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沉积体系的构型分析2018
- 格式:pptx
- 大小:168.51 MB
- 文档页数:209
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摘要: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论述关键词: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障壁海岸;缓坡碳酸盐岩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
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
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
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
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
(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
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
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
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
沉积体系总结一、冲积扇沉积物特征和垂向序列1、近端沉积物最粗,块状构造发育;扇中砂、砾交错出现,重力流和牵引流共存;远端牵引流更为丰富,各种交错层理的砂岩常见。
2、进积型——反粒序;退积型——正粒序。
二、河流1、高度弯曲的曲流河的内部构成包括:①河道充填组合:底部滞留沉积、点坝及流槽和流槽坝沉积②河道边缘组合:天然堤、越岸沉积、决口扇及决口河道③泛滥平原组合:泛滥平原、沼泽、泛滥平原小型湖及废弃河道注意:①河道充填在河流体系中是最粗、砂质含量最高的地方;为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树干等;中——大型槽状交错层理②点坝是曲流河的特色,位于曲流河的凸岸,向河心凸出;点坝的侧向可以形成“S”型的侧向加积层理——曲流河的特征沉积构造③流槽及流槽坝是在洪水期主流线取直后在点坝表面作用的结果④河道边缘组合包括: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及越岸沉积2、辫状河也可以分为三个内部构成:①河道充填:纵、侧及横向坝,其中纵向坝最常见;横向把最典型,是辫状河沉积的特征——垂直水流方向是众多透镜体的相互叠置,平行水流方向是众多大型底形的逐渐进积②河道边缘:因河道经常迁移,因此天然堤不发育③泛滥平原沉积缺乏④正粒序3、网结河的内部构成:①河道充填组合:宽/深比小,河道稳定,因此充填砂体厚且窄②河道边缘:植被密集,厚层泥炭,呈上凸状(网结河成因?)③河道间湿地:被天堤包围,占网结河地区的60%-90%,有沼泽、泥炭沼泽、小型湖泊等三、三角洲1、河控三角洲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越岸沉积(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以及分流间湾)②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水下堤及水下分流河道③前三角洲重点: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反粒序;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正粒序2、扇三角洲:平原相包括:重力流沉积体系及辫状河道充填、越岸沉积及洪泛平原、沼泽沉积;前缘相包括:近端河口坝和远端河口坝及浅水重力流沉积四、碎屑滨岸沉积体系1、海滩面体系:重矿物等沉积砂矿主要分布于前滨的冲洗带;风成沙丘;破浪带和碎浪带可见新月形大型波痕,横截面显示为大型交错层理对于最容易保存下来的进积型海滩面体系而言,由下向上粒度变粗,生物扰动减弱,浪成沉积构造增多,分选变好2、潮坪体系内部构成:①潮道沉积:潮间带及潮下带常见;由海向陆,泥质含量逐渐降低,且潮道逐渐弯曲分叉;一般具羽状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②潮下带沉积:以砂质为主,主要由潮道中的沙坝和浅滩沉积物构成;能量强大!③潮间带沉积:潮坪由砂坪逐渐过度到泥坪,具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及冲刷构造显示为正粒序!3、障壁岛—泻湖体系的内部构成:涨潮三角洲、退潮三角洲、冲越扇及海滩—沙丘脊五、陆架边缘、陆坡和盆地沉积体系:(一)陆缘陆架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1、陆架沙波(横向底形):横切主潮流方向2、陆架沙脊(纵向底形):平行于主要的海流方向3、风暴沉积:原地侵蚀再沉积的产物(二)陆缘陆坡和盆地沉积体系:1、沉积作用类型包括:水下重力流(水下滑塌、水下泥石流、颗粒流、流体化沉积物流、浊流),流体密度流(盐水或冷水底流),等深流(温盐引起的水平流动,流速一般较低),海底潮流2、体系构成:①海底峡谷:发育于陆架、陆坡②斜坡裙:坡底与海底平原相接处,是陆架边缘及上陆坡边缘块体坡移的产物③海底扇:近端以水道和天然堤为主(规模一般较大);富砂扇体中部以具有平缓上凸表面的迁移上叠叶状体为特征;远端沉积缓慢,侧向连续性好并均匀叠置④盆地平原:远洋浮游沉积及远端浊积岩。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不同沉积体系储层构型研究
杨芳帅
【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
【年(卷),期】2018(44)12
【摘要】主要介绍了储层构型研究的主要步骤:选择构型体、研究构型单元、运用构型样式,然后对几种常见的沉积体系(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冲积扇)的储层构型进行了简要分析.
