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用与鉴别针刺非织造布用纤维
- 格式:pdf
- 大小:13.15 KB
- 文档页数:3
纺织纤维的鉴定纺织纤维的鉴定一直是纺织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纺织品的品质控制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纺织纤维鉴定以其客观、准确、可靠等特点成为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技术含量也是颇高的。
本文将就纺织纤维的鉴定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纺织纤维的概念所谓纤维指的是在长度上远远大于其横截面尺寸的线状物质。
纤维在纺织领域中是经过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可以为天然纤维、化纤、合成纤维等,其形态、合成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均有所不同。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1、天然纤维:从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的含细长纤维的材料,由于天然纤维采自大自然,生长过程中的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也都有所区别。
常见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羊毛、兔毛等。
2、化学纤维:是通过合成一些合成物质后制成的有机材料,化学纤维有多种,按其聚合物可分为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等。
常见的化学纤维有聚酯(涤纶)、聚酰胺(尼龙)、聚丙烯腈(腈纶)等。
3、合成纤维:它是由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制造的,合成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光泽、弹性等方面与天然纤维相比具有更高的优势。
常见的合成纤维有锦纶、腈纶、维纶等。
三、纺织纤维的鉴定1、纤维品种通过观察与分析来判断该纤维属于哪种纤维,例如,用肉眼观察纤维的外观特征、颜色、光泽等。
2、纤维长度利用显微镜测量纤维的长度,与该类纤维长度范围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该类纤维。
3、纤维直径在显微镜下,测量该纤维的直径,根据不同的纤维类型、精细度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该类纤维。
4、弯曲度不同类型纤维的弯曲度不同。
对纤维定量测量弯曲度,可判断出该类纤维。
5、比重不同类型纤维的比重也不同。
可采用比重测量仪测量比重大小,从而判断出该类纤维。
6、化学性质和高温纤维指数检测通过纤维的煮沸成分、溶度、酚酞指数等化学测试,确定纤维性质和含有化学成分的天然纤维中的蛋白质、山羊绒、兔毛、羊毛等,并使用高温纤维指数测试确定纤维种类的识别。
纤维的鉴别方法一、目视鉴别纤维的目视鉴别是最基本的鉴别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纤维的外观特征来初步判断其种类。
纤维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光泽、纤维形态等。
不同种类的纤维在这些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1. 颜色纤维的颜色是目视鉴别的最直观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纤维具有不同的颜色特点。
例如,棉纤维呈白色,丝绸呈黄白色,羊毛呈白色或灰色等。
通过对纤维颜色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的种类。
2. 光泽纤维的光泽也是目视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光泽特点。
例如,丝绸具有明亮的光泽,棉纤维具有柔和的光泽,麻纤维具有淡黄色的光泽等。
通过对纤维光泽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的种类。
3. 纤维形态纤维的形态也是目视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
例如,棉纤维呈扁平圆形,麻纤维呈圆形或扁圆形,丝绸呈扁平丝状等。
通过对纤维形态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的种类。
二、显微镜鉴别显微镜鉴别是一种通过放大纤维的细微结构来鉴别纤维种类的方法。
显微镜鉴别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纤维特征,对于某些外观相似的纤维非常有用。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显微镜鉴别工具之一。
通过放大纤维样品并观察其细微结构,可以鉴别纤维的种类。
例如,通过观察纤维的纤维形态、纤维断面、纤维纹理等特征,可以判断纤维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
