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成年记:1996年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股市十大经典案例..中国股市“铁达尼号”————琼民源琼民源:1996年4月1日收报2.08元,1997年2月27日摸高至26.18元,加上1996年中的10送3除权因素,其理论最高价应在34元以上。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琼民源的最高理论升幅达1637%。
1.87亿流通盘的股票,1996年跑完全程,1997年开市后仍然是“快马加鞭未下鞍”。
琼民源:这艘超豪华的巨轮,满载充满梦幻的股民启航,向着希望的彼岸汽笛长鸣。
然而,股海无情,1997年2月28日,中国“铁达尼号”琼民源股海沉船。
沉船当日成交5635万股,均价23.75元,有13.38亿元的资金胜利逃生。
同时,有13.38亿元的资金在最后一天入套。
琼民源的庄家以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将股价一年之内翻了17倍。
以其巨型的流通盘和豪华的“成长性”而言,是中国股市名副其实的“铁达尼号”。
“有背景”的权人士。
因此而造成的一日之内13.38亿元的成交额,使多少机构和散户从此落入暗无天日的深渊中国股市的前航母——3354上海石化上海石化,中国超级大盘股,总股本72亿股,流通盘7.2亿股。
该股为主力部队驾驭的航空母舰。
从1994年开始有超级主力进驻,每年中期发作一次,一方面以旗舰的姿态炒作;另一方面通过它调控沪市大盘。
在1996年刚刚完成一轮炒作之后,又赶上下半年的中国牛市大行情。
该主力不失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映,开始了一轮惊心动魄的炒作。
1996年9月20日,该股以完成为期1个月的W双底的底部形态打响了本轮炒作的第一枪。
当日开盘 3.90元,报收4.19元。
至10月25日,股价已上摸8.28元,1个月的时间,股价升幅达212.3%。
其间两次连拉7阳,中间只隔1天的喘息时间,在这23个交易日中,如以日K线形态中的酒田战法分析,几乎日日都该卖出。
从10月22日起,主力已开始出货,至11月6日经过12个交易日,主力已将大部分筹码交给了散户或其他大户,而此时的大盘正处于最疯狂的冲高阶段。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6年股市回顾回顾过去的股市交易历史是理解和预测未来股市走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1996年股市作为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年,其经历了种种波动与挑战,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经验教训。
本文将以1996年股市为主题,回顾该年度的股市情况,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启示。
1. 1996年股市整体回顾1996年,中国股市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形势。
这一年,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分别以%与%的涨幅结束。
其中,股市似乎经历了一波上行的阶段,然而在年底却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1996年的股市特点是波动剧烈,投资者在其中经历了较大的风险与回报。
2. 影响股市变化的因素在回顾股市波动时,我们不能忽视影响股市变化的多种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状况对股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96年,中国的GDP增速达到%,但伴随着通货膨胀问题和资金链紧张,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情绪产生了较大波动。
其次,政策面对股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当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改革,对于股市的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市场预期和外部环境也是影响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6年,中国面临着许多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如美国的总统大选、香港回归等,这些事件对股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3. 1996年股市的启示通过回顾1996年股市的波动,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不受市场情绪的左右。
在股市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投资者应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风操作。
其次,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情况和政策动向,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最后,分散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应该铭记于心的原则。
在1996年的股市中,很多投资者因为集中投资而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合理分散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4. 对未来股市的展望回顾过去,对未来的预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股市的走势。
根据对1996年股市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预期息息相关。
因此,在未来的股市交易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方面的变化,并结合股市走势制定投资策略。
中国股市发展A股市场自从1990年成立以来,产生过8次较大行情:1、1991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点到1429点5月17日,上证综指探底104点。
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通金魔方软件。
1992年1月19日起,邓小平视察深圳四天,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1992年5月26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429点。
2、1994年7月29日上证综指325点到1052点2月22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
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政策: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
5月9日,深圳投资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深发展普通股2.02%。
7月29日,上证综指探底325点。
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三大救市政策”:一、停发新股,二、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三、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9月13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涨到1052点。
3、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512点到1510点1月19日,上证综指探底512点。
