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牡丹市司法考试《商法》章节考点(4)
- 格式:docx
- 大小:13.84 KB
- 文档页数:1
司法考试商法总论精华笔记第一章商法是什么一、商法的概念商法,也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商法的调整对象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
商事关系的特点:1、商事关系是平等的商事主体间的社会关系。
2、商事关系是商事主体基于营利的动机而建立的。
3、商事关系仅发生于持续的营业之中。
三、商法的渊源和体系我国商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法律2、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4、立法与司法解释5、商事自治规则英美法的商事判例和商法学说第二章商法的特征和原则一、商法的特征1、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2、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3、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4、商法的公法性5、商法的国际性二、商法的原则1、商主体法定原则——商主体类型法定、内容法定、商主体公示法定2、公平交易原则3、交易简便、迅捷原则4、鼓励交易原则5、交易明确、安全原则商法与民法、经济法的区别(1)从历史条件来看,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民法产生于古代简单商品经济,商法产生于近代自由竟争经济,而经济法则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
(2)从调整对象来看,民法既调整财产关系也调整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而商法调整的则是商事主体在商事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商事关系。
(3)从法律性质来看,民法具有私法性质,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而商法则具有私法公法化性质。
(4)从规范着眼点来看,民法规范偏重于伦理性,经济法规范偏重于管理性,而商法规范则偏重于技术性。
(5)从价值取向来看,民法以公民个人利益为本位,经济法以国家利益为本位,而商法则以商事组织为本位。
(6)调节机制上,民法以意思自治为调节机制,经济法以宏观间接管理为调节机制,商法采用营利性调节机制;(7)从立法原则来看,民法以任意性为主,经济法以强制性为主,而商法则实行强制性和任意性相结合的原则。
(8)从形成过程来看,民法在某些情况下有习惯法和成文法之分,经济法的形成完全与习惯法无关,而商事习惯法在商法的演变过程中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导语】为了帮助考⽣系统的复习司法考试,全⾯的了解司法考试的相关重点,特编辑整理了2017年司法考试卷三商法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2017年司法考试卷三商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王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被保险⼈是王某的妻⼦李某,受益⼈是李某的母亲陈某,保险合同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王某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B 除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李某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C 除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陈某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D 除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公司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答案】:A 【解析】: 根据《保险法》第15条、第16条的规定,除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后,投保⼈可以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所以A选项正确。
被保险⼈和受益⼈不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当事⼈,所以也不享有解约权。
2.张某买了⼀辆新车,价值20万元,张某为新车投保了财产险,保险⾦额为10万元。
不久张某发⽣车祸,车辆受损,经有关部门估价,实际损失10万元,保险公司应当赔偿张某:( ) A 20万元 B 15万元 C 10万元 D 5万元 【答案】:D 【解析】: 《保险法》第40条第3款规定,保险⾦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按照保险⾦额与保险价值的⽐例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保险价值与保险⾦额的⽐例是2:1,故保险⼈仅承担实际损失的50%,即5万元。
3.甲于2002年6⽉20⽇投保5年期简易⼈⾝保险,故意将⾃⼰70岁写成66岁,并交付了保险费。
2004年7⽉10⽇,甲因车祸死亡,该保险受益⼈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则保险公司:( ) A 可以被保险⼈未履⾏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与之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B 可以上述理由与之解除合同,在扣除⼿续费之后,退还保险费 C 保险⼈不得以上述理由解除保险合同 D 该保险合同⾃始⽆效,保险⼈⽆需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C 【解析】: 《保险法》第54条的规定,投保⼈申报的被保险⼈的年龄不真实的,保险⼈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续费后,向投保⼈退还保险费,但⾃合同成⽴之⽇起超过2年的除外。
2017年司法考试《商法》第一章重要考点(3)一、商法的体系和渊源我国商法的渊源主要包括:1、法律2、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4、立法与司法解释5、商事自治规则二、商法的调整对象商法调整的对象,是指商法作为特殊的法律规范体系对现实生活发生作用的范围。
商事法的对象是商事关系。
