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政府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5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市场监管调研报告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爆出“天价虾”、“天价白粥”、“天价理发”、“天价鱼”等一系列欺客宰客事件。但是,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层出不穷,那它一定是反映了某种必然,暴露出我们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天价虾”事件后期处置的亲历者,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反思,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一旦遇到类似的事件能够妥善予以处置。

一、从“天价虾”事件看政府市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价虾”事件发生后,一个“大排档”几乎就将一座城市、一个省长期积累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整个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以下问题:

(一)一线处置不够有力。投诉举报人深夜多次拨打110、12315、12358等救助电话反映情况,当地的公安、工商部门表示不归其管,区物价部门虽答应管,但没有及时赴现场处置。相关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安抚好投诉举报人情绪,在无法安抚

当事人情绪的情况下,既不报告,也未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后期到现场处置也没有采取得当措施解决问题、平息事态,导致事件愈演愈烈,错过多次处置良机。

(二)舆情处置不够得当。从事件发生到有区一级机构以官方微博身份发布回应信息,已超过了30小时,大大超出新媒体时代政府第一时间发声“黄金四小时”法则要求。在这期间,网络中传播的全部是不明真相的猜测和一边倒的批判之音,导致舆论得以迅速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事态急剧恶化。

(三)日常监管有盲区。国内各旅游城市,时常有包括“天价*”在内的欺客宰客消息见诸媒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价格监管在内的市场监管还存在不少盲区,市场监管力量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与社会期待有较大差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应对不力。

二、简要原因分析

欺客宰客案件多发,一起非常普通的投诉举报案件发展为舆论热点,究其原因,一线人员处置敏感性、意识不足,能力欠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它是当下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认识、方式方面落后,行政执法体制不适应新形势的客观反映。

(一)认识不够到位。一些人认为,既然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那就应该由市场去调节资源配置,政府不要干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对放开价格的投诉举报时,有的同志简单答复“价格放开了,我们不管”。前两年的“天价蘑”事件,最近的“天价虾”事件,工作人员的答复都有类似的意思表示。殊不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要管好政府定价,更要搞好市场行为监管,以弥补市场的失灵。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赋予的政府职责和作用。

(二)责权不够对等。法律法规对110、119这类紧急救助电话有明确规定,要求能随时出现场处置。但对12358价格投诉举报电话等非紧急救助电话,目前的制度设计并未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人工值守,执法力量配备、后勤保障手段以及运作机制等都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一旦投诉第一时间赴现场处置的要求。

(三)舆情不大会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由此,也导致现实社会中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在网上引发舆情,经主流媒体、网络意见领袖关注后,往往形成舆论热点事件。政府现有的应对体制机制、人员素质却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