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探讨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对提升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特别是钢铁、电力、化工等重工业行业,排放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2.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3. 气象条件:静稳天气、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无法扩散,加重雾霾天气的发生。
此外,空气中的湿度、风速等因素也会影响雾霾的生成和扩散。
4. 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不合理、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率不足等都会导致城市通风不畅,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此外,城市裸土、道路扬尘等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三、治理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产能扩张,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
2. 加强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同时,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排放。
3. 气象条件利用:利用气象条件进行人工影响天气,如人工增雨、雾霾消散等,以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加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前做好污染物的减排工作。
4. 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提高城市通风能力。
加强城市裸土绿化、道路清洁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5.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给予环保产业和绿色发展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措施1.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众多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且具有广泛影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的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大气污染的成因2.1 工业排放工厂和企业的排放是主要导致大气污染的因素之一。
燃煤和燃油等能源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其中释放出许多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如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2.2 车辆尾气排放交通运输是另一个主要产生大气污染的来源。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系列有害物质,如碳 monoxide(CO)、二氧化硫(SO₂)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它们通过车辆行驶时的燃烧过程被释放到空气中。
2.3 生活废弃物和焚烧个人和家庭的日常活动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废弃物的处理和焚烧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醛、二恶英等,同时产生的颗粒物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2.4 自然因素虽然人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自然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火山爆发、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质量造成短期或长期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1 政府监管与法规制定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并严格执行相应法律法规。
限制工业企业、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并通过执法措施保证其有效执行。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源替代手段。
3.2 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推广应用环保技术。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净化设备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在交通领域,推广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低排放车辆,减少尾气污染。
3.3 大众教育与意识提升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鼓励人们采取个别行为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节约能源、垃圾分类等。
3.4 国际合作与跨区域联防大气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共治。
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一、大气污染的成因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或可见光线、紫外线等放射线超过一定限值,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排放: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之一、工厂和矿山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3.生物质燃烧:农业垃圾的焚烧、木材和煤炭的燃烧等都会释放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臭气和颗粒物等。
4.化学反应:在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等有害物质。
5.建筑施工:建筑工地的粉尘和废气会产生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6.温室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影响大气质量。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环境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建立监测网络,加强对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的污染排放监管,对那些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2.推动能源转型: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和使用。
3.促进节能减排:加强对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政策,推广高效、清洁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4.改善交通方式: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单车出行和汽车拥有量,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方式。
5.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废物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倡导生态文明,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7.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
通过合作减少大气污染物的跨国传输,共同保护全球的空气质量。
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厂燃煤、燃油、燃气等能源会释放出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2. 机动车尾气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燃煤污染城市供暖和发电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煤炭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4. 建筑施工扬尘城市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其中包括水泥、石灰、砂石等颗粒物质。
这些颗粒物质在风力的作用下会漂浮在空气中,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二、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治理政府需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推行更为严格的排污标准,强制工业企业进行废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同时,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政府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鼓励市民使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减少燃油车辆的使用。
此外,政府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供购车补贴和建设充电桩等,加速清洁能源汽车的普及。
3. 加强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政府应加强对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
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手段,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4. 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城市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扬尘污染。
如建立施工工地的扬尘防护设施,使用洒水车、喷淋设备等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
5. 提倡绿色出行和城市规划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交通建设中注重公共交通以及非机动车道和步行街的建设。
大气污染的成因与治理引言:大气污染是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当行为都会导致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加重。
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治理两个方面分析。
成因:大气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排放:一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有毒物质会排放到空气中,这些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氯气等,它们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交通排放:汽车、卡车、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等,这些物质不断地从车辆尾气中排出,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会逐渐加重。
3.生活排放: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气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家庭烧煤、烧柴、烧烤以及城市垃圾焚烧等行为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自然环境因素:森林野火、沙尘暴、火山喷发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可以对空气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天然灾害会带来大量的烟尘、气溶胶等,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冲击。
治理: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下面是一些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1.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目前,化石燃料是全球能源结构的主要来源,能源结构转型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大气污染的问题。
我国应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逐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
2.加强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快环保法规的制定,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环保法规的执行,切实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3.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碳排放和废气排放,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方向。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同时,也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让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治理途径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日益加速,大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气污染无疑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大气污染的成因有哪些?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生产中会大量排放废气,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气等。
这些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臭氧和酸雨,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煤炭等能源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2. 交通尾气交通运输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排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气体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口进入大气中,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
3. 农业排放农业生产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都会排放有害气体,例如甲烷等。
这些气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途径1. 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管的力度,对大气污染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尽可能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对违规的企业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
2. 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体两面的。
中国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 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排放废气的数量和污染程度。
同时,应鼓励技术创新,开发出更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
4. 加大绿色交通的投入加大对绿色交通的投入,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优化路网规划,实现节能和减少排放的目标。
此外,通过奖励企业开发低排放、高效电动汽车等绿色交通方案,促进低碳生活的发展。
结语大气污染问题非常复杂,治理大气污染需要形成各方共同努力和积极行动的大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的落实、技术的创新、市场机制的发挥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近年来,城市大气污染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以及治理对策。
