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我学些了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一系列观点,这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课程游戏化是我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一开始,我常常迷惑,课程游戏化是什么?以前似乎不曾听闻,现在也没有概念。通过对虞永平教授相关文章的拜读,现在也总算有所收益。

首先,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的意图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是为了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课程游戏化不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唯一的路径,课程生活化、课程经验化、课程过程化、课程情境化等也是可选择的路径,但课程游戏化更适合当前广大幼儿园教师的认知水平。

那课程游戏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想并非是让我们用游戏去取代其他课程活动,也不是把所有的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游戏的精神应该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我们应该在确保幼儿的基本游戏活动的同时,能够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课程活动中,包括幼儿的一日生活、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等。我们常常说每个幼儿心中都有颗游戏的种子,游戏也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形式。如果能将课程游戏化,必将使得课程更加丰富、饱满、有趣,也可能更贴近幼儿的内心,更促使他们投入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孩子的学习过程是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孩子实际上的学习过程。教与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但要侧重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幼儿参与的探究、操作、交往、体验、表达都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的过程,这些过程不是一味地放任幼儿去玩,去过分的自由甚至是放纵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而是适时地、有度地进行,这就是经验指向。

我所理解的课程游戏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但同时,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过程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成长历程。课程游戏化要求我们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才是真正促进幼儿发展。教师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主体式教师的改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懂得赏幼儿的游戏过程,发现过程中的亮点、闪光点;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进行记录与反思;服务于游戏,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适宜的指导,不过度干涉。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意味着孩子们能有所收获。然而,如何让幼儿主动进行学习、不断获得新经验,也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常常发现我们虽然创设了很多的区域,但是却留不住孩子长久的驻足。我们也许曾抱怨孩子的没耐心、不会玩,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孩子之所以不能持久玩下去的根源也许在于教师。我们是否对区域中的材料做到时时更新?材料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能力与趣?是否有些较有难度的材料也许还需要教师的一些启发与指导?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要求: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提升和重组。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我们的课程是否体现了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是否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否创设了丰富的游戏环境,是否让幼儿做到了多感官学习,幼儿是否不断得到新经验等等。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所以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要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同伴、老师开展的多样化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经验,将知识还原于行动。

本次的学习让我进一步领会了《刚要》和《指南》的理念,对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有了认识和了解,让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也让我烦躁的心沉静了下来。学习永远是教师最关注的内容,更是教师一生的追求所在,我要利用网络资源,不断的学习,不断挑战自我,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依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贯彻“课程游戏化”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孩子的发展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