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4864U】农业机械用四轮四转向液压驱动系统【专利】
- 格式:pdf
- 大小:476.57 KB
- 文档页数:15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31671.7(22)申请日 2019.02.25(73)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72)发明人 周小川 赵万忠 汪桉旭 栾众楷 陈青云 王春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代理人 贺翔(51)Int.Cl.B62D 1/183(2006.01)B62D 1/187(2006.01)B60R 25/25(2013.01)B60R 16/037(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汽车智能转向系统四向可调转向操纵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转向系统四向可调转向操纵装置,该装置包括: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手动调节单元,车身单元,电源单元,诊断单元,驾驶员接口单元,转向器单元及记忆单元;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输入端分别连接车身单元、电源单元及诊断单元;驾驶员接口单元、手动调节单元及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记忆单元;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手动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转向器单元。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驾驶员自动调节转向管柱及转向盘的位置,适应不同驾驶员的需求,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209833753 U 2019.12.24C N 209833753U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833753 U1.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四向可调转向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手动调节单元,车身单元,电源单元,诊断单元,驾驶员接口单元,转向器单元及记忆单元;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输入端分别连接车身单元、电源单元及诊断单元;驾驶员接口单元、手动调节单元及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记忆单元;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手动调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转向器单元;四向可调转向操纵单元包括: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管柱支撑机构、倾斜电机、伸缩电机、倾斜调节机构、伸缩调节机构、倾斜电机减速器、伸缩电机减速器、控制器、CAN总线、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方向盘依次连接转向轴、转向管柱,转向管柱通过管柱支撑机构安装并与转向器单元连接,管柱支撑机构上端部分固定安装倾斜电机,下端部分固定安装伸缩电机;倾斜电机输出端通过倾斜电机减速器连接转向管柱,通过驱动倾斜调节机构控制转向管柱及方向盘完成前后运动;伸缩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倾伸缩电机减速器连接转向管柱,并通过驱动伸缩调节机构控制转向管柱及方向盘完成上下运动;管柱支撑机构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手动调节单元、记忆单元连接;倾斜调节机构和伸缩调节机构上分别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传感器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至控制器;手动调节单元用于驾驶员初次调节方向盘位置或需要手动改变已保存的方向盘位置;诊断单元获取并检测各传感器、电机的状态,并通过CAN总线读取诊断指令;车身单元包括车门,驾驶座椅及后视镜;驾驶座椅及后视镜位置调节后,车身单元将调节后的位置信息传递给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电源单元通过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输出各单元所需的电能;驾驶员接口单元获取和匹配驾驶员身份信息;记忆单元接收并保存驾驶员接口单元的驾驶员身份信息、手动调节单元和方向盘位置控制单元输出的方向盘位置信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202999.6(22)申请日 2019.02.16(73)专利权人 徐新敏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卢店镇吴岗村吴岗71号(72)发明人 徐新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代理人 徐杨阳(51)Int.Cl.A01C 7/08(2006.01)A01C 7/2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播种机(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播种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基座与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田里的残留的秸秆从下料管前推到一边,防止秸秆堵塞下料管,从而提高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农民的播种时间,覆土板的设置,使下料管翻出来的土壤将播下的种子覆盖上,从而保证了种子的存活率,且六个下料管成两行交错排列,两行交错排列,可以增大每两个下料管之间的距离,减小每个下料管与秸秆的受力面积,不易造成秸秆杜塞下料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546286 U 2019.10.29C N 209546286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46286 U1.一种新型播种机,包括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通过基座(6)与电机(8)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的表面通过传动带(9)与从动轮(15)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表面套接有六个第一轴承(31),且六个第一轴承(31)分三组分别卡接在三个储料箱(11)底部的两侧面,所述储料箱(1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内设置有分料轮(34),且分料轮(34)套接在第一转轴(10)的表面上,所述分料轮(34)的表面设置有输料板(33),所述储料箱(1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仓(16),所述下料仓(16)的底部通过固定杆(20)与安装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仓(16)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26),每个所述下料仓(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料管(26),且六个所述下料管(26)成两行交错排列,所述下料管(26)的底端分别穿设过第一套筒(22)和第二套筒(28),所述第一套筒(22)和第二套筒(28)分别卡接在安装板(5)和固定板(27)的表面,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卡接有螺纹筒(21),所述螺纹筒(2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3),所述螺纹柱(23)的顶端固定连接旋钮(19),所述螺纹柱(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25),所述第二轴承(25)的底端与固定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7)与防堵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7)的顶部通过两个伸缩杆(4)与安装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设置有悬挂杆(17),所述悬挂杆(17)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1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17281.3(22)申请日 