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TS-17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5
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文献综述1.引言现今社会,无论是高校的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机构的成人教育,抑或是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网上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传递模式之一,网上教学成效也日益凸显。
然而,纵使网上教学的实践发展迅速,关于网上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加,网上教学的质量保证仍是最受关注,最为担忧的主题。
如何对网络课程进行比较全面评价从而保证其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对网络课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建立科学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保证网络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工作。
网上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因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不能直接用于其中。
近几年,国内外的学者在网络课程的评价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网络课程评价的文章,对网络课程评价的标准做出以下总结。
2.国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目前,国外对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已经十分重视,对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其中比较有价值的评价标准有三个。
1. 《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是是当前国内外比较集中推广和内容相对完备的评价标准,是由以Lynette Gillis 博士为主创者的著名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建立的,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测量专家使用Angoff 方法协助开发的评分标准,2001 年7 月底通过测试并定稿[1]。
我国目前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对在线学习进行了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
可用性共包括8个子项,主要针对用户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界面、帮助、提示信息和素材内容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质量。
技术性包括6个子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网络课件安装和运行时的技术指标。
教学性在这一标准中所占比重最大,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目标、内容、策略、媒体、评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18个子项。
题库考试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理论研究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深入浅出,在教育业中题库考试管理系统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里。
依靠教育评测理论为风向标,运用计算机Internet系统收集、运算、传输、处理测评的信息,最终实现远程考试和成绩评定的目标。
29725时至今日,全球智能化考试系统已经发展成为教育评测的重要通道。
以web为背景的考试系统逐步取代了原先以局域网为环境的封闭式考试系统。
现在只需要用户登陆web浏览器便可参与进行考试。
目前这些考试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大致几种:形式上:一种是专项考试系统,专注于某一项的学科考试;另一种则集成于教学平台已经网络课程。
功能上:可分为单科型和全科型(即为通用型),本系统为全科型。
论文网出卷方式上:自我练习测试、系统组卷测试、模拟真实环境考试。
题目类型上:操作型、普通型、图片型、视频型。
系统结构上:基于c/s、b/s或者Agent为技术背景。
计算机考试系统其实是由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演变而来的。
早在国外就有人用了这项研究,并且他们在建设题库、评测统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例如现今为人们所熟知的:测量理论、题库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和自适应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至今也不过短短几年,未来充满了可能。
以Internet为背景的智能化考试系统正处于循序发展、逐步研究的阶段,不论是设计还是开发方面都缺乏了一定的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源自网.加7位QQ3249`114对于智能化考试与测评系统开发规范以及标准的研究,许多标准化组织机构指定的网络教育资源标准现已被国际认证,其中内容涉及到了许多关于智能化考试系统。
在里面影响较为大的有以下这些:IEEE LTSC的LOM、OCLC、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 data以及OTI。
XX年五月,我国国家教育局制定推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本)》其中,对于网络题库、考试系统的建设规范提出了新的定义。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CELTS-11/V1.0)——信息模型规范( 试行规范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工程学院I目 次1 概要 (1)1.1 范围 (1)1.2 目的 (1)2 引用 (2)3 定义及缩写 (2)4 学习者概念模型介绍 (4)4.1 CELTS学习者信息框架 (4)4.2 学习者数据集 (4)4.3 粒度水平的相互关系 (5)5 数据类型 (5)5.1 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及举例 (5)5.2 复杂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及举例 (7)5.3 未定义的数据类型 (11)5.4 建议的取值或编号方案 (11)6 学习者信息定义 (12)6.1 个人信息 (13)6.2 学业信息 (16)6.3 管理信息 (17)6.4 关系信息 (20)6.5 安全信息 (21)6.6 偏好信息 (23)6.7 绩效信息 (25)6.8 作品集信息 (28)IICELTS-11 学习者模型规范1 概要CELTS-11学习者模型规范是一个关于学习者信息的数据交换规范,该规范的特点在于对学习者信息的逻辑划分。
该规范中,学习者信息被划分为八类:个人信息、学业信息、管理信息、关系信息、安全信息、偏好信息、绩效信息和作品集信息。
1.1 范围本规范指定学习者模型的语法和语义(或含义),刻画了学习者(学生或者知识工作者)的特性及其知识能力,涉及到学习过程记录、技巧、能力、学习模式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多个粒度水平上表达,从粗略的摘要到最细微的层次。
