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的生长停滞是如何发生的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水草底床透气不良会造成的问题水草造景水草缸底床表面通常都会沉积一些东西,这些沉积物一般为鱼的粪便、残饵等等。
由于造景种植水草,这些沉积物往往会很难清理,长期就会造成一些影响。
所以需要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水草底床,防止出现以下的一些情况。
1、底床有臭味产生底床的有机物很容易受到厌气性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臭味,厌气性微生物一般只能生存于缺氧的环境中,因此在翻动底床时,如果问到臭味,说明底床的透气性已经不好了。
在水草缸中,臭味的发生,来自于蛋白质的腐化,主要是产物是氨、硫化氢等物,这类物质的臭味很强烈,在极低的浓度下,依旧能够问到。
2、底床局部发黑底床局部发黑也是底床透气性不良的征兆。
有时从水草缸透视底床可以发现,不过若以黑土或者黑色的底砂作为底床就难以发现了。
底床局部发黑的原因是硫化氢与亚铁离子作用产生的一种黑色沉淀物污染底砂所致。
硫化氢除了来自硫蛋白腐化所衍生之外,更多情况可能来自硫化氢被某些厌气细菌作为呼吸介质做还原而产生。
3、水草根部发黑及腐烂水草根部通常都是白色的,如果发现有黑根或者腐烂,则也是底床透气性不良的征兆,这是硫化亚铁及硫化氢所致。
4、根茎类水草难以种植或者不易生根当发现,根茎类水草难以插入松软的底砂时,就要注意了。
还有就是虽说插进去,但不生根,这也是底床透气性不良的征兆。
5、底床常附着气泡水草上附着气泡代表水草生长良好,光合作用正常,气泡也是氧气。
而底床有了气泡则需要注意,这是因为底床附着的气泡通常是沼气,这是有机物溶解产生,沼气不溶于于水,则可以看底床的气泡。
6、底床的pH低于水层的pH厌气分解会产生有机酸类物质,这使得底床溶液的酸度下降在pH<7,反正会比水层的pH更低。
这也是底床透气性不良的征兆。
7、水草发生铁中毒现象除非过度使用铁肥,否则水草发生中毒的症状并不多见。
其主要是水草下部的老叶提前枯死,新叶自边缘开始溃烂,并逐渐往中部蔓延,最后导致整片叶子溃烂,就好像溶解于水中一般。
如何在水缸里养水草-哪些观赏鱼适合在水草缸里养水草缸鱼缸造景里2种好养又好看的水草流木搭档——水榕乍一听这个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种榕树的品种。
其实水榕并不是榕树,但是他还是有点像榕树的。
水榕喜欢的水质相对来说偏硬,最好是用硬水饲养。
如果用软水来饲养,也就是酸性水质,水榕的根部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溃烂发黄现象。
这种水草属于阴性草,不需要较强的光照。
但是并不是说他属于阴性草所以就可以直接放在一点儿光照也没有的环境,那样的环境会使水榕无法光合作用,之后叶绿素会流失,水榕会发黄死亡。
水榕适应的光照是散射光,也就是说不需要像太阳光那么强烈的直射光即可满足他们。
水榕适应的温度在22度-29度之间,我建议将温度控制在这样的温度间。
如果温度过高的话水榕会出现生长停滞的现象。
水榕可以说是一种附生性的植物,这就是他和榕树的共同点。
榕树会生长出非常多的气生根,有的悬挂在枝条上,有的遇上了攀爬物就会附上去,并且很难扒下来。
水榕也是如此,他们会用气生根吸附在沉木或者石头上,这也是他是流木的最佳搭档的原因。
当然还是要绑上去的,水榕附生时间比较长,差不多一周左右他们会开始长出粗壮的气生根,吸附在沉木或者杜鹃根上面。
如果不绑的话他们会在鱼缸中随风飘动,长不好。
其实水榕的养护很简单,号称“不死之草”的他随便绑在沉木上,泡在水里面都能活,用不着将养护方法想得太过于复杂。
养虾必备——莫斯莫斯水草的具体养护方法其实我之前的文章已经有写到过,不过我们今天朝花夕拾,再次详细复述一遍。
莫斯其实属于藓类植物。
而莫斯这种有茎杆的植物就属于苔类植物。
养护莫斯过程中最大的天敌无非就是热。
莫斯非常不耐高温,到了夏天叶子发黄是正常现象,一般秋天会恢复得很快很迅速。
但是如果发黄了还不控温,莫斯就有死亡的概率,并且非常大!温度最好保持在25-29度之间。
莫斯分阳性品种和阴性品种,大多数都是阴性水草,之前要提前询问卖家自己的品种是阳性还是阴性再来控制光照。
作物生长不佳的原因
作物生长不佳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土壤质量不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如果土壤质量不良,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土壤质量不良的表现可以有很多,例如缺乏养分、酸碱度不平衡、土壤密度过大等。
2. 水分不足或过多:作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如果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水分不足会使作物叶片干枯、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则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容易受病害侵袭。
