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4
英语推断题【实用版】目录1.英语推断题的概述2.英语推断题的解题技巧3.英语推断题的实战演练正文一、英语推断题的概述英语推断题是英语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判断出文章的隐含意义或作者的观点态度。
英语推断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推断事实、推断作者观点、推断文章结构、推断文章出处等。
二、英语推断题的解题技巧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在解答推断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推断时找到依据,避免断章取义。
2.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推理英语推断题通常会出现一些逻辑关系词,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递进关系等。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逻辑关系词进行推理,找到文章的隐含意义。
3.注意文章中的线索词在文章中,作者往往会通过一些线索词来暗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学生要注意捕捉这些线索词,以便更准确地推断出作者的意图。
4.运用排除法,筛选正确选项在解答推断题时,可以先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筛选,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三、英语推断题的实战演练假设一篇文章讲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最后提到“专家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专家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B.政府已经采取了足够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C.作者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D.专家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表示满意。
通过分析文章,我们可以发现 A 选项“专家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以从文章中推断出来,而其他选项则无法从文章中得出。
因此,正确答案为 A。
总之,英语推断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进行推断。
九年级上化学推断题(20题基础题)一、推断题1.A、B、C、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B通电生成C和D。
根据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物质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2.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3. 将一种无色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无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将金属E红热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液体D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写出它们的名称:______ ;______ ;______ 。
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 作用。
写出E与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反应 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若得到的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稀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甲物质为______,乙物质为______。
其中,C与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Fe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高频难点易错点:推断题一、选择题1、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2SO4、Ba(OH)2、Na2CO3 B. Na2CO3、AgNO3、KNO3C.K2CO3、NaCl、Ba(NO3)2D. KNO3、MgCl2、NaOH2.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 gNO3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C.Cl-、CO32-、SO42- D.Na+、Ba2+、Cl-3、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B.可能存在CO32-C.Na+一定存在D.Na+、Cl-可能存在4、一瓶不纯的K2CO3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另称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1.97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B、杂质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C、杂质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D、杂质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二、填空题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第二步: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12 第三步:继续向第一步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8高考英语(通用)二轮训练:阅读理解(推理判断)含答案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常见的命题形式:1.细节推断题(1)It can be inferred/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2)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3)The writer implies but not directly states that .(4)The writer/author indicates/suggests/implies that .2.文章来源或读者对象类推断题(1)The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 .(2)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ublications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likely come from?(3)Where is the passage most likely to have been taken from?3.写作意图类推断题(1)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in writing this passage?(2)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get people to .(3)The writer writes the last paragraph in order to .4.态度倾向类推断题(1)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is .(2)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3)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about...?1.细节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语篇关系,推断具体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事件等。
