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本科操作系统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本科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进程管理B. 存储管理C. 设备管理D. 网络通信管理答案:D2.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A.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是静态的代码B. 进程是程序的静态代码,程序是动态的执行过程C. 进程和程序没有区别D. 进程是程序的子集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操作系统的五大基本功能?A. 文件管理B. 内存管理C. 用户界面D. 网络管理答案:C4. 操作系统中的分页管理机制主要用于:A. 内存管理B. 文件管理C. 进程管理D. 设备管理答案:A5. 在操作系统中,哪个调度算法是按照作业的到达顺序进行调度的?A. 短作业优先B. 优先级调度C. 轮转调度D. 先来先服务答案:D6. 操作系统中的死锁是指:A. 系统无法访问硬盘B. 系统无法访问内存C. 两个或多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D. 系统无法访问CPU答案:C7. 虚拟内存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CPU的利用率B. 提高内存的利用率C. 扩大内存容量D. 提高磁盘的利用率答案:C8.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的逻辑结构通常包括:A. 顺序结构、索引结构、链式结构B. 顺序结构、索引结构、树形结构C. 顺序结构、链式结构、树形结构D. 索引结构、链式结构、树形结构答案:C9. 下列哪个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A. 打印机B. 显示器C. 键盘D. 磁盘答案:C10.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的存储结构通常包括:A. 连续结构、索引结构、链式结构B. 顺序结构、索引结构、链式结构C. 顺序结构、链式结构、树形结构D. 索引结构、链式结构、树形结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接口。
答案:用户;硬件事件的发生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直到该事件完成,进程才继续执行。
哈工大 2005 年 春 季学期操 作 系 统 试 题 (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班号姓名本试卷满分100分,为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郑重提醒:题量不小,请抓紧时间作答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操作系统是()A. 硬件 B. 软件 C. 中间件 D. 人件(2) 下列事物不是操作系统的是()A. JVM B. CP/M C. MS-DOS D. UNIX(3) 下列语言中,不能用来编写操作系统的是()A. ASM B. Java C. C D. C++(4) 下列资源一般不由操作系统管理的是()A. 内存B. 声卡C. CPUD. 以上皆非(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应用程序都不能绕过操作系统而直接与硬件交互B. 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是无法执行任何程序的C. 设备驱动程序必须由设备厂商开发D. 文件的长度与它占用的物理空间大小是一致的E. 以上都不正确二、简答题(20分)1.进程VS 线程!请说出两者的最大相同和最大不同。
(4分)2.从操作系统角度看,最实际的直面死锁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是它?从程序员角度看,举出一种可以避免死锁的办法。
(4分)3.如果没有CPU的“特别关照”,很多现代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都会效率很低甚至不可实现。
请举出两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4分)4.一般一个操作系统要提供三类接口给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是哪三类接口?各给什么类型的使用者?(4分)5.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4分)三、求解题(20分)1.下面的示意性代码片段摘自一个运行在用Round-Robin算法进行线程调度的操作系统上的程序。
它建立了若干个同优先级的线程,其中一个线程执行thread_worker2(),其余线程执行thread_work1()。
这里面当然肯定存在着竞争(Race Condition)。
请举出一种因为竞争而导致错误的情况,并用P、V原语操作解决这里的竞争问题。
2005春计算机(本科)《计算机操作系统》试卷及成绩分析《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考试是对平时教与学各环节的集中检测,并对教学活动起着一定的推动、导向的作用。
下面对试题和学生答卷情况做简要分析。
一、试卷情况1、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和应用题。
●单选题或多选题:给出一些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特点,要求学员从题后给出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合适的答案,补足这些叙述。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对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算法设计方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是非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概念、名词术语的正确理解情况。
●填空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五大功能算法的理解能力。
●应用题:这类题目包含计算题,主要考察学员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能力。
2、考核形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核:视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的完成情况给分,占考核总成绩的20%,未完成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它占总成绩的80%,答题时限90分钟。
以上两部分成绩累计60分及以上则考核通过。
2、试卷内容的特点:试题基本上是按照中央电大下发的《考试说明》来出题的,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试题基本上分散在课程大作业及最近四个学期的考试试卷中。
偏题不多,较之去年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通过本次考试,是可以对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的。
二、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及分析参加考试26人,通过26人,合格率100%,这说明:1、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较好。
只有清楚地把握住基本概念,才能考出较好的分数。
2、学生对开放教育学习形式已经适应。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由若干程序所组成的集合,它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管理,使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行,并为用户提供简单、直观、灵活的接口,以方便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
2.进程:一个进程是一个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是分配的基本单位。
3.快表:页式(段式、段页式)管理为了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把页表(段表、页表)的一部分放入高速缓存中,这部分页表(段表、页表)称为快表。
4.Belady现象:Belady现象是在未给作业分配满足它所需要的主存块数时,出现当分配的块数增多时,缺页次数反而增多的现象。
5.同步:异步环境下的一组并发进程,因直接制约而互相合作,使得各进程按一定的顺序和速度执行的过程称为进程间的同步。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目标不包括( D )。
A.高效性B.维护性C.移植性D.同时性2.SPOOL技术用于( C )。
A.作业管理B.文件管理C.设备管理D.存储管理3.I/O系统结构分为四级;(1)设备控制器(2)I/O设备(3)计算机(4)I/O通道,按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D )A.2-4-1-3 B.3-1-4-2 C.2-1-4-3 D.3-4-1-24.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式可提高CPU和外设的( D )。
A.可靠性B.及时性C.灵活性D.利用效率5.若调用V操作之前S<0,则表明( C )。
A.消息尚未产生且无等待的进程B.消息已存在且有等待的进程C.消息尚未产生前有等待的进程D.消息已存在且无等待的进程6.分时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B )。
A.交互性B.延时性C.独立性D.同时性7.文件系统概念中,级别由高到低排列的是(A)。
A.文件、记录、数据项B.文件、数据项、记录C.记录、文件、数据项D.数据项、记录、文件8.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已获得的资源肯定不包括( D )。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A)卷课程名称《操作系统》任课教师签名出题教师签名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2.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_______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3. 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1小时B. 5小时C. 25小时D. 8小时4.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5. 解决“碎片”问题最好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页式管理B. 段式管理C. 固定分区管理D. 可变分区管理6.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 时间片轮转法 B. LRU算法C.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D. 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7. 为记录设备的情况,系统为每一类设备配置一张。
A. 系统设备表B. 设备控制表C. 逻辑设备表D. 设备开关表8.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时间片用完9.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10. 一作业9: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
若11: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 2B. 1C. 3D. 0.511.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2.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在非管态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个。
《操作系统》试题一、选择题(选择最确切的一个答案,将其代码填入括号中,每空1.5分,共30分)1.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 )。