2. 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是一种在光学显微镜基础上增加偏光装置的显微镜。
通过观察纤维在偏光下的反射和透射特性,可以鉴别纤维的种类。
例如,通过观察纤维在偏光下的双折射现象,可以判断纤维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
三、化学试剂鉴别化学试剂鉴别是一种通过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来鉴别纤维种类的方法。
不同种类的纤维对某些化学试剂具有特定的反应。
1. 碘酒试剂碘酒试剂可以鉴别纤维中的淀粉成分。
将纤维样品涂抹碘酒试剂,若纤维变蓝色,则含有淀粉成分,如棉纤维。
2. 水试剂水试剂可以鉴别纤维的溶解性。
将纤维样品置于水中,若纤维快速溶解,则为可溶性纤维,如天然纤维;若纤维不溶解,则为不可溶性纤维,如合成纤维。
纤维的辨别方式纺织品织物从品种上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
丝、棉、麻、羊毛这四大伙儿族属于天然纤维,粘胶人丝、锦纶丝、涤纶丝、维纶丝那么属于用化学品合成的化学纤维。
辨别织品或衣饰是用何种原料制成的方式,经常使用的要紧有三种,即手感目测法、燃烧辨别法、显微镜法和化学药品着色辨别法。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种辨别织物的方式。
一、手感目测方式手感目测方式是用手触摸,眼睛观看,凭体会来判定纤维的类别。
这种方式简便,不需要任何仪器,但需要鉴他人员有丰硕的体会。
对服装面料进行辨别时,除对面料进行触摸和观看外,还可从面料边缘拆下纱线进行辨别。
1、手感及强度棉、麻手感较硬,羊毛很软,蚕丝、粘胶纤维、锦纶那么手感适中。
用手拉断时,感到蚕丝、麻、棉、合成纤维很强;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那么较弱。
2、伸长度拉伸纤维时感到棉、麻的伸长度较小;毛、醋酯纤维的伸长度较大;蚕丝、粘胶纤维、大部份合成纤维伸长度适中。
3、长度与整齐度天然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差、化学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好。
棉纤维纤细柔软,长度很短。
羊毛较长且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
蚕丝那么长而纤细,且有特殊光泽。
麻纤维含胶质且硬。
4、重量棉、麻、粘胶纤维比蚕丝重;锦纶、腈纶、丙纶比蚕丝轻;羊毛、涤纶、维纶、醋酯纤维与蚕丝重量相近。
二、燃烧法经常使用纺织纤维燃烧特点纤维近焰时现象在焰中离焰以后嗅觉灰烬形状棉近焰即燃燃烧续燃较快,有余晖燃纸味极少、柔软、黑色或灰色毛熔离火焰熔并燃难续燃,会自熄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丝熔离火焰燃时有丝丝声难续燃,会自熄,且燃时飞溅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麻近焰即燃燃时有爆裂声续燃冒烟有余晖同棉同棉粘胶近焰即燃燃烧续燃极快无余晖烧纸夹杂化学体味除无光者外均无灰,间有少量黑色灰锦纶近焰即熔缩熔燃,滴落并起泡不直接续燃似芹菜味硬、圆、轻、棕到灰色,珠状涤纶同上同上能续燃,少数有烟极弱的甜味硬圆,黑或淡褐色腈纶熔,近焰即灼烧熔并燃速燃、飞溅弱辛辣味硬黑,不规那么或珠状三、显微镜观观点借助显微镜来观看纤维纵向外形和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式,能够比较准确地域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纤维的鉴别方法
纤维的鉴别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探索性试验,仅可作为定性参考用,如燃烧法、试剂显色法等;第二类是经典法,比较可靠,具有普遍意义,如显微镜法与溶解法,一般都以溶解法进行纤维的定性系统分析和定量分析;再一类是近代仪器分析,运用近代仪器作定性鉴别或定量分析,这类方法可靠性高,如红外光谱法等。
纤维的一般定性鉴别方法主要是手感目测法、燃烧法、试剂显色法、显微镜法和溶解法。
手感目测法是依靠人眼看(颜色、质地、光泽等)、手摸(质感、厚薄等)、耳听(摩擦声)来鉴别纤维的一种方法,可靠性较差。
燃烧法是依据纤维接近火焰时,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不同燃烧和熔融情况、燃烧时的气味以及燃烧剩余物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来鉴别纤维。
试剂显色法是依据试剂对纤维的作用不同,使纤维呈现不同的色泽,借此鉴别纤维。
显微镜法是应用生物显微镜,在适宜的倍数下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的形状,以此鉴别纤维。
在显微镜下天然纤维的特征比较明显;合成纤维因合成工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时需要以其它辅助方法加以确认。
溶解法是利用纤维对各种溶剂的不同溶解性来鉴别纤维类别,这种方法简易可行,准确性也较高。
纺织纤维的鉴定纺织纤维的鉴别:是依照纤维内部结构、外观形状、化学与物理性能的差异来进行的。
鉴别步骤是先判定纤维的大类再具体分析出品种,然后作最后验证。
