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准
- 格式:doc
- 大小:287.00 KB
- 文档页数:9
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年修订)指导思想根据艺术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一、硕士生培养目标1.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1.统招生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
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初试科目:(1)戏剧影视基础;(2)评论写作。
复试: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
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
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
考试科目:戏剧戏曲学专题、电影学专题、电视艺术学专题。
2.免试生“985”、“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戏剧影视学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北师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戏剧与影视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也有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现代气息。
它体现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而且广泛吸收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中的精华,实现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综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加强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研究,可以追前贤励后学,深入了解戏剧与影视这一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门类的历史脉络,拓展创造戏剧与影视学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戏剧、影视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戏剧影视创作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戏剧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和戏剧与影视学理论研究工作。
3.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4.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
三、研究方向1、戏剧创作及理论研究戏剧的发展与演变,重点研究戏剧文本创作与理论脉络。
2、电影剧本创作及理论研究电影文学创作,以及小说的电影改编。
四、学习年限学习期限为三年。
一至二年为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少修满35学分,三年级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六、课程介绍(附录)七、教学与社会实践一至二年级各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实践、参加学术会议、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应课题研究或赴外地进行学术交流等),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两周。
八、学位论文1.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中段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可行性以及一定的前瞻性。
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要素1.专业名称:戏曲表演2.专业代码:1410003.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4.标准学制:三年制5.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6.学历层次:中专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应在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演唱能力和编导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能在各类社会文化机构、专业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表演、戏曲演唱、教学以及艺术策划、编导、管理与指导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二)素质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1、素质基本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开拓进取。
2、知识基本要求(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学科背景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3)掌握戏曲、舞蹈、声乐、钢琴、表演、编导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4)熟悉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6)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能力基本要求(1)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编导能力,能够演绎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作品;(2)具有一定的艺术活动组织和编导能力;(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具有读、写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7)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表演技巧和编导技能。
(三)资格证书基本要求(1)普通话等级证书;(2)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证书;(3)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4)专业技能证书。
(四)毕业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表演专业(影视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表演(影视表演方向) 050412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影视表演基本理论和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技能,熟悉影视表演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表演、教学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大中专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群众文化艺术推广、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常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了解国防基本知识和心理、卫生健康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增强国防观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熟悉编导、音乐表演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影视表演专业塑造人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学会影视表演的基本技能和表演作品的分析、鉴赏方法,初步具备从事舞台和镜头前表演、群众文化艺术推广、教学工作的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戏剧学、表演学前沿信息和资料的基本方法,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以上。
四、学制,毕业合格标准及学位授予1、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时和实践环节学时,总学分达到226学分(课堂教学180学分,实践教学46学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毕业实践考核获得通过,同时达到教育部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要求后方可毕业。
(理论教学1学分/16学时;实践教学1学分/周;毕业论文、毕业演出1学分/周)。
3、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符合大连艺术学院关于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条件,经本人申请,学院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艺术学戏剧学六、主要课程/专业学位课程/特色课程1、主要课程:大学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表演、台词、形体、声乐、影视综合知识2、专业学位课程:表演、台词、形体、声乐、影片赏析、戏剧影视文学(编剧)、导演基础3、特色课程:七、主要实训课程与实践环节1、主要实训(或实验)课程:表演、台词、形体、声乐2、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专业调查、学年小论文、艺术节、第二和第三课堂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演出、毕业实践考核八、就业领域或岗位文艺团体(话剧团、影视传媒公司)、大中专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九、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一级乙等以上十、表演(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十一、表演(影视表演)专业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一)学分学时构成表(二级标题小四华文中宋)(表格内用五号华文楷体)备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支配学分不少于14学分(二)理论教学(含实训课)学分学时构成表(三)理论学分与实践学分比例表十二、有关教学安排说明(一)安排学期教学任务时,以下两门课程统一安排在一起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4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2》=4学分。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分析2013年度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的基础上,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形成报告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唯一一所广播影视类学院,隶属天津广播电视台,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为全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和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占地126371平方米,现设有文学采编系、影视技术系、表演播音系、影视动漫系、基础课部、实习实训中心等教学部门,集教学、科研与影视节目制作于一体。