当年,国务院证券委下发文件要求大规模开展股份制改造,发展证券市场,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改造国企。
5月1日,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
8月22日,央行第2次降息。
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
1997年5月12日,上证综指涨到1510点。
4、1999年5月17日上证综指1047点到2245点5月17日,通金魔方软件上证综指探底1047点。
5月24日,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正式启动,湘财证券获批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资到10亿元。
6月1日,国务院决定降低B股交易印花税,由4‰降至3‰。
6月10日,降息。
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中国股市成年记:1996年中国股市的发展,在1996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且给中国许多的民众带来巨大的利益。
凡是经历过1996年炒股的人都知道,当时的社会对于股票市场的关注与倾心程度,可以怎么说,与2007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几年的股票交易市场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在社会上出现的股市能够带给民众巨大财富的宣传,在1996年开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而且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市场扫描1996年伊始,市场跌得一塌糊涂,没有人知道这一年的股市会怎么样。
1996年1月19日,沪指盘中出现新低512.83点。
但一波大行情就此拉开帷幕。
以深发展为首的绩优股率先发力,深科技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7.09元涨到20.99元,涨了近2倍!此后各色股票粉末登场。
“股市首骗”琼民源的股价在1996年里涨了10倍!而股指的涨幅也很惊人,到当年12月,上证指数基本翻倍,盘中最高见于1258.69点。
1996年上证指数走势图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到1996年10月底,沪、深两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467家,上市总股本达10000多亿股,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到9800多亿元,1-10月份的股票成交金额为13000多亿元;证券公司有96家,证券兼营机构2000多家;投资者开设的股票帐户数达到1800多万,证券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996年10月底,管理层在1个月的时间内连发12道“金牌”提示风险。
然而股市仍然止不住地涨。
直到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股市的文章,才给发烧的股市狠狠浇上了一盆冷水——当日开盘4分钟内,两市499只股票,除6只停牌外,几乎全部跌停!大盘几乎连续三天跌停,上证指数最低跌至855点。
重要事件盘点股市神话“琼民源”“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1996年人民日报股市社论在1996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股市的运行状况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对1996年人民日报股市社论的回顾和评论。
社论文章首先指出了1996年中国股市的整体状况。
文章指出,1996年股市经历了连续的上涨行情,投资者信心高涨。
特别是在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吸引了大量的散户投资者进入股市。
其中,自己股民人数接近2000万户,市值超过4000亿元。
然而,社论也明确指出了股市上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资金短期内的集中流入导致了市场短期内的过热现象。
大量的投机资金进入股市,推高了股票价格,使得市场泡沫不断膨胀。
其次,由于股市的火爆,一些投机行为也开始泛滥,例如虚假信息传播、市场操纵等。
这些投机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针对股市上涨的一些问题,社论强调了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
社论认为,应当加强对股市的监管,防范投机行为的滋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社论指出,股市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健康的经济基础。
文章提到,1996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GDP增长超过9%。
这为股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社论也指出了一些尚需解决的经济问题,例如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进一步推动股市的健康发展。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社论对于投资者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和引导。
社论认为,投资是一项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事业,投资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仅要看好股市的短期行情,更要关注企业的实际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
此外,投资者还应当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的耐心。
社论的最后,强调了股市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作用。
股市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工具。
只有健康稳定的股市才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1996年人民日报股市社论总结了中国股市的整体情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的建议。
中国股市大事记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上证综指当日从617点上涨到最高点1266点,有的个股单日涨幅甚至达到500%。
随后5个月,上证综指大跌到386点,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股市应声下跌,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低开被拉起,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1999年9月9日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12月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次年牛市行情再度启动。
1996年股市回顾
1996年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股市经历
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和事件,对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1996年是中国股市发展的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刚刚开
