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尚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城市建筑规划之我见

关键词:巴黎、建筑、高度、艺术、政府、改建、跳蚤市场、革新、复古、改变

概述:法国城市建筑无论是从整体还是细节上来看,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与中国建筑规划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特征。本文结合相关实际以及个人观点,将中法城市规划进行对比。

一、建筑的统一性

巴黎人口众多,而土地面积小,照理说,尽可能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更符合当地实际,简单的说,就是依靠扩展楼层高度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但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巴黎并没有为了更多的容纳而无限制的发展高楼层建筑,甚至,除去地标式建筑外的其他房屋,共同组成了一个着装统一,保持站立的“部队”。不仅是在建筑的高度上,在建筑的外形和颜色上也都透出一种单一性,单一的方方正正,有的加一截小斜坡屋顶;单一的黑白灰,偶尔点缀些红砖绿瓦;真正彰显华贵的镜面、金粉、大理石倒不常出现在建筑上。包括“老佛爷百货”的外观也比想象中低调的多。每个“士兵”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中规中矩地坚守着,没有一丝标新立异。而其他的色彩就交给绿地喷泉、咖啡店前的遮阳篷和路人们各式的服装首饰来点缀。这么一来,也就使得巴黎制高点埃菲尔铁塔、市中心凯旋门、收藏圣殿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式建筑,从城市楼房中凸现出来,恣意地张扬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但若是漫步在巴黎的街头,近距离看每一位“士兵”的“脸”,却又会发现每一栋楼房都流露出不同的味道,它们都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一起变老着。巴黎整体建筑中所具有的这种大同小异的特色,主要是归功于十七世纪,亨利四世将那些昔日破烂的房屋进行了一次统一规划,明确了城市的中轴线,制高点和中心点,将原本七零八落的街道划归成一条条直线和规则图形。并且随后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每位国家元首都保持着对城市建筑的严密规划,也就将改造后的城市建筑特色完整而长久的延续至今,由此可见前人对于建筑规划的前瞻性和后人对规划制度的执行力。

对于这种高度控制,从另一方面来看,我想政府是出于避免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考量。毕竟,城市只有那么大,楼层统一到一定高度,也就制约了城市的容纳力。保持城市容纳空间的有限,那么更多的人就无法向城市中心迁移,缓解了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分散人口到郊区和乡村生活,也有利于更好的发展郊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缩小地区的贫富差距。

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建筑规划就不那么科学严谨,多是抱着想到哪里,建到哪里的心态。从历史发展到现在,那种低矮的四合院、大杂院式楼房逐渐在城市人眼中消逝。随着经济发展,楼房开发商追逐经济利益,政府力求城市建设效率,楼层高度便无限度的向上扩展以容纳下越来越多的人口。无论是办公楼还是居民楼都拼命往高处建,无情的剥夺了老平房晒太阳的权利,好像是能建得高就证明了什么一样,且不说,过去新闻里报道过的很多“楼歪歪”、“楼脆脆”。也不提随着楼层增高,人口在城市集中而随之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楼房随着人们追求的变化也不断变的实际,缺少了人情味。老实说有时候,从两栋高楼间走过,感觉像是两位带着黑框眼镜的干练型女强人,在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那高度的压迫感,伴随着因狭管效应而形成的大风扑面而来,油然泛起的复杂心情,大概就是所谓的“城市人生存的压力”吧。在美国电影中常常可以看见,纽约街头的路人们形色匆匆,一手拿着公文包,另一只手则紧攥着风衣的领口,埋头迅疾走过不愿多做停留。而法国电影中,巴黎的街头则截然不同,低矮而外观朴素的建筑像是对你微笑招手的老人,褪去凌厉和冷峻,更多给人一种慈祥、亲切之感。随处可见的小店面,每一间都对你敞开大门,每一处都飘散着咖啡的醇香,这样的地方多令人流连驻足,似乎随便一张长椅都在对你张开怀抱,邀请你