学院积极拓展成人继续教育项目,为在校生提供提升学历的平台与机遇。
先后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签订了高自考专本衔接合作项目,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快了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
学院内设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机构。
在校学生可以参加培训鉴定,获取相关专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中级、高级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
学院的办学特色: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走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中心任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狠抓人才培养的质量。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职责明晰。
明确院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每年多次召开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人才培养工作。
院领导累计听课121次、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学工作例会20次,参加学生工作有关会议40次、学生社团文体活动36次,走访实习点30次、走访学生寝室138次,加强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生活。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简介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代码:130304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合格人才,使培养对象具备扎实的戏剧、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综合素质优良的文学艺术学科视野和素养,能够独立从事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本的创作、评论以及理论研究等的过硬的专业技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能力及戏剧影视评论能力的基本训练,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熟悉国家文艺政策。
2.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并有为发展社会主义戏剧影视文学事业服务的敬业精神。
3.系统掌握戏剧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4.具备较深厚的中外文学素养和戏剧影视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5.具有坚实的文字表达能力,有较强的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创作与评论能力。
6.掌握英语、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具备现代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戏剧影视文学工作的职业重任。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五、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条件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2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主要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中国戏剧史课程代码:2B010301课程内容:中国戏剧史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戏剧发展轨迹,整体感知中国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摘要:一、引言二、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简介1.专业背景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三、专业特点1.注重实践教学2.融合多元素3.强化创作能力四、就业方向1.影视制作公司2.广告传媒公司3.编剧、策划五、优秀毕业生及作品1.代表人物2.优秀作品六、结语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川传媒学院(简称“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情况。
【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剧本创作、评论及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戏剧影视领域独立完成创意、策划、创作等工作。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涵盖了戏剧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编剧技巧、创作实践、影视产业研究等多个方面。
包括:戏剧影视文学概论、编剧基础、剧本创作、影视评论、戏剧史、电影史、电视剧史等。
【专业特点】【注重实践教学】川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舞台剧创作、影视剧创作、影视评论写作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融合多元素】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本创作,还涵盖了评论及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创作技巧的同时,具备独立分析和研究戏剧影视作品的能力。
【强化创作能力】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戏剧影视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就业方向】【影视制作公司】毕业生可在影视制作公司担任编剧、策划、责编等职位,参与影视剧的创作与制作。
【广告传媒公司】在广告传媒公司,毕业生可从事创意策划、文案撰写等工作,为客户提供广告创意方案。
【编剧、策划】部分毕业生选择成为自由编剧或策划人,为各种戏剧影视作品提供创意与策划。
【优秀毕业生及作品】【代表人物】(示例:某优秀毕业生,曾参与创作多部知名影视剧,并获得某奖项。
)【优秀作品】(示例:某优秀毕业生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在播出时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及口碑。
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壮大,影视文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设立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
下面,介绍一下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文学和影视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影视创作能力,能够胜任培养和教育工作、参与学术研究、在影视创作和管理领域从事高层次的专门业务工作。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文艺作品的鉴赏技巧和评价标准,了解影视剧本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2.理论功底扎实,具备系统掌握文学理论、文化理论、新闻学理论、音乐学理论、戏剧学理论与影视理论等方面知识的能力;3.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与利用、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和出版教材;4.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电影、电视、广播等影视媒介的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具备较强的影视文艺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文艺学、影视学和文化传播学。
具体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史和文艺综合理论;2.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本创作;3.影片分析与批评;4.剧本、文学作品改编的创意与技巧;5.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6.影视制作与艺术管理;7.新媒体和数字影视技术应用;8.影评重点发行片解析。
三、实践环节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也有完善的实践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要进行实验性研究和探索性创作,不断提高影视文艺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文化传播调研,从文化角度剖析和解析影视作品。
3.学生参与影视作品的策划、编剧、制作等实践项目,锤炼实践能力。
4.与各大影视机构合作,学生可以参加实习,在观察、实际操作和实践创作等方面锻炼自己。
戏剧影视文学-2019级培养方案(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戏剧影视文学(Theatre Film and TV Literature)一、培养目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在戏剧影视传媒等领域具备优秀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艺术修养,熟悉并掌握戏剧影视传媒行业的基本技能、运作模式与理论方法,胜任戏剧影视传媒、戏剧影视教育、文化艺术、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培养要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诚以做人,勤以为学,具备良好的人文与道德修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热爱戏剧影视传媒事业,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传媒专业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戏剧影视传媒理论及实务,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趋势。
注重在艺术创作、社会实践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个性培养与发挥,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及自我发展潜力。
具有良好健全的身心素质,适应大学生活及未来的职业需求。
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艺术创作的相关能力,外语通过学士学位考试。
三、主干学科戏剧影视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四、核心课程电影概论、广电与新媒体概论、经典文学作品读解、经典影视片解读、戏剧史与经典作品读解、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影视导演、摄影与实践、大众传播学、影视传媒写作、视听语言与实践、影视剪辑、影视编剧、舞台艺术实践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科研训练六、学制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45十一、修读要求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本科毕业最低修读学分为14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5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为90学分,专业必修课59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
