建成、将大大缩减盐城与上海地时空距离、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新盐城具有重要意义。
B. “你在此处停留是为了成为最强者”、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地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地共鸣、成了他们地人生坐标。
C. 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地持续热销。
D. 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对小说写作实践进行分析、意在告诉年轻人、经典小说地作者通常是怎样下笔地、他们是如何提高小说高度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地一项是 ( )A. 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若出其里。
⑵,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杨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徐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 ▲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 ▲ ,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A.领略 丰厚 息息相关 B.领会 丰厚 息息相通 C.领略 丰盈 息息相通 D.领会 丰盈 息息相关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越是懂得举一反三、精细和深入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B.吟诵青春,要用恰当的形式传达、呈现你所感受的诗情诗韵;思考青春的话题,应结合自我体验,在积极探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和表达。 C.伐木工人虽然已经把瓦尔登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然而,瓦尔登湖仍然顽强的生存着。 D.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甚至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 3.下列诗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里 D.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到处闪烁 4.对下列诗句体现的时间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傍晚 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黎明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深夜 D.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清早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亲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6.下列填入空格的语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 ▲ 。 ▲ 。 ▲ ! ▲ 。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①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②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③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④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7.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的作者荀子,名况,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唐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C.刘亮程,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一个人的村庄》、《库车》等,其散文成绩斐然,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散文家”。 D.《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富,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二、文言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 与 其 徒 上 高 山 入深 林 穷 回 溪 幽 泉 怪 石 无 远 不 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8.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分开 B.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认为很奇怪 C.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边际 D.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颓然:跌倒的样子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而未知西山之怪特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D.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愚人之所以愚,其皆出于此乎 10.下列各项中的“穷”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穷山之高而止 B.而不知其所穷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接天莲叶无穷碧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交代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宴游西山之前的生活和心情。其目的为了表现自己被贬后能够游山玩水忘却忧愁的愉快心情。 B.第二段中写出了偶遇西山,远望怪特,从而有了宴游西山的艰难过程。 C.文章末尾道出宴游之乐,自然与心灵的合一,精神的顿时解脱。 D.作者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写出了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高远。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 13.文章最后对作者的感受起到升华作用的句子是 ▲ 。 14.用“∣”给下面语段断句。(4分) 日 与 其 徒 上 高 山 入深 林 穷 回 溪 幽 泉 怪 石 无 远 不 到。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15.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得句子: (1)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3) ▲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5) ▲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7)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郦道元《三峡》) (8)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9)漫江碧透,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四、现代文阅读(一)(18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16—19题 前 方 曹文轩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②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子漫长的光阴。 ③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④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⑤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⑥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 )如雾中之月,( )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⑦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⑧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严(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⑨其实,更可以说,人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 ⑩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是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⑾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16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 、 ▲ 。(2分) 17.文章第二节描写“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有何含义和作用?(6分) ▲ ▲ 18.简要解释画线句的含义。(4分) ▲ ▲ 19.结尾说“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联系全文,简析其理由。(6分) ▲ ▲ 五、现代文阅读(二)(14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20—23题 传家宝 刘墉 ①家道中落的父亲,临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了下来,能把这幅画,好好地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人就咽了气。 ②丧事办完,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幅精裱的古画,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一幅传世的无价之宝。 ③“把画卖了吧,”母亲说,“好供你去留学。” ④“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除非路走绝了……” ⑤天无绝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