始试点推行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改革,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
1990年代初,中国股市还相对较小,但在1996年开始迅速扩大。
其次,1996年是中国股市迎来第一次大牛市的年份。
中国A股
市场在这一年经历了一波持续上涨的行情,投资者信心高涨,市场
交易活跃。
股指从年初的低点逐渐攀升,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一波
牛市的推动因素包括政策利好、经济增长和外资流入等。
然而,1996年的股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股市
发展相对较短时间,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乱象
和不规范行为。
其次,由于投资者对股市的热情高涨,市场出现了
过度炒作和泡沫化的现象,一些股票价格被高度夸大,投机行为增多。
另外,1996年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对股市产生了影响。
例如,1996年7月,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此外,1996年还出现了一些重大的企业上市和重组案例,进一步推动了股市的发展。
总而言之,1996年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一年,标志着中国股市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扩大和发展的阶段。
尽管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整体上股市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为后续的股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6年大牛市纪要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又不会简单地重复,每一次牛市的降临,都会有似曾相似的东西。
1996年开始的一轮牛市,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的512点,上涨到1997年5月的1510点,期限持续长达一年零四个月,是A股历史上的第二波大行情,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轮牛市,看一看它的来龙去脉,做到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上证指数:1996年大牛市行情启动的原因自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过热,海南开发热为代表)到1996年已经实施了三年,随着经济中泡沫的消除,中国股市已经连续走熊三年,许多股票已跌到最低的极限。
从深沪两市的基本状况方面看:96年初深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3倍,沪市为20倍,有很多绩优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均为10倍以下,深科技(3.58元)等股票更是只有3倍,当时深市的流通市值为341亿,沪市为495亿。
到处都是便宜的股票,这无疑给投资者进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96年北京小西天的一个证券营业厅(资料照片)经济经过调控之后,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宏观政策也利好不断。
3月30日,央行宣布4月1日起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4月1日,国务院批示要“稳步发展,适当加快”,5月和8月,央行两度降息,所有这些措施,导致资金面上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这给了股市以本质上的刺激,人们对经济的增长也充满了信心,各路资金陆续涌入股票市场,加上对97香港回归利好题材的期待,从而造就了一轮大牛市。
板块轮动,疯狂暴涨1996年春节过后,股市连连跳空高开,在行情启动时,绩优股领头顺势大涨,低价股已跌无可跌,长短线资金各有取舍,形成板块轮炒的效应,深沪大盘全线飘红。
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而那一年A股市场总共才有513支股票。
沪市的领头羊是上海石化、四川长虹、申能和陆家嘴,深市的领头羊则是深发展、深宝安、深万科以及深科技。
从成交额看,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日均成交额,比香港股市最高日成交额还要高出很多,而沪深两市流通股总市值只相当于香港股市的1/10,由此可见,A股当年交易过度投机十分明显。
中国股市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投资必须要看历史,以史为鉴。
1996年,十二道金牌1996年下半年,股市疯涨,股民赚钱乐翻了,为此,管理层采取一系列打压股市措施,共计连续12项政策,才把股市彻底搞死熄火,这就是著名的“12道金牌”。
连续11个打压政策没搞死股市,股市反而连创新高,1996年12月12日大盘创出历史新高,然后出台第12个打压政策最著名,1996年12月16开始实行10%涨停板制度;在此之前股市没有10%涨停板制度,这就是政策不允许股票涨!也是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立刻股市大盘连续4天跌停板,6个交易日从1258跌至867点。
所有股票全部连续4天跌停!1997年,上调印花税1997年3月至5月,大盘开始反弹,在深发展、四川长虹的带领下,沪市指数从870点一路攀升至当年最高1510点。
深成指创出6103点的历史最高点——此高点到2006年年底才被突破。
股民再次赚钱乐翻了天,结果又有一系列政策打压股市。
1997年5月9日,印花税上调升至5‰。
1997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人总行、国家经贸委规定严禁三类企业入市。
1997年6月6日,人民银行发出通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1997年6月17日,深发展贺云受到证监会处罚,被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5年内不得在证券界内任职,其错误是违规动用深发展资金炒作深发展股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7月1日休市,7月2日沪市跌4.10%。
1997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沪深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自此,又一代股民光荣死在了股市上!直到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爆发。
1999年,“证券大法”1999年5.19行情爆发,股民赚翻了天,1999年6月30日创出历史新高1756点,,上证指数从1047点直上1756点,涨幅67.72%,深成指涨94.21%。
1999年7月1日,颁布《证券法》开始实施,打压股市,股市当天应声大跌7.61%,几乎全线跌停。
1: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 涨幅1487.8%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
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一次回头: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01-386.85 跌幅73%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
2: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85-1558.95 涨幅301%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的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15.22, 0.04,0.26%)(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
