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跳闸事故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4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在某电力公司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起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对此事故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以便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我们需要了解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基本情况。
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该主变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跳闸,导致供电中断。
经过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一、设备老化220kV主变是电网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电压的升降和输送功能。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设备的老化,尤其是绝缘子和绝缘油的老化,可能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二、操作失误电网运行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程。
如果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存在失误,比如操作不当、误操作等,都有可能导致设备跳闸。
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也是导致设备跳闸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恶劣的天气(雷电、风沙等)、外部干扰、动物触碰等,都有可能导致设备跳闸。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初步得出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设备老化、操作失误以及外部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做以下几点工作:一、设备维护对于老化的设备,需要加强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和维修老化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操作规范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加强监测设备监测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外部环境保护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保护,比如加装雷击防护装置、做好防风沙工作等,减少外部原因对设备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对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
事故背景部分介绍了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在主变跳闸原因分析中,主要探讨了主变跳闸的可能原因,包括设备故障、电气故障和设备运行状态等方面。
电气故障原因分析部分重点讨论了可能导致电气故障的因素。
设备运行状态原因分析部分分析了设备长期运行可能引发的问题。
在操作人员原因分析中,探讨了操作人员在事故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和问题。
通过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对该事故的结论。
【关键词】220kV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背景,电气故障,设备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结论1. 引言1.1 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网络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长,220kV主变跳闸事故频发,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主变跳闸事故往往会导致停电、生产中断甚至设备损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主变跳闸事故背景、主变跳闸原因分析、电气故障原因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原因分析和操作人员原因分析等方面,以期找出造成主变跳闸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为今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这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机理,还能够总结出一些规避主变跳闸事故的有效对策,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 正文2.1 事故背景事故背景:本次发生的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在某地电力局的变电站,该变电站作为重要的电力输送枢纽,承担着供电区域的大部分电力输送任务。
事故发生时,站内负荷较大,变压器正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事故发生时,变压器突然跳闸,导致供电区域大范围停电,给当地居民和企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希望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于这起事故,电力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配合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完善设备管理和操作流程,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对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首先探讨了过载操作引发事故的原因,包括负荷过大等问题。
其次分析了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例如设备老化、缺乏维护等。
然后指出了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如操作不当、技术不过关等。
最后论述了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如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等。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结论部分将总结各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篇文章对于理解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类似事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分析、过载操作、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维护不到位、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跳闸事故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而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更是可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当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时,其原因可能涉及到过载操作、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以及维护不到位等多个方面。
每一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且其影响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原因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故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我们将依次对过载操作引发的事故、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以及维护不到位引发的事故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全面分析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故背后的原因,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 正文2.1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期发生了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电力系统在设备运行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警示。
