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36.18 KB
- 文档页数:39
成人高考历史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①大泽乡起义②四面楚歌③约法三章④巨鹿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2.“安史之乱”主要反映了 ( )A.人民群众与统治阶级的矛盾B.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中国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用人不当C.大地主、大官僚的强烈反对D.危害了人民的利益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 )A.杯酒释兵权B.推行郡县制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行省制5.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 )A.原始平等的生产关系B.奴隶制剥削关系C.封建性的生产关系D.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6.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是在 ( )A.1661年B.1662年C.1683年D.1684年7.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 )A.反封建的农民起义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农****动C.反对殖民侵略的农民起义D.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8.较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9.中国同盟会是一个 ( )A.农民阶级政党B.资产阶级团体C.资产阶级政党D.无产阶级政党10.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中B.五四运动中C.国民大革命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11.确立党对军队领导的事件是 ( )A.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井冈山会师1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 ( )A.实现工业化B.实行三大改造C.制定宪法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13.林肯颁布的重要文献是 ( )①《独立宣言》②《****宣言》③《宅地法》④《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14.俄国十月革命较先取得胜利是在 ( )A.彼得格勒B.莫斯科C.明斯克D.基辅15.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B.巴黎和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公约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实行全面没收私人资本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实行商品买卖17.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吞并了 ( )A.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B.整个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D.波兰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丘吉尔的共同活动有 ( )①发表《大西洋宪章》②参加德黑兰会议③参加开罗会议④同意建立联合国⑤发表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9.标志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百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B.1962年,法国被迫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C.“非洲独立年”的出现D.1990年3月,纳米比亚宣布独立20.苏联存在的时间是 ( )A.1917—1991年B.1921—1991年C.1922—1991年D.1922—1990年21.小明1986年10岁时第几次观察到著名的哈雷彗星,当他第二次再看到哈雷彗星时,他的年龄应该是 ( )A.86岁B.36岁C.45岁D.20岁22. 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这一事实的是 ( ) A.元旦B.国际劳动节C.国际儿童节D.我国国庆节23.下列气候类型中,由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24.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下列中的 (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蒸发和降水D.入渗和蒸腾2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26.铺设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空气稀薄B.太阳辐射强C.多冻土层D.气温低,日较差大27.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 )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分界线C.农业区与牧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28.下列地区中,湖泊数较多的是 ( )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云贵高原29.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较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30.下列地区中,在一年之中每天正午时物体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 )A.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C.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D.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31.下列的太阳活动,发生在光球层的是 ( )A.太阳风B.耀斑C.太阳黑子D.日珥32.下列的人口密集地区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目较多的是 ( )A.东亚B.南亚C.北美D.西欧3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煤炭和石油资源都较丰富的是 ( )A.辽宁、山东B.山西、云南C.山东、内蒙古D.广西、贵州34.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迁入区B.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迁入区C.西欧、北美由人口迁入区变为迁出区D.人口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35.长江干流沿岸分布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下列中的 ( )A.昆明、贵阳B.重庆、西宁C.南京、上海D.成都、长沙36.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太阳辐射C.降水D.海陆分布37.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板块张裂活动形成的是 ( )A.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太平洋38.苏轼诗“雨前已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选择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解析)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在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D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D【解析】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为了抗衡其势力,皇帝选择外戚来辅政,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民间崇拜得到政府认可,实质上体现了民众观念符合了统治思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解析】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
XX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检测卷及答案第1题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D第2题元朝时棉纺织业的中心在 ( )A.建康B.杭州C.松江D.成都答案:C第3题关于陆地自然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最重要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B.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带按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现象C.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土壤D.相邻两个自然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答案:D第4题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巴黎和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D第5题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获益最大的国家是 ( )A.英国B.日本C.美国D.中国答案:C第6题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答案:A第7题以下表达,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北约”组织首先建立,“华约”组织随后建立。