2019.04.30(73)专利权人 宁夏科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地址 751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秦汉街179号(72)发明人 长青山 丁小兵 王宗鸿 长清岳 (74)专利代理机构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代理人 赵嬛嬛(51)Int.Cl.A01D 43/12(2006.01)A01D 69/06(2006.01)A01D 75/18(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自动横向位移避障除草机(57)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横向位移避障除草机;包括限深轮支撑架体、传动装置、旋耕除草机构、接触式避让控制机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将变速箱的右输出端与联轴器配装,联轴器直接与除草刀转动轴连接,使牵引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直接传递到除草刀上,没有动力损失,让除草刀能可靠持续的工作;整个系统所需的液压油不超过15L,采用20L的液压油箱就能够显现作业,减轻了一大半的机身重量;通过避让调节油缸实现机身的横向移动避让,避让范围更大,效率更高;增大了除草刀的工作宽度,使除草范围更大,独特的7字除草刀可以有效的完成碎土和除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漏除草的现象。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882570 U 2020.01.03C N 209882570U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882570 U1.一种自动横向位移避障除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机包括限深轮支撑架体、传动装置、旋耕除草机构、接触式避让控制机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的限深轮支撑架体包括支撑限深轮的主体机架和牵引架,所述的主体机架包括左主体机架、右主体机架、前主体机架和后主架体,所述的左主体机架和右主体机架的一端分别与前主体机架铰接,左主体机架和右主体机架的另一端分别与后主体机架铰接,所述的牵引架固定安装在前主体机架上方;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主动轴和联轴器,所述的变速箱固定安装在后主体机架下方,所述的主动轴的一端与牵引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轴的另一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联轴器的一端与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旋耕除草机构中的旋耕刀转动轴的连接;所述的旋耕除草机构包括除草刀转动轴、轴承座、除草刀刀盘、除草刀和除草刀保护罩,所述的除草刀转动轴的一端配装在轴承上同时与传动装置的联轴器配装,除草刀转动轴的另一端上配装有除草刀盘,所述的除草刀配装在除草刀盘上,所述的除草刀保护罩设置在旋耕刀上方,并且除草刀保护罩的一端与轴承座连接;所述的接触式避让控制机构包括金属避让杆、竖向连杆和横向连杆,所述的金属避让杆的一端与竖向连杆的一端铰接,竖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横向连杆的一端铰接,横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阀连接;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控制阀、角度调节油缸、避让调节油缸,所述的油箱固定安装在变速箱上方的后机架上,油箱的输出端与变速箱左输出端的液压油泵输入端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固定设置在油箱右侧的后主体机架上,液压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液压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液压控制阀的出油口分别于角度调节油缸和避让调节油缸连接,角度调节油缸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后主体机架铰接,角度调节油缸的另一端与除草刀保护罩铰接,角度调节油缸用于调节旋耕刀盘角度从而调节除草刀的角度,所述的避让调节油缸的一端与后主体机架铰接,避让调节油缸的另一端与左主体机架铰接,避让调节油缸调节左主体机架的横向摆动,从而带动旋耕除草机构的左右移动,完成避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92213.9(22)申请日 2019.04.12(73)专利权人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地址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双龙南街828号农科教大楼9-10楼(72)发明人 吴其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代理人 张骁敏(51)Int.Cl.A01M 7/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果园喷药设备(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园喷药设备,包括车体、盛装箱、喷杆和输送管,所述的盛装箱安装在车体上方,所述的喷杆固定安装在车体上且在盛装箱的前方,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喷杆上设有四通连接管,所述的四通连接管包括连接口一、连接口二、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四,连接口一、连接口二、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均四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接口一与喷杆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口三设有喷头,所述的连接口二、连接口四上均设有喷射单元,所述的喷射单元包括连接管和喷头,所述的喷头与连接管垂直设置,所述的喷杆与盛装箱之间设有两个电动伸缩板,所述的电动伸缩板通过连接块与车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喷射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CN 209965048 U 2020.01.21C N 209965048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65048 U1.