3. 光照不足:作物需要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光照不足,作物就会生长缓慢,叶片变黄。
4. 病虫害: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会导致植株受损,生长受阻,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5. 气候异常:气候异常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例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极端天气。
6. 缺乏养分:作物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如果缺乏养分,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缺乏养分的表现可以有很多,例如植株矮小、叶片变黄等。
综上所述,作物生长不佳的原因很多,如果想要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就需要认真检查土壤、水分、光照、病虫害等方面,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 1 -。
水生植物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1. 引言水生植物爆发指的是水田、湖泊、河流等水域中某种或多种水生植物数量异常增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
水生植物的爆发往往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水生植物爆发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理方法,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为解决和预防水生植物爆发提供参考。
2. 水生植物爆发的原因水生植物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养分过剩水体中的养分含量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
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时,水生植物就会得到过度滋养,导致数量迅速增多。
养分过剩的原因可以是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
2.2 温度和光照条件水生植物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也是其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水体中的光照和温度适宜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活跃,生长速度加快,导致植物数量快速增长。
2.3 水体流动性减弱水体流动性减弱会导致水生植物的种子、花粉、孢子在水体中停留时间延长,并更容易附着在水生植物的体表上,增加了种子萌发和植物繁殖的机会。
水体流动性减弱的原因可以是水流速度的减慢或堆泥、水草等的堵塞。
2.4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引入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给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些外来水生植物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并大量繁殖,挤占和消耗水域中的资源,导致其他水生植物数量下降,甚至形成单一物种的爆发。
3. 水生植物爆发的治理方法针对水生植物爆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理:3.1 水质管理控制和减少水体的养分输入是预防水生植物爆发的重要措施。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限制化肥的使用,采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3.2 生物控制引入和培育具有吃水生植物能力的生物,如鲤鱼、草鱼、红耳龟等,可以有效控制水生植物的数量。
这些生物可以食用水生植物,减少其生长量,使水体中的植物保持适度的数量。
3.3 物理治理采取物理手段对水生植物进行清除,如人工割草、除草剂喷洒、机械捕捞等。
水稻移栽后生长停滞,不返青分蘖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解决?
