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引领高质量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380.41 KB
- 文档页数:1
新泰市教育系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王振湖
副组长:耿现东杨福泉陈绪伟申素华杨永才
成员:
张波高丰玉张相平杨勇段有刚菅本凯
陈绪强王汝才马安超杨新丽王兴社许俊仪
赵贯修张亮张新勇杨中伟朱立赟刘志利
梁光友张伶然徐延瑞吴玉明陈爱海李兴民
徐勤国杨军王洪章马占东李光星陈延伟
路杰安会泉王臣王健孙清国鲁法伟
周庆平宋金昌王庆田牛光奎邱成录单光统
史永郭伟万首国张兆虎刘悦栋王峰
刘建玉时诚张登顶宋博李桂莲赵鹏
董仲艳汪运恒金正春陈洪斌徐剑光张庆利
时恭明王安波韩瑛冀贞磊李吉武李光武
刘宁吴修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申素华同志任主任,王安波同志任副主任,成员有时诚、刘悦栋、时恭明、汪运恒、冀贞磊、王峰、刘建玉、吴修进等同志。
李兴民
徐勤国杨军王洪章马占东李光星陈延伟路杰安会泉王臣王健孙清国鲁法伟周庆平宋金昌王庆田牛光奎邱成录单光统史永
郭伟万首国张兆虎刘悦栋王峰
刘建玉时诚张登顶宋博李桂莲赵鹏董仲艳汪运恒金正春陈洪斌徐剑光张庆利时恭明王安波韩瑛冀贞磊李吉武李光武刘宁吴修进。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4.17•【字号】潍政办字〔2023〕38号•【施行日期】2023.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潍政办字〔2023〕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潍坊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4月17日潍坊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发〔2022〕19号),推动《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潍发〔2023〕7号)重点任务攻坚突破,制定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如下: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1.高质量建设实验室体系。
抢抓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统筹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
重点支持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建设。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2.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基础性、应用性、关键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国字号和省级创新平台晋升。
力争年内新增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30家左右。
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该从何入手王 征◆摘要:传统经济领域正在进入深刻的调整期,而新的增长结构和动力在加速酝酿中。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形成了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加快的重要表现。
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全面提高,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首先,要明确投资重点、加大技改力度,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其次,要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要坚决及时清理和淘汰,为新动能培育壮大提供空间。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符合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要加快破解制约其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
应当在培育新动能上加大力度,特别是通过加快结构改革和结构调整来促进新动能的加快形成。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既是培育新动力和新动能的过程,也是各种风险和矛盾加快释放的过程。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形成了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加快的重要表现。
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全面提高,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面对这一变化,既要防止需求持续收缩,更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高度重视新旧动力转换中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避免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经济风险。
一、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态势当前,传统经济领域正在进入深刻的调整期,而新的增长结构和动力在加速酝酿中。
一些行业深度调整,持续调整,而另一些行业则如初升旭日,充满生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谋求的就是新增长新发展,即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持续平稳增长。
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动力、新动能是使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进行平稳水平增长的关键力量。
这里,核心任务是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培育新动力新动能,二是补齐各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形成了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加快的重要表现,必须坚持做好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综合平衡,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新动能,平稳度过高风险的新旧动能转换期,实现新动能驱动的新增长,使发展进入新境界。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与制度保障作者:宋葛龙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03期【摘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体制改革制度供给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4.03.004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1]从顶层思维与底层逻辑、理论前沿与鲜活实践、世界大势与现实国情等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等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从产业层面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也是生成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范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九大领域。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对某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一、评估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本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也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评估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宏观经济分析法:从GDP、产业结构、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态势。
