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调度管理规程(DOC 135页)第一篇电力调度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1.1 为适应交流特高压大区联网运行,保障山西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电力工业能源使用效率,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调度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和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电力管理部门制定的适用于电力工业的其它法规及标准。
1.3 本规程遵循电力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山西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山西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
1.4 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电力系统发电、供电、用电及其它活动中与电力调度有关的行为。
1.5 山西电力系统是指由接入山西电网的发电、供电、用电等一次设备以及为保障其运行所需的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电力计量装置、电力市场和节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组成的统一整体。
1.6 电力调度机构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优质运行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机构,依法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行使调度指挥权。
1.7 山西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遵循“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各级电力调度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行使本级电力调度管理职能。
山西电力调度系统包括本省各级调度机构和有关运行值班单位。
1.8 本规程是山西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凡属山西电网统一调度的发电、供电、用电企业,必须遵守本规程。
各运行单位的现场规程、规定等与本规程相抵触者,均应根据本规程予以修订,若有关条款涉及省级电力调度机构管理权限时,必须事先得到相应认定。
1.9 山西电力系统内电力生产运行单位的运行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其他与电力生产运行有关的管理、技术和工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有关部分。
1.9.1 电力系统生产、计划、基建、检修、设计、科研等非电力调度系统部门在涉及省级电力调度机构业务管辖范围时,须遵守本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1 总则1.1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1.2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1.2.1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1.2.2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1.2.3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1.2.4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3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1.3.1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3.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3.3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4教育和培训1.4.1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1.4.2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1.4.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1.4.4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参加工作。
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l.5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
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1.6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规范(试行)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目次前言 (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调度AVC主站 (2)5.1 建模维护 (2)5。
2 控制区域划分 (2)5.3 运行监视 (3)5。
4 电压计划曲线 (3)5。
5 无功电压控制 (4)6。
电厂AVC子站 (10)6。
1 控制模式 (10)6.2 控制方式 (10)6.3 电厂子站系统设计要求 (10)6。
4 电厂子站系统信息要求 (12)6.5 调度主站信息交互要求 (13)6。
6 运行逻辑 (14)6。
7 方式切换 (14)6。
8 异常响应 (15)6。
9 安全约束条件 (16)6。
10 调节性能要求 (16)6。
11 电厂子站系统接口规范 (17)6。
12 设备配置安装要求 (18)6。
13 设备运行条件 (18)6。
14 AVC子站系统性能指标 (19)7。
变电站AVC控制 (20)7.1 集中控制模式 (20)7.2 分散控制模式 (20)8.附录 (1)附录A (资料性附录) AVC闭锁总信号接入要求 (1)附录B (规范性附录)地区AVC无功备用统计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C (规范性附录)中调AVC无功备用统计方法 (9)前言为贯彻落实公司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目标,完善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 VC)现有功能的完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并考虑南方电网实际运行要求而提出。
本规范作为南方电网A VC系统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的各章节是实质性内容,附录是资料性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河南电力调度规程河南电力调度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电力系统内发电、输电、售电、用电及其它活动中与电力调度有关的行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使用本规程所引用的法律、标准、技术规范、上级调度规程(规范)及管理文件等最新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200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公司——200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公司——200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200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国家经贸委——200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07《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516—2006《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T548—94-2-《关于加强电力系统管理的若干规定》能源部——1988《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5号——2005《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发改能源〔2007〕3523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22号——2006《电网运行准则(试行)》——DL/T 1040—20073术语和定义3.1电力系统由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和为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自动化设施等构成的整体。
