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之第五章 货币供给均衡与非均衡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 供求的非均衡。 2、利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 表现为利率的变化。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产生 通货膨胀,会使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下降;货币供给
小于货币需求时,产生通货紧缩,会使名义利率下降实
际利率上升。
四、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
社会总供给 货币的实际需求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 达到新的均衡
社会总供给未增加 物价上涨 货币的名义需求增加,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 处于强制均衡状态
2、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影响
货币量适度增加、 社会经济效益趋好 社会总需求超过 潜在生产要素
商品供给增加
货币 供给量
社会 总需求
物价上涨
总需求与潜在生产要素在比 例和结构上不相适应
(二)缪尔达尔对威克赛尔货币均衡理论的修正
1、对第一个均衡条件的修正 威克赛尔 货币利率=自然利率 缪尔达尔 货币利率=资本预期收益率
现有实际资本的价值=再生产成本 利润=0 新投资=0 这是一种静态均衡,而威克赛尔研究的是动 态均衡,因此其第一个均衡条件是不确定的
2、对第二个均衡条件的修正
威克赛尔 缪尔达尔
的货币供给量
(三)政策调整货币失衡的方式
3、 混合型调整
4、逆向型调节
指当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央行不是采取
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
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其内涵是:如果货币供给量大于
货币需求量,同时存在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银行
可以提供追加贷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商品供应 量的追加来消化过多的货币供应量。
威克赛尔货币均衡理论的贡献
为后来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奠定了基础。 2、通过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经常背离论证了市场 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单纯的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经 济的自动均衡,要想维持经济的均衡需要政府的干预。
1、首次把利率区分为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这个区分
3、第一次把处于分离状态的传统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 融为一体 。
◆社会总供给(Y):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
表现为市场上以货币表示价格的一切商品的供给 。包括
消费(w)、储蓄(s)和税收(g)。
◆社会总供求平衡,即:D=y;也即:
w+s+g=I+C+G。
(二)货币供给量、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1、货币供给量影响社会总供给的途径
有闲置的生 产要素
货币 供给量
社会 总需求
在纸币流通时代,出于向赤字政府贷款等利益原因,
(三)货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与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等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3、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交往形成国际收支,它对国内物资供求平衡也 可能最终导致总需求的扩展,从而导致货币失衡。
会发生影响。如进口的技术设备过多或出口消费品过多,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一、威克赛尔的货币均衡理论及其发展 (一)威克赛尔的货币均衡理论
银行利率
1、相当于实物资本生产力的利率; 2、是借贷资本供求相一致时所形成 的利率 ;3、是使货币保持中立, 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保持稳定的利 率
(货 充币 分均 就衡 的 业条 )件
货币利率=自然利率 储蓄=投资
◆ Ms<Md,即物价上涨,预期的短缺增加,名义国
民收入增加,而实际国民收入增加受阻,或增幅下降。
◆ Ms>Md,即物价下跌或趋于稳定,预期的短缺消
失,企业库存增加,商品销售不畅。国民收入下降,经
济处于停滞状态。
三、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
1、 物价
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
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
◆税收方面:增设税种;降低征税基数;提高税率;
加强纳税管理
(三)政策调整货币失衡的方式
2、需求型调整: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
情况下,从增加货币需求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
供给量
◆银行、财政、企业联合增加商品商品供应量
◆扩大进口,因此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
◆提高商品价格,通过增加货币需求量来吸收过多
◆货币均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Md与 Ms自身相适应,
还必须联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来分析,货币均衡还
要求货币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的均衡。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含义 ◆社会总需求(D)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 包括投资需求(I)、消费需求(C)和政府需求(G)
的支出总量,表现为有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 。
的消费品量与资本品量的比例
3、货币数量增加,使货币供求非均衡,失去中立性, 不仅引起生产结构失调,经济非均衡,还将导致经济危 机
◆政策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二、凯恩斯及其后继者的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私人企业无法 增加货币供给
生产弹性=0 现 货币需求大 代 货 于货币供给 人们的货币 替代弹性 =0 币 需求旺盛 三 大 利率水平趋高 特 点 周转灵活、保藏费用低 投资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不足 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结论:要解决经济危机,需降低利率水平,而降低 利率水平的唯一途径是增加货币货币,即经济均衡的恢复 需政府政策干预。