3. 行业分析法:针对重点产业,分析其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4. 企业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析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
5.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和居民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认知、评价和建议。
三、评估结果(一)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态势1. 产业结构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高,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 投资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投资效益不断提升。
3. 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由基本生活需求向品质消费、服务消费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4. 出口结构优化:出口产品由低附加值、资源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转变,外贸依存度逐步降低。
(二)重点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情况1. 新兴产业:本地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 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手段,逐步提升竞争力。
(三)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情况1. 创新型企业:本地区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信息时代:一是信息发展速度快速;二是对经济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涉及到社会中各个行业。
经济时代下对高质量信息的追求,推动了新旧动能的转换进程。
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应对对策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新旧动能挑战应对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突破新态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新时代切实解决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新旧动能转换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涉及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更是覆盖了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
新旧动能的转换,就是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的过程,即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转换掉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新旧动能的联系与区别新旧动能从联系上来说是相对应的,在发展中呈动态形势。
旧动能经过新技术的更新改造可以转变为新动能,新动能在新技术的发展下有可能变为另一个旧动能,新旧动能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相互转换。
例如目前的互联网行业,目前,信息是互联网下的新动能,然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价值将会取代信息,成为互联网下的新动能。
所以,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
以制造业为例,新旧动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源使用上,旧动能主要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主,污染严重,而新动能主要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大自然的产物,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二,在生产设备的使用上,旧动能主要是以机械化设备为主,工作效率低,而新动能主要利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设备,结合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三,在生产模式上,旧动能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模式,而新动能则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一新型模式。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新旧动能转换是指将传统产业动能向新兴产业动能转换的过程,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针对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调研分析,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和意义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遇到瓶颈,无法持续发展;二是新兴产业的涌现为新动能转换提供了机遇;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
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三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不均衡,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展较慢。
其次,一些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在东部沿海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更为迅速,而中西部地区转换进程相对滞后。
另外,一些传统产业面临重重困难,如人力成本上升、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
三、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五是加强政策支持,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六是加强区域协调,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地区均衡发展。
总之,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通过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政策支持,我国能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 新Innovation行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79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你会发现,这座灿然崛起的新城,正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与无限的发展动力——黄河济泺路隧道、黄河凤凰大桥建成通车,约150公里市政道路开工建设;累计新增绿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市民中心等一批高星级绿建项目投入使用;132个高端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38个、央企项目24个、省企项目35个;多个安置房项目将迎首批群众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
8月31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作为起步区4个综合性规划之首,这一规划擘画了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发展规划》分为四大部分、十三章,阐释了起步区建设的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明确了起步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空间格局、生态保护、水资源集约节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区建设、开放合作、文化传承、民生保障、深化改革十大领域的重点任务。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发展规划》深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提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大寺河等水系,加河滩区综合整治和环境综合治理,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同时,加快绿地公园建设,构建以自然公园为基底、综合公园为主体、社区公园为补充的公园建设体系。
