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142.76 KB
- 文档页数:1
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1.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变换体位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意外。
2.给予氧气吸入。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如脱水剂、利尿剂等。
4.需在固定条件下测量血压,测量前患者需静坐或静卧30min.
5.饮食应低盐低脂
6.安慰患者,帮助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严密监测尿量,及时发现心、肾功能的不良变化。
2.若出现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意识障碍甚至抽搐、昏迷时,应考虑并发高血压脑病,应立即报告医生。
3.若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头痛、呕吐时,应考虑有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
4.剧烈头痛后突然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出现偏瘫等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健康宣教】
1.要广泛宣教有关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2.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
3.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4.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6.适当参与运动。
7.定期随访,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和危害。
2. 掌握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3. 能够为高血压病人提供适当的健康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2. 难点:如何为高血压病人提供适当的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讲述高血压的现状和危害,引起学生对高血压病人护理的重视。
2. 高血压的基本知识(10 分钟)
讲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和危害。
3. 护理评估(10 分钟)
介绍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4. 护理措施(15 分钟)
详细讲解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
5. 健康教育(15 分钟)
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介绍如何为高血压病人提供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6. 总结(5 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高血压病人护理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高血压病人护理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掌握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能够为高血压病人提供适当的健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应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多种致病因素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吸烟,肥胖,遗传地区差异及精神心理因素。
该病致病因素复杂1。
且较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危机患者生命,使其生存质量显著降低。
因此,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及做好教育十分重要。
1.临床资料从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共收住高血压病人136例,年龄36~75岁。
其中男性82例,女性54例。
高血压病1级32例,2级58例,3级46例。
高中文化程度14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例,文盲36例。
诊断均符合巜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2016年修订版)》诊断标准。
2.护理措施2.1 休息轻度高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节奏,保证休息和睡眠而恢复正常。
故高血压初期可不限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病人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病室应安静,环境中的声,光刺激应减少,限止探视,护士的操作应集中进行,避免过多打扰病人。
2.2 控制体重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使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以限制病人每日摄入总量,以达到控制和减轻体重的目的。
2.3 适当运动过度体育锻炼和劳动均可使血压升高。
导致病情加重,应根据病人的身体耐受情况,指导其做适量运动,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选择,以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体重保持理想为标准,增强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等。
运动量指标为收缩压升高,心率增快,但舒张压不升高,一段时间后血压下降,心率增加的幅度下降。
2.4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为减少误差,护士在测量血压时应注意:①病人在测血压前30分钟不要吸烟,避免喝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可乐,咖啡等;②病人应在安静状态下休息五分钟后再测血压;③应固定部位,一般以右上肢为准;④测量血压时应固定使用同一血压计。
⑤嘱病人在测量时采用同一体位,取坐位或卧位。
2.5 病情观察注意了解病人的主要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失眠,恶心,呕吐等。
科普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与饮食护理高血压,也叫高压血症,是一种血压持续上升到一定水平的情况。
高血压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慢性疾病。
高血压的症状是轻微的,大多数患者可能不知道他们已经患有高血压。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可能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因此,了解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对高血压的定义、症状、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疗进行科学研究。
一、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通常以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的最高值)≥140mmHg和/或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降低的最低值)≥90mmHg为标准。
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未知的病因所导致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二、高血压的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和视力模糊。
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晕厥、疲劳和记忆丧失。
此外,高血压还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三、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以下因素和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如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不当等。
其中,以下因素被认为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在一些家族中具有遗传性。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其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他或她患高血压的风险将更高。
然而,遗传因素只是高血压的一个方面,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2)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包括吸烟、饮酒、缺乏锻炼、过度饮食、过度使用盐、肥胖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和血脂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3)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教案汇总十篇高血压教案 1一、高血压的预防(一)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
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呈负相关,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多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呈负相关。
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
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
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__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
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二)__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
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四)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__。
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
每天可做10分钟的“深呼吸,下蹲起”的动作。
深呼吸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__改变可以增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功能,是消除许多症状的有效办法。
另外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松弛方法,可以使人心静气和、心情放松,对__血压也有着重要作用。
曾有报道气功疗法近期降压的有效率为90%,使舒张压下降明显,练功20分钟可使舒张压下降。
高血压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一)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
(二)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劳累、情绪激动。
(三)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从卧位至站立前先坐一会。
(四)病人头晕、视物模糊时立即就地休息,上厕所外出时有人陪同。
(五)并发症护理 1.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内,改变体位宜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2.高血压急症: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二、用药护理1.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
调整给药速度,严密监测血压。
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资料。
2.根据个人的工作睡眠习惯,协助病人制定服药时间,必要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以便病人每天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3.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超重者应控制食量。
4.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站立。
三、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对身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用药指导:告诉病人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
指导病人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
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
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四、生活指导1、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戒烟限酒,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防止便秘,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快。
2、自我检测:教会病人及家属血压测量的方法,并做好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