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第二次熊回头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95-325.89 跌幅79%1992年开始,新股发行大幅扩容。
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第二次熊市来临。
沪指在94年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3:第三次牛市 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89-1052.94 涨幅224.4%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三大就是措施。
(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月时间,股指涨幅超过200%,最高达到1052点。
中国股市发展大事记中国股市大史记1997-02-19 邓小平逝世1997-02-03 原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被判有期徒刑15年1997-01-20 《上市公司检查制度实施办法》颁布1997-01-17 张家界炒做本公司股票被证监会处罚1997-01-04 四大商业银行与信投公司脱钩基本完成1996-12-16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1996-12-16 股票交易恢复涨停板制度1996-12-09 证监会要求把风险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996-12-06 证监会连续处罚在股票发行中违规的机构1996-12-05 上交所通知强调加强股票帐户管理1996-11-20 证监会严肃查处海通、深发展违规行为1996-11-15 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严肃处理下属分行违规1996-11-01 证监会发出通知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1996-10-30 深交所调整债券交易费及国债回购抵押比率1996-10-26 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出台1996-10-25 证监会向证券、期货交易所派驻督察员1996-10-23 沪市重上1000点1996-10-23 深圳债券市场推出国债回购业务1996-10-05 证监会通报批评浙江凤凰1996-09-28 证监会通知要求加强对期货经纪机构监督1996-09-24 上交所决定下调交易佣金1996-09-12 上海推出沪市百家上市公司优惠政策1996-09-07 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强调证券市场要加强监管1996-09-03 证监会调查处理石油大明严重违规行为1996-08-29 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年利率下调1996-08-23 央行再次大幅降息1996-08-20 渤海集团中报违反会计制度而被暂停股票交易1996-08-14 证监会通知要求清理柜台交易1996-08-03 上交所修改送配股计算方法1996-08-02 冻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本公司股票1996-07-30 央行处理四大银行下属信托证券营业部问题1996-07-29 央行禁止金融机构涉足商品期货业1996-07-27 证监会要求加强对媒体披露证券等信息的监管1996-07-17 合并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正式揭牌1996-06-29 证监会要求沪深交易所清理和规范B股帐户1996-06-24 上交所宣布新股上市一个月后纳入指数计算1996-06-24 股票承销管理办法出台1996-06-14 深圳成份指教突破2000点大关1996-06-07 上交所将推出"上证30指数"1996-05-29 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1996-05-17 云南恒丰再度举牌“兴业房业”1996-05-11 国务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1996-05-10 北京金昌投资购入郑百文股票达到举牌要求1996-05-01 人行大幅降息1996-05-01 证监会取缔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1996-04-24 上交所调低七项市场收费标准1996-04-17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股份要统一托管1996-04-17 央行公告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1996-03-09 停止苏州商品交易所红小豆期货合约1996-02-17 深交所修改A股简称1996-02-07 证监会禁止股票发行中不当行为1996-01-30 证监会要求公司配股必须符合八个基本条件1996-01-25 证监会认定四川广华向外商转让国家股违规1996-01-05 证监会处罚中山火炬1996-01-03 《股份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发布1996-01-03 全国统一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系统试运行1995-12-10 证监会处罚违规的期货机构1995-11-24 财政部要求加强对证券期货业财务管理1995-11-20 深交所正式启用新的统一的证券帐户号码1995-11-07 证监会对“长虹事件”做出处理决定1995-11-01 证监会责令长春商交所停业整顿6个月1995-10-21 深交所调整领导班子,庄心一出任总经理1995-10-18 国家工商局吊销两家期货公司营业执照1995-10-05 人民银行宣布接管中银信托1995-09-27 证券委批准7家企业为海外上市预选企业1995-09-21 证监会等部门公布"3.27"事件查处结果1995-09-16 深圳证券登记公司与深交所合并1995-09-15 杨祥海出任上交所总经理1995-09-13 央行对信贷资金来源及运用情况进行专项稽核1995-09-11 《对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进行辅导的通知》发布1995-08-26 上市公司中第一次出现了经营亏损1995-08-25 证监会裁定转配红股上市属违规行为1995-08-23 中证报刊登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1995-08-21 福特认购江铃即将发行B股中的80%股份1995-08-09 五十铃和伊藤忠成为"北京北旅"第一大股东1995-07-14 证监会提高玉米期货交易保证金抑制过渡投机1995-07-11 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1995-07-08 证监会处理厦门国泰在配股中出现的问题1995-07-03 《惩洽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开设实施1995-07-01 95年以来人行第二次提高贷款利率1995-05-26 股息、红利纳税办法出台1995-05-23 沪深股市大跌,沪深跌幅创历史记录1995-05-18 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消息刺激,沪深股市大涨1995-05-17 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1995-05-13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颁布1995-05-05 深交所以成份指数代替综合指数发布1995-04-21 严禁交易公开发行但尚未上市的股票1995-03-31 周道炯被任命为证监会主席1995-03-18 上交所放宽国债期货涨停板幅度1995-03-07 国债期货品种恢复自由竞价交易1995-02-23 "3.27"国债期货事件1995-01-12 