1.( )一次数学测验结束以后,同学们纷纷猜测班上的第一名是谁。
老师神秘地 说是 A 、B 、C 、D 、E 、F 六位同学中的一个。
甲说: “第一名要么是 A ,要么是 C ”乙说: “第一名肯定不 是 D ”丙说: “第一名不可能是 B 和 E ”丁说: “第一名如果不是 D , 就不是 F ”老师回答说只有一个同学猜对了。
可以推出:A. 甲对了 B. 乙对了 C. 丙对了 D. 丁对了2.( )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的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和汉语。
其中, 只有丁一个人说英语;丙不说汉语;甲和某人说同一种语言;乙不能和甲交流;每个人只会说一 种语言。
则可知甲说:A.英语 B.法语 C.汉语 D.无法确定3.( )晨型人是指那些坚持晚上早早睡觉,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的人,他们为了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保留快乐,因而早起听音乐看书听广播。
“晨型人”引申为一种时间管理新概念后,有人提出他们的时间管理是注重效率、运用密度与化零为整。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晨型人”的是:A.很多白领 有时加班到很晚,好不容易能休息了,却又失眠,迟迟不能入睡 B.小倩天天忙于学业到很晚才睡,,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家人准备早饭C.老周觉得早晨的空气比较好,天天坚持早起去公园锻炼,一边慢跑一边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D.小魏非常听爸妈的话,坚持早睡早起,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她不得不每天早起一小时学英语4.( )年终总结晚会上,有这样一个节目,桌子上有七个盒子,盒子里可能装有现金、 钻石、黄金、支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每个盒子上都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盒子:有些盒子里没有现金。
第二个盒子:第四个盒子里有钻石。
第三个盒子:所有的盒子里都有黄金。
第四个盒子:本盒子里无钻石。
第五个盒子:有些盒子里没有黄金。
第六个盒子:本盒子里没有支票。
第七个盒子:所有的盒子里都有现金。
老总向员工们介绍, 这七句话中有四句是假的,只有猜对的人才能获得该盒子里装的奖品。
推断题两大重点题型:流程图推断题和框图推断题 一、流程图推断题专题物质的推断是广东省中考化学命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必考大题型。
命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灵活性好、变化性大、信息隐蔽等特点。
知识储备【推断题的常见“题眼”】溶液颜色蓝色CuSO 4、Cu(NO 3)2等含Cu 2+的溶液 浅绿色 FeCl 2、Fe(NO 3)2、FeSO 4 等含Fe 2+的溶液 黄色 FeCl 3、Fe(NO 3)3、Fe 2(SO 4)3等含Fe 3+溶液 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 H 2、S (空气中) 蓝色火焰 CO 、CH 4蓝紫色火焰S (氧气中) 白烟 红磷、白磷 耀眼的白光 Mg白光 木炭(氧气中)、蜡烛(氧气中) 火星四射Fe常见气体无色无味 O 2、N 2、H 2、CO 、CO 2、CH 4 有刺激性气味SO 2、NH 3、HCl 常见固体黄色硫磺(S ) 紫黑色、暗紫色高锰酸钾(KMnO 4)红色 Cu 、Fe 2O 3(赤铁矿、铁锈主要成分)、红磷(P) 黑色Fe 3O 4、CuO 、MnO 2、C 粉、Fe 粉反应条件2H 2O 22MnO ==2H 2O+O 2↑ 2H 2O通电2H 2↑+O 2↑6CO 2+6H 2O光叶绿体→C 6H 12O 6+6O 2 C + CO2高温2C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CO 3高温CaO+CO 2↑ C+2Cu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u+CO 2↑ 3CO+Fe 2O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Fe+3CO 2元素之最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Ca )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C )其 它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O 2)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 2)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4.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N 2) 6.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H 2)7.最常见的液态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 2O ) 8.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 9.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 粉 (又叫双吸剂)10.有剧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一氧化碳(CO )工艺流程题: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材内容非常重视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安全文明驾驶知识考题(第二节安全行车常识)安全文明驾驶知识考题第二节安全行车常识(共267题)一、行车前的安全检查(单选10题、推断9题)(一)单选题(10题)1、驾驶人进入驾驶室前,首先要做啥?A.观看机动车身边事情B.别用观看身边事情C.开启车门直截了当上车D.注意观看天气事情答案:A2、驾驶人在上车前首先要注意的是啥?A.核实技术标准B.观看车身边事情C.检查机动车外观D.仔细阅读讲明书答案:B3、发动机的日常检查与维护要紧有哪些项目?A.检查发动机的温度B.清洁发动机外观C.检查机油、冷却液量D.调整发动机的转速答案:C4、出车前对轮胎举行哪些方面的检查?A.啥也别用检查B.轮胎有没有清洗C.备胎在啥位置D.轮胎的紧固和蔼压答案:D5、行驶途中要经常停车检查的“三漏现象”是指哪三漏?A.漏雨、漏电、漏油B.漏风、漏水、漏电、C.漏水、漏油、漏气D.漏气、漏电、漏油答案:C6、驾驶人在出车前外部重点检查的部位是啥?A.车架、车后桥B.转向、制动装置C.车身的脱漆程度D.车厢的紧固事情答案:B7、机动车轮胎磨损到啥程度需要更换轮胎?A.花纹深度低于1.6 毫米B.花纹深度低于1.4 毫米C.花纹深度低于1.2 毫米D.花纹深度低于1.0 毫米答案:A8、机动车使用已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行驶容易引起啥后果?A.向一侧偏驶B.忽然爆胎C.转向困难D.行驶阻力增大答案:B9、幸免机动车行驶中忽然爆胎的预防措施是啥?A.落低轮胎气压B.举行轮胎前后换位C.别使用有伤痕的轮胎D.提高轮胎气压答案:C10、检查发动机润滑油在啥条件下举行?A.发动机熄火后B.发动机怠速运转中C.发动机高速运转中D.冷车起动之前答案:D(二)推断题(9题)1、出车前检查冷却液、发动机机油、燃油等是否有渗漏现象。
答案:正确2、客车在起步前,驾驶人要告知乘客别要将手、头部以及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答案:正确3、行车前一定要对比明、信号装置举行检查。
体育理论考试推断挑选题题库理论考试推断题理论考试单选题1. 以下哪条别属于健康标准?()A;生理健康B;心理健康C;精神健康D;以上基本上2. 闭和性肌肉、韧带撕裂触及损伤处时有()。
A;凹陷感和剧烈疼痛B;表面凸起和剧烈疼痛C;表面平整和剧烈疼痛D;表面别变化仅皮下淤血3. 健身锻炼是属于()锻炼的范畴。
