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5
2021-2022年江西省宜春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骨与关节结核的好发年龄为A.新生儿B.婴幼儿C.儿童及青少年D.中年E.老年2.女,27岁,闭经42天,查尿妊娠试验呈阳性,并有轻微的早孕反应,她的末次月经是2004年6月16日,她的预产期应是A.2005年3月23日B.2005年3月22日C.2005年2月26日D.2005年3月26日E.2005年3月24日3.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A.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B.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C.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D.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E.西部和东北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4.全科医学竭力倡导推行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一被动模式B.指导一合作模式C.共同参与模式D.平等对待模式E.互相协商模式5.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6.进行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当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可认为A.各总体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构成比均不相同C.各样本构成比均不相同D.各样本构成不同或不全相同E.各总体构成比之间两两存在差别7.该患者在全科医师帮助下终于成功戒烟,在戒烟过程中,医生的支持、帮助是A.A.促成因素B.强化因素C.反馈因素D.信息因素E.倾向因素8.分布性休克的目标不包括( )A.中心静脉压达到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B.尿量>0.5ml/kg/h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达到>70%的水平D.氧输送指数达到600ml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 )范围设置,以( )举办为主。
1。
广义化妆品:指以化妆为目的的产品总称。
2.化妆品皮肤病: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病变,是一组有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诊断和处理原则的临床症候群,发病前要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并且皮肤损害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的部位,还必须排除非化妆品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3.狭义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法的主要表现形式.4.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局、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5.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向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6.卫生行政许可: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卫生行政许可的手段,是有效阻止不安全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7。
化妆品流通的定义:是指化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包括化妆品生产企业到化妆品批发企业、再到化妆品零售企业或者专业市场,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8.狭义化妆品狭义:因各国的习惯与定义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别。
但从使用目的看,均为保护皮肤、毛发、维持仪容整洁,遮盖某些缺陷,美化面容,促进身心愉快的日用品。
9。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化妆品而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0.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
11.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
12。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责任形式,行政处分的主体是公务员所在地行政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13.产品质量检验:包括对外购材料和外购件、过程和成品进行的检验,是根据给定质量标准,按照一定的验证方法和程序,对被验证的物资进行分析、测量,并将分析和测量结果与给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对其质量特性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既有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
一、总则General principle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2化妆品人体检验的基本原则2.1 选择适当的受试人群,并具有一定例数。
2.2 化妆品人体检验之前应先完成必要的毒理学检验并出具书面证明,毒理学试验不合格的样品不再进行人体检验。
2.3 化妆品人体斑贴试验适用于检验防晒类、祛斑类和除臭类化妆品。
2.4 化妆品人体试用试验适用于检验健美类、美乳类、育发类和脱毛类化妆品。
2.5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检验防晒类化妆品。
二、人体斑贴试验Human Patch Test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人体斑贴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对人体皮肤的不良反应。
2引用标准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2-1997)3 试验目的检测受试物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4 试验基本原则4.1 选择合格的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
4.2 应用特制的斑试材料进行人体斑贴试验。
4.3 根据化妆品的不同性质,斑贴试验时可选用化妆品终产品原物、或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作为受试物,稀释方法参见《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附录A。
4.4 对除臭、祛斑、防晒类产品,要求先完成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并出具书面证明,然后方可安排人体斑贴试验。
5 受试者的选择5.1 选择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5.2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5.2.1 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5.2.2 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5.2.3 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5.2.4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5.2.5 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2.6 在近6个月内接受抗癌化疗者;5.2.7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2.8 哺乳期或妊娠妇女;5.2.9 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5.2.10 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它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5.2.11 参加其它的临床试验研究者;5.2.12 体质高度敏感者;5.2.13 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1999]第9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年(卷),期】1999(0)3
