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41.3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章一鸣

(2004年10月14日)

一、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的提出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语言学纲要》上说:“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P33)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会讨论这个问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他在第五章“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中深刻地阐述了这对关系。索绪尔说的“句段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组合关系”,也可称为“配置关系”、“搭配关系”等;“联想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聚合关系”(这个名称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建议改称的),也有称作“类聚关系”、“会同关系”等的。索绪尔说:

语言各项要素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价值;这两类间的对立可以使我们对其中每一类的性质有更好的了解。它们相当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两种形式,二者都是语言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语言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syntagmes)。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例如法语的re-lire“再读”;contre tous“反对一切人”;lar vie humaine“人生”;Dieu est bon“上帝是仁慈的”;s’ il fait beau temps,nous sortirons“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出去“,等等)。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例如法语的enseignement“教育”这个词会使人们在心里不自觉地涌现出许多别的词(如enseigner “教”,renseigner“报导”等等,或者armement“装备”,changement“变化”等等,或者éducation“教育”,apprentissage“见习”等等);它们在某一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配合跟前一种完全不同。它们不是以长度为支柱的;它们的所在地是在人们的脑子里。它们是属于每个人的语言内部宝藏的一部分。我们管它们叫联想关系。

句段关系是现场的(in praesentia):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相反,联想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in absentia)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P170-171)

以上是在第一节“定义”中内容。这里索绪尔已经把“组合”和“聚合”这两种关系说的非常透彻。接下来的两节分别阐述“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是一个伟大的语言学家,他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他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具有能指和所指,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语言学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应该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结构具有组合和聚合关系;等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论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他不仅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而且对二十世纪的结构主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把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使用这个原理,对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作结构的分析,把语言的各个要素,一一划分出来并对这些要素的组合规则作详尽的描写,对音位的组合、语素的组合、词的组合等作深入的研究。他们从这一思想发展出了“分布”的概念,即一个语言成分所能出现的环境和不能出现的环境的总和。他们用分布理论分析语言的各个层次。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语言学界是结构主义的天下,语言学家言必称结构分析,其发轫于索绪尔的理论

是不言而喻的。

二、语音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是线性的、一维的。语音中的每一个音素(音位),它总是处在相邻的音素之间。某一个音素和那些音素经常发生组合关系,不和那些音素发生组合关系,这是语音学家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这种组合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一种语言的拼写(读)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这种语言。语音学中的音位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用实用语音学来分出一种语言中的音素是不难的,但如果只有音素而不了解它的结构,那是缺少科学价值的。(布龙菲尔德《语言论》p150)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十分重视音素的组合规则。布龙菲尔德的名著《语言论》专辟一章来讨论英语的语音结构。他说:描写一个语言的语音结构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说明哪些非领音的音位或者非领音的音位群(音丛)出现的三个可能出现的位置上:词首(initial),在话语的第一个领音的前面;词尾(final),在话语的最后一个领音的后面;中间(medial),在领音与领音之间。(p154)然后,作者对英语的每一个音的出现环境作出详尽的描写。他认为:音位学是根据在言语结构中的作用来确定每一个音位。音位学确定每一个音位而且说明有那些音位的组合。在语言中出现的任何音位的组合都是在这个语言里能发音的,那就是语音形式。例如,[mnu]的组合在英语里是不能发音的,可是[men]的组合是能发音的,因而是个语音形式。(p164)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素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组合是有规则的。例如:北京话有几个与[a]发音比较接近的元音,从音质角度看,它们是不同的音,它们分别为[a]、[ ]、[A]、[ε]和[?]。这些音素在组合中是互补的,[a]只出现在i和n的前面,如bai 、ai、ban、an等;[ ]只出现在u和ng的前面,如gao、yang、ao、gang等;[A]只出现在音节的最后,如jia、hua、ba等;[ε]只出现在i和n之间,如tian、yan、dian等;[?]只出现在ü和n之间。根据这些组合规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为一个音位[a]。如果没有组合关系的理论,我们将面对一大堆音素而无所适从。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按音位设计的。传统的音韵学虽然早就意识到语音的组合问题,例如我国古代从印度的梵文中得到启示,把汉字音节分为声和韵,很早就编出了韵书,把汉字音节分为二百多个韵部,得到三十六个声纽等等。古代学者已经体会到组合的道理,并认识到音节中元音的变化,同韵的音节还有等的区分,然而由于还没有音位学这样的理论指导,注音还停留在反切阶段。经过多年的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组合规律,已经认识的比较深入。现代汉语音节除了由一个舌面元音单独成音节的以外,大部分情况下是几个音素的组合(元音、辅音)。它们的组合规律大致如下:(1)辅音只出现在一个音节的开头或结尾,不出现在音节的中间(也没有两个辅音的连续组合),如ban、ba、an,出现在音节末尾的音素只有2个,即n、ng。(2)两个舌面元音的组合,可以是相对的低元音在前,如ai、ei、ao、ou,高元音ü不出现在别的元音音素后面;也可以是相对的低元音在后,如ia、ie、ua、uo、üe。(3)三个舌面元音的组合,相对的低元音总是在中间,如iao、iou、uai、uei。(4)舌尖前元音总是和舌尖前辅音相组合,如zi、ci、si;舌尖后元音总是和舌尖后元音相组合,如zhi、chi、shi、ri。(5)er不和其他音素相组合。(6)在辅音n前出现的元音音素可以是a、e、i、ü,不可能是u和o。(7)在ng前出现的元音音素可以是a、e、i、u、ü,不可能是o。(8)在辅音后出现的元音,有不同的组合规则。双唇音b、p、m、舌尖中音d、t后面不出现ü,唇齿音f、舌根音g、k、h、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后面不出现i和ü,舌面音后面只出现i和ü。

聚合关系是出现在一定组合中相同位置上的各语言成分所具有的类聚会同的关系。聚合关系是在对立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构成同一类别成分之间的内部关系。现代汉语语音的聚合规则可以从我们刚才陈述的组合关系中建立起来。首先,我们把能够出现在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归成一类,那就是声母。声母之间是聚合关系。同样,还可以把出现在某一类元音之前的辅音归为一小类,如有的辅音只出现在i和ü前面,像j、q、x,我们把这三个辅音看作是一个小的类聚,它们在发音上有共同的特点,即由舌面前和硬颚形成阻碍,称为舌面音。其他如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双唇音、舌根音等类聚。一种语言的语音有比较严整的规律。现代汉语中的辅音大部分有双向的聚合。我们可以看下面的表。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