证监会查处两起重大证券违法违规案件1995-01-03 央行提高对金融机构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1995-01-01 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1994-12-01 《深交所席位管理暂行规则》实行1994-11-06 四部委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1994-10-18 厦海发股价一天暴升157%1994-09-30 证交所宣布95年起交易实行T+11994-09-20 上交所加强国债期货交易风险管理1994-09-06 沪指跃过1000点大关1994-09-05 深综指闯过200点大关1994-08-01 三大救市政策出台,沪深两市飙升1994-07-29 沪指创出历史最低点1994-07-01 《公司法》正式实行1994-03-30 “君万风波”1994-03-14 刘鸿儒宣布"四不"救市政策1994-02-22 深交所自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1994-01-26 因操作失误,广船股票以20元天价成交80万股1994-01-03 "世纪星源"(原深原野)股票在深交所复牌交易1993-12-29 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12-20 上证指数跌117点,上交所首次暂停交易5分钟1993-12-18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送配股暂行规定》1993-12-17 证监会暂停《证券市场》周刊信息披露资格1993-12-04 上交所率先推出国债回购新业务1993-11-22 深交所实施回转交易(T+0)1993-11-10 深万科宣布购入申华实业5%股份1993-11-09 证监会指出"北海正大"收购"苏三山"失实1993-11-08 "苏三山"事件1993-10-25 上交所开放国债期货交易1993-10-22 证监会就“宝延事件”公布处理意见1993-10-15 上交所决定B股实行T+01993-09-30 宝安宣布收购延中,揭开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1993-09-17 上交所确定临时停市处理方法1993-08-31 新股发行审核四原则提出1993-08-28 证监会公布“八•一七”事件调查结果1993-08-20 淄博基金上市,成为首只上市的投资基金1993-08-17 上交所异地行情传输中断一小时1993-08-15 证券委发布《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1993-07-11 人行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3-06-29 青岛啤酒成为首支H股1993-06-28 深圳B股改为港币挂牌结算1993-05-16 财政部提高93国库券票面利率1993-05-15 人行大幅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3-04-28 NET系统开通试运行1993-04-17 上交所首次设置B股交易专用席位1993-03-01 内部职工股首次上市交易1993-02-16 上证指数创1558.95点历史新高1992-12-10 沪市股票面额拆细至1元1992-12-01 股票买卖实行整数交易1992-11-17 上证指数跌至放开股价后新低374.49点1992-10-25 证券委及证监会成立1992-08-10 深圳百万人争购抽签表1992-07-07 深原野股票停牌1992-07-01 STAQ系统正式投入运行1992-05-21 沪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上涨105%1992-05-15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发布1992-05-07 人行成立证管部1992-01-16 江泽民视察上海证券交易所1992-01-13 兴业房产成为上交所开业后首支新上市股票1991-10-31 深南玻与深物业成为首次发行B股的公司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1991-08-01 琼能源发行首支可转换企业债券1991-07-11 上交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1991-07-03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1990-12-31 上交所两次调整股价涨跌停幅度1990-12-19 上交所开业1990-12-17 申华实业拆细股1990-12-01 深交所成立1990-12-01 《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施行1990-11-26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88-11-26 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立1988-04-26 真空电子首次采用溢价发行方式增资发行股票1988-04-11 深圳发展银行普通股挂牌上市买卖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7-05-01 深圳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股票1986-09-26 上海建立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1984-11-14 飞乐音响股票成为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1984-08-10 《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获批准1984-07-20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中国股市成年记:1996年
中国股市的发展,在1996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且给中国许多的民众带来巨大的利益。
凡是经历过1996年炒股的人都知道,当时的社会对于股票市场的关注与倾心程度,可以怎么说,与2007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几年的股票交易市场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在社会上出现的股市能够带给民众巨大财富的宣传,在1996年开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而且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市场扫描
1996年伊始,市场跌得一塌糊涂,没有人知道这一年的股市会怎么样。
1996年1月19日,沪指盘中出现新低512.83点。
但一波大行情就此拉开帷幕。
以深发展为首的绩优股率先发力,深科技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7.09元涨到20.99元,涨了近2倍!此后各色股票粉末登场。
“股市首骗”琼民源的股价在1996年里涨了10倍!而股指的涨幅也很惊人,到当年12月,上证指数基本翻倍,盘中最高见于1258.69点。
1996年上证指数走势图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到1996年10月底,沪、深两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467家,上市总股本达10000多亿股,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到9800多亿元,1-10月份的股票成交金额为13000多亿元;证券公司有96
家,证券兼营机构2000多家;投资者开设的股票帐户数达到1800多万,证券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996年10月底,管理层在1个月的时间内连发12道“金牌”提示风险。
然而股市仍然止不住地涨。
直到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股市的文章,才给发烧的股市狠狠浇上了一盆冷水——当日开盘4分钟内,两市499只股票,除6只停牌外,几乎全部跌停!大盘几乎连续三天跌停,上证指数最低跌至855点。
