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
- 格式:doc
- 大小:788.50 KB
- 文档页数:11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6分)1. (6分)(2018·徐州)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若出其里。
(2)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4)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 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 (1分)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
张梦超同学从初中语文课本中摘录了四个句子,但不小心抄错了一个字,请细心的你帮他改正。
A.看不厌,看不厌那些在波峰涛谷中飞翔的白帆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D.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跃的雕刻家!________。
3. (2分)选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一组作品是()①百废俱兴②世外桃源③妄自菲薄④诲人不倦⑤一鼓作气A . ①《岳阳楼记》②《桃花源记》③《出师表》④《论语》⑤《曹刿论战》B .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捕蛇者说》④《孟子》⑤《左传》C . ①《醉翁亭记》②《桃花源记》③《出师表》④《论语》⑤《曹刿论战》D . ①《桃花源记》②《核舟记》③《孟子》④《捕蛇者说》⑤《左传》4.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 .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C .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D .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8分)1. (8分)(2016·贵港模拟) 默写。
①逝者如斯夫,________。
(《<论语>十二章》)②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④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2. (10分)下列词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收缩勉厉笑容可鞠手舞足蹈汇编骄嫩千恣百态新陈代卸3. (2分) (2016八上·杭州月考)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如果我们几个人能同心协力,必能摸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创业道路,将事业干得绘声绘色。
B . 中国乒乓球队出战伦敦奥运会,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被日本媒体誉为“不可战胜的神话”。
C . 几个小时的功夫,南斯拉夫母亲一捧又一捧地把泥土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竟然为这个苏联青年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D . 为确保G20峰会各国代表团顺利抵杭,日前,杭州市政府将距离杭州半径300公里内的地区划为特别管辖区域。
4. (2分) (2017七上·澧县期中)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讨论,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 . 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 . 通过小兄弟的回答,使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5. (6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5分)1. (1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刹那(chà)订正(dīng)茅塞顿开(sài)B . 贮藏(chǔ)倾斜(qīng)轩然大波(pō)C . 解剖(pōu)酝酿(niàng)爱憎分明(zēn g)D . 符合(fú)乘客(chèng)自给自足(gěi)2. (1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 . 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C . 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3. (1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 . 秋天的乐山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
B .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一类题的简单方法。
C . “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D .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政策防止交通意外不再发生。
4. (1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2018·十堰) 古诗词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君去沧江望澄碧,________。
(李白《赤壁歌送别》)(2)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________。
(王安石《浪淘沙令》)(3) 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9八下·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和“端居”的意思。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3. (9分) (2019七上·芜湖期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不亦说乎: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④传不习乎:________⑤可以为师矣: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妖娆(ráo)睿(ruì)智成吉思汗(hàn)风骚(sāo)B . 留滞(zhì)襁(qiǎng)褓一代天骄(jiāo) 亵(xiè)渎C . 旁骛(wù)佝(gōu)偻怒不可遏(è)承蜩(tiáo)D . 陨(yǔn)落灵柩(jiù)强聒(guō)不舍田圃(pǔ)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厦门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B . 对这次集体活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C . 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D . 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C .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D .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4.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 .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C . 打陀螺讲求技巧。
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 .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使人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 综艺《青春旅社》以“青春”为主题,反映了新时代不同年轻人的青春梦想和追求。
C . 中国不仅是搞“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而是负责人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在自然中,和风细雨的温文耳雅,草长莺飞的鸟语花香,五彩蝴蝶的翩跹起舞,都谱写着___________。
在大海中,我找到了那份和谐。
燕子对鸣,细雨双归,传递出和谐的音符。
曾经的隐者,归隐于沉稳而寂liáo的深山,顿悟出世间的深意。
在夕阳中,我找到了那份和谐。
眺望山那头,夕阳仿佛迟暮的老人,散发出最后一抹光芒。
草儿不忍它的离别,摇曳着柔弱的枝叶。
生灵们伴着这抹辉煌飞回自己的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liáo翩跹眺望寂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和谐”中“谐”字,查字典应查部首________。
“摇曳”的意思是________(4)将文中空缺处补写完整,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________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名著阅读。
(1)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
B . 在大人国格列佛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他在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获救后回到了英国。
C . 作者笔下的慧骃国向读者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国的供马驱使的畜生是耶胡,友谊和仁慈是慧骃马族的两大美德。
D . 格列佛曾未发一兵一卒靠一己之力帮助不来夫斯打败邻国利立普特,因此格列佛成了不来夫斯举国称颂的英雄。
(2)小人国的有两个对立的党派之争他们是以________的标准划分阵营。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6. (11分)近期,某校八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猜一猜】阅读谜语,写出谜底。
(猜一种常见食品)谜面: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谜底:________(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有关传统美食的短文,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了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
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已成为天下人们共同的心愿。
(3)【说一说】围绕此次活动,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说说家乡美食”的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8. (2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传不习乎________ ②曲肱而枕之________③险躁________ ④年与时驰__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5)请写出两个来自《论语》的成语。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
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
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本段重点说明的是()A . 石阶B . 平台C . 祭殿(2)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么?(3)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
(4)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么?请试着写出它们将什么比做了什么。
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蠓燎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
只见A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
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
那A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
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A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
”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A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
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
那A 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
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顶。
那A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A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
”A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
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
你把口张三张儿。
”那A果张开口。
行者还作个蟭燎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
那A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
”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乙】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B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B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B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拉到了地点,B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B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
不快跑若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
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
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作的。
(1)甲段选自名著《》,其中的A是指。
乙段选自名著《》,其中的B是指。
(2)结合选段,分析两本名著在艺术特色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3)甲段中,行者此番借到真扇了吗?借扇后又发生了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根据下面的要求,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A特殊的礼物B再见,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二题,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3-1、3-2、3-3、3-4、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1、4-2、4-3、4-4、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1、5-2、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6-1、6-2、6-3、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8-1、8-2、8-3、8-4、8-5、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9-1、9-2、9-3、9-4、10-1、10-2、10-3、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