(参见《电网运行准则》术语第1条)3.2电力系统运行指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的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
ICS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京津唐电网调度管理规程标准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集团公司 发 布DL/T —20目次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调度管理 (2)第一节调度管理的任务 (2)第二节调度管理制度 (3)第三节调度范围的划分 (4)第四节电网运行方式的编制和管理 (4)第五节电网有功出力分配、调度计划管理 (6)第六节电网的负荷管理 (6)第七节新建、改建工程设备投入运行的调度管理 (7)第三章设备检修的调度管理 (7)第一节设备检修的调度管理 (7)第二节检修工作票管理制度 (8)第四章电网频率调整 (9)第五章电网无功管理及电压调整 (9)第六章倒闸操作制度 (11)第一节总则 (11)第二节操作管理制度 (11)第三节基本操作 (12)第七章电网事故及异常处理 (14)第一节总则 (14)第二节电网频率异常的处理 (15)第三节电网电压异常的处理 (15)第四节母线故障的处理 (16)第五节线路开关掉闸的处理 (16)第六节变压器事故的处理 (17)第七节发电机事故的处理 (17)第八节电网振荡事故的处理 (18)第九节高压开关异常的处理 (18)第八章失去通信联系时的调度处理 (19)第一节失去通信联系时的正常处理 (19)第二节失去通信联系时的事故处理 (19)第九章水电调度管理 (20)第十章各类发电厂并网运行的调度管理 (20)第十一章同期并列装置与低频减载装置的调度管理 (21)第一节同期并列装置的调度管理 (21)第二节低频减载装置的调度管理 (21)第十二章稳定管理 (22)第十三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管理 (22)第一节继电保护的调度管理 (22)第二节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管理 (26)第十四章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 (27)第十五章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的调度管理 (28)附录 A :中调调度员值班管理制度 (28)IDL/T —20附录 B :前夜高峰负荷典型记录时间 (29)附录 C :发电机允许过负荷时间 (29)附录 D :用作图法求发电机负序电流 (30)附录 E :水电调度有关数据及规定 (30)附录 F :新建、扩建、改建设备应向中调报送技术资料内容 (31)附录G :年度方式计算应向中调报送资料内容 (31)附录H :调度术语示例 (32)附录I :操作命令示例 (33)修编说明 (35)IIDL/T —20关于颁发《京津唐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的通知华北电集调[1999]第13号天津市电力公司,集团公司直属各发、供电单位,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公司,华能北京热电厂:重新修订的《京津唐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经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现予颁发并决定自1999年12月1日起试行。
电网调度规范化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市电网调度各专业管理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电网调度所涵盖的各专业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电调[xx]968号电网县级供电企业调度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3 职责3.1 本标准的主管部门是供电有限公司调度所(简称县调)。
3.2 电力系统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县调在业务上服从福州电业局调度所的指挥。
4 管理内容及方法4.1 调度运行管理4.1.1 调度安全管理4.1.1.1 工作中没有发生误调度事件。
4.1.1.2 严格遵守上级调度纪律,无违反调度纪律行为。
制定并执行县调调度对象违反调度纪律考核规定。
4.1.1.3 有调度操作指令票管理规定;防止电网调度值班人员误操作规定;省公司两票实施细则。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格式规范、统一、内容正确,无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两票检查、分析和讲评制度,两票合格率100%。
开展调度员千项操作无差错奖励活动。
4.1.1.4 应制订调度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调度员需持证上岗。
制订且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并有培训和考试记录。
每年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考试。
4.1.1.5 每季度开展一次反事故演习活动。
每周召开一次安全日活动,进行运行分析和危险点预控,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
每月每人完成一篇书面事故预想和技术问答。
发生事故后应有事故分析报告,对事故处理进行评价。
4.1.2 制度管理4.1.2.1 调度台应具备省、地、县调调度规程;所辖变电站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规程。
4.1.2.2 设备异动单管理应按县网设备异动管理规定执行。
4.1.2.3 具备并执行调度运行岗位值班日常工作规定及运行交接班规定。
调度记录实行微机化管理。
4.1.2.4 调度台应制定地调许可县调管辖设备等相关规定。
4.1.2.5 认真做好电网事故紧急限电和超电网供电能力限电的管理,制定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并按方案严格执行。
4.1.2.6 各变电站一次系统图完整,配备与生产运行实际相符的主网、配网及地理接线图。
电网调度名词解释(值长必备)五篇第一篇:电网调度名词解释(值长必备)电网调度名词解释1、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利用距离保护的启动元件和距离方向元件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
3、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4、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大地进行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
5、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因阻抗元件反应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即反应短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而线路的阻抗与距离成正比,所以称这种保护为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6、零序保护: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就是常用的一种。
7、后备保护:是指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元件的保护元件。
8、高频保护:就是故障后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一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
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自动保护装置。
10、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和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11、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12、断路器失灵保护:当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动作而断路器操作失灵拒绝跳闸时,通过故障元件的保护作用于本变电站相邻断路器跳闸,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通道,使远端有关断路器同时跳闸的接线称为断路器失灵保护。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22年]83号公司系统各区域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有关直属单位:为适应电网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体制变化的要求,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行业标准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现予印发,自2022年3月1日起在公司系统内试行。