共度一段下午茶的时光。

二、建筑的艺术改建

提到城市空间利用,在我看来,法国人采取了别出心裁的方式——改建,最典型的改建事例必须是享誉“欧洲最美博物馆”的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的原址建于1898年,最初是为了迎接巴黎世博会,便由巴黎奥尔良铁路公司向国家购买了这块地皮,修建为火车站。火车站大厅采用石质、钢和玻璃的组合与新古典雕塑品的装饰外表,完全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象征着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当时,奥赛火车站是法国最为华丽、流通量最大的火车站。后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奥赛火车站越来越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以至于在1939年被废弃。时至1986年,废弃近47年的奥赛火车站才又宣布重生,与卢浮宫和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在巴黎,类似这种旧建筑改造博物馆的例子实属不少。巴黎对建筑的保留像是对待艺术收藏一样重视。也正是如此,当地的建筑哪怕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依旧能看到些许曾经的模样,或许在祖父辈的照片里还能追溯到某栋建筑刚兴建而成的新貌。人们今天走过的路,兴许还有当年女王坐马车游街时留下的的马蹄印迹。建筑将历史沉淀下来,每一栋楼都见证了兴衰,自然而然的透出一种“古”的味道。在看法国电影时,就注意到主人公们居住的房子大多都有略显灰暗沧桑的楼道,有一踩上去就嘎吱作响的地板,还有斑驳的满是涂鸦的墙壁。久居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样的hi-tech新兴建筑,法国人反而难以接受它的一反常规。

。同时,我猜想减少对土地的再改造,想必也有利于保护土地和基石的稳定吧,毕竟对一块土地反复挖掘、建筑就像是烫了头发而不护理,总归是有伤害的。时间一长,像地面下陷,断裂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了。

如果说建筑改建还算平常,那对于奥赛火车站进行“艺术性”改造则是最令我惊叹的一点,要说火车站和博物馆,一个熙熙攘攘,一个宁静致远,实在是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最后,他们的结合却是那么自然而然。(这倒是让我想起,在汉口大智路本有一个老车站,别具风格的白墙绿顶和古钟,被打上“历史保护建筑”的标签后,一直被锁着,荒废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政府若能想个法子加以利用一定也是很棒的建筑改造事例。)众所周知,巴黎人格外热爱艺术,看展览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当尽的义务,充满乐趣的义务,哪怕是排队都有它特别的兴味。在其他国家,人们在商店前耐心排队,等的是买食物,买培根烤肉,而在巴黎,大家排队是为了Francis Bacon。这也就不奇怪大大小小、出名不出名的博物馆散落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散落在文人艺术家的故居里。艺术融入了巴黎人的生活中,他们也就能赋予艺术无限的可能。

除去热爱艺术的原因,法国建筑的改建应该也与当地人“再利用”的习惯有关,这从他们的跳蚤市场文化中也可见一斑。跳蚤市场可以说是什么物件都有,大到家具、电器,小到服装、首饰,因为他们平日处理旧家具或电器时是需要自己掏钱的,所以拿到跳蚤市场上来交换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当然更划算了,况且个人不需要的东西并非完全没了价值,到了他人手里兴许能派上大用场。而这些物件经过一再的转手,反倒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何乐而不为?这种习惯也随之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之相反的,高速发展的中国,更多追求“日新月异”。就我所知的,拿武汉来说,有很多的废弃工厂、厂房,因为地段或是发展跟不上……种种原因就此沦为危楼和流浪汉的滞留地,而一些地段好的古朴老房子则一再面临拆迁和翻修用于商业。记得我早两年去昙华林,那里被各种“文艺”占据,一棵树、一个靠椅、一间特色小店都成为人们争相合影扮文艺的景点。上个月又去了一次,但好些店面已经改改头换面,有开餐馆的,有卖卤味的,甚至还有“潜江小龙虾”入驻……原本满是书香、咖啡香的小路上现在充溢着的尽是饭菜烟酒味儿,怕是没有再去的打算了。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设上力求革新,但另一方面,又在建筑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