A;力量耐力B;无氧耐力C;有氧耐力D;速度耐力4. 踝关节韧带扭伤占运动损伤总数的(),在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
A;1% B;5% C;8% D;10&5. 最大力量练习时,它的负荷强度普通掌握在()。
A;50%~60% B;60%~70% C;80%~95% D;75%~90%6. 运动中腹痛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要紧是因为预备活动别充分,开始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跑的过快,内脏器官尚没有达到比赛状态,致使()功能失调,引起腹痛。
A;脏腑B;呼吸C;血液循环D;精神紧张7. 决定运动负荷的因素是()。
A;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B;运动速度和运动时刻C;运动节奏和运动时刻D;运动强度和运动时刻8. 对运动效果和人体运动安全有直截了当妨碍的因素是()。
A;运动频率B;运动时刻C;运动节奏D;运动强度9. 奥林匹克标志五环含意是()。
A;五种颜群B;五大洲的团结C;五个运动项目D;五大海洋10. 体育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举行观看和评定的办法是()。
A;全面体格检查B;健康诊断C;自我医务监督D;机能测试11. 以下哪种训练办法是进展快速力量最常用办法()。
A;大分量的极限力量练习B;中小分量的快速练习C;长距离的跳跃练习D;小分量多重复次数的练习12. 人类形态学把()作为一具综合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
A;身高B;胸围C;肌肉力D;体重13. 力量分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
A;绝对力量B;最小力量C;速度力量D;爆发力量14. 追求肌肉发达的锻炼可采纳()分量而重复次数在7~12次的练习。
第五章分析推理一、题型特点二、题型分类(一)简易分析推理(二)题干条件肯定(三)题干条件真假不定【例1】某超市员工将各品牌洗发液摆上货架,已知洗发液有E、F、G、H、I 等五个品牌,在货架上从左向右排列,上架要求:①F 紧挨H 左边,②I 与E 相邻,③G 在F 的左边。
如果I 在G 的左边,则以下项必定为真。
A.E 紧挨在G 的左边B.G 紧挨在F 的左边C.I 紧挨在G 的左边D.E 紧挨在F 的左边【例2】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例3】甲、乙、丙、丁、戊、己是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已知,甲是男孩,有3 个姐姐;乙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丁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是最大的;戊是女孩,但是她没有妹妹;己既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己是女的且年龄最小B.丁是女的C.六个兄弟姐妹中女孩的数量多于男孩的数量D.甲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例4】张红、李聪、王敏,一个是江苏人,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广东人。
浙江人比李聪年龄小,张红和浙江人不同岁,王敏比广东人年龄大。
根据上述断定,可以推出()A.张红是江苏人,李聪是浙江人,王敏是广东人B.张红是广东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浙江人C.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广东人,王敏是江苏人D.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广东人【例5】张红、李聪、王敏,一个是江苏人,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广东人。
浙江人比李聪年龄小,张红和浙江人不同岁,王敏比广东人年龄大。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分数分数 H 2 ,Lindlar 催化剂H 3O E(C C(C KCN 2272NH 3C5. 6 分 (3114) 3114 化合物C 6H 12O 3(A)经NaOH-X 2处理并经酸化加热后得C 4H 4O 3(B ), B 与1分子CH 3MgI 作用,经酸化后得C (C 5H 8O 3), C 用CH 3OH-H 2SO 4处理得C 6H 10O 3(D )。
A 经CrO 3-吡啶处理也可得D,试写出A,B,C,D 的结构式。
的结构式。
6. 6 分 (3115) 3115 茚(C 9H 8)能迅速使Br 2-CCl 4或稀的KMnO 4溶液褪色,吸收1mol 的氢而生成茚满(C 9H 10)。
茚完全氢化时生成分子式为C 9H 16的化合物;经剧烈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
试推测茚和茚满的结构。
的结构。
7. 6 分 (3117) 3117 从某种害虫Hemiptera(半翅目)中提出物质A(C 7H 12O),具有令人作呕的臭味,将A 先臭氧化再用H 2O 2处理得到B,(C 3H 6O 2)和C(C 4H 6O 4)两酸性物质,A 的IR 在3200cm -1~2900 ~2900 cm cm -1, 2750 cm -1, 1725 cm -1, 975cm-1有吸收峰,C 的NMR 在0~9区仅有一个峰。
推出A,B,C 的结构式。
式。
8. 8 分 (3118) 3118 某二元酸A,经加热转化为非酸化合物B(C 7H 12O),B 用浓HNO 3氧化得二元酸 C(C 7H 12O 4),经加热,C 形成一酸酐D(C 7H 10O 3) 。
A 经LiAlH 4还原,转化为E(C 8H 18O 2),E 能脱水形成3,4-二甲基-1,5-己二烯己二烯 。
试写出A ~E 的结构式。
的结构式。
9. 6 分 (3119) 3119 某化合物A(C 10H 12O 3)不溶于水、稀HCl 溶液和稀NaHCO 3水溶液;但它能溶于稀NaOH 水溶液,将A 的稀NaOH 溶液煮沸蒸馏,收集馏出液于NaOI 溶液中,有黄色沉淀生成。
玲珑中学推断题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叙述式推断题 例题.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
1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 , 。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肯定有的物质是 。 (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 。
(4)在(3)中滴加稀硝酸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可能有的物质是 。 2.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
Na+、OH-、CI-、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
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 3 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 4 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 (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 (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 (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C ; D ; E 。 5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2CO3、Na2SO4、CuSO4、NaCl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滤出后放入稀盐酸中,沉淀全部溶解.同时生成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什么?