试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
附件: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印)二○○五年二月十七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目录1 总则1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32.1 一般安全要求32.2 高压设备的巡视42.3 倒闸操作52.4 高压设备上工作9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103.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103.2 工作票制度103.3 工作许可制度163.4 工作监护制度16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17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194.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194.2 停电194.3 验电214.4 接地21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235 线路作业时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安全措施256 带电作业266.1 一般规定266.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286.3 等电位作业296.4 带电断、接引线316.5 带电短接设备336.6 带电水冲洗336.7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356.8 感应电压防护366.9 高架绝缘斗臂车作业366.10 保护间隙376.11 带电检测绝缘子376.12 低压带电作业386.13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397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428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459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4710 二次系统上的工作4811 电气试验5211.1 高压试验5211.2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5411.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5411.4 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的工作5512 电力电缆工作5612.1 电力电缆工作的基本要求5612.2 电力电缆作业时的安全措施5613 一般安全措施59附录62附录A 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格式62附录B 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格式63 附录C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格式67附录D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格式72 附录E 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格式74附录F 变电站(发电厂)带电作业工作票格式76 附录G 变电站(发电厂)事故应急抢修单格式78 附录H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格式80附录I 标示牌式样81附录J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83附录K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87附录L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90附录M 紧急救护法911 总则1.1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1 总则1.1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1.2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1.2.1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1.2.2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1.2.3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1.2.4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3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1.3.1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1.3.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3.3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4教育和培训1.4.1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1.4.2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1.4.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临时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1.4.4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参加工作。
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l.5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
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1.6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最新版】目录一、电力行业概述二、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三、电力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要求四、技能等级对于电力行业员工的影响五、总结正文一、电力行业概述电力行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它关乎国计民生,承担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的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在规模和实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步形成了以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为主要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二、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划分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这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技能水平和职责,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逐步提高。
1.初级工:刚进入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力知识和操作技能。
2.中级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能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3.高级工: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
4.技师: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指导他人进行工作。
5.高级技师:在电力行业具有权威性的技术专家,能够领导和组织重大技术项目。