常规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手感目测法是鉴别纤维最简单的方法。
它是依照纤维的外观形状、色泽、手感及拉伸等特点来区分天然纤维棉、麻、毛、丝及化学纤维,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天然纤维中,棉、麻、毛属于短纤维,它们的纤维长短差异专门大,长度整齐度差,蚕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光泽。
化学纤维中,粘胶纤维的干、湿强力差异专门大,而其他化学纤维,因其外观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人为操纵,因此无法用手感目测法来区别。
下面两个表是常用纤维的手感目测比较如表1、2所示。
表1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比较表2 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显微镜观看法:用生物显微镜放大300~400倍左右,观看纤维的截面与纵向形状,就能把它们鉴别出来。
下面是纤维断面形状在显微镜下观看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断面能够发觉不同纤维的明显差异,如图/表3所示。
表3常见纤维纵横向形状密度梯度法:密度法依照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来鉴别纤维。
测定纤维密度的方法专门多,其中常用的密度梯度法,它利用悬浮原理来测定固体密度。
分三个步骤鉴别:1.配定密度梯度液;2.标定密度梯度管;3.测定和运算荧光法:荧光法依照紫外线荧光灯照耀纤维时,纤维出现不同颜色来鉴别。
各种纤维的荧光颜色参考如下表:纺织纤维的荧光颜色燃烧法: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点也不同。
通过观看纤维观看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特点,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的残留物,可将常用纤维分为三类,即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合成纤维三大类。
这三大纤维的燃烧特点有明显差异,如下表所示。
三大纤维的燃烧特点燃烧法能有效地识别上述3大类纤维,在特定条件下,也可用于鉴别纤维,但难以鉴别相同种类中的不同品种。
化学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的方法。
非织造材料是一种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为了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无纺布又称为非织造布,与织造布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经纬线分布。
无纺布按生产工艺又分为纺粘法无纺布、热扎法无纺布、针刺法无纺布、浸渍法无纺布、水刺法无纺布等。
非织造布材料按成网方法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干法、湿法和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一、干法,按缠结加固方法又分为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及热粘合。
1、机械加固法分为水刺法、针刺法和缝编法。
2、化学粘合法分为浸渍法、泡沫法、喷洒法、印花法和溶剂粘合法。
3、热粘合法分为热轧法和热熔法。
二、湿法,分为圆网法和斜网法。
按加固方法分为热粘合与化学粘合法。
三、聚合物挤压成网法,又分为纺粘法、熔喷法和膜裂法。
纺粘法按加固方法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热粘合法。
针刺法非织造工艺的特点,适合各种纤维,机械缠结后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纤维之间柔性缠结,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弹性,用于造纸毛毯大大提高寿命良好的通透性和过滤性能,毛圈型产品手感丰满,无污染,边料可回收利用,可根据要求制造各种几何图案或立体成型产品;水刺法加固纤网原理与针刺工艺相似,但不用刺针,而是采用高压产生的多股微细水射流喷射纤网。
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托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结构与性能水刺加固纤网利用高速水射流连续不断地冲击纤维,纤网中纤维在水力作用下相互缠结,因此水刺非织造材料纤网中纤维为柔性缠绕结构。
纺织常见纤维材料鉴别方法纺织常见纤维材料鉴别方法使用燃烧法鉴别服装的面料成分鉴别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
方法: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冒蓝烟。
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