未来的起步区蓝绿空间占比不少于70%,将充分彰显“城即园林”特质。
积极探索量水而行发展新模式。
《发展规划》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作为专门一章,突出强调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规划提出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供应保障,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提升水资源管理效能,将节水要求全方位、全过程纳入起步区规划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节水示范引领区。
之路。
《发展规划》将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要求把创新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同时,明确提出起步区要坚持把实新起点,新征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Jinan Star-up Area for Growth Drivers Transformation Rising Up〇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与无限的发展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十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必须涵盖下面所列出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山东省“十强产业”重点发展概述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水、土、煤、石、森林等资源。
山东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积极探索“十强产业”,高
质量发展多元化经济,促进重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山东省定位“十强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有:数字经济,制造业,汽车、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工、医药、医疗器械制造业,建筑材料制造业,
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精尖技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相关装备制造业,农业产业化及食品加工业。
二、山东省“十强产业”重点发展实施措施
山东省利用“十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1)加速社会投资转移。
山东省将大力支持社会投资和转移,促进
新兴产业和“十强产业”的发展。
(2)加强金融服务。
山东省将加强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贷款、授信、抵押、贴现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融资问题。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考新旧动能转换是指经济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的过程,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同时新兴产业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转换新旧动能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国来说,新旧动能转换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过去几十年,中国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和外向型经济模式取得了快速增长,但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面临环境压力和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发展创新型、绿色型产业。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为了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在政策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
政府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政府还通过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而对于企业来说,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首先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企业应跳出传统产业的思维定势,积极拥抱新兴产业,开拓新的市场。
企业应注重绿色生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
优秀的人才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素,只有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
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府、企业、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加大创新力度,促进绿色发展,培育优秀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调研报告新旧动能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为了深入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1.新动能的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旧动能的瓶颈:传统产业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低效产能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三、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新旧动能转换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新动能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2.结构优化仍有挑战:虽然新动能不断涌现,但与传统产业相比,规模和比重仍较小,结构优化任务依然繁重。
3.技术创新不足:在新动能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一环。
然而,目前我国在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
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1.增加投入:增加对新动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新动能的发展壮大。
2.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撑新动能的发展。
