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52
浅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摘要】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供冷方式,通过一个主机连接多个室内机,从而实现多房间的空调控制。
本文从介绍多联机空调系统、分析其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入手,详细探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系统架构及组成部分、性能优势和应用场景,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展望,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解决多房间空调难题,提高空调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趋向智能化与节能环保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空调体验。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应用、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系统架构、性能优势、节能环保、展望、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介绍多联机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控制多个室内机的空调系统,通过一台主控机连接多个分机,实现对不同房间的独立控制。
这种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室内机,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比传统的单一室内机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节能效果。
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主控机和多个室内机,主控机通过管道连接各个室内机,实现室内机之间的通讯和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主控机对各个室内机进行集中控制,调节温度、风速等参数。
多联机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办公室、商场、酒店等场所,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的空调需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空调系统,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灵活性和效能。
在今后的发展中,多联机空调系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节能的空调体验。
1.2 重要性分析1. 节能环保: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多台室内机连接至一台室外机的方式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同时调节多个室内机的温度,实现局部控制,避免浪费能源。
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实际需求智能调节制冷/供暖效果,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 灵活性和舒适性:多联机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实现分区控制,满足不同区域的温度要求,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摘要本设计为重庆办公大楼中央空调设计.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和大赛要求,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形式.室内机均采用暗装,部分房间加新风系统。
冷媒管采用去磷无缝铜管,冷凝管采用硬制PVC管,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
关键词:中央空调;多联机;新风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1.1 原始资料 (3)1.2 计算参数 (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5)2.1 负荷计算概述 (5)2.2 负荷计算参数 (5)2.3 负荷计算方法 (6)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 (8)3。
1 系统选择 (8)3。
2 系统分析 (9)第4章设备选型 (9)4.1 室内机的选型 (9)4.2 新风机组的选型 (12)4.3 室外机组的选型 (13)第5章管径的选定 (14)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 (14)5。
2冷凝水管的考虑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工程概况1。
1 原始资料本建筑物为重庆地区某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4800m2,使用区域主要为办公室、客房,共6层。
其中1至5层为办公区域,6层为会议室.建筑层高:一层层高4。
8米,顶层层高3。
6米,其余层高3。
3米,参考立面图。
外窗及门高:窗高统一1800mm,宽度详见平面图,窗台高统一900 mm。
1。
2 计算参数1.2。
1 室外计算参数本工程位于重庆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北纬:29°35′东经:106°3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
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
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82%1。
2。
2 室内计算参数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表2-11。
2.3 一层其他设计参数照明功率密度值(w/㎡)表表2—2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人/㎡)表表2-3办公室、客房根据功能采用不同的人员数量计算。
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概述本工程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浅谈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概念、原理和特点,并以本人做过的工程为实例,通过对娱乐房间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分析,论述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娱乐建筑;设计要点1、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中对多联机的定义描述为:经过工程设计,并在工程现场用规定管道将一台或数台室外机组和数台室内机组连接、安装组成的单一制冷循环直接蒸发式空气调节系统。
简称:多联机系统。
多联机系统是由主机(室外机)、管道(冷媒管道)及末端装置(室内机)加上一些自控设备组成。
它实际上是直接蒸发系统的一种改进方式,类似于分体空调。
区别于分体空调的是普通分体空调的室外机只能带动一台室内机,而且作用距离有限(大约5~10米),且能量控制较为简单。
变冷媒流量系统在技术上有所改进,一台室外机可带多台室内机,作用距离达到100m,压缩机采用变频调速进行控制。
当系统处于低负荷时,通过变频控制器控制压缩机转速,使系统内冷媒的循环流量得以改变,从而对制冷量进行自动控制以符合使用要求。
目前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主要有单冷型、热泵型和热回收型三种形式。
其工作原理为压缩机通常采用一台变频压缩机,在室内机和室外机间,设置有电子膨胀阀;在系统的典型部位安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在制冷工况下,低压饱和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房间的热量汽化成低压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后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排入冷凝器放热而成高压液体,经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降压为低压饱和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而汽化,如此反复循环使房间降温,达到制冷目的。