一、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城市大气污染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机构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都含有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2. 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废气也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
3. 燃煤燃煤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燃煤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释放到大气中,这些气体会与其他气体反应,形成臭氧、二次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4. 家庭用能城市居民的生活用能,如家庭烧煤、油,也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特别是在冬天取暖的时候。
5. 其他因素城市建筑施工、垃圾焚烧等过程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治理对策为了降低城市大气污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控制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这包括限制工业排放、加强对机动车的管控、推广清洁能源等方面。
2.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测加强环境监测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状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时也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大大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4. 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利于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5. 加强国际合作大气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标准并加以执行。
结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合作来实现。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相信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自然环境容忍能力的现象。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排放是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成因之一。
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会形成雾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2. 交通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
3. 燃煤污染燃煤是大部分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燃煤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
4. 沙尘暴沙尘暴是干旱地区和沙漠地区的天气现象,将大量的颗粒物和沙尘携带到空气中,形成大范围的大气污染。
沙尘暴对空气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也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5. 化学物质释放工业生产和家庭使用化学物质时,如果处理不当或泄漏,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
这些化学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的危害。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1. 减少工业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管理,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完善与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促使其改善排放行为。
2.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3. 促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管理,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进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危害大气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它被定义为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质的增加,超过了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健康有害的水平。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主要成因1. 工业活动工厂和制造业对大气污染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们释放出废气、废水、废固体和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经过大气传播,形成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对空气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 交通运输车辆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和卡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奥兹什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随着车辆的增多和行驶里程的增加,交通运输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3. 电力生产发电厂是大气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以燃煤发电厂为例,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排放物不仅污染空气,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4. 恶劣天气条件一些特定的气象条件也会导致大气污染的加剧。
例如,温度逆转和稳定的大气层可以阻止废气向上散布,并导致污染物在地面积聚。
此外,飓风和沙尘暴等天气事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二、危害1. 健康问题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吸入污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支和肺癌。
此外,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问题和儿童的神经发育问题。
2. 环境破坏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有害废气的释放导致植被受损、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同时,污染的空气可以加速腐蚀建筑物和文化遗产,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3. 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的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和变化的气候模式。
这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农作物和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解决方案1. 排放限制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法规,并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发电厂等重要行业进行排放限制。
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1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
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1.2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
1.3原因分析
1. 3. 1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
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以兰州市为例,全市总的地形特点是以西北的祁连山余脉和东南部的马卸山脉为最终点,相向成阶梯形,逐渐下降到以中部西东流向的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之河谷川地为鞍底,形成一巨大马鞍形,相对高差为2 181 m。
另外裸露的谷侧山峰对谷间大气有明显的加热效应,由于山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其表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造成超绝热温度递减率,白天山峰对谷顶空气加热,谷底空气温度较低,形成脱地逆温.夜间谷间辐射,冷空气沿坡面下滑,形成夜间谷间辐射逆温.山谷盆地日间的脱地逆温层,以及夜间山谷冷胡效应形成的逆温层,是造成山谷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1. 3. 2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1)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
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
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1)燃料燃烧。
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
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
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
(2)工业生产过程。
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即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
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
企业。
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3)交通运输。
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
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
但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
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4)市政建设。
城市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问题,即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呈“凹”字型。
致使马路上的灰尘不能吹走,而且越积越多,这也是引发扬尘天气的直接原因。
(5)工业布局。
工矿企业的分散性使城区的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6)绿化。
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绿化还没有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
只有政府、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内部绿化已基本达标,而整个城区的绿化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2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2.1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大气污染防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
(1)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
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
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2)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3)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4)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2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
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
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烃、铅、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
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
化剂或反应床。
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
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降尘量的测定、颗粒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其中。
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2、SO3、CS2、H2SO4和各种硫酸盐。
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
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
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GB/T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
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2.3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
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
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2.4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
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
不仅仅只限于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雾是加重大气污染的重要气象条件之一,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
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3结语
我国目前人均耗能水平还很低,仅为世界人均的l/4,能源消耗量也将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
在近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将加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而大幅度提高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投资困难较大。
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根据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在工业污染源或固定源的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之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还必须以命令控制型和法律、法规手段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手段无疑是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童志权,陈焕钦.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2] 覃世金.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J].湖北化工, 1997, (2): 51-53.
[3] 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2):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