【摘要】为保障《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997)的顺利实施,经审核,现认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上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天津市长征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
根据《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
【总页数】1页(P67-67)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妆品皮肤病;卫生部;通告;功能学检验;保健食品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卫生分析;延缓衰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6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发[1999]第3号 [J],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发[1999]第7号 [J],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1999]第8号 [J],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发[1999]第13号 [J],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1999]第15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在卫生费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卫生部门在费用分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指标是A.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B.人均卫生费用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2.换取宫内节育器,一般应选择在A.月经前10~14天B.月经前3~7天C.月经期间D.月经干净后3~7夭E.月经干净后10~13天3.某城市为了提高市民的健康状况,决定在今后五年内,建一个大型的生态娱乐公园和两个现代化的体育馆。
这些措施为社会预防中的A.一级预防措施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D.一、二级预防措施E.二、三级预防措施4.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A.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B.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C.帮助人们自愿采纳健康行为D.帮助人们获得健康E.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5.循证医学中最好的证据是指A.基础研究B.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经验分析D.病例报告E.描述性研究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几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7.婚前医学检查结束后,根据检查结果需给出相应的医学意见,以下不属于医学意见范畴的是A.不宜婚配B.不准结婚C.暂缓结婚D.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E.可以结婚但应该控制下一代性别8.一个8个月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按照我国的儿童免疫程序,下一次预防接种的月龄是A.10个月B.12个月C.15个月D.20个月E.27个月9.两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A.A.t检验B.非参数检验C.“检验D.进行假设检验的条件E.方差分布10.计算机病毒是指A.编制有错误的程序B.设计不完善的程序C.已被损坏的程序D.特制的具有自我复制和破坏性的程序E.无用的文件11.适合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项目是A.打篮球B.散步C.游泳D.登山E.跑步12.疲劳骨折好发在A.第2跖骨干和月骨B.跟骨和舟骨C.股骨和肋骨D.腓骨和腕骨E.第5跖骨和肱骨13.社区卫生服务以下列哪种医学模式为基础A.生物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14.某中学生两年来,抑郁,心事重重,成绩由前10名一路下降到35名以后,对同学的言语十分敏感,班主任建议她去做心理咨询。
2021-2022年吉林省松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关于家庭权力结构表达正确的是A.家庭权力结构是家庭结构中最重要的B.家庭权力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C.家庭权力结构反映了家庭成员的位置D.家庭权力结构一般是固定的E.家庭权力结构不受情感因素影响2.( )病人呼吸的典型特征为病人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A.低血糖昏迷B.乳酸酸中毒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3.社区诊断可达到的目标不包括A.明确目标人群的有关特征B.明确社区主要卫生问题的范围与程度C.明确社区主要卫生问题D.确定全面建设杜区卫生资源的详细计划E.获取有关组织机构的支持4.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在影响健康行为方面属于A.促成因素B.强化因素C.反馈因素D.信息因素E.倾向因素5.计算机病毒是指A.编制有错误的程序B.设计不完善的程序C.已被损坏的程序D.特制的具有自我复制和破坏性的程序E.无用的文件6.纳入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主要以( )为代表。
A.重度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躁狂症D.妄想性障碍E.严重神经衰弱7.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A.社区卫生服务B.初级卫生保健C.健康促进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E.人人享有卫生保健8.关于哨点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哨点监测需要定点、定时、定量地进行B.哨点监测的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C.根据监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监测哨点D.相对于常规报告,哨点监测耗费低、效率高E.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哨点监测9.社区护士小陈到一糖尿病病人家中访视,给病人的足部溃疡换药,并向病人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换药时,她担负的角色是A.A.照顾者B.教导者C.咨询者D.管理者E.研究者10.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一到两岁婴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时间是( )A.每季度一次B.每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每两年一次11.问卷设计的优点不包括A.被调查者可以细心考虑,自由发表意见B.操作方便,可用于多种内容的调查C.所获得资料适于计算机处理D.适用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E.特别适用于有关态度、行为、知识等的调查12.