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识别标称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34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位,也是维修中需要检测和更换的对象。
本章主要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作用,以及检测技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2.1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1)电阻器的识别电阻器没有极性(正负极),电阻元件的基本特征是消耗能量或者叫吸收能量。
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或字母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另外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6欧姆。
电阻器的体积很小(实物图见附录一),一般在电阻器的表面标明阻值,精度,材料,功率等几项。
在车间常用的电阻是片式陶瓷电阻器(也叫贴片电阻器),其阻值标在电阻表面上,电阻参数标注的方法有文字直接标注和色环标注两种,色环标注和电阻器的分类等在这不做介绍了在相关的电子技术资料有专门介绍,自己去看咯。
下面说一下怎样读表贴片的电阻值,举几个例子:103=10X103=10KΩ,333=33X103=33KΩ,472=47X102=4.7KΩ等等.读取的方法是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十的几次方吧,或者是数字几就在最后面加上几个零。
(2)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限流的作用(或者叫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吧)。
从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I 与电阻R成反比,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就可以将电流I限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电阻器的限流作用。
电阻器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产生降压的作用。
当电流流过电阻器时,心然会在电阻器上产生压降,压降大小与电阻值R及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即:U=IR.利用电阻器的降压作用,可以使较高的电源电压去适应电路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三个作用是分压和分流的作用,不知道这也算不算一个了,呵呵。
(3)电阻器的检测○1在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
举个例子,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湍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
附1 主要电子元器件的基本识别方法附1-1 电阻器和电位器在电子电路中,电阻器占所用元件总数的30% 以上,它的作用是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分压、分流和作为耗能的负载。
按结构不同,电阻器分为固定式和可变式两大类。
固定式电阻器一般称为电阻,由于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可分为薄膜电阻、线绕电阻和特殊电阻(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薄膜电阻又分碳膜电阻和金属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精度较高,可达0.001%。
电位器是一种具有三个端子的可变电阻器,其阻值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
按材料可分为薄膜和线绕式两种;按调节机构的运动方式则分为旋转式和直滑式等。
(1) 线性电阻器及电位器的电阻标称值标称阻值指厂家在电阻器上标注的电阻值,其单位为Ω(欧)、kΩ(千欧)和MΩ(兆欧)。
任何固定电阻器的阻值都符合附表1-1的数值或表中数值与n10的乘积,其中n为整数。
附表1-1标称阻值电阻级别允许误差标称阻值系列Ⅰ±5%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3.94.3 4.75.1 5.66.2 6.87.58.29.1Ⅱ±10%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6.8 8.2Ⅲ±20% 1.0 1.5 2.2 3.3 4.7 6.8(2) 电阻器电阻标称值标注方式①直标法直标法对电阻器的电阻值进行直接标注,并根据阻值数量级的不同约定如下:a)1Ω以下的电阻,在阻值数的后面加上“Ω”符号,如:0.5Ω。
b)1kΩ以下的电阻,可以只写数字,不写单位,如:47、330、750。
C)1kΩ~1MΩ的电阻,以千欧为单位,符号是“k”,如:6.8k、82k、680k。
D)1MΩ以上的电阻,以兆欧为单位,符号是“M”,如:1M、10M。
②色标法用特定的色环标注在电阻上以表示阻值大小及误差。
这种色标法通常用于0.5W以下的碳质电阻和金属膜电阻,其色标含义如附表1-2所示。
实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术一、常用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学习实践基本要求1、了解电阻、电容、电感、二三极管等常用元器件的结构形状;2、掌握电阻、电容标称值的正确读法和判别方法;3、掌握用万用表测试判别二、三极管的类型和极性的方法。
一、电阻器的分类与识别知识对通过电流呈现出一定阻碍能力的元件称为电阻器。
电阻器是电气、电子设备中用得最多的基本元件之一。
主要用于控制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或用作消耗电能的负载。
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之分,可变电阻常称作电位器。
电阻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材料分,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等不同类型;按功率分,有(1/16)W,(1/8)W、(1/4)W、(1/2)W、1W、2W 等额定功率电阻;按电阻的精度分,有精度为±5%、±10%、±20%等的普通电阻,还有精确度为±0.1%、±0.2%、±0.5%、±1%、±2%等的精密电阻。
电阻的类别可以通过外观的标记识别。
1.固定电阻(1) 电阻器型号命名方法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根据GB2471—81,见下表1-1。
例如:(从左边开始为第一部分)精密金属电阻多圈线绕电位器R J 7 3 W X D 3表1-1 电阻器型号命名方法(2)按颁布标准规定,电阻值的标称值应为表1-2所列数字的10n倍,其中,n为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表1-2 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标称系列及误差表①直标法将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直接用数字和字母印在电阻上(无误差标示为允许误差±20%)。
也有厂家采用习惯标记法,如:3Ω3 I 表示电阻值为3.3Ω、允许误差为±5%1 K8 表示电阻值为1.8kΩ、允许误差为±20%5 M1 II 表示电阻值为5.1MΩ、允许误差为±10%②色标法将不同颜色的色环涂在电阻器(或电容器)上来表示电阻(电容器)的标称值及允许误差种类颜色所对应的数值见表1-3。
常用元器件检测:无源器件电阻检测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
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
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 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电位器的检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
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 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
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
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
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电容检测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A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一、报告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总结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实习经验,分析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符号、参数和功能。
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原理和常用检测仪器。
4. 分析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故障,提高故障排除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特点电子元器件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
有源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具有放大、开关、稳压等功能;无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主要起到储能、限流、滤波等作用。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1)外观识别:根据元器件的形状、颜色、尺寸等外观特征进行识别。
(2)符号识别:根据元器件的符号、字母和数字标识进行识别。
(3)参数识别:根据元器件的标称值、额定值等参数进行识别。
3.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1)外观检测:检查元器件的外观是否有破损、氧化、脱焊等现象。
(2)电阻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阻值,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电容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容值,判断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二极管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和反向截止电压,判断其是否正常。
(5)三极管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判断其是否正常。
四、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子元器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类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2. 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元器件的故障原因,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4. 本次实习让我认识到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