【总页数】2页(P237,245)
【作者】杨芳帅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地下曲流河沉积点坝内部储层构型研究——以大港油田一区一断块Dj5井区为例 [J], 徐振永;吴胜和;杨渔;倪小明;张玎
2.地下曲流河沉积点坝内部储层构型研究——以大港油田一区一断块Dj5井区为例 [J], 徐振永;吴胜和;杨渔;倪小明;张玎
3.深海水道储层构型及其对同沉积构造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赵晓明; 葛家旺; 谭程鹏; 张文彪; 陆文明
4.高含水阶段油藏储层构型和油滴尺度下的剩余油研究——以沧东凹陷扇中辫状河沉积为例 [J], 季岭;蔡明俊;王庆魁;张家良;贾国龙;章晓庆
5.薄互层型沉积体储层构型建模 [J], 牟中海;刘雪;常琳;苏秋;吴千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30组沉积构造的识别特征,每一个都那么的...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的各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可以用来确定其沉积环境,地层的顶底和层序,分析恢复水流系统以及指出水流状态等。
小桔整理了 30 组常见的沉积构造现象以及识别特征。
01斜层理在沉积岩的岩层内出现的同岩层水平层面相斜交的层理。
02风成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
03泥裂由一系沉积物未固结即露出水面,受到日晒,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
04层理与劈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
劈理是指变形岩石中能使岩石沿一定方向劈开成无数薄片的面状构造。
05包卷层理在一个层内的层理揉皱现象,表现由连续的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所组成,一般细层向岩层的底部逐渐变正常,包卷层理向顶部扭曲细层被上覆层截切。
06舌状砂岩舌状砂岩指示了河流流向,图示河流流向为从左下到右上。
07火焰状构造砂质层和泥质层间由于差异压实而形成的一种,由负荷引起的软沉积变形。
具指示顶面的意义,其舌尖指向岩层顶面。
08泥裂沉积物未固结即露出水面,受到日晒,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
09不同期次的波痕两组不同时期的波纹互相影响形成的波痕。
较老的一组波长较小,河流流向为左下-右上。
较老的一组波长较大,河流流向为左上-右下。
10风暴岩在风暴影响下在海洋和水盆地中形成的沉积岩,风暴岩主要沉积在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沉积环境特点为高速流动,强的往复运动,方向时常改变,或有旋卷,而能量则在不太长时间内很快衰减。
11洞穴遗迹底栖生物生活在泛滥平原与滨海地带环境中,为保护生存免遭水流与波浪冲击,和食悬浮游生物生活的一种长期永久性通道潜穴,呈直管形、分岔形、U字形。
12波纹干涉两组能量相似的波纹相互干扰,形成均匀分布的加强区和减弱区。
13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
沉积体系概念及分类1.沉积体系概念物质组成、地质意义,微观宏观细节。
但更大范围的规律(盆地分析),则前面只是基础,如何研究能否把多相带作为整体研究。
70 年代初期,首先在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总结这样规律,相应出现适合盆地分析和沉积体系的概念。
Fisher (1967): 沉积体系是成因由现代或古代推测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联系的三维组合;Scott (1969): 沉积体系是指空间上关联的三维组合;Reading(1978): 沉积体系是成因上或环境上相互关系。
定义:强调空间组合,成因是提到,但却没有系统性,那么沉积体系类型。
(三维组合),我国陆相盆地,河流体系发育,固从水动力出发,建立能够进行成因分类的概念势在必行。
朱筱敏(1987):提出沉积体系,由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多种沉积相(相、亚相、微相)的组合称为沉积体系。
2.沉积体系划分陆上体系域:河流体系、冲积扇过渡体系域:三角洲、扇三角洲、堡坝海(湖)体系域:正常海(湖体系)沉积体系、陆上体系域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湖泊沉积系过渡体系域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堡坝体系海洋体系域海洋沉积体系、浊积扇体系、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分类表一.冲积扇沉积体系1.冲积扇形成条件及形态① 造山运动高地形:首要,存在大量碎屑物② 干旱、半干旱气候:潮湿长年河流,间歇性水流③ 地形陡降突变:陡—缓易使大量物质沉积④ 保有需要长期稳定沉降:地史保存下降,否则风化剥蚀尽⑤ 平面呈扇状,剖面透镜状、楔状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相带)2.冲积扇沉积相类型① 漫流沉积:河床渗出,席状或丘状沉积,细② 河床充填:间歇性河床,切割底床,粗③ 筛状沉积:特殊物源,如石英岩,舌状大量砾石层,渗透性好,不能形成地表流,渗流,扇体表面的砾石层称筛状沉积。
④泥石流沉积:特殊物源,泥砂砾混合物源沉积3.冲积扇体系的沉积特征二.河流沉积体系1.河流形成及类型:条件:① 常年水流(间歇不断)潮湿气候可形成长年河流。
沉积构造Section two Sedimentary Structures沉积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匀一性而表现出的宏观特征。
根据形成时间可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如周口店八角寨燧石结核)。
原生沉积构造是在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不久、以及其固结以前形成,因而是沉积环境的重要判别标志。
§2.1 物理构造(Physical Structures)层面构造[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 底面印痕(bottom imprints)]和层理构造(bedding Structures)1、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波痕(ripple marks), 雨痕(raindrop mark), 细流痕(rill marks), 泥裂(cracks)(1) 雨痕(Raindrop marks)圆形或椭圆形,在少雨区发育较好。
指示水上环境或半干旱环境,说明沉积物曾经出露水上(暴露标志)。
(2) 泥裂(Cracks)平面上为多边形,剖面上为“V”字形,由泥岩脱水、收缩或干化而成。
指示干旱气候或水上环境(暴露标志) 。
(3) 细流痕(Rill marks)由于细小水流侵蚀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树支状痕迹。
指示水面下降或水上环境。
(4) 其它表面痕迹(The other surface marks)工具痕迹、障碍痕迹、弹跳痕迹等2 底面印痕(Bottom Imprints)底面印痕发育于沉积物(砂层)底部,为表面痕迹的铸型。
(1)槽铸型(Flute imprints): 平行水流方向的瘤状突起,上游端高而窄,下游端低而宽,可以指示水流方向。
(2)纵向脊和沟铸型(Longitudinal furrows and ridge imprints):相间排列的沟和脊,平行水流方向,但不能指示上、下游方向。
(3)沟铸型(Furrow imprint):窄而长的脊,平行水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