五、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景展望1.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新动能发展的政策,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新动能的发展潜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挑战与机遇并存:转换新旧动能具有难度,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我国将能够实现新旧动能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发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为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取得突破,我们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激励创新、优化服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应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注重对新生产要素的运用,优化对能源资源、土地空间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利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人才培养、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制定推进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生产力布局,组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相关规划和计划,综合指导和协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旧动能转换的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完善可预期的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等标准,加强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政策的协调配套,完善去产能奖补机制,鼓励产能置换指标市场交易,构建调节产能和能耗的市场化长效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去产能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兼并重组、企业升级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企业重组基金使用效率,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创新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化解等配套政策。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以用地、用水、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单位资源要素产出效益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实行差异化资源配置机制和节能降耗激励机制。
省人民政府建立全省统一的能耗大数据平台,为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和用能权交易等提供基础支撑;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用能指标省级统一调配制度。
202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县级)一、阅读理解(每题20分,共计40分)题目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问题:请概括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题目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等措施,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在农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二、材料分析(每题30分,共计60分)题目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材料二:山东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如何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题目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蓝天保卫战,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材料二:山东省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加强污染治理,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三、政策建议(每题40分,共计80分)题目一请针对以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问题:山东省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如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题目二请针对以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问题:山东省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四、作文(50分)请以“新时代新山东”为主题,撰写一篇作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文字流畅。
五、案例分析(每题30分,共计60分)题目一案例:山东省某市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市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
新旧动能调研报告新旧动能调研报告一、引言新旧动能转换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推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
新旧动能转换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较慢。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面临着技术更新、人力资源等多重难题,许多企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力不强。
三、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问题1.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分散、短期化等问题,未能形成良性循环。
2. 人才培养滞后。
新兴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新兴产业的需求不完全契合,人才供给不足。
3.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难度较大。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面临的问题包括技术更新的难度、资金投入的压力、人力资源的挑战等,导致许多企业面临转型困境。
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建议1.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构建国家级研究平台,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广,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兴产业需求相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新动能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新动能企业和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支持。
4.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吸引国际优质产业资源,促进国内外企业在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国际化进程。
区域经济㊀㊀[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山东强省会经济高质量增长模式和路径研究 (2021-YYJJ-14)㊀㊀[作者简介]许月恒(1985-㊀)ꎬ男ꎬ山东聊城人ꎬ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ꎬ泰华智慧产业集团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ꎮ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㊁产业经济ꎮ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效果评估许月恒㊀刘德军㊀冀㊀刚(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ꎬ山东济南㊀250014)㊀㊀[摘㊀要]㊀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ꎬ是当前山东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ꎮ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ꎬ将除山东省以外的其他省(区㊁市)作为潜在控制组ꎬ从经济增长的视角ꎬ采用合成控制法ꎬ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ꎮ结果表明ꎬ从整体上来说ꎬ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ꎬ但这种作用的显现具有时间滞后性ꎬ并且不同因素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ꎮ因此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演进过程ꎬ大力推动供需两侧新动能培育和成长等ꎮ[关键词]㊀新旧动能转换ꎻ高质量发展ꎻ经济增长ꎻ合成控制法[DOI编码]㊀10.13962/j.cnki.37-1486/f.2024.02.004[中图分类号]F12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3410(2024)02-0043-16一㊁引言当前ꎬ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ꎬ但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山东省ꎬ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ꎬ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偏重㊁新动能成长不快㊁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ꎮ2017年两会期间ꎬ时任总理李克强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ꎬ山东的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ꎬ希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ꎬ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ꎮ2018年1月ꎬ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ꎮ由此ꎬ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ꎬ成为近年来山东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总牵引ꎮ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来ꎬ山东省 四新 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ꎬ 十强 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50%以上ꎮ2022年ꎬ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435.1亿元ꎬ较2018年增长14.3%ꎬ受疫情因素影响ꎬ年均增长3.4%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034.5元ꎬ较2018年增长12.8%ꎬ年均增长3.1%ꎻ新兴动能增势强劲ꎬ 四新 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四年提高11.2个百分点ꎬ达到32.9%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1.4个百分点ꎬ达到48.3%ꎮ但这些成绩的取得ꎬ是来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的 政策效应 ꎬ还是区域经济的 自然增34区域经济长 ꎬ还有待进一步观察ꎮ经济发展可能是由经济的自然增长带来的ꎬ原因是山东省海陆区位优势突出ꎬ产业基础雄厚ꎬ人口规模较大ꎬ技术㊁资金㊁资源等要素充裕ꎬ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延续 稳中向好㊁进中提质 态势的良好基础ꎮ对于山东省来说ꎬ山东省是传统产业大省ꎬ产业结构偏重问题突出ꎬ但在资源禀赋基础减弱㊁要素成本优势消失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大背景下ꎬ原有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呈衰弱迹象ꎬ以扩张要素投入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ꎬ亟须培育新动能㊁转换旧动能ꎬ为新时期新经济增长提供动力ꎮ从现有文献来看ꎬ目前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探讨新旧动能转换的概念内涵与实现路径ꎮ比如ꎬ杨蕙馨和焦勇(2018)[1]㊁赵炳新(2018)[2]等结合实践ꎬ从经济发展阶段㊁动能来源㊁构成要素等角度ꎬ分别界定了新旧动能的内涵㊁特征及类型ꎮ王一鸣(2017)[3]㊁张文和张念明(2017)[4]㊁张立新等(2018)[5]㊁余东华(2018)[6]㊁安礼伟和张二震(2021)[7]㊁张红凤等(2022)[8]等分别从需求侧的投资㊁消费㊁出口和供给侧的产业㊁技术创新㊁人力资本㊁资本投入㊁产权制度等角度ꎬ研究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ꎮ第二类则聚焦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空特征ꎮ比如ꎬ吕雁琴和赵斌(2019)[9]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的 新旧动能 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ꎬ发现 新旧动能 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ꎮ刘宏笪等(2020)[10]测度了我国钢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ꎬ发现我国钢铁业于2014-2015年进入动能转换阶段ꎬ钢铁业的 常规动能 逐步衰弱ꎬ 新动能 持续上升ꎮ李长英等(2021)[11]㊁王晓天(2021)[12]㊁程璐璐和曹薇(2021)[13]㊁杜家廷等(2021)[14]㊁林攀等(2021)[15]㊁王铭槿和李永友(2022)[16]㊁朱美峰等(2022)[17]㊁唐宇等(2023)[18]和焦勇(2023)[19]等均研究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间特征ꎬ他们基于各种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不同板块之间㊁各省份之间㊁市域间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ꎮ特别指出的是ꎬ李梦程等(2023)[20]从投入㊁产出的维度ꎬ构建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功效评估体系ꎬ分析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空间格局ꎮ结果表明ꎬ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功效的空间集聚效应渐趋减弱ꎬ且半岛及鲁中地区与鲁西北和鲁南地区存在显著差异ꎮ总体而言ꎬ上述研究丰富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关理论ꎮ但仔细分析发现ꎬ目前学者对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缺少宏观政策视角下的探讨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和实施ꎬ也为新旧动能转换成效的全面提升留下隐患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ꎬ要坚持 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ꎮ而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ꎬ一些地方缺乏对新旧动能转换进程的准确判断ꎬ不仅未能获得加快新动能生长的效果ꎬ反而造成公共资源的错配ꎬ最后又不得不重新依赖旧动能来稳定经济增长(王铭槿㊁李永友ꎬ2022)[16]ꎮ因此ꎬ需要进一步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判ꎬ在加深对新旧动能转换内涵路径等认识的同时ꎬ也能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并提高转换质量提供理论指导ꎮ综上ꎬ本文旨在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 净政策效应 进行 分离 ꎬ切实评估和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ꎬ为后续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ꎮ二、文献回顾自新旧动能转换概念提出以来ꎬ国内学者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进展及实施效果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ꎮ白洁(2018)[21]依据经济增长理论ꎬ从资本存量㊁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出发ꎬ对湖北省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定量测度ꎬ发现湖北省旧动能减弱与新动力不足的矛盾突出ꎬ在要素 