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
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
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1、显微镜观察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断面形态特征来鉴别各种纤维,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它既能鉴别单成份的纤维,也可用于多种成份混合而成的混纺产品的鉴别。
天然纤维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如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羊毛的鳞片,麻纤维的横节竖纹,蚕丝的三角形断面等,用生物显微镜能正确地辨认出采。
而化学纤维的横断面多数呈圆形,纵向平滑,呈棒状,在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鉴别。
2、燃烧法燃烧法是鉴别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
取一小束待鉴别的纤维,用镊子夹住,缓慢地移近酒精灯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态,燃烧时散发的气味,以及燃烧后灰烬的特征,对照纤维燃烧特征表,粗略地鉴别属于哪一类纤维。
燃烧法适用于纯纺产品,不适用于混纺产品,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
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如表所示。
表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3、药品着色法药品着色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的着色性能不同来迅速鉴别纤维品种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未染色的纤维或纯纺纱线和织物。
鉴别纺织纤维用的着色剂分专用着色剂和通用着色剂两种。
前者用以鉴别某一类特定纤维,后者是由各种染料混合而成,可对各种纤维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根据所染的颜色不同鉴别纤维。
通常采用的着色剂有碘一碘化钾溶液。
碘一碘化钾溶液是:将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入溶液中。
~1分钟,取出后水洗于净,根据着色不同,判别纤维品种。
几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反应如表所示。
表几种纤维的着色反应4、溶解法溶解法是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的方法,官适用于各种纺织纤维,包括染色纤维或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
此外,溶解法还广泛用于分析混纺产品中的纤维含量。
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可将少量待鉴别的纤维放入试管中,注入某种溶剂,用—玻璃棒搅动,观察纤维在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如溶解、微溶解,部分溶解和不溶解等几种。
短纤针刺土工布于长丝纺粘土工布区别短纤维针刺土工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织造土工布之一。
纤维经过开松混合、梳理(或气流)成网、铺网、牵伸及针刺固结最后形成成品,针刺形成的缠结强度足以满足铺放时的抗张应力,不会造成撕破、顶破。
由于其厚度较大、结构蓬松,且纤维通道呈三维结构,过滤效率高,排水性能好。
其渗透系数达10-1-10- 2,与沙粒滤料的渗透系数相当,但铺起来更方便,价格也不贵,因此用作反滤和排水最为合适。
还具有一定增强和隔离功能,也可以和其它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具防护等多种功能。
由于非织造土工布具反滤和排水的特点,因此在水力学性能方面要特别予以重视,一是有效孔径;二是渗透系数。
要利用非织造布多孔的性质,使孔隙分布有利于截留细小颗粒泥土又不致于淤堵,这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予以满足。
短纤针刺土工布加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适应性强,比较机动灵活:同一加工设备可以加工不同的原料品种,如丙纶、涤纶、锦纶、乙纶,改变品种十分方便。
改变纤维的规格也比较容易。
技术容易掌握:设备与传统纺纱设备相似,调整工艺和设备都比较有基础,对工程上提出的要求,如强度、纵横向强度比、各项水力学性能等都容易通过工艺调整得到满足。
国内具有一定机械制造基础:市场上已有国产宽幅设备供应,应用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
长丝纺粘技术是非织造布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工艺,在土工布领域这种工艺也以很快的速度发展。