制热工况由四通换向阀转换。
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和表征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状况参数,根据系统运行优化准则和人体舒适性准则,通过变频等手段调节压缩机输气量,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扇、电子膨胀阀等一切可控部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并使空调系统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多联机方案设计报告VRV概述本报告旨在介绍VRV多联机方案的设计,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
VRV多联机系统通过使用一台或多台冷凝机,连接多个室内机,实现同时供给多个房间的冷热空调。
设计原理VRV多联机方案采用了分体机工作原理,即将冷凝机和室内机分开安装,通过管道将室内机与冷凝机连接起来。
冷凝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提高温度,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降低温度。
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减压降温后进入室内机,室内机通过吸热和排热的方式实现空调效果。
设计要点为保证VRV多联机方案的正常运行,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 室内机布置:应根据建筑布局和房间需求,合理布置室内机,确保每个房间能够获得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2. 冷凝机位置选取:冷凝机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噪声敏感区域,同时便于维修和保养。
3. 管路设计:管路的材质、长度、直径等均应符合技术要求,避免过长的管路导致制冷效果下降。
4. 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房间的需求进行温度调节和节能管理。
5. 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冷凝机和室内机,清理管道和滤网,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高效。
设计优势VRV多联机方案相比传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灵活性: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室内机的数量和类型,灵活应对不同房间的空调需求。
2. 节能高效: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分体机组合理运行,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空调效果。
3. 舒适性:每个房间都可以独立控制温度和湿度,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4. 低噪音:采用分体机设计,冷凝机远离室内,减少噪音干扰。
5. 可靠性:系统的多重冗余设计,即使有室内机损坏,其他室内机仍能正常运行。
结论VRV多联机方案在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提供个性化且高效的空调解决方案。
在今后的发展中,VRV多联机方案有望成为建筑物空调系统的主流选择。
---以上为多联机方案设计报告的内容摘要,详细内容请见正文。
中央空调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为地上9层、地下1层的二等高层写字楼。
项目用地毗邻南...,北... 本项目耐火等级为二级,高度34.25米,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面积1802.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91.98平方米。
本系统采用变频直流变速空调系统,空调总功率1420KW ,空调冷负荷指数93W / ㎡,空调室外机设置在屋顶,即分为3个地方。
主要设备清单:2. 编译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定(房屋建筑部分)2、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4、制冷设备。
空分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5、压缩机、风机、水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6.工业设备和管道保温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GB50185-93三、建设方案1、实施施工期间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设立临时办公室、仓库、加工棚和设备、材料堆放场所。
2 根据本项目的专业特点,及时调配项目负责人、空调专业工程师、焊工、水管工。
3. 组织图纸联合评审。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施工人员、质检人员、预算人员熟悉和了解图纸内容,解决图纸中方案的疑虑.修改方案和建议,节省业主投资,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4、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型号、规格和技术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
未经证明和保修的设备和材料不得使用。
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施工人员、质检员等,分别开展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交底工作。
重点是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讲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本项目的施工依据、相关施工规范、质检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和设备调试操作方法等,由专业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和技术骨干实施。
6、设备安装施工程序及工艺方案:施工前:确定施工范围,制作施工图。
关于多联机空调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作者对多联机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多联机系统在设计选型的一些设计思想,在设计过程中就新风机组的选型,室外机耗电量方面,室内机选择,室外机组位置布置要求,冷媒管长度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冷凝水排放的坡度要求等一些注意点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多联机室外机耗电量室内机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多联机空调系统是在空调系统中,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制冷剂空调系统。
多联机空调系统需采用变频压缩机、多级压缩机、卸载压缩机或多台压缩机组合来实现压缩机容量控制;在制冷系统中需设置电子膨胀阀或其它辅助回路,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通过控制室内外换热器的风扇转速积,调节换热器的能力。
本文就变频多联机空调设计中在新风的处理,耗电量,内外机匹配等方面与大家探讨。
1 新风方面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足够的新风量对于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iao),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身体健康有着直接意义。
使用新风既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又能在过渡季节(部分时间)只开新风系统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新风机组的形式有以下两种,1.1全热交换机组:是回收排气热能并重新用于送风时制热或制冷的系统,使一部分回风和送风之间进行热交换。
优点:整体式机组,无室外机,不受外界限制,相当节能。
缺点:风管设计较复杂,风压较低。