44区域经济投入增速下滑的情况下ꎬ全要素生产率也呈现下降趋势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尚待加强ꎬ新经济仍难以弥补传统经济下滑的缺口ꎮ郑江淮等(2018)[22]构建了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同源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指数ꎬ结果表明ꎬ2008年以来我国动能增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ꎮ黄昶生等(2019)[23]通过DEA-Malmquist方法ꎬ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ꎬ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定量分析ꎬ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尚处于技术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发展阶段ꎬ现有技术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ꎮXue等(2019)[24]建立了基于DEMATE-ANP和DQ-GRA技术的混合评价模型ꎬ并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ꎮ他们发现ꎬ2015-2017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性有所提高ꎬ这说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ꎮ吴净(2019)[25]从科技创新㊁效率提升㊁经济结构㊁拓展空间4个方面ꎬ构建了动能转换评价体系ꎬ并运用层次分析法ꎬ对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效果进行了评价ꎮ结果表明ꎬ青岛市动能转换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ꎮ柴士改和李金昌(2020)[26]从转换动力和转换成效两个方面ꎬ构建了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指标体系ꎬ并对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进行了动态分析ꎮ结果表明ꎬ2013-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指数不断提高ꎬ但近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ꎮ总的来看ꎬ现有研究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ꎬ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ꎬ在研究方法上ꎬ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双重差分法ꎬ但该方法难以满足具有相同趋势的假设ꎬ不能克服具有时变性的未观测混杂因素造成的内生性问题ꎬ更无法对比看出有无政策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影响ꎬ因此不适用于净政策效应评价ꎮAbadie和Gardeazabal(2003)[27]提出了一种新的政策效果评估方法ꎬ即合成控制法ꎮ这种政策评价方法允许时变未观测混杂因素的存在ꎬ利用合成控制将未观测混杂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ꎬ潜在的结果模型允许未观察到的因素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ꎮ其次ꎬ从评价角度看ꎬ大部分研究是从某些具体的指标角度ꎬ结合具体方面ꎬ探讨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对新动能转换的影响ꎬ而在政策实施的宏观效果上却没有整体认识ꎮ事实上ꎬ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ꎬ加之近年来受疫情影响ꎬ稳增长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ꎮ因此ꎬ研究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ꎬ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尤其对山东省来说ꎬ山东省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综合试验区ꎬ当前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ꎬ 坚持稳字当头㊁稳中求进 的总基调也是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ꎮ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的整体政策效果进行评判ꎬ非常值得探讨ꎮ因此ꎬ本文利用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ꎬ将除山东省以外的其他省区市作为潜在控制组ꎬ运用合成控制法ꎬ比较实际值与 反事实值 之间的差距ꎬ从而消除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ꎬ来研究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ꎮ三、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syntheticcontrolmethod)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ꎮ合成控制法是由Abadie和Gardeazabal(2003)[27]首次提出ꎬ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识别重大冲击后因果效应的研究领域ꎮ其核心思想是ꎬ通过对控制组相关属性的合成来模54区域经济拟实验组未发生的情况ꎬ进而形成一个虚拟的实验组ꎮ然后ꎬ观察实际实验组与虚拟实验组之间的差别ꎬ以此对重大冲击的潜在效应进行度量ꎮ合成控制法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形式的回归ꎬ它区别于传统的双重差分法(固定效应模型)ꎮ根据Abadie和Gardeazabal(2003)提出的因子模型(factormodel)ꎬ合成控制法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推广ꎮ双重差分法只允许以相加的形式存在个体时间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ꎬ其隐含假设是所有个体都有相同的时间趋势ꎻ而合成控制法的因子模型ꎬ则允许存在多维的共同冲击的 互动固定效应 ꎬ而每个个体面对共同冲击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反应ꎬ所以允许不同个体存在时间趋势的差异ꎮAbadie和Gardeazabal(2003)[27]还指出ꎬ回归法也可以看作对控制组做了线性处理ꎬ且控制地区的权重之和也等于1ꎻ而合成控制法的不同之处在于ꎬ合成控制法的每个权重要求必须非负ꎬ但回归法的权重有可能出现负值ꎬ即出现过分外推(extrapolation)而偏离了样本数据的取值区间ꎮ比如ꎬ在研究对象为国家时ꎬ将很多不同国家放在一起进行回归分析ꎬ就会出现过分外推的可能ꎬ导致 外推偏差 (extrapolationbias)问题ꎬ由于合成控制法要求非负的权重组合ꎬ可以避免过分外推的现象ꎮ合成控制法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目标单元和已有的数据ꎬ构造一个 反事实 的控制对照单元ꎬ然后根据控制组个体各自数据特征与目标单元的相似度来确定每个个体的权重ꎬ从而估计出一个合成对照组ꎬ再通过对比政策实施之后目标单元与对照单元之间的差别ꎬ进而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ꎮ参照以上思路ꎬ本研究将2018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山东省作为实验组ꎬ把其他省(区㊁市)作为潜在控制组ꎬ将控制组进行加权合成ꎬ形成一个新的合成处理组ꎬ即一个尚未施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 合成山东省 ꎬ通过对比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的差异ꎬ来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整体评估ꎮ(二)模型设定假设存在N+1个地区ꎬ地区1(山东省)在T0期之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ꎬ其他的N个地区(除山东省以外的其他省份)没有受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干预ꎬY0it代表地区i在t时期没有受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影响时的潜在结果ꎬY1it代表地区i在t时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影响时的潜在结果ꎬ则该政策实施的影响效应表示为:αit=Y1it-Y0iti=1ꎬ ꎬN+1ꎻt=1ꎬ ꎬT()(1)引入虚拟变量Ditꎬ该虚拟变量表示地区i在t时期是否实施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ꎬ如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ꎬDit=1ꎬ其他Dit=0ꎬ则地区i在t时期的观测值为:Yit=DitY1it+1-Dit()Y0it=Y0it+αitDit(2)假设第1个地区在T0(0ɤT0<T)时期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ꎬ而其他N个地区所有时期均未受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影响ꎬ则山东省受到的政策影响效果表示为:α1t=Y11t-Y01t(3)因此ꎬ当t>T0期时ꎬ第1个地区受到政策干预ꎬ可以获得观测值Y11tꎬ但没有受到政策影响的地区1的潜在结果Y01t无法观测ꎮ下面利用 