水稻僵苗,估计有一些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僵苗,在一些地方被称为“坐蔸”,也就是说当水稻从秧苗池移栽到大田后,生长出现停滞,本来应该快速返青,然后分蘖,但是发生僵苗情况后,不返青或者返青速度慢,更不用说分蘖的事了,针对此情况,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严重的话,危害相当大,所以,小帮手下面给大家说说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办法。
1、土壤问题
一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少,二是土质问题,比如土壤相对较粘,通气性变差,水稻移栽上去之后,吸收不到充足的氧气,导致土壤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增多,一直持续的话,就会造成僵苗现象。
这种解决办法,可以通过追施肥料来解决,首先,除了氮肥外,钾肥、磷肥也不能少,另外还有锌肥,由于缺素引起的僵苗,一定要及时追肥补救,不要不管不问,很可能导致移栽不成功。
2、水问题
当田间排水不良或者是不进行排水的话,一是会导致水稻缺氧,二是施用的肥料,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一种硫化氢的物质,引起水稻中毒,造成僵苗现象。
解决办法也简单,及时进行排水,然后晒田、浅中耕,再进行灌水,切不可一直不排水,让水稻长期浸泡在水中。
3、移栽问题
在水稻移栽过程中,如果遇到低温天气或者是移栽过深,也有可能导致僵苗出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水稻不能够正常生长,特别是根系,发育变缓,在吸收能力上减弱,一系列问题导致僵苗就出现了。
解决办法也很明显,在移栽时注意深度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水稻机插秧深度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在1.5厘米左右。
以上3种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和防治办法,当然也有其他因素,这里小帮手就不在多说了,如果你在种植水稻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并且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欢迎在下面评论中说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水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水藻爆发是指水体中水藻数量急剧增加,形成大面积漂浮或密集聚集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会出现,特别是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更为常见。
以下是水藻爆发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方法的简要介绍。
原因:1. 富营养化:水体中过多的养分,如氮、磷等,会刺激水藻的生长。
这些养分来自农业排放、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
2. 外源养分输入:水体周围的陆地上,有过多的肥料和农药使用,或者存在河流直接向水体输入富含养分的污水,都会促使水藻爆发。
3. 水体流动减弱:当水体流动减弱,如湖泊的水流停滞或河流的流速减弱,水藻就易于聚集和生长。
4. 水中溶氧含量下降:水体中溶氧含量下降会导致水藻爆发。
溶氧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体受到污染、腐殖质的增加、大量藻类的呼吸等。
治理方法:1. 控制外源养分输入:加强农业管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减少污水的直接流入水体。
推广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有效控制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
2. 增加水体流动:采取措施增加水体流动,如清理河道、引导湖泊水流、增设人工湿地等,以减少水藻的聚集和生长。
3. 改善水体质量: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合理处理农业和工业废水,避免直接排入水体。
促进水体自我净化能力的恢复,如引入水生植物等。
4. 生物控制:引入控制水藻的天敌,如某些浮游动物和鱼类,控制水藻的数量。
然而,引入外来物种需要谨慎,以防止引起新的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水藻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富营养化、外源养分输入、水体流动减弱和水中溶氧含量下降。
治理方法包括控制养分输入、增加水体流动、改善水体质量和引入生物控制。
为了有效治理水藻爆发,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河蟹养殖中后期水草长势变弱黄根、黑根增多腐烂引发的pH偏高等变化规律解析原标题:河蟹养殖中后期水草长势变弱,黄根、黑根增多,腐烂,引发的pH偏高等变化规律解析池塘养殖水体往往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面包含许多微系统(如:水化系统、藻相系统、菌相系统等),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决定着池塘养殖环境的优劣。
河蟹养殖水生态系统更是如此,由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使然,河蟹养殖池塘普遍栽植水草更增加了池塘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对池塘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适宜河蟹隐藏躲避的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也进入了关键管理养护期,每株水草都自成一个小生态,加之养殖中后期(每年七、八月份),池塘各微系统可变因素增多,管理不慎极易出现水草长势变弱、黄根、黑根增多,严重的水草腐烂;水质(pH、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恶化、蓝藻爆发、池塘有害菌(弧菌、气单胞菌等)超标等,诱发河蟹大规模发病,严重的甚至暴塘现象。
本文仅从水草管理的角度,阐述水草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水体pH反映养殖环境光合作用的强弱,也会间接反映水草长势好坏。