对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等的调查,要想获得足够的研究样本,最有效的抽样方法是A.系统抽样B.方便抽样C.目的抽样D.雪球抽样E.整群抽样13.婴幼儿时期的记忆特点不包括A.记忆时间长B.记忆内容少C.欢乐的事情易记住D.恐惧的事情易记住E.机械性记忆14.下列哪项不是幼儿期的保健重点A.防止意外创伤B.定期健康检查C.防止风湿热D.防止营养缺乏E.语言训练15.全科/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是在哪一年A.1969年B.1986年C.1972年D.1993年E.1997年16.社区卫生诊断的周期一般是A.2年B.3年C.4年D.5年E.6年17.预防自杀行为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下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减轻压力B.缓和矛盾C.提高应激能力D.改变工作生活环境E.创造友好氛围18.使人们能够对自身的健康及其决定因素加强控制,从而改善其健康的过程,这是指A.社区卫生服务B.初级卫生保健C.健康促进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E.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当目标人群处于知晓阶段应该A.通过宣传鼓动激发目标人群对健康问题的关注B.提供信息,进行说服教育C.提供方法,鼓励尝试健康行为D.支持强化,鼓励人们保持新行为E.批评教育,矫正不良态度和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60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数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B.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二、单选题(综合练习)(10题)21.该孕妇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血压危象B.子痫C.脑出血D.癫痫E.癔症22.内科/儿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不适合于以下何种情况A.预防1~2种特定病原菌的感染B.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C.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时D.有明确感染指征时E.昏迷、休克等患者并发感染时23.下列哪种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2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力两总体均数相同25.骨巨细胞瘤好发于( )A.短干状骨B.长骨干骺端C.扁骨D.长骨骨干26.抗滴虫的特效药是A.磺胺嘧啶B.甲硝唑C.甲氧苄啶D.诺氟沙星E.磺胺米隆27.健康相关行为的含义是A.与健康有关的行为B.与疾病有关的行为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E.促进健康的行为28.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目的是A.开展健康传播B.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C.实施健康干预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E.提供物质环境支持29.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指标为A.全距B.相对比C.率D.均数E.比值比30.形成评价的目的是A.使规划更完善、更合理B.监测规划的执行情况C.评价规划的近期和中期效果D.评价规划的远期效果E.汇总全部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三、基础知识(10题)31.观察者预先制订计划来观察时间或行为的方法属于A.参与观察B.结构观察C.非结构观察D.深入访谈法E.结构式访谈32.以下哪些是主动免疫制剂A.乙肝疫苗B.转移因子C.白喉类毒素D.白破联合疫苗E.白喉抗毒素33.该儿童3剂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程序时间是A.2001年3月15日、2001年4月15日、2001年5月15日B.2001年4月15日、2001年5月15日、2001年6月15日C.2001年3月15日、2001年5月15日、2001年7月15日D.2001年2月15日、2001年4月15日、2001年5月15日E.2001年5月15日、2001年6月15日、2001年7月15日34.对生活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广播电视覆盖率较低的山区农村居民通过广播电视来宣传“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这种传播策略不符合选择传播媒介的A.持续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速度快原则D.可及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35.以下关于妊娠中晚期职业危害对胎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妊娠期的增加,胎儿对致畸的敏感性逐渐下降B.此期内器官分化全部完成,有害因素不会再影响胎儿C.此期内胎儿生殖器官的分化尚未完成D.此期内中枢神经系统继续分化,少数器官仍可出现形态学上的异常E.此期内有害因素可导致胎儿生理功能的缺陷及发育迟缓36.医生了解到夫妻双方经常发生争吵,并以“离婚”相互要挟。
化装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前言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装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不同种类化装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的总则。
凡符合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定义,并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均可按本标准的原则进行诊断和处理。
本标准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大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辨、蔡瑞康、刘玮、薛春霄、黄畋、袁兆庄。
本标准由卫生部托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化装品皮肤病是指人们一般生活中使用化装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装品皮肤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化装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149.2—1997 化装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3—1997 化装品痤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4—1997 化装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5—1997 化装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6—1997 化装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7—1997 化装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 定义本标准所称的化装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外表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到达清洁、排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使用化装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采纳以下定义:3.1 化装品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duced by cosmetics化装品引起的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由化妆品导致皮肤病的临床分析摘要: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而引起的皮肤及附属器官的病变,如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由化妆品引起皮肤损伤的情况也在急剧增加。