本规范所依据的一些概念超出了本规范的定义范围。
以下内容超出本规范的范围:· 特定扩展. 本规范没有指定关于学习者的所有“人的信息”。
学习者个人信息仅是“人的信息”的一个有限子集。
本规范支持数据扩展机制,应用系统可以对本规范定义的数据进行扩展,但这些系统可能因此由“严格一致实现”变成“一致实现”;· 粒度. 本规范没有指定每个信息的数据粒度的大小。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注: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常见问题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2.Flash课件媒体素材1.文本素材2.图形/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三)元数据要求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见下表。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框架研究Archite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E-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张屹* 闫寒冰** 祝智庭***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E-mail:zhangyilyj@**E-mail:yhb1225@ ZTZHU@为了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必须重视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文介绍了CELTS体系架构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以及CELTS体系架构的开发过程。
详细分析了CELTS体系架构的五个细化层:学习者和环境交互、有关学习者的设计特征、系统构件、受益者的观点、可操作的构件和互操作性,并讨论了由七个要素构成的CELTS体系框架: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本地化标准、跟踪研究课题相关标准。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体系框架1 引言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化教育时深刻认识到,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技术复杂、文化多样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也难以相互沟通。
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 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网上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此妨碍了网上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制订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用标准化方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性。
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
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竞聘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以及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的《平台与媒体标准族谱(CELTS-17)》,制定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
它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
1. 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 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 KHZ。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wma或m3u)格式。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音频播放流畅。
3. 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视频集样使用Y、U、V分量采样模式,采样基频率为13.5MHz。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
●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
●存储格式为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ra、wmv或asf格式)。
●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
●音频播放流畅。
4. 视频上网发布标准●发布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RTP、RTCP、UDP、MMS、RTSP及HTTP 等流媒体协议。
视频服务器为各高校负责架设的服务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支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证评审、公示和发布后的正常浏览。
●服务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avi、wmv、asf或格式,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发布。
CELTS-17: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
(一)本规范的目的
在网络化的社会,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的普及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跃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形成了多种媒体、多种技术共存的新格局,这样导致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具有技术复杂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使得不同教育系统间难以沟通,阻碍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
如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了一个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 Committee,IEEE LTSC),组织力量开展有关标准的研究工作,现已形成了IEEE p1484标准体系。
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CELTS)”中与教育环境相关的标准。
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以下简称平台与媒体标准)是从属于CELTS体系中的教学环境相关标准(即CELTS-17),旨在保持教育系统间对现有的成套平台(比如:浏览器、操作系统等)的兼容性,对系统中基本技术特性的描述加以规范,形成标准引用文档(A Standards Profile)和标准引用文档集(A Standards Profiles)。
这样,无论是技术厂商、资源的提供者,还是资源的使用者,都会更加方便地选取教育系统平台,重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且有助于远程教育标准化的推广。