重要事件盘点
股市神话“琼民源”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
“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
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
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
这时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
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在“琼民源”被股民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
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
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
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
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
年报一出,市场无不
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
风险教育与12道“金牌”
1996年自元月初探低512点后,一直在走上升通道,一直走到12月的1258点,涨幅高达140%。
只要在12月12日以前买入股票,基本上都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而已。
到了12月份,整个股市已进入疯狂阶段,在那段时期,人人都在盼着出利空消息,因为只有利空消息,才能创造逢低买入的机会。
然而这股市也邪门了,各类证券报反复提醒股民,当前股市已过度投机,并且证监会在接二连三地处理违规券商。
可是此时的股市完全视而不见,虽然逢周六周日利空消息不断,但到周一股指仍是高开高走。
其间就出了中国证券史上有名的12道“金牌”。
从10月22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连续发布多道通知和评论,警告市场方方面面不要从事融资交易,严禁操纵市场,查处机构违规事件,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并在前一天晚上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破例宣读。
从10月起,证券管理高层开始变调,一团团冷风吹来,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关于防范动作风险、保障经营安全的通知》;《关于严禁操纵信用交易的通知》;《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的通知》;《关于严禁操纵市场行为的通知》;《关于加强证券市场稽查工作,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关于加强风险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通知》等,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住大盘的升势。
每一次打压,只能让股指稍一回调,随后又勇往直前,市场似乎对平日最害怕的政策利空麻木了。
评论员文章起决定性作用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要本着加强监管、增加供给、正确引导、保持稳定的原则,做好八项工作。
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文章指出,1996年4月1日至12月9日,上证指数暴涨120%,深成指暴涨340%。
几个月来新增投资者开户数800多万,总数超过2,100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他们众口一辞,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
这种对股市的估计是十分糊涂的看法。
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
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
评论员发表文章的当天,12月16日星期一,沪市跳空低开105点,开盘在1005点,收于1000点,当时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收在跌停板;深市当天也是跳空低开423点开盘在3776点,同样全部的股票也是收在跌停板。
用12月24日与12月9日收盘价相比,沪市跌掉31%,深市毁了38%,这意味着1200多亿元的纸上财富蒸发了。
其它热点事件
时代语录
“你开户了没有?”——1996年当时社会流行语
“全民炒股”——1996年出现在媒体上的新名词
注:12“金牌”内容
·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重申,证券经营机构不得在股票代理买卖业务中从事信用交易。
·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向证券、期货交易所派驻督察员,以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
·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并颁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对券商自营资格、风险控制等作出具体规定。
·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向全国各试点期货交易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期货交易实物交割环节管理,规范期货交易所的信息披露制度。
·1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提出对操纵市场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从严惩处;对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将严肃查处,直至吊销执照,并追究法律责任。
· 11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及境外证券经营机构从事外资股业务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12月1日起实施。
·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授权工作会工作上强调,地方证管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监管上来。
·11月20日中国证监会严肃查处海通证券、深圳发展银行在股票交易中非法为客户提供融资案件,对两家证券经营机构给予警告和罚款。
·12月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指出,规范基金业将是今年一段时期发展投资基金的首要工作;投资基金发展方向应以开放式为主;基金投资方向将以证券投资为主;上市公司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规范化。
·12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实施公司临时报告审查,规定上市公司披露临时报告必须经过交易所审核,交易所应当尊重上市公司对指定报刊的选择。
·12月9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和教肓的通知》,要求把风险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和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肓,提高证券市场防御能力。
·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规定到97年2月15日还未获资格证书的券商将不得从事股票承销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