1.2全新风处理机组:采用直接膨胀制冷法,通过变频控制为基础,加热和冷却处理接近室温的室外空气。
优点:风管设计简单,风压较高。
缺点: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冷媒配管实际长度在100m 以内,高低差为50m(室外机高于室内机),当室内机高于室外机时,高低差为40m,因而受外界的限制。
另外冷媒配管垂直距离超过50m 时,需修正制冷容量,全新风机组采用独立的制冷系统,故耗电量比较高。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新风机组应用于空调系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一、总论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一台或多台外机,与多台室内机连接,实现多房间同时制冷、制热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二、设计要求1. 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节能效果。
2. 室内机与外机之间的连接管道应考虑最短距离和最小压力损失,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
3. 外机的选型应根据系统总负荷和运行条件确定,确保系统能够在最高负荷时正常运行。
4. 室内机的选型要考虑到各房间的负荷需求、空间要求和运行稳定性。
5. 室内机与外机之间的控制线路应避免与电力线路共用,以防干扰影响控制效果。
6. 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电力控制和不同房间的独立调节能力。
三、安装要求1. 室内机和外机的安装位置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通风顺畅,防止热交换效果受影响。
2. 连接管道应采用合适的材料,确保连接牢固、不易泄漏。
3. 外机的安装高度应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应保持稳定,并能随时进行维护和清洁。
四、调试要求1. 室内机和外机的电气连接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2. 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性能,确保工作正常并达到设计要求。
3. 对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不同房间,应逐一进行独立调试,确保每个房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五、维护要求1. 外机和室内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热交换效果和空气质量。
2. 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应定期检修和校准,确保系统的准确运行。
3.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故障。
六、安全要求1. 安装和维护空调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空调系统的供电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 在整个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及选型探讨摘要:多联机问世以来,由于具备制冷制热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不需专设空调机房、安装简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产品的大量应用,一些问题也集中显现,其中以不合理的设备选型,系统配比率不合理问题,设备布置问题等方面尤为突出。
基于此,本文就对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及选型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选型1问题提出对于负荷计算,国家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第7.2.1条有明确规定。
除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可使用冷热负荷指标进行估算外,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空调区的冬季热负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进行计算。
在工程项目中,如不进行计算,很有可能出现负荷指数低,设备选型小的问题;而对于一些公共建筑项目的内区房间,如果简单按照负荷指标配置空调末端设备,则会导致设备选型偏大,影响系统制冷制热效果。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空调设备不能满足极端天气下客户需求引发的投诉也较多,设计师有时会因此加大设备选型,这就给多联机系统的投资、设计、运行都带来较大的浪费,给建设方带来损失,系统整体运行能效低。
2规范规定多联机系统设备选型,在JGJ174—2010《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GB/T27941—201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中均有规定。
选型流程如图1。
从JGJ174—2010《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中3.4.4条款中可以得知:图1设备选型过程节点图在制冷工况中,室外机实际制冷能力(O Ca)的影响因素:室内外机配比率、室内外机运行工况、积灰、内外机最大管长、内外机最大高差等因素;室内机实际制冷能力(I Ca)的影响因素:室内外机运行工况、积灰,即:(1)式(1)中:I Ca为室内机的制冷实际能力(kW);O Ca为室外机的制冷实际能力(kW);IS Cn为系统内内机的制冷总额定能力(kW);I Cn为室内机的制冷额定能力(kW);T为室内外运行工况修正系数;D为积灰修正系数。
多联机空调系统技术特点及设计要点分析1多联机系统特点分析多联机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②节省占用空间。
③控制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④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
⑤设计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
2多联机技术特点分析多联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制冷工质流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压缩机和系统的变容量运行。
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两种:一类是直流变频多联机技术。
二类为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
(1)直流变频多联机技术:直流变频多联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直流变频空调”从概念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直流电是没有频率的,也就谈不上变频,但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称“直流变频”,更准确的应该称为直流变速。
直流变频压缩机转子永磁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通过改变送给电机的直流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克服了交流变频压缩机的电磁噪音与转子损耗,具有比交流变频压缩机效率高与噪音低特点。
该压缩机运用变频控制技术,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此外,直流涡旋压缩机活动部件少因此振动小、噪音低。
技术上主要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行数量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室外机调节输出能力方式为:①通过改变投入工作的压缩机的数量来调节主机的容量,进行主机容量的粗调节。
②通过变频装置改变变频压缩机输入频率来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进行主机容量的细调节。
通过粗细配合,可以使室外主机输出能力连续线性调节,且室外机的压缩机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改变转速来调整制冷剂质流量输出,通过室内机的制冷剂也就相应地变化,降低能耗。
直流变频多联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以东芝、大金、三菱、日立等几个著名品牌为代表。