1、商事法律关系作为商法调整对象的内涵:其一,商法调整营利主体,不调整非营利主体;其二,商法只调整营利主体的营利行为,不调整营利主体的非营利行为;其三,商法所调整的营利主体是各种企业组织;其四,商法所调整的营利主体在其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既包括对外关系也包括对内关系;其五,商法所调整的是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六,商法所调整的营利活动必须发生在持续的营业之中,偶尔发生的营利行为不是商法的调整的对象。
2、商事关系的特点:是平等的商主体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有营利动机;发生在持续的营业中。
3、商事关系的确定标准(注意掌握每种学说的观点并能简要评述其优劣)三、商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1)概念: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
(2)特征: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商法的公法性;商法的国际性。
(3)商法的原则:商主体法定原则(类型法定、内容法定、公示法定);公平交易原则(地位平等、诚实信用);交易简便、迅捷原则(交易简便、短期实效、交易定型化);鼓励交易原则(维护交易的有效性、对于有过错的交易行为最大可能的使其有效、通过其他原则如短期实效、意思自治等原则)(4)商事法的特点(王p19)(不必作论述题掌握,同时要能对企业交易的快速主义、商事交易的公示主义。
要式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既成事实尊重主义作出解释)(5)商事法的编纂原则一是以商人为中心的主观主义原则作为立法基础构造商法典,德国为其代表;二是以商行为为中心的客观主义原则作为立法基础构造商法典,以法国为代表;三是以商人和商行为共存的折衷主义作为立法基础构造商法典,日本是其典型代表;。
2017司法考试卷三商法试题及答案解析【3】二、多项选择题1.甲公司因货款债务被乙公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决定对甲公司所持丙有限责任公司的40万股股权予以强制执行。
丁公司表示愿意受让该项股权,但丙公司其他四位股东除王某外,李某、张某、刘某三位均不同意丁公司受让该项股权。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由于大部分股东不同意丁公司受让股权,因此法院不能强制执行甲公司所持有的丙公司的股权B.李某、张某和刘某反对丁公司受让甲公司的股权,因此应当购买该股权C.上述四位股东对该股权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D.上述四位股东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优先购买权,视为放弃【参考答案】CD【参考解析】《公司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故C、D两项说法正确。
既然法院采用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就不再适用《公司法》第72条关于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规定,因此A项和B 项说法错误。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2.甲、乙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400万元的丙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规定:甲以现金出资280万元,乙以现金出资40万元,专利作价40万元,机器设备作为实物出资作价40万元。
公司成立后,甲按期足额缴纳现金280万元,乙只缴纳了20万元现金,其专利的实际市场价额为20万元,机器设备虽然已实际移交给公司,但该设备属于丁所有,系丁委托乙保管。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乙应当履行其余20万元现金出资的义务,并应当向甲承担违约责任B.乙应当补足其专利权出资的实际价额与作价金额之间的差额,甲对此承担连带责任C.丙公司应根据丁的请求向其返还机器设备D.甲、乙达成协议,可以通过减少资本程序免除乙对差额部分的出资责任【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公司法》第28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四)【3】五、(本题21分)案情:昌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为刘昌、钱顺、潘平与程舵,持股比例依次为40%、28%、26%与6%。
章程规定设立时各股东须缴纳30%的出资,其余在两年内缴足;公司不设董事会与监事会,刘昌担任董事长,钱顺担任总经理并兼任监事。
各股东均已按章程实际缴纳首批出资。
公司业务主要是从事某商厦内商铺的出租与管理。
因该商厦商业地理位置优越,承租商户资源充足,租金收入颇为稳定,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2014年4月,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将注册资本减少至3000万元,各股东的出资额等比例减少,同时其剩余出资的缴纳期限延展至2030年12月。
公司随后依法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公司盈利状况不错,但2014年6月,就公司关于承租商户的筛选、租金的调整幅度、使用管理等问题的决策,刘昌与钱顺爆发严重冲突。
后又发生了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而钱顺又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的情况,虽经潘平与程舵调和也无济于事。
受此影响,公司此后竟未再召开过股东会。
好在商户比较稳定,公司营收未出现下滑。
2016年5月,钱顺已厌倦于争斗,要求刘昌或者公司买下自己的股权,自己退出公司,但遭到刘昌的坚决拒绝,其他股东既无购买意愿也无购买能力。
钱顺遂起诉公司与刘昌,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权,若公司不回购,则要求刘昌来购买。
一个月后,法院判决钱顺败诉。
后钱顺再以解散公司为由起诉公司。
虽然刘昌以公司一直盈利且运行正常等为理由坚决反对,法院仍于2017年2月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
判决作出后,各方既未提出上诉,也未按规定成立清算组,更未进行实际的清算。
在公司登记机关,该昌顺公司仍登记至今,而各承租商户也继续依约向公司交付租金。
问题:1.昌顺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为什么?2.昌顺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依法应包括哪些步骤?3.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以及钱顺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职位是否合法?为什么?4.法院判决不支持“钱顺要求公司与刘昌回购自己股权的诉求”是否合理?为什么?5.法院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是否合理?为什么?6.解散公司的判决生效后,就昌顺公司的后续行为及其状态,在法律上应如何评价?为什么?六、(本题19分)案情:2013年5月,居住在S市二河县的郝志强、迟丽华夫妻将二人共有的位于S市三江区的三层楼房出租给包童新居住,协议是以郝志强的名义签订的。
