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83.05 KB
- 文档页数:2
医疗行业中心脏监护仪使用教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监护仪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心脏功能及病情变化的设备。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心脏监护仪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用心脏监护仪。
1. 准备工作在使用心脏监护仪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确保监护仪已经连接到电源,并且处于工作状态。
检查监护仪上的电极是否完好,需要保持良好的贴附性能。
同时,还需要检查监护仪所需的传感器和电极是否齐全,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不同型号的心脏监护仪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因此,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以确保操作正确。
2. 导联布置导联布置是使用心脏监护仪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导联布置可以保证心电信号的准确传导和记录。
首先,清洁患者的皮肤,以去除可能影响导联的污垢或油脂。
然后,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部位粘贴导联电极,确保电极与皮肤完全贴合,并保持电极之间的间距适当。
在粘贴导联电极时,应注意不要牵拉或拧曲导联线,以免影响信号传导。
布置完毕后,检查所有导联是否正常连接并保持良好的固定状态。
3.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心脏监护仪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进行心电监护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
常见的导联方式有三导联、五导联和十二导联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
在导联方式确定之后,将监护仪的导联电缆连接到电极上,并将监护仪的心电导联选择开关调到对应的位置。
接下来,打开心脏监护仪的显示屏,并观察心电图波形的显示情况。
正常情况下,心电波形应该是连续、规整的。
如果出现异常波形,应及时检查导联电缆和电极是否连接良好,并调整电极的位置。
4. 报警设置心脏监护仪配备了报警系统,用于提醒医护人员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使用心脏监护仪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报警参数。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一.监护仪意义和作用1.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
2.监护仪能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务工作者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
3.监护仪可选的参数:心电、呼吸、血压(有无创和有创两种)、血氧饱和度、脉率、体温、呼吸末二氧化碳等。
二、心电监护仪外观(一)各种传感器接口(二)前面板按键功能(三)主屏标准界面各种波形及信息三、心电监护功能可选用3导联、5导联或12导联(需要选配E8模块),监护参数包括心率(HR)、ST 段测量值和心律失常。
在每次开始心电监测前要有20秒的稳定时间,心率计对心率变化的响应时间小于10秒,心率计算式对12个R波间隔时间进行平均,参数显示刷新间隔为1秒。
(一)准备1)皮肤准备:皮肤是不良导体,皮肤准备十分重要,皮肤应无破损,无任何异常部位,必要时剃除毛发,擦洗皮肤,用电极片上的备皮纸去掉死皮。
2)将导线与电极片相连。
3)将电极片安放在病人身上。
4)确认监护仪电源接通。
(二)电极片的安放部位1)三导联R/RA(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L/LA(左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肢左上连接躯干的部位F/LL(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左髋部2)五导联R/RA(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右肢连接躯干的部位L/LA(右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N/RL(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左髋部F/LL(左腿)电极——右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右髋部C/V(胸部)电极——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三)ECG设置菜单1)心率来源可设置为ECG、SPO2、自动、同时。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维护保养心电监护仪作为能够持续、动态监测病人心电活动、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的医疗设备,能够早期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临床监测及抢救等方面,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数据。
Part 1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
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
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Part 2心电监护仪构成构成:产品一般为台式或移动式,由主机、显示器、心电、脑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脉搏等监护单元(有些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还具有其他参数的检测功能。
如:呼吸末二氧化碳、麻醉气体监护。
)和各类电极、传感器组成。
一般采用模块式或预置式结构。
Part 3工作原理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产品包含不同生理监护单元,可对一个患者同时进行多个生理参数的监护。
一般心电测量采用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Ag/Agcl电极测量方法;无创血压测量采用振荡法,测出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脉率值;呼吸测量采用胸阻抗法;体温测量采用热敏电阻法;脉搏氧饱和度测量采用双波长脉动法。
Part 4心电监护仪分类1、根据结构分为四类:便携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遥测监护仪、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
2、按产品电源部分结构可分为:交流、交直流两用。
3、根据功能分为三类: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离院监护仪(遥测监护仪)。
床边监护仪是设置在病床边与病人连接在一起的仪器,能够对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或某些状态进行连续的监测,予以显示报警或记录,它也可以与中央监护仪构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工作。
中央监护仪又称中央系统监护仪,它是由主监护仪和若干床边监护仪组成的,通过主监护仪可以控制各床边监护仪的工作,对多个被监护对象的情况进行同时监护,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对各种异常的生理参数和病历的自动记录。
心电监护的使用技术心电监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监测患者的心脏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的使用技术。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时所产生的电信号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导联电极将这些电信号捕捉并放大后,可以得到一张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的节律、速率、传导情况以及异常的心电波形,从而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
二、心电监护的常用导联心电监护常用的导联有三种,分别是三导联、五导联和十二导联。
三导联是最简单的导联方式,仅使用三个导联电极,可以监测心脏的基本情况。
五导联增加了两个胸部导联,可以更全面地观察心脏的电活动。
而十二导联则是最常用的导联方式,它包括六个胸部导联和六个四肢导联,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电信息。
三、心电监护的使用注意事项在进行心电监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导联电极的粘贴位置要正确,保持良好的皮肤贴合度,以免影响心电信号的采集。
2. 心电监护仪的放置位置应稳固,避免因移动而导致心电信号的干扰。
3. 患者在进行心电监护时,应保持平静的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免干扰心电信号的采集。
四、心电监护的使用技巧1.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在进行心电监护时,应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心电图的采集时间应足够长,一般至少为10秒钟,以获取更准确的心电信息。
4. 在心电图的采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心律不齐、心脏传导阻滞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五、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心脏病诊断、心律失常的监测、心脏手术的辅助等。
通过心电监护,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六、心电监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电监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素质要求用物准备: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球弯盘一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安全别针、橡皮筋、检查机器连接监护仪电源病人准备:解释摆好体位暴露操作区域连接各导联线:乙醇棉球擦净皮肤,安放电极连接ECG、SPO2、血压袖带(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打开监护仪开关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是否正常(设置报警参数,评估监测时间)整理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有折叠观察记录及时正确安置病员,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病人卧位合适心电监护操作流程一、评估1.病人病情、年龄、心理情况、合作能力、局部皮肤情况(避开伤口、除颤位置);2.仪器性能是否完好;3.环境二、准备1、着装整洁,操作前洗手;2、患者:按需大小便,取舒适体位3、用物:心电监护仪一台,治疗盘内有电极粘贴纸5个,持物钳子、弯盘、生理盐水棉球、生理盐水纱布、记录单、接线板三、实施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解释。
2、携物至床边接电源及监护插座3、开机(仪器发出嘟一声,然后有一个自我检测过程);选导联、选监护模式。
4、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解释仪器前几个按扭的用途5、用生理盐水棉球擦电极粘贴部位,再用干棉球擦干。
6、接导联线,粘贴电极纸。
RA(黑或红)一右锁骨中线下缘靠近右肩;LA(白或黄)一左锁骨中线下缘靠近左肩; V(红或绿)-胸壁上(第4、5肋间靠左边)(使用前应清洁皮肤,一般每天更换电极片一次,如汗湿、导电膏失效时应及时更换)7、连接血压袖带(使用前应切保袖带内余气已放尽,测量部位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使用“自动”测量时不要随意解开袖带,在不使用时可调至“手动”状态,以免损伤仪器。
)8、夹血氧探头(最佳部位是食指,电缆线应沿手背放置。
每2小时更换部位,尽量不要与袖带放在同一肢体上测量,以免影响效果。
切记血氧探头忌拉扯与摔碰)9、调节报警参数: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说出它们的正常值和报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