一般水体pH越低,往往池塘溶氧相对来讲也是偏低的,特别是在七、八月份,水温高、缺氧多发的季节更为明显;然而水体pH长时间偏高,极易导致虾蟹出现鳃部病变(鳃丝水肿、发黄、发黑、腐烂等),诱发生理缺氧,河蟹上半夜爬边、上岸现象多发,严重的还会影响河蟹消化系统,出现摄食减少、肠炎、肝胰脏病变等,久而久之就会伴随伤亡发生,特别是在温度、天气急剧变化时,伤亡就会更为明显。
⑤由于鳃部病变诱发伤亡的,处理时还需配合生物消毒产品(如:弧菌抗菌肽类)及愈合伤口产品(如:维生素k等)②定期使用EM菌、光合菌、产酶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维持水草鲜嫩状态,避免水草上脏;①改善底部溶氧是关键,可通过使用氧化增氧底改(如:高铁酸盐、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必要时还可配合增氧片,降解底部耗氧物质,提升底层溶氧,预防亚硝酸盐产生。
③少量蓝藻的,及时通过补藻(如:底栖硅藻、小球藻等)、补菌(如:产酶芽孢杆菌、光合菌等)等生物调控方式抑制蓝藻,保持水体透明度及见光度。
水族箱水草栽培新技术第一节水草的基础知识水草(aquarium plants)通常指能生长或生活在水族箱内的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通常可分为沉水性植物、浮水性植物、挺水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等。
通常以沉水性植物最适合于水族箱内种植。
第二节水草的肥料所谓水草肥料,简单地说是一些能提供水草营养,或能增进水草生长的物质。
水草肥料的种类很多,就形态而言,可分为固态肥料和液态肥料两种。
固态肥料常呈片状、丸状、粒状或粉状,使用时,直接投入水中或埋于砂层中均可。
液态肥料使用时,直接加入水中即可。
就肥料的本质来说,又可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种。
水族箱中鱼的排泄物,或鱼饲料的残饵均属有机肥料。
各种化肥属无机肥料。
也可将水草肥料分为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
凡肥料中仅含单一肥料成分的为单元肥料,如单纯的氨肥或磷肥;凡肥料中含有两种以上肥料成分的称复合肥料。
专题一无机营养元素的种类及营养功能一、氮缺乏氮元素,水草的叶绿素会减少,茎叶逐渐变为淡绿色,甚至会枯黄。
水草的细胞膜也会硬化,造成植株生长停滞,幼叶尚未发育就变成老叶。
氮过剩对水草也不利,水草的叶片会呈暗绿色,植物体变得软弱而易受病虫害侵袭,且水草生长变得迅速,增加修剪的麻烦。
常用的氮肥有硫酸铵含氮量20.5%,氯化铵含氮量25%,硝酸钠含氮量16%,硝酸钙、硝酸铵含氮量32%等。
这些肥料在水中能被水草迅速吸收,为速效肥料。
二、磷当水草缺磷时,老叶中的大部分磷会输送到其他组织。
所以,磷在水草体中的移动甚为速迅。
因为这种特性,当水草缺乏磷时,一般从老组织开始,水草由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
当然,如果缺磷严重,症状也会波及水草上部,甚至整株水草。
水草缺磷症状明显,水草叶片呈浓绿色,当极其缺乏时,叶色则转变为紫红色了。
常用的磷肥有磷酸铵(NH4H2PO4),含P2O561.7%;重磷酸钙[Ca(H2PO4)2]含P2O544~51%。
三、钾缺钾时,水草体内的氨基酸不易形成蛋白质。
种植作物不生长的原因种植作物不生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土壤质量不好、水分不足、养分不足、病虫害的侵袭、气候不适宜、种子质量差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土壤质量不好是作物不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壤质量不好可能是由于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作物无法吸收养分。
此外,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过高,也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重金属超标会抑制作物根系的发育,导致作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其次,水分不足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分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要素,缺水会导致作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缺乏的地方,作物生长受限制。
此外,浇水不均匀也会导致作物的部分区域水分不足,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第三,养分不足也是作物生长受限的原因之一。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或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利用,就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主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它们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土壤中的某种养分含量不够,作物就会出现缺乏症状,例如黄叶、瘦弱等。
第四,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导致作物不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虫害会导致作物叶片变黄、卷曲、畸形甚至死亡。
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等常见的病虫害都会给作物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控制病虫害,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等方法。
第五,气候不适宜也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气温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日照不足等气候因素都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过程,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气候因素对作物的影响是无法控制的,农民只能选择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或者采取调控措施来减缓气候对作物的不良影响。
最后,种子质量差也是导致作物不生长的原因之一。
种子是作物生长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果种子质量差,可能会导致发芽率低、幼苗生长不良等问题。