司法考试2017年卷三商法重点:信息公开制度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司法考试2017年卷三商法重点:信息公开制度”,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信息公开制度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向公众投资者公开一切有关公司重要信息的制度。
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证券能够在有效、公开、知情的市场中进行交易。
(一)公开文件1.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的公司,必须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公开具备的文件,发行人必须根据真买、完整的原则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依法发行新股或者公司债券的,还应当公告财务会计报告。
发行人在此过程中,不得在文件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招股说明书。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应按规定编制招股说明书,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其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时,上市公司应当编制上市公告书,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
(1)发行人编制招股说明书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凡是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当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
公开发行证券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人应当在证券发行前公告招股说明书。
(2)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招股说明书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招股说明书应当加盖发行人公章。
(3)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前,发行人应当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在中国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
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不是发行人发行股票的正式文件,不能含有任何信息,发行人不得据此发行股票。
(4)证券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至发行结束前,发生重要事项的,发行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书面说明,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后,修改招股说明书或者作相应的补充公告。
3.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这是发行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时,根据法律规定制作的记载与公司债券发行相关的实质性重大信息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017年司法考试《商法》第一章重要考点(1)
一、商事登记
1、概念和特征
商事登记是指商主体或商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薄的法律行为。
其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事登记是导致商主体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行为;
(2)是要式法律行为,行为的内容、方式、生效等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3)商事登记的本质是国家利用公权力干预商事活动的行为,是公法上的行为;
(4)登记行为是创设和确立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2、商事登记的种类
(1)开业登记
(2)变更登记
(3)注销登记
3、商事登记的程序
(1)申请;(2)审查;(3)核准;(4)公告。
4、登记的效力
登记是获得商事法律人格的必要条件,未登记或登记未公告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商法概述
商事帐簿
1、含义:商事帐簿是商主体为表明其财产状况和经营状况而依法制作的帐簿。
2、商事帐簿的分类主要有: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三、商法概述
商号
1、商号权
2、商号权的性质:兼具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性质
3、商号权的保护:
(1)同一商号登记的排除;
(2)同一商号或类似商号使用的排除;
4、商号的转让:仅能和营业转让同时进行或在营业废止时进行。
司法考试2017年商法讲义:商事登记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司法考试2017年商法讲义:商事登记”,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商事登记的概念商事登记,也叫商业登记,是指商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其主体资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审查核准予以登记注册法律行为。
商事登记是企业依法将其内部情况向国家登记机关报告登记的一种制度,是将企业内部情况公布于外的一种方法。
二、商事登记的特征1、商事登记是一创设、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的法律行为。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创设、变更或终止商主体的资格和能力。
2、商事登记是一要式法律行为。
这一行为必须依法定程序向法定主管机关履行,其登记注册的事项往往也由商事特别法以强制性条款规定。
3、商事登记本质上是一公法行为。
体现了国家公权的干预。