反事实 结果来估计地区1的Y01tꎬ建立如下模型:Y0it=δt+βiXi+λiμi+εiti=1ꎬ ꎬN+1ꎻt=1ꎬ ꎬT()(4)式(4)中ꎬδ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ꎬ对所有地区产生的影响相同ꎻXi为Kˑ1维不受新旧动能64区域经济转换重大工程影响的协变量向量ꎻβi为1ˑK维系数向量ꎻλi表示1ˑF维的各地区的共同因素ꎻμi为Fˑ1维的系数向量ꎻεit为满足零均值假定的随机干扰项ꎮ为了估计 合成山东省 的潜在结果ꎬ需要根据其他省(区㊁市)各项发展指标与山东省的相似度找到一个权重向量Wꎬ该权重向量W=w2ꎬ ꎬwN+1()ꎬ满足wjȡ0ꎬj=2ꎬ ꎬN+1ꎬ且w2+ +wN+1=1成立ꎬ其他没有实施政策的省份根据权重向量W合成一个控制组ꎬ对于权重向量Wꎬ合成控制模型如下:ðN=1j=1WjYit=δt+βtðN+1j=2WjXj+λtðN+1j=2Wjμj+ðN+1j=2εit(5)当政策干预之前的时期足够长时ꎬ将存在一个最优权重W∗=w∗2ꎬ ꎬw∗N+1()ꎬ使得实验组山东省的 反事实 结果近似的可用合成控制组来表示ꎬ即Y^01t=ðN+1j=2WjYjtꎬ因此受到政策干预ꎬ地区1的影响效果表示为:α^=Y1t-ðN+1j=2WjXjt=T0+1ꎬ ꎬT()(6)为了得到α^的估计值ꎬ需要得到最优权重W∗ꎮ在计算过程中ꎬ为了使式(5)成立ꎬ我们选择Z1和Z0W之间的最小化的距离 Z1-Z0W 来确定权重向量W∗ꎮ这里的W满足:对于任意j=2ꎬ ꎬN+1ꎬwjȡ0和w2+ +wN+1=1成立ꎮZ1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前山东省的Kˑ1维特征向量ꎻZ0是(KˑJ)矩阵ꎬZ0的第j列为地区j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之前的相应特征向量ꎮ合成控制权重向量W∗=w∗2ꎬ ꎬw∗N+1()最小化距离为: Z1-Z0W V=(Z1-Z0W)ᶄV(Z1-Z0W)(7)式(7)中ꎬV是一个KˑK的对称正定矩阵ꎬ不同的V的选取将会影响估计的均方误差ꎬ最优矩阵V的选择是赋予Z0和Z1中变量一个合理的权重ꎬ以使得合成控制值的均方误差(MSPE)最小ꎮ(三)指标选取1.产出指标:经济增长率ꎮ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动态过程(李梦程等ꎬ2023)[20]ꎬ也是实现新发展动能的实际价值与促进经济增长质效双向提升的过程(王晓天ꎬ2021)[12]ꎮ也就是说ꎬ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对旧动能不断进行改造ꎬ充分发挥新动能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ꎬ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ꎬ促进经济更高质量的增长ꎮ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可以由经济增长率反映ꎬ同时经济增长率也是政策效应评估的重要指标(郑展鹏等ꎬ2019)[28]ꎮ由此ꎬ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率ꎬ作为衡量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增长的产出指标ꎬ见表1ꎮ2.预测指标ꎮ新旧动能转换实际上是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改变(黄少安ꎬ2017)[29]ꎮ依据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ꎬ可将经济增长划分为需求拉动型和供给推动型ꎬ增长动力源也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系统和供给推动系统(黄泰岩ꎬ2014)[30]ꎮ基于此ꎬ本文选取经济增长的预测指标时也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考虑ꎬ见表1ꎮ在需求层面ꎬ消费㊁投资㊁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王一鸣ꎬ2017)[3]ꎮ由此ꎬ选取消费动能㊁贸易动能作为衡量各地区需求层面的指标ꎬ并借鉴张立新等(2018)[5]㊁郑尚植和王怡颖(2019)[31]的做法ꎬ分别采用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74区域经济㊀表1变量指标选取变量类型变量名称指标衡量指标来源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GDP增长率郑展鹏等(2019)[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人均GDP增长率杨菲等(2019)[33]市场需求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GDP郑尚植㊁王怡颖(2019)[31]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GDP张立新等(2018)[5]要素供给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资/GDP董新兴等(2020)[32]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人口总数郑尚植㊁王怡颖(2019)[31]创新供给研发投入R&D经费支出/GDP刘岐涛㊁王磊(2018)[34]结构供给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GDP郑尚植㊁王怡颖(2019)[31]制度供给政府规模政府财政支出/GDP杨菲等(2019)[33]ꎻ张立新等(2018)[5]公有产权制度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张立新等(2018)[5]市场化水平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私营企业户数张立新等(2018)[5]程度来进行衡量ꎮ在供给层面ꎬ包括要素供给与要素配置效率两个方面ꎮ要素供给包含资本㊁劳动力等要素 量 的投入ꎬ要素配置效率主要受结构供给㊁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等因素影响(王一鸣ꎬ2017)[3]ꎮ这里ꎬ本文选取要素供给㊁结构供给㊁制度供给作为衡量各地区供给层面的指标ꎮ其中ꎬ要素动能包括资本㊁劳动力等ꎮ在本文中ꎬ借鉴董新兴等(2020)[32]的做法ꎬ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表示资本投入情况ꎻ借鉴郑尚植和王怡颖(2019)[31]的做法ꎬ用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与人口总数比重作为人口结构的代表性指标来衡量劳动力情况ꎮ在结构供给方面ꎬ本文借鉴郑尚植和王怡颖(2019)[31]的做法ꎬ将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ꎻ在制度供给方面ꎬ由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顺利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ꎬ而制度保障的程度又取决于政府的服务效率㊁市场化水平ꎬ以及由此内生出来的制度环境(李长英等ꎬ2021)[11]ꎮ因此ꎬ本文借鉴杨菲等(2019)[33]㊁张立新等(2018)[5]等的做法ꎬ采用政府规模㊁公有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水平等指标来衡量制度供给ꎬ并分别用政府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㊁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㊁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与私营企业户数之比来进行测量ꎮ此外ꎬ技术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要素(柴士改㊁李金昌ꎬ2020)[26]ꎬ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真实驱动力ꎬ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王铭槿㊁李永友ꎬ2022)[16]ꎮ因此ꎬ本文将创新供给单独出来ꎬ并借鉴刘岐涛和王磊(2018)[34]的做法ꎬ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R&D经费支出/GDP)来衡量技术资金投入方面的情况ꎮ(四)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本文利用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ꎬ样本中未加入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ꎬ将山东省以外的29个省(区㊁市)作为潜在控制组ꎬ利用合成控制法ꎬ来分析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ꎬ见表2ꎮ四、实证结果分析本文从经济增长的视角ꎬ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ꎬ将GDP增长率作为模型I的产出变量ꎮ从表1指标中选取市场需求㊁要素供给和结构供给三个方面的预测变量ꎮ基于各省(区㊁市)数据的特点ꎬ采用合成控制法的模型确定一组权重矩阵ꎬ构成 