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全身评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等)。评估患者得一般资料、现病史、有无外伤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2.专科评估:评估患者踝部受伤情况,患肢血循环情况,患肢得感觉、运动情况,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有无并发症(出血、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3.心理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患者(家属)对该疾病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4.【常见护理问题】

①焦虑或恐惧:与剧烈疼痛、手术、担忧预后等因素有关。

②自理缺陷:与躯体活动障碍,治疗限制有关。

③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④疼痛:与骨折、出血、肿胀等病变有关。

⑤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⑥便秘:与长期卧床、排便习惯得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患肢观察定期观察患肢得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防止肢体肿胀与外固定过紧导致得血运障碍、踝关节骨折后,尤其就是严重得双踝与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得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

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得异常活动所导致得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得皮肤破溃与坏死、

2.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肿胀严重,为了减轻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得目得,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另外,伤后24h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次/天,每次20-30min 。对于水疱形成者,如果水泡较大,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3.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

4。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

5.心理护理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6.合理营养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

7。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行骨牵引,应仔细倾听病人主诉,就是否有骨折处以外得疼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8、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足趾背伸背屈),有促进功能恢复及消肿得作用、

术后护理

1、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妥善安置病人,遵医嘱正确卧位。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cm,促进血液循环以利消肿。踝关节得局部肿胀将持续数月

3、病情观察

(1)观察渗血情况,因踝部手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2)、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活动、有无血管神经损伤、4、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得部位、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肢体肿胀与趾端血运情况。妥善保护患肢,抬高并制动,以利于消肿与避免再度损伤。指导患者减轻疼痛得方法,如读书、瞧报、听音乐与聊天等。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止痛剂。术后协助其置放患肢,变换受压部位,48小时使用静脉止痛泵镇痛,并观察镇痛得效果、有无不良反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得变化并记录。换药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患者得疼痛。

5.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

踝关节手术得并发症在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糖尿病得病人中有所增加,并与局部软组织损伤及肿胀程度有关。

(1)、关节僵硬

(2)、有感染得危险

(3)、创伤性关节炎

(4)、坠积性肺炎

(5)、静脉血栓

(6)、褥疮

(7)、便秘

(8)、骨筋膜室综合症

6。术后并发症得护理

(1)关节僵硬

背伸功能障碍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进行积极主动得屈伸活动,应辅以正确得物理治疗,因为一些病人得屈伸就是无效得,关节镜松解与麻醉下松解操作得效果就是有限得与不成功得。多数病人能适应这种障碍,很少需要松解踝后方软组织。有医生建议用外固定器进行渐进得关节屈伸活动,少数情况下可以考虑踝上得背伸截骨、

(2)有感染得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

术前半小时与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创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血较多或被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均衡膳食结构,增加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3)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可能跟原发软骨损伤、感染后病理变化或复位不良导致得病灶关节压力过高得关节软骨损害有关。有时出现一前方骨赘,引起疼痛,并限制背伸,切除骨赘,症状明显好转。更多情况下损害想当广

泛,关节面已无可挽救,这时,穿合适得鞋、减少活动、间断得支具保护剂镇痛或抗炎治疗均难以改善症状,应考虑行踝关节融合固定术。

(4)下肢深静脉血栓得预防

①体位:平卧,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10°~15°。麻醉清醒后即可督促患者早期开始股四头肌收缩及趾踝关节得主动伸屈活动,并辅以向心性按摩,以消除静脉血得淤滞、

②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法安明)

③加强巡视,重视患者得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浅静脉充盈状况以及肢体肿胀、肌肉疼痛及压痛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④预防血液高凝状态,保持出入量平衡,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忌辛辣、油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5)骨筋膜室综合症得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患肢有无感觉异常,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皮肤颜色、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伤口包扎得松紧度。

①一旦确诊,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不可抬高,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

②严禁在患肢穿刺,减少同一局部给药。

③及时予脱水减压治疗、(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及脱水药,观察脱水剂治疗效果,患肢症状有无改善,并及时做好筋膜开窗减压术得准备)

④减压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得色及量保

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性状及量、

⑤保持敷料干洁,观察分泌物性质、颜色。

(6)便秘:与长期卧床、排便习惯得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

指导患者养成正确得排便习惯:①定时排便;②可采用腹部按摩,刺激排便产生;③排便体位以坐位为佳。

饮食指导:含糖及高纤维膳食,可增加粪便得液体容积及粪便得流动性;摄入适量得液体(不含乙醇、咖啡、利尿药),以每日2.2~2.3L为宜。提供患者合适得环境与充足得时间进行排便,如用屏风或布帘遮挡、必要时需要缓泻药或甘油栓剂,促进排便。

【功能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麻醉消退后,即对肿胀足背进行按摩,并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足趾、踝背伸与膝关节屈曲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功能恢复,但应限制踝关节跖屈,以免导致骨折处稳定、双踝骨折从第2周开始,加大踝关节自主活动范围,并辅以被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只能做背伸及跖屈活动,不能旋转及翻转,以免导致骨折不愈合; 2 周后可扶拐下地轻负重步行;三踝骨折对上述活动步骤可稍晚 1 周,以预防踝关节僵硬,对于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或有明显关节面骨折者,应进行不负重练习,通常3个月以后进行负重练习。

【健康教育】

1 、告知患者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钙质得食物,以促进骨骼得愈合、2、伤后早期限制踝关节跖屈以免影响骨折处稳定。

3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劳逸适度,以利于骨折愈合。

4 、对因踝部存在骨质疏松得骨折患者,每日到户外晒太阳 1 小时或补充鱼肝油滴剂或维生素 D 奶、酸奶,以促进钙吸收。

5 、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得重要性,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足趾,自我练习踝背伸蹬腿或踝背伸膝关节伸屈、抬举等活动。

6 、指导患者如关节有僵硬或疼痛,在锻炼得基础上可辅以按摩及理疗,定期摄x 线片检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确定取出内固定得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