三、电力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要求电力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理论知识:掌握电力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电子等专业领域的知识。
2.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改进现有技术、设备和工艺的方案。
四、技能等级对于电力行业员工的影响技能等级对于电力行业员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薪资待遇:技能等级越高,员工的薪资待遇越高,以激励员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2.职业发展:技能等级是衡量员工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员工的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社会地位:技能等级是员工在行业内的地位象征,高技能等级员工往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浙江电网统调发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保障电网与电厂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本管理细则的制订目的是充分发挥各发电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建立发电厂的运行和检修管理水平与月度发电量计划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对发电厂运行和检修工作的调度,步入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高电力调度的透明度,进一步促进电力“三公”调度,构建和谐、统一的调度氛围。
第三条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省调”)依据《浙江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有关部门下达的技术规定、标准和年度发电计划,下达的月度发电量计划、月度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调度发电计划曲线、季度电压控制曲线,EMS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当班调度员的值班记录,对发电厂的运行和检修管理水平进行考评。
考评应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接受发电企业的监督,和有关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监管。
第四条发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的考评内容包括:执行调度发电计划考评(权重K1)、机组AGC考评(权重K2)、机组一次调频考评(权重K3)、电压和无功功率考评(权重K4)、机组可用性考评(权重K5)、设备检修管理考评(权重K6)等六项。
第五条省调根据考评周期(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各发电厂的考评结果,采用预提参与考评电厂次月发电量计划的K%,作为奖励电量,以“按质奖励”的分配原则,对次月参与考评发电厂的月度发电量计划进行调整,并以此作为编制日前、实时发电计划曲线依据,以指导发电厂的发电。
奖励电量预提和分配均纳入电厂年度发电计划的调整范围。
第六条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浙江电网统调发电厂中属省调直接调度的发电厂(水电、核电机组除外),新投产机组商业运行后开始纳入考评范围。
第七条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各统调发电厂的有关负责人、运行及管理人员应熟悉和贯彻本管理细则。
2024年电网调度规范化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市电网调度各专业管理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电网调度所涵盖的各专业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电调[xx]968号电网县级供电企业调度所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3 职责3.1 本标准的主管部门是供电有限公司调度所(简称县调)。
3.2 电力系统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县调在业务上服从福州电业局调度所的指挥。
4 管理内容及方法4.1 调度运行管理4.1.1 调度安全管理4.1.1.1 工作中没有发生误调度事件。
4.1.1.2 严格遵守上级调度纪律,无违反调度纪律行为。
制定并执行县调调度对象违反调度纪律考核规定。
4.1.1.3 有调度操作指令票管理规定;防止电网调度值班人员误操作规定;省公司两票实施细则。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格式规范、统一、内容正确,无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两票检查、分析和讲评制度,两票合格率100%。
开展调度员千项操作无差错奖励活动。
4.1.1.4 应制订调度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调度员需持证上岗。
制订且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并有培训和考试记录。
每年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考试。
4.1.1.5 每季度开展一次反事故演习活动。
每周召开一次安全日活动,进行运行分析和危险点预控,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
每月每人完成一篇书面事故预想和技术问答。
发生事故后应有事故分析报告,对事故处理进行评价。
4.1.2 制度管理4.1.2.1 调度台应具备省、地、县调调度规程;所辖变电站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规程。
4.1.2.2 设备异动单管理应按县网设备异动管理规定执行。
4.1.2.3 具备并执行调度运行岗位值班日常工作规定及运行交接班规定。
调度记录实行微机化管理。
4.1.2.4 调度台应制定地调许可县调管辖设备等相关规定。
4.1.2.5 认真做好电网事故紧急限电和超电网供电能力限电的管理,制定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并按方案严格执行。
4.1.2.6 各变电站一次系统图完整,配备与生产运行实际相符的主网、配网及地理接线图。
广州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操作细则(试行)1 总则1.1 为加强广州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范调度运行操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1.2 广州中调及其调度管辖范围内运行单位的调度运行操作必须执行本办法。
配网调度运行操作参照执行本办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电气操作导则》(Q/CSG 10006-2004)《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Q/CSG 212045-2011)《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Q/CSG 212046-20115)《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Q/CSG 21002-2008)《广州电力系统主网调度规程(试行)》(广供电运〔2012〕25号)3 术语和定义3.1 调度管理3.1.1 调度管辖范围调度机构的电网设备运行和操作指挥权限的范围。
3.1.2 调度机构电力系统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机构,简称调度。
3.1.2.1 广州中调广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公司第二级调度机构。
3.1.3 运行单位发电厂、变电站、大用户配电系统以及各集控中心、监控中心和巡维中心等接受某一级调度机构调管的发电、供电、用电单位。
在本制度中,发电厂、变电站、大用户配电系统统称为现场,大用户配电系统简称为用户站。
3.1.4 调度指令值班调度员对其下级值班调度员或调度管辖运行单位运行人员发布有关运行和操作的指令。
3.1.4.1 综合令指值班调度员按照操作目的和要求,用标准术语说明操作对象的起始和终结状态以及注意事项的调度指令。
受令人按照综合令确定的操作规范和现场规程,自行拟定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一次性完成所有操作后向发令人汇报。
3.1.4.2 单项令指值班调度员下达的单一项目操作的调度指令。
3.1.4.3 逐项令指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顺序下达的单项令或综合令,遵循发令-受令-执行-汇报-继续发布下一项命令的顺序原则。