一种果园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盛装箱、喷杆和输送管,所述的盛装箱安装在车体上方,所述的喷杆固定安装在车体上且在盛装箱的前方,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喷杆上设有四通连接管,所述的四通连接管包括连接口一、连接口二、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四,所述连接口一、连接口二、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均四垂直连接,所述的连接口一与喷杆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口三设有喷头,所述的连接口二、连接口四上均设有喷射单元,所述的喷射单元包括连接管和喷头,所述的喷头与连接管垂直设置,所述的喷杆与盛装箱之间设有两个电动伸缩板,所述的电动伸缩板通过连接块与车体固定连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85053.5(22)申请日 2019.04.06(73)专利权人 王旭景地址 253012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北园路411号22号楼5单元102号(72)发明人 王旭景 (51)Int.Cl.B62D 11/1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涉及农机领域,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外壳一侧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与外壳内的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入齿轮中心固定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穿过外壳另一侧且花键套外侧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花键套外侧端部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中部与花键套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花键套中部与花键轴插接,所述花键轴一端与外壳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有输入链轮,所述输入链轮另一侧与第二输入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在狭窄的地形中转向;通过滑轮、转杆的配合使转向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210000401 U 2020.01.31C N 210000401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00401 U1.一种小型手扶式农机转向机构,包括输出轴(1),所述输出轴(1)穿过外壳(2)一侧与输出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1)与外壳(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11)与外壳(2)内的输入齿轮(12)啮合,所述输入齿轮(12)中心固定有花键套(13),所述花键套(13)穿过外壳(2)另一侧且花键套(13)外侧与外壳(2)滑动连接,所述花键套(13)外侧端部设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中部与花键套(13)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花键套(13)中部与花键轴(16)插接,所述花键轴(16)一端与外壳(2)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输入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7)上固定有输入链轮(9),所述输入链轮(9)另一侧与第二输入轴(6)固定连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194739.9(22)申请日 2019.02.14(73)专利权人 王丹丹地址 252200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王庄村2号(72)发明人 王丹丹 (51)Int.Cl.A01B 23/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农业耕地机的深度调节机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耕地机的深度调节机构,涉及农业耕地技术领域,包括耙尺,耙尺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滑轨,滑轨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耙尺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电机启动后驱动第一主动轮在竖直齿条的后侧转动,使得连接杆下侧的耙尺的位置高度实现了调节,可以根据耕地需要调节耙尺在耕地时的深度,第一滑块带动耙尺在竖直上下移动时,指针分别指向不同位置高度的刻度块,便于操作人员准确的知道耙尺处于何种深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09609117 U 2019.11.12C N 209609117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609117 U1.一种用于农业耕地机的深度调节机构,包括耙尺(9),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尺(9)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有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10),所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10)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的下端水平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耙尺(9)固定安装在连接杆(8)的下端,所述第二杆体(10)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架(11),所述第一杆体(1)的前端竖直设有刻度条(1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12030.9(22)申请日 2019.04.16(73)专利权人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华虹街18号(72)发明人 孔钊 高向阳 韩奎 (51)Int.Cl.A01D 34/01(2006.01)A01D 75/18(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割草机器人(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割草机器人,其属于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端的切割机构,沿割草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在所述切割机构的后部设置防护板,在所述防护板处于初始工作位置时,所述防护板被配置为仅可朝后侧单向转动,所述防护板的最底端与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割草机器人在前进时,前方的地面上的障碍物和草能够从前向后推开防护板,使得防护板向后旋转,而不会对割草机器人的前进产生阻碍;当有异物在防护板的后部从后向前作用于防护板时,防护板静止不动,无法向主体的前部旋转,进而阻止异物或小孩手臂进入,满足安规要求且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防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CN 209914490 U 2020.01.10C N 209914490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14490 U1.一种割草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的切割机构,其特征在于,沿割草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在所述切割机构的后部设置防护板(2),当所述防护板(2)处于初始工作位置时,所述防护板(2)被配置为仅可朝后侧单向转动,所述防护板(2)的最底端与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为3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最底端与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30mm。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93729.8
(22)申请日 2019.03.26
(73)专利权人 公主岭市华玺农业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
地址 136100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科技
园区102线999公里处
(72)发明人 刘德先 刘强 李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裴欣桐
(51)Int.Cl.