一起站用变多次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作者:林依青来源:《机电信息》2020年第11期摘要:针对某110 kV变电站一起站用变多次在本站10 kV馈线近区接地故障跳闸时出现低压零序过流保护动作而跳闸的事件,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了站用变电流回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关键词:站用变;电流回路;跳闸原因0 引言变电站的站用变系统是整个变电站正常运转所需能量的来源,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1]。
低压站用变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除了过流保护之外,还需装设零序过流保护作为站用变接地保护的后备保护,其中,低压侧零序电流取自站用变低压侧接地中性线回路中的零序CT二次侧。
本文介绍了某110 kV变电站一起站用变多次在本站10 kV馈线近区接地故障时出现低压零序过流保护动作而跳闸的事件,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1 事故过程该110 kV变电站10 kV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站用变系统由2台10 kV站用变压器组成,容量均为160 kVA,分别挂在10 kV Ⅰ母线和Ⅱ母线上。
站用变低压380 V侧是單母线分段接线。
为了保证站用电的供电可靠性,2台站用变互为备用,即当某台站用变因故障跳闸或停电检修时,另一台站用变将带上这台退出运行的站用变的交流负荷[2]。
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该110 kV变电站连续发生4次#2站用变低压侧零序保护动作跳闸事件,同时伴有站内10 kV馈线近区接地故障引发零序保护动作跳闸事故的发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020年4月8日,该站的10 kV a线站外发生近区接地故障,一次零序电流值为199 A,大于整定值,馈线零序保护正确动作。
同时,#2站用变保护装置测得低压侧一次零序电流值为378 A,大于整定值,导致站用变低压侧零序I段保护动作跳闸。
因在继保室#2站用变变低进线柜的低压侧零序CT的一次侧装设有临时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测得馈线故障发生时此处的一次零序电流很小。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发生了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事故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我们有必要对此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需要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此次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在一家大型电力公司的变电站,事故发生时正值高负荷运行期间。
在变电站接收线路的电力供应过程中,主变突然跳闸,导致供电中断。
虽然变电站的人员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修,但由于跳闸时间较长,还是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停电,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起事故,我们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主变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
主变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如果主变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变电站的供电中断。
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也可能是导致主变跳闸的原因之一。
在高负荷运行期间,变电站的供电系统可能会处于超负荷状态,如果超过设备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主变跳闸。
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措施等因素也会对主变的运行产生影响。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主变跳闸的原因之一。
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主变跳闸。
操作人员在检修设备时没有按照规定操作,或者在操作设备时没有注意相关的安全措施,都可能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会对事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导致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从设备故障、供电系统运行状态、人为因素等方面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合理规划和安排负荷,确保变电站的供电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日,某电力局发生了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电力局的经济损失,还对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便。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一、设备故障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可能与设备故障有关。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主变设备存在运行异常、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
电力局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外部故障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外部因素有关。
雷击、异物侵入、外部短路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主变跳闸。
特别是在雷电天气,外部的雷击有可能对电力设备造成影响,导致电力设备的故障,从而引发主变跳闸事故。
如果有人为破坏或者操作不当也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原因。
电力局需要加强对设备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对设备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处理,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三、操作失误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操作失误有关。
在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和操作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程和操作规定。
如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违章操作等情况,都有可能引发设备的故障,从而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
电力局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操作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
四、系统设计缺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系统设计缺陷有关。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如果存在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当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原因。
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否合理、过载保护是否设置合理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和安全。
电力局需要对系统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系统设计合理、设备配置适当,以减少系统设计缺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力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电力设备事故,其中主变跳闸事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主变是电力系统中功能重要、技术难度大、经济性能较强的设备,一旦发生跳闸事故,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表明,导致主变跳闸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操作失误也是造成主变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主变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者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等原因,误操作主变设备,导致设备跳闸。
