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期末考试
- 格式:docx
- 大小:22.21 KB
- 文档页数:14
山东省10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演变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泰安市、威海市、潍坊市、烟台市、济宁市等10个地级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1.(2016·济南高三(上)期末·2)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儒家精神比较温和,可说是反对贵族的右派;墨家较激烈,可说是左派。
……惟从另一面看,右派皆积极而向前,因其比较温和,得保持乐观故。
而左派常偏于消极与倒转,因其比较激烈,易限于悲观故。
”以下派别中属于作者所指的“左派”的是A.法家B.道家 C.阴阳家 D.纵横家2.(2016·济南高三(上)期末·9)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
这说明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C.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 D.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3.(2016·德州高三(上)期末·1)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里的“道”是指A.万物本原 B.道德人心 C.道统秩序 D.学问信仰4.(2016·德州高三(上)期末·2)“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
”据此判断,“汉儒”的做法是A.提出罢黜百家 B.宣扬天人感应C.主张儒法并用 D.强调三纲五常5.(2016·德州高三(上)期末·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这一主张A.否定了孔子思想至高无上 B.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强调以孔子作为是非标准 D.动摇了程朱理学统治地位6.(2016·济宁高三(上)期末·2)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的观点。
儒家文化十五讲期末考试试题A卷1.简述孔子的主要思想。
(200字)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2.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
(200字)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
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法先王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与王道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
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
启蒙运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启蒙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意大利答案:B2. 以下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伏尔泰B. 卢梭C. 马克思D. 孟德斯鸠答案:C3.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宗教改革B. 理性主义C. 封建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4. 启蒙运动时期,_________ 被称为“启蒙运动之父”。
答案:伏尔泰5.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_________ 的理论。
答案:三权分立三、简答题6. 简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答案: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对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倡科学和教育,反对迷信和专制,为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如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等,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
7. 解释“社会契约论”的基本概念。
答案:社会契约论是一种政治哲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同意。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通过一种隐含的或明确的契约,将一部分权力交给政府,而政府则有责任保护人民的利益。
四、论述题8. 论述启蒙运动如何促进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答案: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经验主义,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
它鼓励人们质疑传统观念,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探索世界。
这一时期,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同时,启蒙运动也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家们开始探讨人的本质、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为后来的社会科学奠定了基础。
五、案例分析题9. 分析启蒙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启蒙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启蒙思想家的理念,如自由、平等和民主,激发了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决心,最终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在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了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威,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教务处2016年16号校属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大推进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学校决定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继续面向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开设“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
为保证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简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
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学生通过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获得通识课程学分。
本学期我校将引入其中23门课程(见附件1),这23门课程涉及成长基础、通用能力、创业创新和综合素养等几类课程(课程简介详见附件2)。
二、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注意事项2015-2016学年第二期引入和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开放,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尔雅通识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规定如下:(一)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选课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选课方法及选课时间与现有全校性选修课相同。