合成山东省 的权重组合由五个省(区)组成ꎬ其中河南省权重最大ꎬ为0.392ꎬ江苏省㊁广东省㊁内蒙古自治区和浙江省依次为0.355㊁0.138㊁0.069㊁0.045ꎮ对2018年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 84区域经济大工程之前的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的相关预测变量进行比较ꎬ结果见表3ꎮ可以发现ꎬ 合成山东省 与 真实山东省 的预测变量之间的差异较小ꎬ其中差异最大的预测指标为消费水平ꎬ但也仅为0.0504ꎮ因此ꎬ以上五个省(区)通过加权得到的合成控制组能够很好地拟合政策实施之前的山东省ꎮ㊀表2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含义变量观测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GDP增长率gdpinc4208.9693.450-5.00017.800人均GDP增长率rgdpinc4200.0970.072-0.2510.291消费水平consume4200.4200.1100.2150.847对外开放程度open4200.2870.3340.0071.813资本投入capital4200.7820.2930.0982.039人力资本labor4200.0200.0060.0070.044研发投入research4200.0100.0050.0010.024产业结构industry4200.4630.0980.2830.838政府规模government4200.2460.1470.0342.392公有产权制度public42010.05613.0870.09958.425市场化水平market4208.6893.5671.50324.678㊀数据来源:2008-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㊁各省份统计年鉴㊁各省份统计公报等ꎮ㊀表3模型I协变量均值预测变量 真实山东省 合成山东省 消费水平(consume)0.31330.3637对外开放程度(open)0.29010.4303资本投入(capital)0.65050.6499人力资本(labor)0.01800.0180产业结构(industry)0.40860.4082进一步分析模型I中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在2008-2021年期间的GDP增长率及其差距变化情况ꎮ从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图1)来看ꎬ2010年之后 合成山东省 与 真实山东省 之间具有非常高的拟合度ꎮ自2018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后ꎬ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的GDP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ꎬ但 真实山东省 的GDP增长率下滑幅度明显小于 合成山东省 的下滑幅度ꎮ2020年受疫情影响ꎬ经济增长趋缓ꎬ 真实山东省 的GDP增长率显著高于 合成山东省 ꎬ且2021年依然保持增长态势ꎬ这说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ꎬ但这种作用存在滞后性ꎮ从GDP增长率差距(图2)来看ꎬ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的GDP增长率差距在实施政策后的第三年(即2020年)为显著的正值ꎬ且 真实山东省 的数值明显大于 合成山东省 ꎬ2021年GDP增长率差距依然保持在高位ꎬ这进一步说明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滞后推动作用ꎮ为进一步深入考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ꎬ继续构建模型IIꎮ在模型I预测变量的基础上ꎬ加入制度供给和创新供给相关变量ꎬ包括研发投入㊁政府规模㊁公有产权制度以及市场化水平四个变量指标ꎬ研究创新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ꎬ同时为了使 合成山东省 与 真实山东省 保持更好的拟合度ꎬ加入2008年㊁2013年和2018年GDP增长率作为预测变量ꎮ模型II构成 合成山东省 的控制组权重由云南省㊁天津市㊁江苏省㊁河北省㊁河南省㊁浙江省和福建省七个省(市)组成ꎬ权重最大的江苏省为0.332ꎬ权重最小94区域经济的福建省为0.03ꎮ加入上述预测变量后ꎬ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的相关预测变量对比结果(表4)显示ꎬ除个别指标存在较大的拟合偏差外ꎬ总体上依然可以较好地衡量 真实山东省 各项发展指标的均值ꎮ图1㊀模型I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GDP增长率图2㊀模型I 真实山东省 与 合成山东省 GDP增长率差距㊀表4模型II协变量均值预测变量 真实山东省 合成山东省 消费水平(consume)0.31330.3514对外开放程度(open)0.29010.3931资本投入(capital)0.65050.6915人力资本(labor)0.01800.0197产业结构(industry)0.40860.4177研发投入(research)0.01750.0142政府规模(government)0.11370.1520公有产权制度(public)16.904611.4803市场化水平(market)10.186910.0350gdpinc(2008)12.112.2112gdpinc(2013)9.69.4921gdpinc(2018)6.46.7315 05。
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烟台探索未来,烟台将厚植更加开放包容的创业沃土,构筑更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打造更加引人入胜的美丽景观,让创业者梦想成真、让外来客流连忘返、让本地人引以为豪。
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
1978年以来,尤其是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地处胶东半岛东部的烟台一直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如今,烟台又站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2018年前三季度,烟台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90.3亿元、利润619.3亿元,收入、利润总量均居山东省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烟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说,“要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台将全力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开拓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9月19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探索新常态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推动烟台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巩固提升核心地位,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22年,展望到2028年。
按《规划》要求,烟台将积极构建全域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推动全市各类区域创新、协同、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率先突破的强力引擎。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的快速突破。
烟台先后出台《全市“三重”工作2018年任务清单》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全市“三重”工作推进落实力度的意见》,80项“三重”工作全部成立工作专班。
目前,烟台市“三重”工作80个事项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环渤海潍烟高铁、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等7项全部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新旧动能转换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旧动能转换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新旧动能转换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凸显,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