自由选修课程10学分。
实践与创新10学分。
2.鼓励学生自主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各模块中的新生研讨课(X类课程)。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戏剧、戏曲舞台和影视文学创作基本理论以及剧本创作能力和编导技巧的能力的人才,即能在剧院(团)、中小学、文化馆站、电视台、戏剧戏曲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作、创意策划、编辑、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能在国家机关及文化事业单位胜任与文字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并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文剧本写作,要基本掌握文学与影视、戏剧及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从事编剧、剧目编导的基本应用能力,接受影视、话剧与戏曲艺术创意和剧本写作方面的系统训练,了解不同剧本的文体特征,具有话剧剧本、戏曲剧本或电影、电视剧剧本的写作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了解和熟悉党和国家在影视、话剧、戏曲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基本掌握中文专业的知识并能应用,了解国内外戏剧、影视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以便于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具备戏剧、影视的评论能力,能对戏剧与影视创作等现象进行初步的认识与评价。 3.掌握戏剧影视文学与相关交叉领域方面的基础知识、应用理论、创作现状和发展走势;具备一定的宣传策划与组织能力,能够策划与组织各类文化传播活动。 4.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巧,熟悉舞台和影视拍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鉴赏、批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戏剧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
四、核心课程 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创作(含戏剧学概论、话剧影视剧本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影片分析、中外经典剧作导读、编剧概论、视听语言、电影发展史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各实践教学环节,严密组织,加强监督,确保学生真正利用实践活动获取创作经验,提升对人生的认知与感悟能力,进而提升创作能力。具体包括: 1.创作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和积累创作素材,深刻感悟和体认生活。采风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创作采风,每两学期计一次成绩;二是田野考查,第六学期利用一周时间外出采风,选择黑龙江省周边具有民族特色或文化特色的地域进行专门采风活动,以最终形成的作品的优劣计采风实践成绩。 2.实习: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实践活动,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剧本创作和改编,参与媒体创意策划,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拉片子: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观影与观剧活动,在大量观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鉴赏与评论能力。 4.毕业论文: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5.毕业联合创作: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毕业作品创作,在第七学期结合创作课程进行毕业大戏的构思,并利用八周的时间进行创作,在第八学期利用四周的时间进行毕业大戏的排演。 6.综合实践:结合表导演课程及创作课程,开展综合实践,创作课进行与表导演课结合小品与短剧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联合创作的排演。 六、主要专业实验 无 七、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四年在校培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从业经验。创新学分可代替学院任意选修课或全校任意公选课学分,但最多1.5学分。 1.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创新创业项目的评选,参加各种公益广告、电影节、电视节与微电影大赛的评选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与援助,提升学生的创作经验。 2.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生活的兴趣,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信念。 3.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进行戏剧的创作与排演、电影的创作与拍摄,培养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 4.组织学校电影节、戏剧节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此类文化传播活动的宣传与组织能力。 5.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以人间观察的形式,随时记录身边人与身边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毕业应修读的学分和获得学位要求 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满185学分可毕业。其中,普通教育必修课要修满39分,专业基础必修课72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29学分,学院任意选修课9分,学校任意选修课6分,实践课程30学分。在修满学分前提下,必须通过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该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百分比(%) 学分数 该类别学分数占总学分数的百分比(%)
普通教育必修课 640 25.7 39 21.1 专业基础必修课 1148 46.0 72 38.9 专业方向选修课 464 18.6 29 15.7 学院任意选修课 144 5.8 9 4.9 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96 3.9 6 3.2 实践课 ――― ――――― 30 16.2 总计 2492 100 185 100 实践课+课内实验 +4 4.16
十、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合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堂教学 16 17 18 17 18 17 10 8 121
考试 2 2 2 2 2 1 11
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2 2 社会实践 √ √ √ √ 0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1-4 √ √ √ √ 0 综合实践 √ √ 0 拉片子 √ √ 创作采风 √ √ 田野考查 1 1
毕业实习 4 4
毕业联合创作 6 4 10
毕业设计(论文) 6 6
寒暑假 8 5 8 5 8 5 8 0 47
总周数 52 52 52 28 18 202
十一、教学日历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注 学年 学期
Ⅰ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Ⅱ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Ⅲ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Y … … … … … … … … ◆
Ⅳ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C制图测绘 J教育见习、课程实习 K课程设计、课程论文 Y艺术实践、专业考察 Z专业实验、专业讲座、专项课程、综合实践 ▲金工实习、金工设计 △生产实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毕业实习 #公益劳动 …上课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考试 ○毕业教育 √课余时间完成的实践环节 ★军训和入学教育
学年 学期/周 项目 十二、教学进程表 课 程 学分 学 时 分 配 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C考查、S考试) 学期
学时 分布 类别 性
质 课 程 号 课 程 名 总计 讲课 实验、上机、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内 课外
普通教育必修课
必修课
231010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2 32 32 2/C
2310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 32 32 2/C
2310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 32 32 2/C
23101004-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 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 4.5 72 72 2/C 3/S 30/42
23101001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2 14 18 2/C
24101001-3 大学英语1-3 College English 1-3
12 192 192 4/S 4/S 4/S 64 08301001-3 大学俄语1-3 College Russian 1-3
08501001-3 大学日语1-3 College Japanese 1-3
24101104 学术英语 Academic English
2 32 32 2/C 08301104 学术俄语 Academic Russian
08501104 学术日语 Academic Japanese
25101018 大学计算机基础 B Fundamentals of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B 2.5 40 10 30 4/C
12201001 大学生健康教育 Collegians' Health Education 1 16 16 4 1/C
25101017 常用办公软件应用 Common office software application 4 64 32 32 4/S
07301001-4 体育1-4 Physical Education 1-4 4 128 128 16 2/C 2/C 2/C 2/C 32
40101001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1 16 20
35101001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12 26 2/C 2/C
合 计 13 39 640 620 62 84 15 12 8 6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