(二)平台与媒体标准概述
平台与媒体标准是基于标准和规范的标准,是对教学系统定制和资源建设过程所参照引用的已有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描述,提供几类规范化的标准引用文档,即标记语言、音频格式、视频及图形格式、页面描述语言、Java技术、JavaScript技术、文字处理格式、演示文稿格式、电子表格格式、文档服务。
本规范也将针对教学系统所处的操作环境(如浏览器、工作站等)提供常见的标准引用文档集。
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可直接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环境定制和教育资源的描述。
平台与媒体标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平台与媒体标准是对学习技术环境中所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提供标准化描述,是与教
学环境相关的标准;
2.本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的引用,所以本标准是与相关的标准保
持兼容一致性,技术上是可行的;
3.标准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其基础技术应该与国际公用技术标准保持兼容,因此
本标准所引用的范围主要涉及功能性规范(如Java1.1,JPEG,GIF-89a)的引用,
而不涉及具体的实现(如Netscape4.0,Windows 95,Adobe PDF plug-in等);
4.该规范将使得厂商、客户、内容开发者等可以引用通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不涉
及标准本身的定义和内容。
标准引用文档技术与ISO国际标准档案(引用标准)
以及ISO/IEC JTC M4046标准引用规范是一致的;
5.本规范会定期进行更新和扩展,因为学习技术环境中被引用的新技术更新速度很
快。
(三)平台与媒体标准构成
平台与媒体标准是对教学系统定制和教育资源建设过程所参照引用的已有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描述,提供规范化的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
该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CELTS-17.0.*:综述文档;
CELTS-17.1.*:标准引用文档集;
CELTS-17.2.*:标记语言(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3.*:音频格式(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4.*:视频及图形格式(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5.*:页面描述语言(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6.*:Java技术(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7.*:JavaScript技术(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8.*:文字处理格式(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9.*:演示文档格式(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10.*:电子表格格式(标准引用文档);
CELTS-17.11.*:文档服务(标准引用文档)。
由上可知,平台与媒体标准的实际组成部分为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
标准引用文档是对在教育系统中引用的标准和规范的规范化描述文档,标准引用文档集是对标准引用文档所描述标准和规范的引用集合,即可以是标准引用文档的引用集合,或者是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的引用集合。
三者间的关系可由图1表示:
图1
图一:平台与媒体标准结构
(四)关于本规范的相关说明
标准引用文档是描述(不同于“定义”)技术规则(如标准、规范)引用情况的技术文档。
标准引用文档可以生成标准的引用文档集,并允许对所引用的每个标准进行剪裁、扩充或限制,符合标准引用文档的开发委员会的要求。
所以,对标准引用文档应该有如下理解:标准引用文档仅仅只是对标准或规范进行引用,而不是标准语句本身的定义或解释。
标准引用文档不会提高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的技术含量。
标准引用文档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具体公司的技术标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这些技术标准就成为了国际标准。
即对于被引用的标准或规范的制定厂商(如Microsoft、Adobe、Corel、Macromedia等等)而言,他们的标准或规范并不会因为被CELTS-17.* .*系列标准引用文档参考,就被标准化了,其实仅仅只是被引用了而已。
标准引用文档只是一个引用文档(就像图书馆里书目的索引)。
对于被引用的标准或规范的知识产权所有者而言,被引用的标准或规范的知识产权,仍归原来的所有者拥有。
在教学系统定制和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常被使用的平台媒体技术纷繁芜杂,并且新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合理的划分这些描述技术的标准引用文档,是平台与媒体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本标准把标准引用文档划分为十大类:标记语言、音频格式、视频及图形格式、页
面描述语言、Java技术、JavaScript技术、文字处理格式、演示文档格式、电子表格格式、文档服务。
其文档的内容和格式定义如下:
第一节:概述。
其中包括范围、目的等等,以及对标准和规范发展组织(SSDO)而言必要的文字,本节的文字长短视涉及的技术内容而定。
第二节:标准化引用。
包括所支持标准和规范的引用列表(其表现形式类似于参考书目,只不过引用参考的是标准而已)。
类似的,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函数的定义(C代码)、函数的声明(如头文件中的原型)以及函数的使用(一个应用程序)之间是有区别的。
所引用的源标准类似于定义,而标准化的引用类似于声明,实际的引用文档类似于具体的应用。
实际引用参考部分可能出现在标准引用文档中靠后的地方。
第三节:定义和缩写。
和其他的标准文档一样,这一条中包括定义和术语。
第四节:一致性。
所引用标准中的文字上的一致性问题。
标准引用文档集是对标准引用文档所描述标准和规范的引用集合,对标准引用文档集应有如下理解:
标准引用文档集是平台与媒体标准针对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可能所处的操作环境(如浏览器、工作站等)而提供的引用集合。
标准引用文档集的文档格式与标准引用文档相同,同样由概述(包括范围和目的)、标准化引用、定义和缩写、一致性这四部分构成。
标准引用文档集的标准化引用中是对标准引用文档的引用(不同于“标准引用文档是对标准和规范的引用”),即标准引用文档集是标准引用文档的引用集合,或者是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的引用集合。
下面给出了两个标准引用文档集的例子,标准引用文档集#1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普通浏览器/阅读器的描述文档,标准引用文档集#2是针对于使用Java 1.2、JavaScript 1.2、PDF 1.2和Microsoft Word 97的普通浏览器/阅读器的描述文档,而且标准引用文档集#1是由标准引用文档集#2和几个标准引用文档组成。
如图2所示:
图2:标准引用文档集的标准化引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