A. 利用率 B.可靠性C. 稳定性D. 兼容性2.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系统的( )。
A. 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C. 分配性和可靠性 D.灵活性和实时性3.如果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程序B.内存C.CPUD.中断4.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
A.字符B.数据项C.记录D. 文件5.要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被改变了存放位置后仍能正确执行,则对主存空间应采用()技术。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动态分配 D.静态分配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7.()结构的文件最适合于随机存取的应用场合。
A.流式 B.索引 C.链接 D.顺序8.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时间。
A.寻找 B.延迟C.传送 D.启动9.UNIX系统中,文件存贮器的管理采用的是( )。
A.位图法B.空闲块表法C.成组连接法D.单块连接法10.UNIX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的技术是( )。
A. 时间片轮转 B.静态优先数C.先来先服务 D.动态优先数11.为防止用户使用共享文件时可能造成文件被破坏,通常可采用()方法来保护文件。
A.建立多个副本 B.定时转储文件 C.规定使用权限 D.设置口令12.下面的存储管理方案中,( )方式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C.页式 D.段式13.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
A.运行 B.等待 C.就绪 D.完成114.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
05级(专升本)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操作系统》期末试卷( A 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DDBAB 6-10:DBCCA 11-15:DBABD 16-20:DCCCA21-25:CBABC 26-30:CACC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D 2.ABCD 3.BC 4.CD 5.ABD6.BCD 7.ABD 8.ABCD 9.ACD 10.AB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软件子系统 2.存储器3.作业 4.进程5.就绪 6.进程控制块(或PCB)7.地址转换 8.相对9.不安全状态 10.用户设备四、问答题(4小题,各5分,共20分)1.操作系统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操作系统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这四个基本特征。
[各1分]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分]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共享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虚拟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异步性指进程是以不可欲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2.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什么?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什么?答:产生死锁的原因是1)竞争资源;2)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1分]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是:1)互斥条件;2)请求和保持条件;3)不剥夺条件;4)环路等待条件。
[各1分]3.简述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基本思想和页表的作用。
答:将作业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按相同长度为单位进行等划分。
把每个作业的地址空间(逻辑空间)分成一些大小相同的片段,叫做页面或页。
把内存的存储空间也分成大小与页面相同的片段,叫做物理块或页框。
在分配存储空间时,总是以块为单位,按照作业的页数分配物理块。
分配的物理块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
[4分]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映射。
[1分]4.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答:有四种I/O控制方式,分别是1)程序I/O控制方式;2)中断驱动I/O方式;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I/O控制方式;4)I/O通道控制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1.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A )。
A. 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B. 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D. 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2.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 D )。
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B.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D.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假定它们之间的公用缓冲池中有n个缓冲区,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值应分别是( C )。
A. 0,1,nB. 0,1,-nC. 1,0,nD. 1,0,-n4.从下面预防死锁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D )。
A. 由于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系统资源不足,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系统规模,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
B. 由于产生死锁的另一基本原因是进程推进的顺序不当,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使进程的推进顺序合法。
C.因为只要系统不进入不安全状态,便不会产生死锁,故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D. 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或其中几个的方法,来预防发生死锁。
5.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A )调度算法。
A. 先来先服务B. 最短作业优先C.定时轮转法D.优先数法6.由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 B )。
A.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B. 提高主存的利用率C.满足用户需要D.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7.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B )。
A.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B.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C. 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D. 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8.使用户所编写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是由设备管理的( A )功能实现的。
漳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5 级《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期末考试卷(A)(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试时间: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20 分)1.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 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 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 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2.在非剥夺调度方式下,当( A )时,不会引起一进程从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A.一个进程被创建后进入就绪态B.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为等待态C.运行的进程执行结束D.一个进程从运行态变成就绪态3.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 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有生命期C.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D.进程可以并发执行4.在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器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器的信号量mutex的初始值为( A )。
A. 1B. 6C. 8D. 95.一作业8:00达到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
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C )。
A. 2B. 1C. 3D. 0.56.采用( B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分页式存储管理B.分段式存储管理C.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7.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可供分配的物理块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 D )。
A.减少B.增加C.无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8.若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是( B )。
A. 可运行的B.可重入的C.可改变的D.可连接的9.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A )理论。
A. 局部性B. 全局性C. 动态性D.虚拟性10.磁盘设备的I/O控制主要是采取( D )方式A. 位B.字节C. 帧D. DMA 11.SPOOLing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B )A.提高CPU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B.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D.提供主,辅存接口12.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 A )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