学生须在选课结束后登陆系统查看选课结果。
(二)选中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列为该课程的班级成员进行网络在线学习。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模式进行,学校不提供免费机时,要求自备有电脑或自备有其它能够进行网络视频观看设备的学生选修。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及考核办法(一)学生在线登陆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导航栏“尔雅通识课”进入尔雅网络课堂(或直接输入/),用户名是学生学号;初始密码是123456。
学生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填写个人资料,设置常用电子邮箱(找回密码时用),方便及时通知学生相关学习和考核事宜。
(二)学生在学校选课统一截止时间后3-4个工作日即可登录尔雅网络课堂,根据课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学习和参加考核。
论述孔子关于仁和礼的基本思想以及二者的联系?孔子认为礼有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功效,礼乐是培养人文质彬彬的资具,为国以礼.社会动乱、旧秩序崩溃,孔子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乃是由于人们不守礼制,抛弃了仁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正名,是兴礼乐的前提;兴礼乐,乃是治国的根本。
只有兴礼乐,刑罚才能中,百姓才手足有所措.以礼治国,是周代的传统,也是春秋时代政治家们的普遍意见: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说的君臣父子之道,也就是治国之礼。
仁礼的本质,或者说,人虔诚地、全心全意地遵守、维护、恢复和重建礼制的内在品德叫仁:“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行仁的条目,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践仁之道的初步是使自我完全依循礼的规范。
孔子人学结构有四个因素1血缘基础也就是亲亲原则和与之相应的爱有差等;2心理原则,自己内心的不安3人道主义4个体人格,总体说来,孔子仁的特征是实践理性。
孔子的仁和礼是互相统一的,他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人们在进行道德修养时,要做到仁,形成仁德,从而恢复礼治仁见之于行动,就是礼;而礼,也就是见之于行的仁。
“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
”爱人能仁。
这里指出了仁的“爱人”的性质。
但是,倘若爱违背了礼,孔子决不会承认这样的爱是仁。
《论语·里仁》载: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好恶的标准,纯善无恶的标准,自然只能是礼。
孔门的仁、泛爱,也只是在礼范围以内的爱。
礼制把人们的相互关系凝聚、组合成上下左右互相关联的复杂框架;仁,则动员起人们的爱心和亲情,使人们感到这是个温暖、柔软的框架,并甘心乐意地用这个框架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调节人际的关系。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卷2016年1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2.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3.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4。
下表反映了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据此产力普遍得到提高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5。
傅衣凌指出,唐代宰相的地域分布,关内道占29。
1%,河北道21.8%,河南道20.4%,河东道14。
5%,江南道占6%,均高于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B.倡导重义轻利C.无等级名分差别D.讲求实际功利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
"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A.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压抑了人性C.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将儒、佛、道思想揉合3.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
”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A.改革科举制度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5.据《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电影业》记载,“以当时专门放映国产影片的金城电影院为例,该院有座位1653个,从1938年3月26日至4月13日放映新片《古屋行尸记》,前后共放映18天,总计放映54场,累计接待观众41580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310人次。
"这表明( )A.看电影是当时上海人一种娱乐B.电影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普及C.电影成为传播进步思想主阵地D.上海民众更喜欢观看国产电影6.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
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
儒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孝顺C. 礼义D. 仁爱答案:D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3.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是什么?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C. 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D.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答案:A4.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A. 培养官僚B. 培养商人C. 培养农民D. 培养道德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儒家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中庸》D. 《道德经》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儒家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A、B、C、D、E2. 儒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三纲”?A. 君为臣纲B. 父为子纲C. 夫为妻纲D. 兄为弟纲E. 师为生纲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儒家强调的个人修养?A. 修身B. 齐家C. 治国D. 平天下E. 养性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对)答案:对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对)答案:对3. 儒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错)答案:错4.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
(对)答案:对5. 儒家经典《大学》的作者是孔子。
(错)答案: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孔子的“礼”思想。
答案:孔子的“礼”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礼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晚辈的爱护、对朋友的信义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孟子的“性善论”是什么?答案: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和善心,只要通过教育和修养,就能发挥出这些善良的本性。