纺粘土工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各项力学性能十分优异。
国内一些试验表明,抗张强度是同克重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1.5-1.9倍。
国外的一些资料则表明其相差倍数还要大。
撕破、顶破等强度、蠕变性能亦明显优于短纤针刺土工布。
水力学性能大体和短纤针刺土工布相当,渗透系数与短纤针刺土工布同一数量级。
只要使用得当,一段时间后渗透系数大体能达到稳定,土粒不再随水流流失。
纺丝速度高,单机产量远高于短纤针刺设备。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无国产纺粘土工布设备供应,进口设备价格又贵,因而造成纺粘土工布比短纤针刺土工布更贵。
纤维的鉴别就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将其区别开来。
纤维鉴别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着色法、熔点法等。
对一般纤维,用上述方法就可以比较准确、方便地进行鉴别。
但对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纤维,如共混纤维等,则需借助适当仪器进行鉴别。
对于一般的纤维消费群体,在商场和家庭不具备鉴别纤维用的设备和仪器的情况下,用燃烧法鉴别纤维是简便易行的。
燃烧法鉴别纤维是根据不同纤维的燃烧特性来鉴别纤维的方法。
燃烧特性包括燃烧速度、火焰的颜色、燃烧时发出的气味、燃烧后灰烬的颜色、形状和硬度等。
各种纤维的燃烧性能及特点见下表。
纺织行业纺织纤维鉴别方案第1章绪论 (3)1.1 纺织纤维概述 (4)1.2 纺织纤维鉴别的重要性 (4)第2章纺织纤维的物理鉴别方法 (4)2.1 燃烧法 (4)2.1.1 原理 (4)2.1.2 操作步骤 (4)2.1.3 鉴别依据 (5)2.2 感官法 (5)2.2.1 原理 (5)2.2.2 操作步骤 (5)2.2.3 鉴别依据 (5)2.3 熔点法 (5)2.3.1 原理 (5)2.3.2 操作步骤 (5)2.3.3 鉴别依据 (6)第3章纺织纤维的化学鉴别方法 (6)3.1 纤维素纤维的鉴别 (6)3.1.1 碘淀粉反应 (6)3.1.2 纤维素酶法 (6)3.1.3 红外光谱分析 (6)3.2 蛋白质纤维的鉴别 (6)3.2.1 硫酸铜溶液法 (6)3.2.2 硫酸锌法 (6)3.2.3 红外光谱分析 (6)3.3 合成纤维的鉴别 (6)3.3.1 火焰法 (7)3.3.2 二氯甲烷法 (7)3.3.3 红外光谱分析 (7)3.3.4 荧光显微镜法 (7)第4章纺织纤维的显微镜鉴别 (7)4.1 纤维形态观察 (7)4.1.1 样品制备 (7)4.1.2 显微镜观察 (7)4.1.3 特征分析 (7)4.2 纤维横截面观察 (7)4.2.1 样品制备 (7)4.2.2 显微镜观察 (8)4.2.3 特征分析 (8)4.3 纤维纵截面观察 (8)4.3.1 样品制备 (8)4.3.3 特征分析 (8)第5章纺织纤维的仪器分析鉴别 (8)5.1 红外光谱分析 (8)5.1.1 原理概述 (8)5.1.2 实验方法 (8)5.1.3 鉴别依据 (9)5.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9)5.2.1 原理概述 (9)5.2.2 实验方法 (9)5.2.3 鉴别依据 (9)5.3 热分析技术 (9)5.3.1 原理概述 (9)5.3.2 实验方法 (9)5.3.3 鉴别依据 (9)第6章常见天然纤维的鉴别 (10)6.1 棉纤维的鉴别 (10)6.1.1 外观特征 (10)6.1.2 燃烧特性 (10)6.1.3 溶解性 (10)6.1.4 红外光谱分析 (10)6.2 羊毛纤维的鉴别 (10)6.2.1 外观特征 (10)6.2.2 燃烧特性 (10)6.2.3 溶解性 (10)6.2.4 红外光谱分析 (10)6.3 蚕丝纤维的鉴别 (10)6.3.1 外观特征 (11)6.3.2 燃烧特性 (11)6.3.3 溶解性 (11)6.3.4 红外光谱分析 (11)第7章常见再生纤维的鉴别 (11)7.1 粘胶纤维的鉴别 (11)7.1.1 纤维形态观察 (11)7.1.2 燃烧特性 (11)7.1.3 化学试剂反应 (11)7.2 莱赛尔纤维的鉴别 (11)7.2.1 纤维形态观察 (11)7.2.2 燃烧特性 (11)7.2.3 化学试剂反应 (12)7.3 聚乳酸纤维的鉴别 (12)7.3.1 纤维形态观察 (12)7.3.2 燃烧特性 (12)7.3.3 化学试剂反应 (12)第8章常见合成纤维的鉴别 (12)8.1 聚酯纤维的鉴别 (12)8.1.1 燃烧法 (12)8.1.2 溶解法 (12)8.1.3 红外光谱法 (12)8.2 聚酰胺纤维的鉴别 (12)8.2.1 燃烧法 (13)8.2.2 溶解法 (13)8.2.3 红外光谱法 (13)8.3 聚丙烯腈纤维的鉴别 (13)8.3.1 燃烧法 (13)8.3.2 溶解法 (13)8.3.3 红外光谱法 (13)第9章功能性纺织纤维的鉴别 (13)9.1 芳香纤维的鉴别 (13)9.1.1 观察法 (13)9.1.2 红外光谱分析 (14)9.1.3 热分析 (14)9.2 抗菌纤维的鉴别 (14)9.2.1 抑菌圈法 (14)9.2.2 扫描电镜观察 (14)9.2.3 抗菌活性测试 (14)9.3 导电纤维的鉴别 (14)9.3.1 电阻率测试 (14)9.3.2 四探针法 (14)9.3.3 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 (14)9.3.4 拉曼光谱分析 (14)第10章纺织纤维鉴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纤维鉴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15)10.2 纤维鉴别技术的创新与展望 (15)10.2.1 基于光谱技术的纤维鉴别 (15)10.2.2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纤维鉴别 (15)10.