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13)
- 格式:pdf
- 大小:297.69 KB
- 文档页数:8
广东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D)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粗略的计量尺度是(C)A、定比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3、统计的根本职能是(B)A、参与决策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4、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变化总量的统计指标是(B)A、时点指标B、时期指标C、动态指标D、绝对指标5、反映同类事物数量特征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是(C)A、绝对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数量指标6、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C)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数代表性也小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7、成数的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D)A、[-0、5,1]B、[0、5,1]C、[-0、5,0、5]D、[0,0、5]8、在抽样调查中,由于偶然性因素影响,使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出现绝对离差,它是(A)A、抽样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标准差D、平均差9、进行抽样时,如果每一群体之内的单位相似程度铰高,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适宜采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是(C)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10、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A、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较大B、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D、群与群之间差异较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11、“最可能出现”的抽样误差是(C)A、极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平均误差D、系统性误差1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A)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D 、106、1% 【解析】06年的定基发展速度是:2020/15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6√(2020/1500)-1=5.1%19、“指数”有不同的涵义,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D ) A 、通用指数 B 、抽象指数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2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结构指数(A ) A 、139、36% B 、129、23% C 、115、25% D 、37、9% 【解析】 由题意得:劳动生产率固定结构指数=134、2%÷96、3%=139、36%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统计的职能有(ABC )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监督职能 D 、分析职能 E 、决策职能22、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ABCD )/58 A 、实物单位 B 、自然单位 C 、价值单位 D 、劳动单位 E 、无名数单位23、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有(ABC ) A 、用样本推断总体 B 、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C、调查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总体基本情况E、抽样调查误差可以克服24、工人工资y(元)依劳动生产率x(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DE)A、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B、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增长80元C、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D、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提高70元E、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平均减少35元【解析】注意单位:x是千元,y是元。
广东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A)(注:本试卷仅供()技班使用,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1.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2.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3.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7.复合分组是()。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9.统计整理的关键()。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分析数据d. 预测数据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a. 经济学b. 医学c. 历史学d. 市场调研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两个分支之一:a. 描述统计学b. 推论统计学c. 实证统计学d. 数理统计学4.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对象的全部集合b. 样本的全部集合c. 研究者的个人意见d. 历史数据的全部记录5. 抽样是指:a. 全部个体都参与调查b. 随机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c. 无计划地选择个体进行调查d. 按照特定要求选择个体进行调查6. 下列哪个不是对定量数据的描述:a. 平均数b. 中位数c. 频数分布d. 相关系数7. 抗体的浓度是定量数据,其测量结果是:a. 身高b. 体重c. 吸收值d. 学历8.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a. 统计图表b. 极差c. 方差d. 标准差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2. 分组频数分布中,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_。
3. 极差等于最大值减去_____________。
4. 通过分析样本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5.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____。
6. 样本容量为20,抽样误差为0.02,总体标准差为10,则抽样比例为____________。
7.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__________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占比约为68%。
8.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指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2. 谈谈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
例如,对于一项市场调研,统计学可以用来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描述这些数据的特征,分析不同市场细分群体的购买偏好,并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20XX 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 试卷 (课程代码 0974)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A 】A.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B.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服务于征兵和课税目的的技术活动C.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营性的计数活动D.主要涉及食物、财富的计数活动2.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B 】A.参与决策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 3.统计资料的基本职能是【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A 】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 A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经常性抽样调查 D.周期性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B 】A.弧形分布曲线B.钟型分布曲线C.U 型分布曲线D.J 型分布曲线 6.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A 】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7.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A.众数B.算术平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8.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 D 】 A.样本数目 B.样本可能数目 C.总体单位数 D.样本容量 9.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它的表现是【 C 】A. x >X B:x <X C:x ≠X D:x =X10.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A.因果关系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时间和次数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 A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2.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A.时间标度及其观测值B.主词和宾词C.变量和次数D.时间和次数 13.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 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 14.指数的计算起源于统计【 D 】A.生产能力的变动B.消费水平的变动C.销售量的变动D.物价水平的变动15.如果采用公式∑∑01P P 计算总指数,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其原因是【 D 】 A.这种方法不正确 B.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 C.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D.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3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一、选择题: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C )P1A、科研机构B、居民家庭C、企业D、事业单位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B )p7A、劳动效率B、劳动生产率C、劳动效益D、工资利润率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 )P38A、劳动积极性B、文化水平C、道德水平D、职业技能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 )A、技术表演示范B、师傅带学徒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D、岗位练兵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C )p112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B、劳动效益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 A )p32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7、参国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 B )p51A、缺勤工日B、非生产工日C、加班工日D、停工工日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 A )p14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 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 A ) p147A、产量定额B、劳动定额C、劳动生产率D、劳动效益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 C )p154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C、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D、计入产品产量的废品的实际消耗工时指标11、劳动效益可表示为( A )P141A、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C、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D、活劳动消耗量与劳动产品总量的比值 12、反映企业内职代会组建的普通程度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情况的指标是( A )P237A、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率B、职工代表人数及构成C、召开职代会的次数D、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的数量13、反映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B )P244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C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数D、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人次数14、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 C )P93A、1~30日B、1~90日C、1~104日D、1~120日15、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按时间顺序登记和积累原始记录资料的表册是( B )P265A、统计报表B、统计台账C、企业报表D、原始记录1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C )P261A、统计台账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D、统计年表1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 )p81A、辅助房屋及设施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D、修养所1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C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1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D )p247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D、集体福利2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A )p256A、消毒室B、公共浴室C、理发室D、哺乳室21、产品产量提高而单位产品成本却下降,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D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非线性相关22、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 A )p270A、专题分析法B、定期分析法C、预计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特点有( ABD )P3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质量特征B、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关联与动态特征C、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数量特征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关联与静态特征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揭示规律性特征24、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ACD )P130A、企业人员结构变动B、实际工作月长度C、企业人均技术装备程度D、工人工时利用情况E、实际工作日长度25、企业职业技能开发进程分析中的培训结业分析指标包含( AD )P206A、全员培训率B、职工入学率C、教师负担系数D、结业率E、退学率 26、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ABCDE )P256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C、集体福利设施费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27、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CDE )P21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D、按劳动定额的完成程度E、按操作年限长短28、劳动过程因素包括( ABDE )P77A、劳动组织制度B、工艺流程、作业安排和劳动强度C、安全防护设备D、人体器官或系统的紧张程度E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等29、企业劳动争议统计的原则有( ACE )P242A、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的争议B、劳动争议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纠纷C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有关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的纠纷D、劳动争议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纠纷E、劳动争议是必须提出申诉的 30、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劳动经济的活动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BCDE )P261A、原始记录的名称和编号B、活动内容的记载C、计量单位D、填写时间E、填表人及责任人签章31、因素分析法可分为( ADE )A、总和因素分析法B、平衡因素分析法C、动态因素分析法D、连乘因素分析法E、差额因素分析法三、简答题32、简述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一般分组方法P18答:1.按性别分;2.按年龄大小分;3.按文化水高低分;4.安身份分;5.按从事的职业分组;6.按技术专业等级分。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连续不断的量 D 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数量性 B 同质性 C 综合性 D 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 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 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这四个数字是()A标志 B 指标 C 标志值 D 变量(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所研究的量是()A抽象的量 B 具体的量 C 体现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量D 与事物的质紧密相联的量E 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量2、总体的特征包括()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抽象性E差异性3、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社会阶层D汽车产量E行业代码4、下列指标中,属质量指标的是()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利润率D总产值E劳动生产率5、在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国籍是变异B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C每个人是总体单位D人的年龄是变量E全国男性人数是品质标志6、下列几对关系中哪些有对应关系()A标志与总体B总体与指标C指标与总体单位D总体单位与标志E指标与品质标志(四)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和三种含义。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参考word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作的产⽣和发展说明统计⼯作的性质和作⽤。
2.试说明统计⼯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法。
4.在现实⽣活中,“统计”⼀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主要体现在它的三⼤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业企业B、该市每⼀个⼯业企业C、该市全部⼯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学习成绩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B、交院每⼀位学⽣C、交院所有的学⽣成绩D、交院每⼀位学⽣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家庭⽣活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活C、每⼀户城市职⼯家庭D、每⼀户城市职⼯家庭⽣活4. 对全国机械⼯业企业的设备进⾏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E、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的设备5. 对⾷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2010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统计工作的成果是()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3.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煤炭生产情况,拟对占该地区煤炭总产量70%的四大煤矿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4.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应是()A.应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B.应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均可D.单独设立一组5.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水平相等,但标准差不等,则()A.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也大B.标准差小,平均是数代表性也小C.标准差大,平均数代表性小D.两者没有联系6.是非标志的成数p和q的取值范围是()A.大于零B.小于零C.大于1D.界于0和1之间7.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A.pqB.1 pC.pqD.1-p8.标准差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标准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标准差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多一些B.少一些C.可多可少D.与总体各单位无关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问题上()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C.两者都需区分D.两者都无需区分11.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A.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B.现象之间的变动关系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12.某企业2001—2006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0,1620,1720,1860,1990,202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5.1%B.6.1%C.105.1%D.106.1%13.某地区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7%,2006年比2005年增长8%,则2004—2006年该地区GDP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A.0.56%B.15%C.15.56%D.56%14.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14.2%,职工人数结构指数为86.5%,则劳动生产率固定结构指数()A.27.7%B.75.74%C.98.78%D.132.02%15.若工资总额增长10%,职工人数减少5%,则平均工资()A.增长4.5%B.增长5%C.增长15%D.增长15.8%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B.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C. 数据的描述和总结D.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参数D. 统计量答案:B3. 对总体进行统计研究时,如果对所有个体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称为:A. 抽样调查B. 参数估计C. 判断推断D. 全面调查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常见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答案:B5. 数据的分布形式可以通过下列哪个图形进行展示:A. 散点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折线图答案:C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通过对数据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揭示数据的规律和特征。
答案:收集、分析2. 样本是从总体中________的一部分。
答案:随机抽取3. 描述统计用来对数据进行________,推断统计用来对总体进行________。
答案:描述、推断4. 数据的平均值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________。
答案:个数5. 直方图是一种展示________数据的图形。
答案:定距或定比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样本调查,以及为什么进行样本调查。
样本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进行样本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由于总体通常非常庞大,难以进行全面调查,所以通过样本调查可以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获得代表性的数据,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2. 什么是参数估计,如何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指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
总体参数是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指标,例如总体平均值、总体比例等。
根据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样本平均值或样本比例来估计总体平均值或总体比例。
例如,样本平均值可以作为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样本比例可以作为总体比例的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