3.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1.儒家的宗教性我觉得儒教是一种宗教。
首先,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利把孔子学说宗教化,定儒教于一尊,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
在我们的传统中,儒、释、道三教并称,而儒教居首。
佛教、道教至于今是“合法”的宗教,那么,儒教至少具有成为宗教的历史陈述。
其次,我们大多数人信仰什么?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所透露出来的信仰无非是四个字:“天地良心”。
而这四个字正是儒教的核心,也是儒教特有的内容。
儒教信奉“天地君亲师”,“君亲”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师”相当于解释经典、代天地君亲之言的神职人员。
儒教信奉四端(仁之端——恻隐心;义之端——廉耻心;礼之端——辞让心;知之端——是非心);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便是“良心”。
把孔子列入国家正式祀典,始于东汉,享受和社稷神同样的规格,因此,儒教的创始人孔子是人也是神。
用“上帝”或“上天”来代替神。
程子说:“帝孝天之主宰,以其形体谓之天,以其主宰谓之帝。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经书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可见,儒教是有神观念的。
以昊天上帝为首的神灵系统、祖宗神灵系统和以孔子为首的神灵系统,就是儒教的神灵世界。
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
这些特征都是儒教与基督教等其他公认的宗教一样具备的。
稍有不同的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同时也是政权组织。
政权组织中的官员,同时也具有宗教职能,他们依自己不同的等级执行祭祀任务,这是儒教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类似于伊斯兰教而与基督教不同,这是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因此不能以此而否认儒教非教。
儒教的“教化”即宗教的“教化”。
教化之教和宗教之教并不矛盾,一切人为宗教,都是用来教育群众的。
儒教是教化之教,佛道二教也是教化之教,其他人为宗教也是教化之教,没有发现过教化之外的宗教。
至于说儒教不借助天命鬼神,那是不符合事实的。
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教化看作今天的教育。
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课后答案2022如果还需要其它网课答案的同学,可以直接发私信哦,私信都会一一回复的,评论不回复哈!问题: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答案:蔡元培问题:新亚书院位于()。
答案:香港问题:第一个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国人是()。
答案:马一浮问题:《新唯识论》的是哲学家()。
答案:熊十力问题:严复曾翻译了《天演论》。
()答案:正确问题:牟宗三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
()答案:错误第2章问题:以下哪位不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答案:维特根斯坦问题:《正义论》的是()。
答案:罗尔斯问题:社群主义代表人物迈克尔·桑德尔是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教授。
()答案:错误问题: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命题。
()答案:正确第3章问题:雅克·德里达是()著名的哲学家。
答案:法国问题:世界哲学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答案:5问题:“吾虽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
”出自()。
答案:陆九渊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
()答案:正确问题:尤尔根·哈贝马斯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答案:错误第4章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
答案:《论语》问题:孔汉思是()著名哲学家、神学家。
答案:瑞士问题:不属于康有为的作品是()。
答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问题:思孟学派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
()答案:正确问题: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日期是2001年9月1日。
()答案:错误第5章问题: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的日本作家是()。
答案:三岛由纪夫问题:高行健的代表作品不包括()。
答案:《丰乳肥臀》问题:一个人完全没有可能成为儒家式的佛教徒。
()答案:错误问题: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是莫言。
()答案:错误第6章问题:辛亥革命爆发于()。
答案:1911年问题: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人是()。
答案:孙中山问题: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爆发的一场革命。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知行合一”是()的观点。
1.0 分A、荀子B、孔子C、严复D、王阳明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道家的处事方式是一种()的态度。
1.0 分A、逃避B、积极C、散漫D、无所谓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周易》只有()卦谈到龙。
1.0 分A、一B、三C、两D、五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中庸》强调适宜性的问题,这通常叫做()。
1.0 分A、“时中”B、“关键”C、“平衡“D、“和谐”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存在总是存在着的存在。
1.0 分A、海德格尔B、胡塞尔C、舍勒D、笛卡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孟母三迁》体现了()的作用。
1.0 分A、主观能动性B、教育C、环境D、遗传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是:()1.0 分A、居仁由义B、明明德C、新民D、止于至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8古代儒学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1.0 分A、明明德和止于至善B、内圣和外王C、亲民和爱人D、格物和致知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9现象学的创始人是()。
1.0 分A、胡塞尔B、舍勒C、笛卡尔D、海格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单子是()第一次提出来的概念。
1.0 分A、莱布尼茨B、牛顿C、休谟D、欧拉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的言论。
1.0 分A、孟子B、荀子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2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1.0 分A、《史记》B、《中庸》C、《尚书》D、春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3佛教禅宗里分为两派,一派是顿悟派,另一派是()。
1.0 分A、峨眉派B、武当派C、华山派D、渐悟派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4“忠恕之道”中“忠”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