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什么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6.8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我看到了什么》的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我看到了什么》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的内容既是第一单元的开始,也是小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的科学课内容。成功开展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也至关重要。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说,这是一堂非常典型的观察活动课,树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但“树”这一观察对象是常见却又被忽略、熟悉却又陌生的。学生平时对树只是一些零星感觉,并不是观察。这一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由“看”到“观察”,经历了什么变化?两者又有何区别?这是这一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教学反思:

1.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程的初始课,以观察大树为主

线,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课程强调的基本技能——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开始对大树的观察不知如何入手,通过讲解,学生基本了解如何观察一棵大树。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语言组织能力欠佳,记录不尽人意,今后需加强。学生的观察、探究活动也是越来越有深度,在时间方面也在逐步得慢慢拉长。学生往往由于恒心不够、兴趣不足而半途而废。这时,良好的观察记录

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从第一节课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学生在日后需要做长期观察记录的就有:凤仙花、蚕宝宝、油菜花等。有了观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便自然得浮现出来了,之后才能整理成观察报告。有详尽的观察记录,才有强烈的对比。把基础打扎实了,小论文自然很容易就诞生了,还害怕学生失去兴趣吗?!

2.我发现,三年级的小朋友的科普知识量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家长会有意识的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有关,但是科学研究方法却了解的很少。然而,科学方法的学习需要知识记忆和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学生又往往会觉得无聊。这种矛盾就需要老师来协调。例如,不单单是观察大树,用更多的图片和小盆栽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本课还呈现的一个孩子的特点是大部分孩子能在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及时记录,但是记录的速度比较慢,以致影响了他们的观察,以后的课中教师指导和调整孩子们的记录,使观察更有效。

3.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养成需要教师精心的“导”。精心设计记录表,及时动态关注。记录表的介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作观察活动。教师的设计不仅是当堂课的一个指引,更会对学生日后自行设计记录表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关注每个孩子,虽然努力随时注意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但总还会百密一疏。因此,实行“面批与抽批”结合的批改形式能有效得帮助学生观察记录习惯的形成。通过个别指导,谈话引导来实现各个击破并引起学

生的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