目前,“华约”组织已解散B.“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同时建立C.“北约”组织的建立迟于“华约”组织的建立D.“北约”组织已经解散,“华约”组织仍然存在答案:A第8题位于西半球又在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B.麦哲伦海峡C.白令海峡D.英吉利海峡答案:C第9题有关太阳大气层的正确表达是( )A.形如圆盘,明亮发光的是色球层B.从里到外依次为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从外到里三层温度递减D.肉眼观察到的是呈玫瑰色的色球层答案:C第10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第11题以下关于世界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正确表达是( )A.铁、铜、铝土等非能源矿的分布与开采,开展中国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B.兴旺国家矿产开采量大,美、加、澳等是主要矿产生产和出口国C.一些开展中国家成为单一的矿产资源出口国,对外贸易可观D.兴旺国家矿产资源开采量小,回收利用率高答案:A第12题“光武中兴”指的是以下哪一人物的统治时期 ( )A.刘秀B.杨坚C.刘邦D.李世民答案:A第13题正确表达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是 ( )A.土星的卫星数最多B.都能用肉眼观察到C.木星的卫星数最多 D.地球没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答案:A第14题陆地水平自然带带状特征明显而且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B.美洲大陆C.非洲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答案:C第15题以下我国重点建立水电站由西向东排列的是( )A.二滩、岩滩、五强溪、水口B.岩滩、五强溪、二滩、水口C.五强溪、水口、盐滩、二滩D.水口、五强溪、二滩、岩滩答案:A第16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南宋时期( )A.稻米产量很大B.棉花种植进一步推广C.小麦产量很大D.烟草种植进一步扩大答案:A第17题以下关于俄罗斯的不正确表达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洲国B.莫斯科通过运河与里海、黑海、亚速海、白海、波罗的海相通C.气候以温带大陆性为主,没有地中海气候D.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工业区答案:C第18题长江干流沿岸分布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以下中的( )A.昆明、贵阳B.重庆、西宁C.南京、上海D.成都、长沙答案:C第19题当今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B.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滥伐森林C.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问题D.人口爆炸、资源枯竭、水源锐减答案:A第20题我国最大的林区是( )A.东北林区B.东南丘陵林区C.西南林区D.“三北”防护林区答案:A。
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文史类)真题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财经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x|−1≤x≤2},N={x|x≤1},则集合M∩N=()A. {x|x>−1}B. {x|x>1}C. {x|−1≤x≤1}D.{x|1≤x≤2}(2)函数y=1x−5的定义域为()A. (−∞,5)B. (−∞,+∞)C. (5,+∞)D. (−∞,5)∪(5,+∞)(3)函数y=2sin6x的最小正周期为()A. π3B. π2C. 2πD.3π(4)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A. y=log2xB. y=sin xC. y=x2D. =3x(5)抛物线y2=3x的准线方程为()A. x=−32B. x=−34C. x=12D. x=34(6)已知一次函数y=2x+b的图像经过点(−2,1),则该图像也经过点()A. (1,−3)B. (1,−1)C. (1,7)D. (1,5)(7)若a,a,a为实数,且a≠0B. π4C. π3D. π2(12)若0<lga<lgb<2,则()A. 0<a<b<1B. 0<b< a<1C. 0<b<a<100D. 1<a< b<100(13)设函数f(x)=x+1x,则f(x−1)=()A. xx+1B. xx−1C. 1x+1D.1x−1(14)设两个正数a,b满足a+b=20,则ab的最大值为()A. 400B. 200C. 100D. 50(15)将5本不同的历史书和2本不同的数学书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恰好在两端的概率为()A. 110B. 114C. 120D. 121(1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是顶角,且cos A=−12,则cos B=()A. √32B. 12C. −12D. −√32(17)从1,2,3,4,5中任取3个数,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A. 80个B. 60个C. 40个D. 30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C正确。
A、B、D三个选项都不能反映出事件的本质。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解析】[来源:学。
科。
网Z。
X。
X。
K]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很明显的给出“主要”二字,说明本题只针对最重要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经济中心南移才能最终实现。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影响。
A选项说法错误,靖难之变本就是由北往南进行的,北方此时已经足够稳固;C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D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1. 【选择题】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是( )A. (江南博哥)夏B. 商C. 西周D. 东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
公元前2070年,启创立了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 【选择题】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是( )A. 夏B. 商C. 西周D. 东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
公元前2070年,启创立了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 【选择题】把地球划分成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 )A. 0。
和180。
经线圈B. 东经20。
和西经160。
经线圈C. 西经20。
和东经160。
经线圈D. 东经160。
和西经160。
经线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3. 【选择题】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四五运动B. “九一三”事件C. 粉碎“四人帮”D. 二月抗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集团,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 【选择题】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主要是( )A. 白种人B. 黄种人C. 黑种人D. 混血种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南美洲的居民等知识点。
南美洲居民主要由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构成,其中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5. 【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20世纪的( )A. 70年代初B. 70年代末C. 80年代初D. 80年代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应试指导】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时间。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在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B. 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D. 唐朝时期,西藏成为中国的正式行政区划2、关于我国的地理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B、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多样,跨越多个气候带C、中国的首都是西安D、中国的陆地边界线长达数千公里3、选择题,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这一部分的题重点是考察世界地理、历史事件和古代文明。
3.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中国农民是耕种下列哪个流域的居民?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恒河流域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 唐朝时期,我国发明了火药,并最早在军事上使用D. 明朝时期,徐光启主持编写了《农政全书》5、根据《汉书》记载,汉朝时期中亚的游牧民族居住在南草监湖周围。
南草监湖是指今天的下列哪一个湖泊?A、乌拉尔湖B、巴尔喀什湖C、里海D、咸海6、下列关于秦朝经济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颁布统一尺寸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B、实行土地兼并制,加强中央对土地的控制C、鼓勵手工业和商业发展D、禁止私铸货币7、在古今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君主集权的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特点之一。
以下哪一项制度体现了这种君主集权的加强?A.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并推行集中权力的体制。
这部制度创设了宰相、御史大夫等官职,限制了地方权力的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在汉武帝时期形成的一种政策导向,该政策实质上是要求社会上必须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巩固皇权统治。
2015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他采用楚国方言,写出大量优秀诗篇,其中包括()
A.《春秋》B.《道德经》C.《诗经》D.《离骚》参考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屈原的创作内容。【应试指导】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作品主要代表有《离骚》《天问》《九歌》。