国内厂家一般均是与其合作生产,如海尔、海信等。
(2)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数码涡旋多联机主要是通过电磁阀控制压缩机的“负载”和“卸载”,调节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
谈谈关于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问题摘要:简单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室内机型选择,室外机布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绿色建筑对多联机设计的要求,以方便设计师进行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系统; 绿色建筑;问题分析Abstract: introduce the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inciple of work, in view of the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door model choice, arran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green building for online design, at the request of the convenient designers of the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many onli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Green building; Problems analysis1多联机空调的简称多联式空调机组,简称多联机,也称VRV(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即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它具有方便灵活、舒适节能的特点,体现了空调系统的人性化理念。
多联机系统起源于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其技术不断发展。
变频技术、数码涡旋技术的应用、多元化室内机的形式、高可靠性能的设备、简捷的系统设计、人性化的系统控制、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多联机日趋完善,在办公楼、医院、商业类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的设计要点摘要: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新基建的不断发展,而数据中心则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
数据中心能耗高,其节能降耗受到更多关注。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通知,存量改造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4,新建数据中心PUE限制在1.3以下。
数据中心能耗中,IT设备、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是主要的三个方面能耗。
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是数据中心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设计要点引言结合近些年办公楼的实际使用情况,为提高办公环境的舒适度以及满足公司员工的不同需求,为兰州市某24层办公楼设置了夏季及过渡季多联式空调系统。
办公楼1~5层为裙房(单层面积约500m2),6~24层为标准层(单层面积约400m2),另有职工餐厅1处(面积约700m2)、400人大会议室1处(面积约700m2)。
由于办公楼原设计仅预留室外空调板,并未设置空调系统,根据业主公司要求,结合办公楼实际情况,分楼层设置多联式空调系统,共设置26套系统。
经实地勘察,最终确定空调系统为:全楼设置多联机空调系统;1~24层办公室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提供自然新风;职工餐厅、大会议室设有全热交换器负担的新风系统。
1新风系统的模式为满足数据中心内部员工的新风供给以及保证机房内部微正压的需求,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会配置新风系统从室外引入新风供给机房内。
而由于室外空气温湿度不稳定,与机房内近乎恒温恒湿的要求差距非常大,因此,需要采用技术措施控制温湿度。
目前,数据中心的常规新风机有三种方式:一是新风系统用低温盘管除湿,由房间内的加湿器加湿;二是新风系统用低温盘管除湿,自身带加湿系统;三是利用蒸发冷却获得低温新风。
新风系统的低温盘管的冷源包括两类,一是新风冷源为水冷冷源,即用数据中心自带的低温冷冻水供给。
新风盘管内的冷冻水来自机房的冷冻机组,冷冻机组再将热量通过冷却塔或翅片散到室外。
此技术路线常见于较老的数据中心,尤其是数据机房与办公用房在同一个建筑内时,为降低初投资,公用低温冷冻水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家用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对空调节能、舒适和健康更加关注.住宅面积不断扩大,住宅空调向着舒适美观、环保健康、高效节能的趋势发展。
空调的主要作用是对房间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等进行调节与控制,同时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目前,对于建筑面积较大的别墅,普遍采用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需求的多联机(VRV)空调系统.本设计为江苏省南京市的某别墅VRV空调系统设计,拟为之设计合理的VRV 空调系统为室内生活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筑物共两层,一层为厨房、餐厅、卧室、卫生间、客厅父母房;二层为书房、休息室、阳台、卫生间、更衣室、主卫、儿童房、小客厅、主人房,建筑面积为241.92㎡,空调总面积为188。
72㎡,由此可见空调总面积不大,且各房间面积相对较小、但是有独立控制的要求;空调使用的时间相对分散,且各功能间的负荷不会要求同时最大;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及对舒适性的要求与经济性等方面之后,选用多联机系统.本设计对建筑工程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利用鸿业负荷计算软件对各房间的冷热负荷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空调系统负荷,并绘制出了建筑平面图,确定合适的空调方案及空调方式。
针对不同功能房间室内装修特点,选用不同形式的室内机,并按配置率80%~130%选择室外机。
根据空调设备生产厂家的施工要求,布置室内外机及管道位置。
关键词:别墅空调系统, VRV,负荷计算,规划方案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people have increased high demand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comfort and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greater demand for domestic air conditioning,especially the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saving,comfort and health. Residential area continues to expand,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ing developed to a comfortable appearance, environmental health,efficient energy conservation trends.The main fun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i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air flow rate,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cleanliness in the room. 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large villa, commonly used the VRV air condition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