一定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6 有A、B、C、D四种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京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与现象记录如下: 第1步: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毫升,充分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第2步: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稀盐酸,只有盛放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第3步:重新取少量B和C的粉末分别放人另取的2支洁净试管中.各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分别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结果盛放B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盛放C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可知:B是 ▲ 。 (2)第1步实验设计的预期现象是“四支试管中只有一支底部有固体存在„„”。实验结果是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你认为其余三支试管底部有固体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 。 (3)写出D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第3步实验为什么不可以在第2步的试管中继续进行,而要重新取样后再继续实验? ▲ 。 7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
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2)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3)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例题 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它们之间反应关系如下: ①2A+B=C+2H2O ②C+D=BaSO4↓+2A ③D+CuSO4=BaSO4↓+Cu(OH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物质化学式:A ,B ;
1. 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是酸,C和D是 盐,E和F是碱,它们相互可以发生如下变化: ①A+E→D+G ②2A+B→C+H2↑ ③2E+C→F↓+2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⑴在化合物C中,元素B呈现的化合价是 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外还 有 (填A、B、C、D、E、F、G等符号)。 ⑵A的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是 。 ⑶写出符合反应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 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2A+B=C+2H2O;②C+D=BaSO4↓+2A ;③D+CuSO4=BaSO4↓+Cu(OH)2↓。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 ,B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 有A、B、C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A+2AgNO3=B+2Ag B+2KOH=2C+ Cu(OH)2↓ 则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 4 物质A、B、D的转化关系如下:
① A一定条件下B+D ② B+CuOCu+A ③ D+木炭高温CO2
写出A、B、D的名称:A ,B ,D 。
二、表格式推断题 例题 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 验 A+B A+E B+C B+E
现 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 B+E
1 .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A+B C+D
2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硝酸钡、碳酸钠、盐酸、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做了下列溶液间的某些混合实验,其反应现象如下表.
顺序 编号 反应现象 ① A+B 有无色气体逸出 ② A+C 没有现象 ③ B+D 有无色气体逸出
由表推知(用化学式表示)A____ B____ C____ D____ 3若从Na2CO3、Na2SO4、H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椎断所取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断(或结论)
⑴ 将两种溶液取出并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 混合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
⑵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 测定的结果:pH=2 ⑶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 有白色沉淀出现 ⑷ 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写几组、可填满也可不填满)
① ② ③ ④
4实验室内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小洁同学对它们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物质 与石蕊试液作用 与稀H2SO4作用 与Ba(OH)2溶液作用 与Fe作用 A 不变色 产生白色沉淀 不反应 不反应
B 变红 不反应 放热、无浑浊 产生气体
C 变蓝 放热、无浑浊 不反应 不反应
D 变蓝 产生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不反应
请你帮助小洁同学分析,猜测它们可能是什么溶液?(各任写一种即可)。 A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5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分离和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 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1)向废水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后过滤 分离出滤液A和滤出物 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滤液A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后过滤 滤出物是蓝色沉淀,滤液B只含一种溶质
(3)向滤液B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后过滤 得到碳酸钡晶体
6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足Na2CO3、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蒸馏水 溶液呈无色 ② 取①所得溶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在②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HNO3 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 由此可以判断:该白色固体定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步骤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