各种学术会议不断有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专业杂志、出版的文献也会经常刊登由化妆品造成的美容皮肤病病例总结。
关键词:化妆品;斑贴试验;对策【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16-01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人们使用化妆品来保护皮肤、美化生活的主观愿望相反。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一个全国性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t17194.1.1997~gb/t17194-7.1997,共7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定义的范围包括:化妆品接触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6类。
化妆品皮肤病是一组不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的患者都是门诊患者,诊断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1997年发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在88例病例中女性占据72例,男性占据16例;其中化妆品接触皮炎的有71例(为80.7%),由化妆品光感性皮炎为4例(4.5%),化妆品痤疮为5例(5.7%),化妆品毛发损害为2例(23%),化妆品甲损害的为6例(6.8%);年龄范围15~20岁为8例,21~30岁之间的为27例,范围为31~40岁有36例,范围为41~50岁为12例,范围为51~58岁为5例,平均16~56岁;已婚的为72例,未婚的为16例。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做斑贴试验,斑试抗原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院皮肤免疫室研制的标准筛选系列抗原20种,是以0.9%的氯化钠溶液做对照,结果是按icdkg 标准的判断。
2021-2022年河南省鹤壁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重点汇总(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有5名儿童分别用以下方法服用了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A.温水冲服B.热水冲服C.冷开水冲服D.奶水冲服E.果汁冲服2.居民王某,两年前离婚,现与女儿同住,这种家庭类型属于A.核心家庭B.直系家庭C.旁系家庭D.单亲家庭E.丁克家庭3.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A.吸烟B.酗酒C.情绪过分压抑D.暴饮暴食E.觖乏运动4.全科医疗中患者管理的原则不包括A.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处理B.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治疗的内涵和预期结果C.治疗要考虑副作用和花费D.不使用替代疗法E.考虑伦理学的相美问题5.髌骨软骨软化症临床特征:髌骨下疼痛,打软腿摔倒,髌骨边缘压痛,x片示髌骨退化征象,核素浓集。
常见表现A.好发于老年人B.不能下蹲、上下楼梯困难C.行走困难D.关节活动障碍E.非负重活动疼痛加重6.下列不属于我国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主要内容的是A.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B.以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载体C.以全体城乡居民为对象D.以现代尖端医学技术为手段E.免费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和按成本收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7.女,29岁,月经于1月1日来潮,28天一个周期,于1月14日进行性生活后发现避孕套破损,非常着急,第二天急找医生咨询,正确的处理措施应是A.立即上宫内节育器B.口服妈富隆C.口服米非司酮D.注射避孕针E.用外用杀精剂8.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A.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B.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最小D.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E.各观察点与直线的垂直距离之和最小9.儿童学走路的年龄应为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10.社区卫生诊断的周期一般是A.2年B.3年C.4年D.5年E.6年11.家庭的功能有A.满足感情需要的功能B.生殖和性需要的调节功能C.抚养和赡养的功能D.经济社会化的功能E.以上都对12.经统计得出某地2004年流感发病率与前三年无差别,此种流行强度为A.散发B.流行C.大流行D.暴发E.一般13.出生后半年身长每月平均增长A.1cmB.l.5cmC.2.5cmD.3cmE.3.5cm14.下列哪项不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C.较极差稳定D.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E.不受两端极大值、极小值的影响15.培训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最佳场所应是A.社区中的全科医疗诊所B.专科医院C.综合性医院D.卫生防疫站E.三级医院的综合科16.总体应该由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17.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合作为社区人群筛检项目A.高血压B.红斑狼疮C.屈光不正D.糖尿病E.宫颈癌18.( )多见于中年以上尤其是老年人,无明显的糖尿病史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乳酸酸中毒C.低血糖昏迷D.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9.世界上全科医生还有哪种称谓A.家庭医生B.通科医生C.社区医生D.专科医生E.住院医生20.收缩为90~100 mmHg时下列哪种药物不宜使用( )A.硝酸酯类B.多巴酚丁胺C.呋塞米D.左西孟旦二、单选题(综合练习)(10题)21.下述有关传染性软疣的叙述哪项是不恰当的( )A.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B.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C.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自身接种或性接触传播D.典型皮疹为粟粒至黄豆大半球性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E.治疗以口服抗病毒药物为主22.问卷设计的优点不包括A.被调查者可以细心考虑,自由发表意见B.操作方便,可用于多种内容的调查C.所获得资料适于计算机处理D.适用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E.特别适用于有关态度、行为、知识等的调查23.中度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量是A.120~90g/LB.90~60g/LC.60~30g/LD.低于30g/LE.高于120g/L24.婴幼儿时期的记忆特点不包括A.记忆时间长B.记忆内容少C.欢乐的事情易记住D.恐惧的事情易记住E.机械性记忆25.基础免疫之后,相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同类疫苗的接种,称为A.基础免疫B.加强免疫C.自动免疫D.被动免疫E.应急接种26.体健,哺乳期,已排除早孕的妇女的避孕方法是A.放置宫内节育器B.使用避孕套C.运用安全期D.使用阴道隔膜E.口服短效避孕药27.“规划实施3年后,100%的孕妇接受产前检查”这一目标属于A.总目标B.行为目标C.技能目标D.知识目标E.信念目标28.病人的权利不包括A.平等医疗权B.知情同意权C.要求保密权D.保管病志权E.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29.小腿开放性骨折,成角畸形,正确的处理是( )A.石膏固定B.外固定架C.钢板内固定D.髓内钉固定30.甲率P1=48/168,乙率P2=63/200,则甲乙两率的平均率为A.