第2题单选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刺史制度C.郡县制D.封国制参考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创立的刺史制度。【应试指导】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
第3题单选中国古代有一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这位书法家是()A.吴道子B.陶渊明C.王献之D.王羲之参考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书圣”王羲之。【应试指导】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等,其中《兰亭序》有“天下第一”一行书”的美誉。
第4题单选南宋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是()A.明州B.广州C.泉州D.温州参考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南宋国际贸易港口城市泉州。【应试指导】南宋时期,中国东南地区是亚洲海洋经济最活力的区域之一,以泉州为中心的航海贸易为龙头,与亚洲海域“北洋”“东洋”“西洋”实现了连接与互动,形成了东方世界的海洋经济圈,因此泉州也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
第5题单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密切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专门的地方行政机构。这一机构是()
A.江浙行省B.澎湖巡检司C.台湾省D.台南府参考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应试指导】元朝时,大陆和台湾(当时称琉球)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元政府设置了澎湖巡检司,隶属于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巡检,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元朝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澎湖巡检司的设立,加强了元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第6题单选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行新的赋役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
A.两税法B.方田均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参考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明朝的一条鞭法。【应试指导】1581年,明朝内阁首相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做“一条鞭法”。第7题单选清道光年问,提出鸦片流毒于天下为害甚巨,进而领导了禁烟运动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琦善参考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清朝时期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应试指导】1839年3月,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美国走私的鸦片110多万公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第8题单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产品留足口粮后,其余归国库的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临时约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参考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应试指导】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够口粮,其他归国库。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第9题单选戊戌政变中百日维新的各项政策大都被废除,得以保留的成果是()
A.军机处B.海军衙门C.总理衙门D.京师大学堂参考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应试指导】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百日维新的各项政策大都被废除,而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l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第10题单选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参考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内容。【应试指导】“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防止君主制复辟。
第11题单选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进行转移,主要是指()
A.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B.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由恢复经济转移到加速发展D.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参考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应试指导】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也由乡村转到了城市。第12题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统一管理财政经济B.没收官僚资本C.调整劳资关系D.打击投机倒把参考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国初期的经济措施。【应试指导】新中国建立时一穷二白,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在当时都很难发展,没收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以之建立了新中国的经济基础。
第13题单选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此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应试指导】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万隆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共识,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4题单选文艺复兴时期,在作品中描写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虚幻场景,反映社会现实的著名文学家是()
A.彼得拉克B.莎士比亚C.薄伽丘D.但丁参考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但丁。【应试指导】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名著《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篇组成。在这部诗篇里,作者根据自己的爱憎,而不是按照教会的标准,把许多主教、教士.甚至教皇写进“地狱”,让他所崇敬的一些历史人物在“天堂”里享受永恒的幸福。
第15题单选1781年,北美英军主力陷入美法军队的包围之中,被迫投降,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这一事件发生在()
A.莱克星顿B.约克镇C.萨拉托加D.费城参考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地【应试指导】1781年,美法联军将英军围困于约克镇,并最终获得了决定性胜利。约克镇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最后一役,也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束。第16题单选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其中发明了蒸汽机车的是()
A.瓦特B.哈格里夫斯C.富尔顿D.史蒂芬森参考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蒸汽机车的发明人。【应试指导】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成功研发了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第17题单选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紧张局势,其中最早结盟的是()
A.德奥意三国同盟B.英法同盟C.法俄同盟D.英俄同盟参考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应试指导】1879年,在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订同盟条约,对付俄国。l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三国同盟”。另一军事同盟为英法俄三国,形成“三国协约”,形成于1907年。因此,最早结盟的是德奥意三国同盟。
第18题单选1921年,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其开始的标志是实行()
A.粮食税B.租让制C.租赁制D.自由贸易参考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应试指导】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十大”于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这标志着苏俄进入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
第19题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但有一个西欧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加入。这个国家是()
A.联邦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参考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欧洲共同体。【应试指导】1965年4月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共体,条约于11967年7月1日生效,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于1973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