三、商事登记的种类1.开业登记2.变更登记3.注销登记四、商事登记的内容1、绝对登记事项开业登记:名称、出资人、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章程、类型和经济性质、经营范围2、相对登记事项五、商事登记的意义1、使企业具有合法资格,确认能力。
2、利于国家在管理中明确对象3、使利害关系人便于查知企业情况,利于交易对象或社会公众的评价,维护交易安全延伸意义:概言之,商事登记的制度价值在于保障商事交易安全,是商法安全至上原则的集中体现。
六、主管机关各国不同,大体分为以下几种:1、法院,如德国、韩国等。
2、专门的行政机关,如英国、美国等。
3、法院和行政机关均为登记机关,但有分工。
如法国。
我国商事登记的主管机关是特定行政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7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年全国司法考试的科目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等内容,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真题资料及解析,欢迎下载。
2017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司法考试资料下载2017_2017司法考试真题答案解析1.侨居甲国的中国公民田某在乙国旅行时遇车祸身亡。
其生前在丙国某银行寄存有价值10万美元的股票、珠宝一批,在中国遗留有价值200万人民币的房产一处。
田某在中国的父母要求继承这批股票和珠宝。
我国与甲乙丙三国均无有关遗产继承的特别协议。
依我国法律,前述股票和珠宝的继承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A.中国法B.甲国法C.乙国法D.丙国法2.甲国人琼斯在我国工作期间不幸病故。
琼斯在我国境内遗留有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财产,但未留遗嘱,亦无继承人。
在这种情况下,琼斯遗留在我国的财产应依据什么法律处理?A.依甲国法处理B.依涉外继承的准据法处理C.依中国法律处理,但中甲两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D.交甲国驻华使领馆依甲国法处理3.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下列哪一措施?A.政策性停牌B.技术性停牌C.临时停市D.休市4.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下列哪一项所得可以实行加成征收?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C.劳务报酬所得D.因福利彩票中奖所得5.某单位会计甲在审查业务员乙交来的一张购买原材料的发票时,发现该发票在产品及规格等栏目中所填内容与实际采购情况有较大差异。
甲乙二人到仓库进行核对后,由乙在发票上进行更正并写了书面说明,甲将这张发票和乙的书面说明一起作为原始凭证入账。
下列关于此事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甲应将发票连同乙的书面说明交单位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才能入账B.甲有权拒绝接受这张发票,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C.乙无权对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加以更改D.乙应将这张发票拿回出票单位要求重开或更正6.对于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未使用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处理,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审批后1年内不用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B.审批后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个人恢复耕种C.审批后连续2年未使用的,或者间断使用,累计闲置达3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D.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该集体恢复耕种7.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C.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应当执行该地方标准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8.王某的日工资为80元。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chinarsks.com.cn
2017年牡丹市司法考试《商法》章节考点(4)
破产申请受理通知和公告
1.通知和公告的对象和方式。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破产程序即为启动。为了能够使
破产企业的各种利害关系人能够及时参加破产程序行使权利或者按照破产程序的要求履行
义务,人民法院应该自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作出后尽快地通知债权人并以公告通知所有的利
害关系人。
公告以不特定主体为对象。对利害关系人而言,凡属已公告的事项,均视为其已知。
通知和公告的时间,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25日内。公告的意义,在于
使未知的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能够尽可能地得知破产申请受理的事实及相关事项,并使
破产程序对他们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自动地发生约束力。这里所说的“其他利害关系
人”,包括作为本案债务人企业的债务人,该企业财产的持有人,该企业的出资人、职工和
待履行合同的相对人,对该企业占有的财产享有取回权的人,以及其他对该企业享有权利或
者负有义务的人。
2.通知和公告的内容。破产法第14条第2款对通知和公告的内容规定如下:(1)申请人、
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3)申报债权的期限、地点和
注意事项;(4)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其处理事务的地址;(5)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
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6)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7)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通知和公告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