上述的每一项变动都能使货币量减少或被消化掉,从 而使货币供求恢复原有均衡或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均衡。
2、信用货币的自动均衡机制 ◆纸币是价值符号,人们不会贮藏;货币管制不允
许输出入
◆货币流通速度在抢购时加快 ◆产出在通胀初期可能增加,但总体会减少 ◆物价的上涨可以是绝对的和持续的 显然纸币的自动均衡以牺牲社会生活水平为条件, 代价太大,社会成本太高,因此只有实施干预均衡
五、货币供求失衡的调整
(一)货币供求失衡的调整方式
◆自动调整:即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条件下,由市场
机制进行调整 。
◆政策调整:即政府根据失衡的原因,采取干预行
为进行调整
(二)自动性货币供求平衡
1、金属货币自动均衡机制
金属货币的三大自由;金属 货币具有充足的实质价值
使用MV=PT公式,假设存在一个△Ms,则自动均衡机 制可通过以下几个因素的变动完成: ◆M量由于贮藏和输出而自动减少 ◆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商品产出量增加 ◆物价的上涨
(一)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 1、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了,但 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中货币吃紧。 2、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仍然紧缩银根,
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原本均衡的货币走向货币供应
小于货币需求的失衡状态。
(二)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
货币当局可以轻易增加纸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大于货 币需求量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
(三)政策调整货币失衡的方式
1、供应型调节: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时,从压 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 减少基础货币供给(减少给商行的贷款指标、收回已贷出 的款项)
◆央行方面:卖出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商行方面:停止对客户发放新的贷款;到期的贷款
不再展期;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财政方面: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增发政府债券
结构性价格上涨
(三)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商品供给
时 期 的 货 币 需 求
商 品 供 给 决 定 一 定
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 商品市场的平衡
商品需求
对 商 品 的 需 求 货 币 供 给 形 成
货币市场的平衡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必须以货币需求为基础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致使经济发生向上或向下累积
运动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哈耶克对威克赛尔货币均衡理论的发展
1、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不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
一致,而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保持不变。
2、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三个比例相等,即用于购买消
费品的货币量和购买资本品的货币量的比例,等于消费
品需求量和资本品需求量的比例,也等于周期内所生产
储蓄=投资
储蓄=总价值投资
总价值投资=实际投资-折旧+升值
3、对第三个均衡条件的修正
威克赛尔 缪尔达尔
商品的一般价格稳定不变
全部货币价格均匀变动
缪尔达尔的结论
均衡态势只是经济体系的一种状态,背离均衡的态
势一旦出现,经济的动态发展也随即开始。不能把货币
均衡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稳定不变的状态,而应把它作
三、弗里德曼的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要使货币供给与货 币需求相适应,就必须稳定货币供给。 ◆政策主张:货币当局公开宣布并长期用一个固定 不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币值、 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讨论:
当前我国货币非均衡的表现及其原因。
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种需求
也是随客观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货币需求
量难以界定。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再多的货币都会被流通所吸 收,因此,不管社会货币需求状况如何,货币供给量与 货币需求量始终相等。
(二)名义上的货币供求均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 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名义货币量可以反映出三种动态 趋势,即: ◆ Ms=Md,即价格稳定,预期的短缺趋于稳定,国 民收入增加。
商品的一般价格稳定不变
第 一 定 个 作 条 用 件 起 决
三 者 同 时 具 备 ,
货币利率<自然利率,超额利润产生,企业扩大生产, 资本需求增加,投资大于储蓄,物价上涨;反之亦然
威克赛尔的政策主张
◆自然利率的变动是无法人为控制的,货币 利率却在央行的控制范围内,因此,使货币利率 =自然利率的唯一办法就是调节货币利率。即央 行通过控制利息率来维持经济稳定 。
第五章 货币供给均衡与非均 衡
第一节
一、货币供求均衡的内涵
货币供求均衡
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即货币供给量的实际操作结果和客观需求量相一致,或当 年货币发行量与经济增长的合理需求相适应(Ms≈Md)
◆货币均衡不能机械地理解为Md与 Ms的绝对相等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百度文库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第二节 货币供求非均衡及其调整
一、货币供求非均衡的含义 ◆基本含义:即货币失衡,指一国一定时期货币供 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不相适应,即Ms≠Md。
◆货币失衡的表现形式:
Ms>Md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Ms<Md
物价下降
通货紧缩
二、名义的货币供求均衡与实际的货币供求均衡
(一)名义的货币供求始终处于均衡
◆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