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中东》专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23
人教版七年级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第八章第一节中东二、设计理念本节内容是第八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二战后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逐一展开。
本节课主要讲重要战略位置和石油资源两个原因。
通过本节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第二课时和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中东成为热点的两个原因。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两海峡、一运河”。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及航运路线。
2.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三条航线经过的地理事物和到达地区,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家乡、关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课主要利用大量地图、图表、文字等地理信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以生为本”,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地理技能来生成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体会了过程与方法,还树立了爱好和平、爱祖国家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感与意识,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五、重难点和关键点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大演中心学校吴庆华知识目标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4.知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实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重点难点1.中东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发布、生产、输出及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前让学生关注近期的中东新闻,上课时结合阅读材料“战争不断的中东”图文,使学生感受到中东是一个战争冲突不断的地区。
然后提问中东为什么战争冲突不断新课讲解一.中东的范围播放课件:大家一起来找茬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欧洲部分二.中东的位置1.播放课件“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引导学生读图讨论回答1):两洋大西洋印度洋2):三洲亚洲欧洲非洲3):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6页练习第3题.3 . 播放课件让学生理解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作用1)苏伊士运河问: 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什么2)土耳其海峡问: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什么承转:美国为首的国家为什么屡次对中东地区发生战争为石油而战三.世界石油宝库1.播放课件: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2.播放课件中东的石油产区1)中东石油主要发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2)中东主要产油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播放课件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让学生读图完成下列表格四.课堂小结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2.石油分布五.当堂检测1、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2、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东南亚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D、拉丁美洲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亚丁湾沿岸B、波斯湾沿岸C、黑海沿岸D、红海沿岸4、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石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产量一半C、中东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东亚等国家和地区D、中东出口的石油绝大部分是由海洋运出去5、下列国家中,不是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是( )A、沙特阿拉伯B、科威特C、也门D、伊拉克。
教学设计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观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3、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4、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视频一、导入新课(一)学生活动: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发言,说一说中东地区的资源状况、政治局势、宗教问题、领土问题……二)、长期的热点地区教师多媒体展示1、历史事件;1948-1973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四次战争,统称中东战争。
1980-1988年,伊朗与伊拉克之间进行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家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998年,美、英再次轰炸伊拉克。
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开始。
2022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022年8月,以色列军队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发生冲突,在这次34天的战斗中至少有1100黎巴嫩人和157名以色列人被炸死。
2022年12月27日,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共造成至少225人死亡 2022年2月,美伊冲突越演越烈,过招霍尔木兹海峡2022年3月,叙利亚战争爆发【教师讲述】:从二战以来,半个多世纪,中东就因为战争不断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这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争代价(1)、美方:4471名军人死亡,万名军人受伤,7630亿美元战争开支,花费500亿美元重建伊拉克。
《中东》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3)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4)运用图表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影响。
(5)阅读资料和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并分析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3)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到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的产生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培养合理利用资源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观念。
(3)树立平等共处的民族观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数量、分布、输出路线。
难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课堂展示合作探究的百分比。
找学生回答。
[展示]石油分布图。
学生在屏幕上写出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五大产油国。
[课件展示] 石油运输航线图。
石油的分布地区在哪里学生回答。
石油的输出国是学生回答。
在图上指出三条重要的输出路线:分析航线A、B的优势。
[讨论]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如果中东石油用完,其经济将如何发展[学生看法]发展旅游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交通运输业、振兴民族工业……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表达和思维能力。
动态课件、形象直观。
通过对中东石油资源未来趋势的展望,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匮乏的水资源展示(或口述)材料:1998年,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世界上26个国家的近3亿人口面临缺水,其中中东的国家有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