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优质种子,并注意储存条件和使用方法,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水草营养元素的控制水草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水草为了正常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多种营养元素。
其中主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氮是水草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成分。
氮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水草生长缓慢,叶片呈黄色或椭圆形,严重的话会造成水草死亡。
然而,氮的过度供应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赤潮。
磷也是水草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植物体内的DNA、RNA和ATP 等重要组成部分。
磷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水草生长缓慢,严重的话还会表现为叶片出现紫红色斑点,并且会影响水草的肌体形成及寿命。
磷过度供应也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
钾是水草中的宏量元素之一,它在水草的光合作用、呼吸和物质运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钾缺乏会导致水草根系发育不良,新叶生长缓慢,老叶呈现黄化现象,并出现叶缘褪绿或皱缩等症状。
此外,水草还需要微量元素的供应,如镁、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不仅是植物体内的酶催化剂,还参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呼吸和繁殖等过程。
微量元素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水草生长不良、叶片出现斑点并且变黄等症状。
为了保证水草的健康生长,必须合理控制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含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1.确定水草的需求:了解水草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通过合理施肥,补充水草所需的营养元素。
2.均衡施肥:采取适量施肥的方式,避免营养元素的过量供应。
例如,可以将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加入水体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施肥,但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避免浓度过高。
3.定期换水:定期更换水体中的一部分水,以减少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避免水体过度富营养化的现象。
5.使用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场所,可以有选择性地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通过生物滤池的使用,可以减少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
6.使用水质处理设备:如水质净化罐、生物滤材等设备,对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进行过滤和吸附,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合理控制水草营养元素的供应对于水草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水草的生长停滞是如何发生的
2009-10-28 10:28:05
水草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是水草特暂时消失的症状,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是水草的生
长点及生长带的细胞分裂能力产生障碍,以至引起其细胞数量不在增多、体积不在增大质量
不在增加的停滞现象。通常生长停滞只是暂时性的病症,当细胞分裂能力恢复时,水草会再
度生长。
水草停滞生长的现象,经常是由于生长环境不良所引起的,不过每一种水草因环境不
良所发生的程度并不相同,例如、某种水草在某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这种
现象的发生,但其他水草却照样生长,因此,通常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在所有水草上,造成水
草生长停滞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养分不足或不均衡:水草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必须是要有一定的比率,在
这些养分中如某些养分不足、或比率不均衡时,水草的生长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因而发生停
滞生长现象,这些是因为缺乏某些养分、不能同化原生质,使细胞无法分裂或是某些养分太
多,阻碍细胞分裂的原故。
2、光合产物不足:水草光合作用所产生的醣类,是水草生长的能源,也是水草同化作
用的基本原料,如其生产量不足,仅能维持水草存活之用,水草则不会有生长现象。造成光
和产物不足的原因就是光线不足、光质不好、照明时间不够,或水中的CO2的含量过低所造
成的。
3、硬度过高或过低:非常强的软水和非常强的硬水都不适合水草生长,极强的硬水会
导致水草生长的水分渗出,导致细胞水化作用减少,造成细胞生长和增大的停止。反之,极
强的软水中钙会极度缺乏,钙是水草在吸收各种养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角色,欠缺钙时,水
草就无法调节各养分的适当吸收量,会产生水草因养分不足或摄取不均衡所导致生长停滞状
态。
4、PH过高或过低:PH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及生态因子,对水草的生长作用有多方面的
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1)改变水中营养物质的存在形式及转化过程(2)直接影响水
草的生理机能的活动,在PH值过高时会影响水草对养分的摄取发生阻碍,过低时会导致水
草的细胞代谢作用和运输作用减弱,这两种现象都能使水草发生停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