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纤维鉴别 (15)10.3 纤维鉴别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5)10.3.1 提高纺织品质量监控水平 (15)10.3.2 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 (15)10.3.3 提升纺织品市场竞争力 (15)10.3.4 推动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 (16)第1章绪论1.1 纺织纤维概述纺织纤维是纺织行业的基础原料,其品质和特性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功能。
纤维的常用鉴别方法
纺织纤维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在实用中常需要加以鉴别。
鉴别的步骤,一般先确定大类,然后分出品种,而后再作进一步的验证。
一般步骤是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燃烧法是鉴别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
取一小束待鉴别的纤维,用镊子夹住,缓慢地移近酒精灯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态,燃烧时散发的气味,以及燃烧后灰烬的特征,对照纤维燃烧特征表,粗略地鉴别属于哪一类纤维。
燃烧法适用于纯纺产品,不适用于混纺产品,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
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如表所示。
燃烧法可粗略地区分出纺织纤维的大类,即可区分出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再利用各种纤维的耐酸、碱性和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的差异鉴别纤维的具体品种。
涤纶: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缓慢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自行熄灭;气味:特殊芳香甜味;残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圆珠
锦纶: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自灭;气味:氨基味;残留物特征:坚。
纺织行业纺织纤维鉴别与评估方案第一章纺织纤维概述 (2)1.1 纺织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2)1.1.1 天然纤维 (3)1.1.2 化学纤维 (3)1.2 纺织纤维的功能特点 (3)1.2.1 物理功能 (3)1.2.2 化学功能 (3)1.2.3 生物功能 (3)1.2.4 热功能 (3)1.2.5 光学功能 (3)第二章纺织纤维鉴别方法 (4)2.1 显微镜观察法 (4)2.2 纤维燃烧法 (4)2.3 化学鉴别法 (4)第三章纺织纤维物理功能评估 (5)3.1 纤维长度和细度评估 (5)3.1.1 纤维长度评估 (5)3.1.2 纤维细度评估 (5)3.2 纤维强度和伸长率评估 (5)3.2.1 纤维强度评估 (5)3.2.2 纤维伸长率评估 (5)3.3 纤维回潮率评估 (6)第四章纺织纤维化学功能评估 (6)4.1 纤维耐酸性评估 (6)4.2 纤维耐碱性评估 (6)4.3 纤维抗氧化性评估 (7)第五章纺织纤维热功能评估 (7)5.1 纤维熔点和分解温度评估 (7)5.2 纤维热稳定性评估 (7)5.3 纤维热传导性评估 (8)第六章纺织纤维舒适功能评估 (9)6.1 纤维吸湿排汗功能评估 (9)6.1.1 吸湿率测试 (9)6.1.2 排汗功能测试 (9)6.1.3 吸湿排汗功能分级 (9)6.2 纤维保暖功能评估 (9)6.2.1 保暖率测试 (10)6.2.2 保暖功能分级 (10)6.3 纤维透气功能评估 (10)6.3.1 透气率测试 (10)6.3.2 透气功能分级 (10)第七章纺织纤维生态功能评估 (10)7.1 纤维生物降解性评估 (10)7.1.1 评估目的与意义 (10)7.1.2 评估方法 (10)7.1.3 评估指标 (11)7.2 纤维环保功能评估 (11)7.2.1 评估目的与意义 (11)7.2.2 评估方法 (11)7.2.3 评估指标 (11)7.3 纤维抗菌功能评估 (11)7.3.1 评估目的与意义 (11)7.3.2 评估方法 (11)7.3.3 评估指标 (11)第八章纺织纤维加工功能评估 (12)8.1 纤维可纺性评估 (12)8.2 纤维上色功能评估 (12)8.3 纤维耐洗性评估 (12)第九章纺织纤维产品应用评估 (13)9.1 纺织纤维在服装领域的应用评估 (13)9.1.1 应用概述 (13)9.1.2 应用优势 (13)9.1.3 应用局限 (13)9.1.4 应用评估 (13)9.2 纺织纤维在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评估 (13)9.2.1 应用概述 (14)9.2.2 应用优势 (14)9.2.3 应用局限 (14)9.2.4 应用评估 (14)9.3 纺织纤维在产业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评估 (14)9.3.1 应用概述 (14)9.3.2 应用优势 (14)9.3.3 应用局限 (14)9.3.4 应用评估 (15)第十章纺织纤维鉴别与评估发展趋势 (15)10.1 纺织纤维鉴别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纺织纤维评估方法发展趋势 (15)10.3 纺织纤维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15)第一章纺织纤维概述1.1 纺织纤维的定义及分类纺织纤维是指具有一定长度、细度、弹性、可纺性和其他特性,能够用于制造纺织品的纤维。
纺织纤维的鉴别实验一:纤维鉴别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纤维鉴别的燃烧、显微镜观察、溶解和着色剂着色等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上述方法的组合定性鉴别未知纤维。
学会纤维鉴别常用仪器———显微镜及哈氏切片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纺织纤维的鉴别可分为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两大类。
纺织纤维的定性鉴别是利用各种纤维的物理性质(如外观形态)和化学性质(如燃烧性)的差异,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加以区别。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外观判定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和着色剂法,对于一般纤维的定性鉴别,利用上述几种方法的相互补充就能比较准确地得出结论。
纺织纤维的定量鉴别是在定性鉴别的基础上,利用溶解法、相对密度法、显微镜观察法等对纤维进行定量鉴别。
本实验仅限于纤维的定性鉴别。
三、实验内容(一)燃烧法由于各种纺织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也各不相同,燃烧法就是利用这种差异来鉴别纤维。
燃烧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但它是一种初步的鉴别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正确鉴别纤维。
1. 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1)实验材料:棉、苎麻、羊毛、蚕丝、粘胶纤维、锦纶、涤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
(2)实验仪器:煤气灯、镊子。
(3)实验药品:PH 试纸。
2. 实验步骤用镊子夹住一小撮纤维,使纤维的另一端逐渐靠近火源并点燃,观察并记录纤维在接近火焰、火焰中、离开火焰全过中出现的现象及状态,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散发的气味,把PH试纸润湿后检验纤维燃烧后所产生气体的酸碱性,以及火焰熄灭后纤维燃烧残余物的颜色、状态和硬度。
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1-1表1-1 常见纤维的燃烧特性纤维名称燃烧情况气味残余物颜色及状况棉易燃,黄色火焰,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纸味深灰色粉末,易飘散苎麻易燃,黄色火焰,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纸味灰白色粉末,易飘散羊毛缓慢燃烧,冒烟起泡,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毛发味松脆,有光泽的黑块蚕丝缓慢燃烧,冒烟起泡,离开火焰继续燃烧烧毛发味松脆,有光泽的黑块粘胶纤维近火即燃,燃烧迅速烧纸味灰少,灰色粉末易飘散锦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缓慢燃烧,熔融,离火即熄有特殊臭味呈浅褐色光亮硬球块,不易捻碎涤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燃烧冒黑烟,离火继续燃烧有芳香族化合物气味呈深褐色光亮硬球块腈纶近火即收缩,触火熔融燃烧,离火继续燃烧火焰旺,冒黑烟有异臭味呈松脆黑色空心物维纶近火即收缩,触火燃烧,火焰很小有异臭味呈黑褐色不定形块状物丙纶近火熔融收缩,触火熔融燃烧,离火继续燃烧有沥青味呈光滑而硬腊状物氯纶近火即熔融收缩,触火燃烧冒黑烟,离火自熄有氯臭味呈褐色硬块(二)显微镜观察法应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外观形态———纤维纵向、横截面,根据各种纤维不同的外观特征判断纤维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