(48+63)÷2B.(48/168+63/200)÷2C.(48+63)/(168+200)D.48/468+63/200E.以上都不对三、基础知识(10题)31.卫生宣传的特点是A.针对性强B.知识双向传播C.知识单向传播D.通过健康政策提高健康水平E.营造健康环境32.心身疾病又可称为A.心理应激B.社会病C.意外伤害D.精神生理疾病E.心血管病33.诊断儿童肺炎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A.高热B.剧烈咳嗽C.肺部听诊喘鸣音D.肺部听诊湿哕音E.胸片显示片状阴影34.周期性健康检查计划最理想的执行者是A.临床专科医生B.卫生防疫人员C.全科医生D.临床护理人员E.社区护理人员35.为预防儿童佝偻病,孕妇可适当补充A.钙B.镁C.维生素DD.叶酸E.磷36.以下不属于公共卫生执法程序的是A.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程序B.公共卫生行政强制执行程序C.卫生许可证发放程序D.公共卫生行政处罚程序E.医药审批程序37.(92~93题共用备选答案) 短效避孕药是A.避孕药l、2、O号B.复方甲基炔诺酮全量片C.抗孕53号D.皮下埋植剂E.安宫黄体酮避孕针3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值变量的是A.红细胞计数B.男婴呼吸频率C.脉搏数D.男婴出生比例E.血压39.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A.经历火灾、地震等重大事件B.父母吵架、打孩子C.亲人病故D.经常受到鼓励E.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指责40.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教育橱窗,根据不同季节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属于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E.交流传播四、1. A1型题(15题)41.患者,男,56岁。
化妆品监管实务第一章化妆品监管基础知识一、化妆品定义1990年颁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定义:“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2013年10月11日,国家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化妆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牙膏类产品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
2015年7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定义:“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牙齿和口腔黏膜,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以及保持其处于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
二、化妆品分类目前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分类为:发用类、护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牙膏。
生产许可分类为: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粉单元、蜡基单元、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
国家总局《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指南(暂行)》,将在发放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时,将化妆品分类为: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粉单元,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蜡基单元,牙膏单元和其他单元,每个单元分若干类别。
我国在化妆品行政许可时将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两大类.(一)特殊用途化妆品类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对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定义如下:1、育发化妆品:是指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的化妆品。
原卫生部《关于化妆品监督执法有关请示的批复》(卫法监食便函﹝2002﹞107号)中规定,凡宣传可防止断发、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促使眉毛及睫毛生长的化妆品,按育发类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
2、染发化妆品:是指具有改变头发颜色作用的化妆品(不包括可即时清洗掉和非永久性改变头发颜色的产品)。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报批稿)佚名
【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卷),期】2009(016)005
【摘要】@@ 前言rnGB17149<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分为以下几部分:rn--总则;rn--化妆品接触性皮炎;rn--化妆品痤疮;rn--化妆品毛发病;rn--化妆品甲病;rn--化妆品光接触性皮炎;rn--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rn--化妆品唇炎;rn--化妆品接触性荨麻疹.rn本标准代替GB17149.2-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页数】6页(P275-2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2
【相关文献】
1.化妆品皮肤病及其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一) [J], 蔡瑞康;刘玮;张新华
2.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 [J], 张洁;陈晶晶;刘玮
3.国际化妆品监管合作组织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原则介绍 [J], 萧惠来
4.化妆品皮肤病美丽背后的伤害——警示篇化妆品皮肤病的症状与处理原则 [J], 湘夷
5.化妆品广告语的语用分析——从言语行为理论及礼貌原则谈化妆品广告语 [J], 江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容化妆品皮肤病的症状与处理原则什么是化妆品皮肤病?“所谓化妆品皮肤病,是由于应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病及皮肤附属器病变,主要症状如皮肤红斑、丘疹、脱屑、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
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是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此外,不洁或被污染的化妆品还可引起皮肤感染。
动物实验发现,某些化妆品原料还可引起皮肤肿瘤。
”要了解化妆品皮肤病,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化妆品。
”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的物品的总称,在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三部分。
基础化妆品是为了保护皮肤、毛发以及增进皮肤和毛发健康的制品;而美容化妆品是为了修饰脸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美丽而使用的制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面部、毛发等部位具有防御功能的制品。
化妆品可以用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如毛发、颜面、指甲、口唇等,也可用于牙齿及口腔粘膜。
