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PPT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21
小学英语交际法教学案例PPT交际教学法(交际法)又称功能法(Functional Method)或意念法,由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John Wilkins)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
这是一种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教学法,强调培养学习者应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
交际法的产生源于现实发展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初,挨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各国迫切需要恢复战前的经济盛况。
西欧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但是语言不通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他们迫切需要掌握外语进行交往。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能进行深入沟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1971年,范·埃克出版了《入门阶段》;随后,威尔金斯(John Wilkins)出版了《意念大纲》一书,这代表着交际法的诞生。
与传统的以语法学习为纲的方法不同,交际法依据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范畴来安排语言学习,这种方法迎合了社会对短期内培养能用外语进行交往的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
1.交际法的语言观交际法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短期内学习外语进行交往的需要,因此交际法十分注重语言的实际效用。
围绕着语言的功能,着力于培养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
它认为教学应以语言功能为主,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即交际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用目的语进行流利的交际。
总体来说,交际法的基本概念为“意念”“功能”与“交际”。
意念与认知有关,指的是人们由事物所引发的思想、观点;功能指语言用以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的作用;交际则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的功能和意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是紧密联系的,例如,询问学校的距离:“Is the school far away from here?”询问是功能,学校和距离是意念。
2.交际法的步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交际法常用的教学模式大致包括热身、创设情境、呈现新语料和操练等几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