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24
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本文是关于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感谢您的阅读!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依形推义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1.有牧人御众之才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
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3.启听淮北取籴d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jìn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ì“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发放军饷。
7.赢粮而景从。
yíng“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8.殚dān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éng饥寒冻馁,něi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
文言实词推断六法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不仅要直接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而且在文言翻译题中也要涉及文言实词的把握,甚至在诗词鉴赏中文言实词的理解也显得较为重要。
那文言实词究竟该如何把握呢?是否有章法可循呢?笔者凭着多年的执教经验,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考虑推断,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字音推断法根据字音,可发现通假关系,利用通假关系,再联系上下文推断,有时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例“或至涂而反”(2001年上海春招试题)“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再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
再如2004年湖北卷“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二、字形推断法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可以从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陈涉世家》中“适戍渔阳九百人”,“适”从“辶(辵)”,表行走之意。
又如“振长策而驭宇内。
”(贾谊《过秦论》)的“策”,从“竹”,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又如“不刊之论”“刊”从“刂(刀)”,与刀有关。
“彀士十万人”中的“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与“弓”有关,可推知是“弓箭手”;《赤壁赋》中“泣孤舟之嫠妇”中“嫠”和“女”有关,是“寡妇”的意思。
三、成语推断法成语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成语中的许多字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意,借助熟悉成语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来推断实词含义,不失为良策。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中“速”字,我们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成语中“速”为“邀请”之意,由此我们可根据上下文推出文言中“速”为“邀请、招致”之意。
“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
“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1课内实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能推出田地之意。
方法一:字形推断法(利用汉字字形)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课外实例:1、启听淮北取籴。
【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袖空牒窃印【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
2课内实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解析】句中用和以位置相同,而用的意思又是我们拿得准的,以的意思是任用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见:被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弥:愈,越4、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族:族灭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7、追亡逐北【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
常用败北,北即败方法二:语言结构推断法(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