”化妆品皮肤病的症状及处理原则据有关临床表明,各类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种类很多,这里就卫生部发布的各类化妆品皮肤病种类,给予归纳,最常见的化妆品引发的各种皮肤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这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此类损害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在卫生部发布的2003年各类化妆品皮肤病发生监测情况中名列第一,占82.65%。
一般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
要症状:接触后较快出现皮炎改变;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皮损形态常呈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有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肿、水疱:破溃后可有糜烂、渗液、结痂;自觉局部皮损瘙痒灼热或疼痛;皮损严重程度和接触物的浓度、接触时间有明显联系;发生在口唇粘膜时可有干燥、脱屑、局部刺痒或灼痛,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
处理原则: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化妆品;停用引起病变或可疑引起病变的化妆品;按皮炎和湿疹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
前言
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不同种类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的总则。
凡符合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定义,并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均可按本标准的原则进行诊断和处理。
本标准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大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辨、蔡瑞康、刘玮、薛春霄、黄畋、袁兆庄。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化妆品皮肤病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149.2—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3—1997 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4—199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5—1997 化妆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6—1997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7—1997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 定义
本标准所称的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采用下列定义:
3.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duced by cosmetics
化妆品引起的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3.2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photosensitive dermatitis induced by cosmetics
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和光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皮炎。
3.3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skin discolouration induced by cosmetics
接触化妆品的局部或其邻近部位发生的慢性色素异常改变,或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光感性皮炎消退后局部遗留的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3.4 化妆品痤疮acne induced by cosmetics
经一定时间接触化妆品后,在局部发生的痤疮样皮损。
3.5 化妆品毛发损害hair damage induced by cosmetics
应用化妆品后出现的毛发干枯、脱色、折断、分叉、变形或脱落(不包括以脱毛为目的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3.6 化妆品甲损害nail damage induced by cosmetics
长期应用化妆品引起的甲剥离、甲软化、甲变脆及甲周皮炎等。
4 诊断原则
根据下列条件,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4.1 发病前必须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
4.2 皮损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的部位。
4.3 排除非化妆品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肤病。
4.4 必要时进行可疑化妆品的皮肤斑贴试验(见GB 17149.2)或光斑贴试验(见GB 17149.6);如需进一步做化妆品系列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见附录A或附录B。
5 诊断标准
不同类型的化妆品皮肤病,其诊断标准分别见:
GB 17149.2—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3—1997 化妆品痤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4—199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5—1997 化妆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6—1997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7149.7—1997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6 处理原则
6.1 停用可疑致病的化妆品。
6.2 根据临床类型及病情按一般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对症处理。
6.3 避免再次接触已经明确的致病物质。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
A1 皮肤斑贴试验是用来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后,斑贴试验阳性者可诊断为化妆品皮炎。
具体试验方法见GB 17149.2—1997附录A。
A2 化妆品斑贴试验时,可按其不同性质选用下列稀释剂:蒸馏水、白凡士林、植物油、70%乙醇及丙酮。
A3 选择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原则上应低于其刺激浓度,对下列各类化妆品建议采用以下浓度及稀释剂进行斑试:
表A1 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表B1 化妆品变应原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C1 本标准仅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不适用于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所引起的病变;也不适用于化妆品中某些化学物质,经皮肤吸收而引起的系统性不良反应。
C2 皮肤斑贴试验或光斑贴试验是协助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或光感性皮炎的重要依据之一,试验阳性者可诊断为化妆品皮炎或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试验阴性者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必要时进行其他相关的特殊检查。
C3 诊断化妆品皮肤病应紧密结合临床资料,对一时无法确诊者,可以采取暂停使用化妆品,进行动态观察,对具体病例作具体分析。
C4 化妆品品种繁多,化妆品所致皮肤病临床表现各异,凡未列入本标准范围内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损伤,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