3.1.4.4 调度许可值班调度员对下级调度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单位运行人员提出的申请予以许可(同意)。
浙江省电力公司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调度管理规定(试行)1 总则1.1 为了规范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管理,确保浙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并结合光伏发电的特性以及浙江电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并入浙江电网的大中型光伏电站由省、地、县三级电力调度机构直接实施调度管理。
小型光伏电站委托电站所在地的配网运行管理部门实施调度管理,另行制定管理规定。
1.3 本规定适用于并入浙江电网大中型光伏电站的调度管理。
2 并网管理2.1光伏电站一般应由所接入电网的电力调度机构或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实施调度管理。
2.2 光伏电站须符合《浙江太阳能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电力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应用细则(试行)》、《浙江省电力公司光伏电站并网验收管理规定》、《浙江省电力公司光伏电站并网试验规范》等相关规范和规定。
2.3 光伏电站应邀请电力调度机构派员参加项目可研审查、接入系统审查、初设审查,以及涉网设备选型、设计联络会和验收等。
2.4 光伏电站应在首次并网前2个月与电力调度机构签定《并网调度协议》。
光伏电站应提前向调度机构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入系统审查意见等资料,作为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的依据。
2.5光伏电站应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的统一调度,遵守调度纪律,严格执行电力调度机构制定的有关规程和规定。
2.6光伏电站应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与电力调度机构各专业部门联系,其中运行值班人员应经电力调度机构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7 光伏电站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调度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2.8光伏电站应建设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并向电力调度机构上传超短期(未来1小时)上网电力预测信息。
2.9 光伏电站应按要求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对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其选型和配置应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并经相应电力调度机构审核批准。
电力调度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电力调度员。
1.2 职业定义
在电网调度机构中从事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及电力交易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3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调度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调度员(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调度员(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领会、理解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色觉、听觉正常,动作协调性强,语言表达清晰、顺畅。
1.6 基本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晋级培训期限:助理调度员不少于140标准学时;调度员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调度员不少于8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助理调度员的教师应具有调度员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调度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调度员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调度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调度员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学条件完善的标准教室。
实际操作培训场地应具有电力调度员培训模拟装置(DTS)。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助理调度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助理调度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电力系统运行工作满3年;
(3)取得本职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
——调度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助理调度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调度员正规培训达规
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取得助理调度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调度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本职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
——高级调度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调度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高级调度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专业能力考核采用在DTS 上操作的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调度员和高级调度员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3,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60 min,专业能力考核时间不少于60 min ,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6 鉴定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在DTS培训室进行。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敬业爱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2.2 基础知识
2.2.1 基础理论知识
(1)电力系统分析;
(2)发电厂电气部分;
(3)发电厂运行的基础知识;
(4)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知识;
(5)电磁场原理;
(6)高电压技术;
(7)电工原理;
(8)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9)计算机的应用知识。
2.2.2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电力法的相关知识;
(3)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4)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5)安全生产法的相关知识;
(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7)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助理调度员、调度员和高级调度员的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助理调度员(见表)
3.2 调度员(见表)
3.3 高级调度员(见表)
4.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见表)4.1 理论知识
4.2 专业能力(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