特别是在设备检修和运行切换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跳闸,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外部环境因素也是主变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
雷击、风雨、冰雪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主变设备造成影响,引发设备跳闸。
外界异物或者动物也可能对主变设备造成损害,导致设备跳闸。
维护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主变跳闸的原因之一。
在主变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对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保养不当,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潜在故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引发设备跳闸事故。
针对以上的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预防: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定期对主变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潜在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确保主变设备的安全运行。
加强对主变设备的环境保护,加强对主变设备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减少自然灾害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主变设备的影响,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加强对主变设备的维护管理,健全设备的档案资料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的定期巡视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起箱式变电站跳闸事故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箱式变电所跳闸事故进行分析,对处理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箱式变受潮、绝缘降低,并针对此类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箱式变;受潮;绝缘降低 前言:近年来,随着大庆油田产能建设需求日益严峻,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杏南工区所辖范围内箱柜式变电站的投运数量也逐渐增多,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箱柜式变电站达到20余座(包括固定的箱式变及临时生产需要投运的移动变)。由于大部分分布在野外,随着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其运行温度、相对湿度复杂多变,导致其内部环境极易出现劣化的情况,无法满足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条件,因此发生了很多严重的事故。2017年9月16日,肇五变就发生了一起严重跳闸事故,不仅造成了设备的严重烧毁,还影响了油田产能。
2 事故调查过程 2.1事故现象 2017年9月16日21时45 分,肇一变35千伏肇一五线过流III段保护动作,重合闸不成功,肇五变全所失电,经线路巡视无异常。 9月17日,经杏南工区变检队检查肇五变电所内设备,发现35千伏80534电压互感器柜内静触头、触头挡板有放电痕迹,绝缘挡板C相位置有击穿孔洞。
2.2 事故调查过程 2017年9月16日21点45分,变检队接到调度通知,肇一变35千伏肇一五线81837过流保护动作,重合闸不成功,肇五变全所失电。9月17日变检队检查箱式变柜体外观无异常,拉出35千伏80534电压互感器间隔小车,发现35千伏电压互感器80534柜内静触头挡板有击穿孔洞,电压互感器三相静触头有严重烧灼痕迹(电压互感器自2016年5月3日发生事故后一直未投入运行,电压互感器小车在试验位置)。 检查小车开关,发现电压互感器80534小车、肇一五线80536开关动、静触头均有铜绿锈蚀。
打开肇一五线80536开关静触头挡板,发现肇一五线80536开关静触头穿墙套管内侧有明显水滴,并沿套管底部流出,开关小车动触头绝缘护套上有凝露水珠。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原因分析【摘要】这篇文章将就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在将介绍事故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将分别介绍事故的背景、过程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同时提出相关措施和预防措施。
在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建议。
通过对该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220kV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背景、事故过程、可能原因、相关措施、预防措施、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主变是承担着电压调节和功率传输的重要设备,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发生令人震惊,引起了人们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关注。
本文将对该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事故背景:概述该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
事故过程:详细描述主变跳闸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影响。
可能原因分析:分析导致主变跳闸事故的可能原因,包括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方面。
相关措施:介绍针对该事故可能原因制定的相关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提出预防主变跳闸事故的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
通过对该220kV主变跳闸事故的全面分析,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正文2.1 事故背景这起220kV主变跳闸事故发生在某电网公司的变电站。
事故发生时,该变电站正常运行,突然主变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
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前没有接到任何异常报警信号,主变的运行参数也在正常范围内。
经过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主变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跳闸保护动作。
在事故发生前,变电站的设备都经过了定期维护和检查,但是由于设备年限较长,可能存在隐患。
还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导致了跳闸事件的发生。
一起10kV开关异常跳闸事故分析摘要:本文对一起变电站10kV 开关异常跳闸事故进行分析,收集各种相关信息,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依据运行经验大胆假设和反复推断验证,最终发现了CT变比整定错误,消除了一个重大安全隐患,保证了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通过介绍整个事故的分析排查过程,从而提炼一套变电站事故分析排查的方法和套路。
关键词:开关;跳闸;定值;分析;CT变比变电站中所有运行的设备都有可靠的保护,当一次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除和隔离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设备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每次的保护动作跳闸,不管正确动作还是误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对于异常的跳闸事故,我们不能轻易放过,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晰不放过的原则,也许就能从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1事故案例图1:事故前运行方式事故前运行方式(如图1):10kV母线分段分列运行, #1站用变及10kV侧514开关检修,由#2站用变带全站380V负荷。
514、401开关分闸,524、402、400开关合闸。
2016年06月21日10时12分,某220kV变电站#2站用变过流II段保护动作,跳开524开关;而402开关、400开关、380V各支路开关无跳闸情况。
变电站站用电源380V母线全部失压。
检查#2站用变本体及524开关柜、380V母线及各支路一次设备均无异常。
考虑到站用电源失压影响比较大,有可能因冷却系统全停造成主变跳闸,导致扩大事故范围。
在检查一、二次设备无故障的情况下决定试送。
经调度令试送#2站用变524开关、402开关成功。