B62D 5/06
(2006.01)
B62D 5/10
(2006.01)
B62D 5/08
(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农业机械用四轮四转向液压驱动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机械用四轮四
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方向马达;与所述方向
马达通过液压油管连接的控制阀块;所述控制阀
块通过液压油管连接的液压转向缸组;所述方向
马达用以向该液压驱动系统内输送液压油,所述
液压转向缸组通过所述方向马达和控制阀块切
换工作状态;所述液压转向缸组包括两台双向液
压转向缸或三台双向液压转向缸或四台双向液
压转向缸;该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油路上集成有
补油油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驱动系统能够适配
多台双向液压转向缸,实现车轮的同步转向,相
比现有技术的两缸明显提高了适用性;另外,设
计的适配情况的补油油路,能够避免长期使用漏
油导致的转向不灵敏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好的实
用性和提高了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209904864 U
2020.01.07
C
N
2
0
9
9
0
4
8
6
4
U
1.农业机械用四轮四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向马达(1);
与所述方向马达(1)通过液压油管连接的控制阀块(2);
所述控制阀块(2)通过液压油管连接的液压转向缸组;
所述方向马达(1)用以向该液压驱动系统内输送液压油,所述液压转向缸组通过所述
方向马达(1)和控制阀块(2)切换工作状态;
所述液压转向缸组包括两台双向液压转向缸或三台双向液压转向缸或四台双向液压
转向缸;
该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油路上集成有补油油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机械用四轮四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阀块(2)形成有与所述方向马达(1)通过液压油管连通的第一接口(201)和第二接口(202)、
以及形成与所述双向液压转向缸缸体连通的回油接口(204),且所述控制阀块(2)上还形成
有与所述补油油路(8)连通的补油接口(205);
所述控制阀块(2)上插拔安装有单向插装阀(4);
所述单向插装阀(4)用以控制所述补油油路(8)的通断;
所述控制阀块(2)上集成有用以控制所述控制阀块(2)油路通断状态的电磁阀体(3);
所述电磁阀体(3)为二位三通阀;
多台所述双向液压转向缸相互串联,且置于工艺上游的所述双向液压转向缸接收所述
控制阀块(2)输出的液压油,置于工艺末端的所述双向液压转向缸将液压油回流至所述方
向马达(1);
所述补油油路(8)的数量为n-1;
其中,n为双向液压转向缸的组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机械用四轮四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
驱动系统为两台双向液压转向缸,分别为第一双向液压转向缸(501)和第二双向液压转向
缸(502);
所述第一接口(201)为液压油出油接口时,所述第二接口(202)为液压油回油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202)为液压油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一接口(201)为液压油出油接口;
所述控制阀块(2)上开设有出油口(203);
所述控制阀块(2)在所述电磁阀体(3)的控制下通过第一油路(601)与所述第一双向液
压转向缸(501)连通,所述第一双向液压转向缸(501)的缸杆远离进油方向移动,所述第一
双向液压转向缸(501)远离进油方向一端通过第二油路(602)与所述第二双向液压转向缸
(502)连通,且所述第二双向液压转向缸(502)的缸杆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双向液压转向缸
(501)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双向液压转向缸(502)的回油端通过第一回油油路(701)与所述电磁阀体(3)
的回油接口(204)连接,且所述第一回油油路(701)的回油通过所述电磁阀体(3)驱动由液
压油回油接口排出;
所述补油油路(8)为一条;
所述补油油路(8)一端与所述控制阀块(2)的补油接口(20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
油路(602)连通以向所述第一双向液压转向缸(501)和第二双向液压转向缸(502)内补充液
权 利 要 求 书
1/3页
2
CN 209904864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