站用交流电源恢复正常。
跳闸设备送电后#2站用变保护装置长期报过负荷,不能复归。
从后台监控机信息看出,跳闸前及恢复380V负荷后多次发出#2站用变524开关过负荷信号。
2事件分析2.1一、二次设备情况经检查,524开关保护动作显示信息为:过流2段动作,三相短路,故障电流二次值为0.26A。
一起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跳闸事故的分析
王文艺
摘要:阐述了一起变电站新型电力电子设备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跳闸事故的过程,详细说明了事故检查和处理的整个现场情况。
分析了导致跳闸事故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整改措施,对今后各电力企业预防此类STATCOM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STATCOM;无功补偿;操作;注意事项
0 前言
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简称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是当今无功补偿领域最新技术的代表,属于灵活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重要组成部分。
STA TCOM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控的无功电流源,其无功电流可以快速地跟随负荷无功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补偿电网所需无功功率,对电网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
本文以一起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跳闸事故实例,讲述这种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分析处理及防范措施。
1 设备简介
1.1 STATCOM原理及相关设备简介
STATCOM 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的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STATCOM 主要是指采用电压型桥式电路的装置。
STATCOM 工作时通过电力半导体开关的通断将直流侧电压转换成与交流侧电网同频率的输出电压,类似一个电压型变流器,只不过其交流侧输出接的不是无源负载,而是电网。
因此,当仅考虑基波频率时,STATCOM 可以等效地被视为幅值和相位均可以控制的一个与电网同频率的交流电压源。
它通过交流电抗器连接到电网上;无功的性质和大小靠调节电流来实现。
以上为STATCOM 原理简介。
某变电站运行方式:某变电站#1、#2 STATCOM装置分别经381、382开关直挂于35kV 8M母线,并通过专用变压器#8主变连接至500kV系统。
#8主变挂于500kV 1M正常运行,#1、#2STATCOM装置均处于稳态调压模式正常运行。
1.2 主设备配置情况
1.2.1 相关一次设备配置
一次设备配置见表2-1。
表2-1 水冷系统相关资料
1.2.2 二次设备
二次保护情况见表2-2和表2-3。
表2-2 系统控制柜
表2-3 STATCOM跳闸逻辑说明
1.3 STATCOM水冷系统简介
STATCOM阀组配备了一套水冷系统,用于吸收和散发阀组内换流链等电力电子运行时发出的热量。
介绍一下工艺流程。
恒定压力和流速的冷却介质源源不断流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散热后再进入被冷却器件带走热量,温升水回至高压循环泵的进口。
根据热负荷的变化,PLC 根据供水温度的高低来控制外冷空气散热器气风机电机启停的台数,控制风量的变化,从而达到系统精确控制温度的要求。
为适应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在高电压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防止在高电压环境下产生漏电流,冷却介质必须具备极低的电导率。
因此在主循环回路上并联了去离子水处理回路。
预设一定流量的冷却介质流经离子交换器,不断净化管路中可能析出的离子,然后通过缓冲罐,与主循环回路冷却介质在主循环泵入口合流。
与缓冲罐连接的氮气稳压系统保持系统管路中冷却介质的充满及隔绝空气。
系统中各机电单元及传感器由PLC 自动监控运行。
系统运行状态信号通过硬接点传送到被冷却器件主控制器,并可通过主控制器远程操控水冷系统。
整个水冷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去离子回路、氮气温压系统、管路及冷却介质和二次冷却散热器。
2 事故经过
2.1 保护动作及开关跳闸情况
2016年9月24日10时36分48秒884毫秒,STATCOM后台机报“#2 STATCOM 35kV进线382断路器分位动作”,“#2 STA TCOM 35kV进线保护事故总信号”信号,#2 STATCOM #1水冷系统故障。
3 现场检查及处理
3.1 故障隔离
10时45分,运行人员现场检查382开关在分闸位置,STATCOM本体外观未发现异常;STATCOM录波装置有启动录波,从波形看,无故障电流。
10时50分,运行人员现场检查#2STATCOM水冷系统P01主循环泵在运行,P02主循环泵有回流情况,装置显示冷却水流量和进阀压力偏低;流量曲线显示瞬间急剧下降后马上恢复到较低的数值。
运行人员迅速汇报调度,将#2 STATCOM阀组本体由热备用转检修,并将故障情况上报继保、检修专业。
3.2 一次设备检查
13时07分,经过继保和检修人员检查后,并咨询厂家确认后,由运行人员尝试重新启动#2STATCOM水冷系统P01主循环泵;重新启动后检查发现#2STATCOM水冷系统P01主循环泵运行正常,#2STATCOM 水冷系统P02主循环泵无回流现象;装置显示冷却水流量和进阀压力值恢复正常。
13时17分,检修人员与厂家单独启动#2STATCOM水冷系统P02主循环泵时,冷却流水量为2821L/M,冷却流水量偏低(正常运行为3500L/M左右),且P01主循环泵后方有转动引起的风流声。
厂家初步判断是2号泵的止回阀存在问题,水流倒流到1号泵带动其转动。
3.3 故障处理
检修专业联合厂家对P01主循环泵及P02主循环泵止回阀拆除检查。
拆除后检查发现#2水泵止回阀复归弹簧断裂并缺失及弹簧止位垫圈缺失(见图3-1)
图3-1 零件损坏
检修人员及厂家对故障止回阀进行更换处理。
现场更换#2水冷系统止回阀本体及胶圈,按安装工艺进行紧固。
试运行无漏水、水泵自动切换功能正常。
运行人员将#2 STATCOM阀组恢复送电。
4 事故原因分析
#2 STATCOM水冷系统故障,直接跳开35kV 382开关(属于某站STATCOM本体装置正确动作,保障了#2 STATCOM系统免受损坏)。
由于#2 STATCOM水冷系统止回阀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出现了严重磨损、本体结构溃散、零件缺失等厂家设备质量问题,#2 STATCOM水冷系统在进行周期自动主泵切换时(切换周期为7日),由P02主循环泵切换至P01主循环泵时,由于P02主循环泵发生故障导致止回阀无法正常工作,止回阀密封不严造成水发生倒流,导致冷却流水量和进阀压力值偏低报警。
5 整改措施
5.1 损坏的部件由厂家带回去进行检测,出检测报告,要求厂家出具检测报告,详细说明损坏原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2 利用后续的停电机会对水泵进行却换试验。
5.3 规范STATCOM备品备件配置标准,确保现场有足够的各类备品。
5.4 通过加强检修、继保、运行等各专业关于STATCOM技术技能的水平,进一步提高STATCOM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水平。
6 结论
本文分析了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辅助设备故障导致跳闸事故的原因,
并提出
了相应的建议和整改措施,对今后各电力企业预防此类STATCOM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对于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这种新型电力电子设备,还处于实际应用的起步阶段,技术尚未完成成熟,尤其对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辅助设备关注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运维经验不足等各种原因,没能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隐患,导致设备发生跳闸。
通过对可能发生跳闸事故的情况和故障进行相关的事故预想,并进行反措,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这对于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保证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7 致谢
程天宇对本文的修改(或其他)提供了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中高压、百MVA 级链式静止补偿器(STATCOM)标准
[2]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 TCOM)技术规范
[3]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 TCOM)运行维护导则
[4]刘锦宁,刘洋,何伟斌.±200Mvar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电网电压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35( 5):29-35.
[5] 谢化安,王辉,梁晓军.500 kV东莞变电站±200MVA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功能试验对比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13,39(3):76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