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件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44
道路工程讲课(doc 15页)道路工程-讲课提纲一、道路工程专业大纲简介1k400000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这是除综合科目以外的第十一个工程专业的管理与实务,其中又分三章:1k4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1k420000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实务1k430000 市政公用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一章分8节,即8个小专业,“城市道路工程”排在第1节,设6目20条。
第二章分2节,即“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检验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节。
第二节下设26目,有关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列在第6、7、8三目,共设9条。
第三章分2节,即“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两节。
第2节下设14目,有关道路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在第2、3、4目,共设5条。
有关道路工程专业的指导书共34条。
王老师已对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施工前期准备、路基工程、不良土质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等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作了讲解。
我讲课的侧重点是城市道路路面基层工程、面层工程(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工程和季节性施工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的主要的技术标准规范。
二、主要参考书目这部分编写时主要参考书目是:行标《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行标《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国标《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行标《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国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行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施工项目技术知识,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02.7路基路面工程,邓学钧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行标《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三、编写大纲、指导书基本要求1.突出知识点和管理能力,不要求系统性、连贯性、理论性很强;2.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安排(70:20:10)以本考试大纲和指导书内容讲课,考试范围不会超出两本书,一方面为学员应考,一方面也是一次应考人员学习提高的过程。
道路工程施工课件一、道路工程概述1. 道路工程的定义道路工程是指在自然地形、地质和交通流量等条件下,为满足交通运输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
2. 道路工程的作用道路工程是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3. 道路工程的分类按照道路等级和功能,道路工程可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
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1. 路基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路基开挖、填方、压实等工序。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确保路基质量。
2. 路面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是道路工程的关键,主要包括路面基层、面层施工。
目前常用的路面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橡胶沥青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耐久性等指标。
3. 桥梁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桥梁基础、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桥梁的结构安全、耐久性、美观性等。
4. 隧道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道路工程中的特殊环节,主要包括隧道开挖、支护、衬砌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隧道的结构安全、通风、排水等问题。
三、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道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
2.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监管、施工进度监控等。
3. 施工协调施工协调是道路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关键。
主要包括与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供应商等各方的沟通协调。
四、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质量控制原则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合格。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3)强化施工验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课件一、道路工程施工概述道路工程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道路进行新建、改建或维修的施工活动。
道路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道路的质量、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道路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内容,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地质条件、交通情况、气候特点等,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道路工程施工准备1.施工方案制定在开始道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要包括施工计划、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人员配置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能够有序进行。
2.材料准备道路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支持,如水泥、砂石、沥青等。
在施工前需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短缺而延误工期。
3.设备准备道路工程施工需要各种机械设备的支持,如挖掘机、压路机、铺设机等。
在施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人员配备道路工程施工需要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如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施工员等。
在施工前需要合理配置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得到满足。
三、道路工程施工流程1.清理场地在道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
2.地基处理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地基处理包括挖土、填土和压实等步骤,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处理。
3.路面铺设道路工程的路面铺设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路面铺设包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种,需要根据地区气候和交通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4.交通标线、信号灯设置道路工程中的交通标线和信号灯设置是为了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和流畅性。
交通标线包括车道线、停车线、斑马线等,交通信号灯有红绿灯和行人过街指示灯等。
《道路工程教案》课件第一章:道路工程概述1.1 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解释道路工程的定义介绍道路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1.2 道路工程的分类与等级说明不同类型道路的特点和应用解释道路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其意义1.3 道路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列举并解释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1.4 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标准概述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介绍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第二章:路基工程2.1 路基工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路基工程的定义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2.2 路基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和应用解释路基工程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2.3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路基工程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2.4 路基工程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路基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路基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三章:路面工程3.1 路面工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路面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3.2 路面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路面的特点和应用解释路面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3.3 路面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路面工程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3.4 路面工程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路面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路面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四章:桥梁工程4.1 桥梁工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桥梁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4.2 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和应用解释桥梁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4.3 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桥梁工程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4.4 桥梁工程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桥梁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桥梁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五章:隧道工程5.1 隧道工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隧道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5.2 隧道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隧道的特点和应用解释隧道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5.3 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隧道工程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5.4 隧道工程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隧道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隧道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六章: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6.1 交通工程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交通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6.2 交通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交通工程的特点和应用解释交通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6.3 交通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交通工程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6.4 交通工程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交通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交通工程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七章:道路工程设计与规划7.1 道路工程设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道路工程设计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7.2 道路工程设计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道路工程设计的特点和应用解释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7.3 道路工程设计的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介绍道路工程设计的施工步骤和常用工艺强调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7.4 道路工程设计的质量和验收标准解释道路工程设计质量的控制要点介绍道路工程设计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第八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1 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道路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8.2 可持续发展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解释可持续发展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8.3 环保措施在道路工程中的实施介绍道路工程中常用的环保措施和技术8.4 道路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解释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流程第九章:道路工程管理与维护9.1 道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解释道路工程管理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9.2 道路工程管理的任务与方法介绍道路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方法9.3 道路工程维护与养护解释道路工程维护与养护的重要性介绍道路工程维护与养护的常用方法和技术9.4 道路工程安全事故处理解释道路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的重要性介绍道路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的方法和流程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道路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道路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失败经验10.2 道路工程实践介绍道路工程实践中的重要经验和教训10.3 道路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解释道路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介绍当前道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趋势10.4 道路工程的未来展望展望道路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一章:道路工程案例研究11.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解释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工程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1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强调案例研究在道路工程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讨论案例研究对道路工程师的益处11.3 案例研究实例分享具体的国内外道路工程案例研究实例分析案例研究的成果和对实际工程的影响11.4 案例研究的启示与建议基于案例研究提出改进道路工程实践的建议讨论如何将案例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未来的道路工程第十二章:道路工程职业道德与法规12.1 职业道德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讨论道路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介绍职业道德在道路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2.2 道路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概述道路工程领域的关键法律法规解释法律法规对道路工程实践的影响12.3 道路工程项目的合规性评估介绍合规性评估的概念和方法讨论合规性评估在道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12.4 职业道德与法规的案例分析分析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道路工程案例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十三章:道路工程的健康与安全13.1 道路工程中的健康与安全问题识别道路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健康与安全风险讨论这些风险对工程师和工人的影响13.2 健康与安全法规和标准概述与道路工程相关的健康与安全法规和标准解释这些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性13.3 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讨论如何通过安全管理预防道路工程中的事故介绍常用的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13.4 健康与安全教育和培训强调教育和培训在提高道路工程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健康与安全教育和培训方法第十四章:道路工程的经济学14.1 道路工程的经济评估解释道路工程经济评估的概念和方法讨论经济评估在道路工程决策中的重要性14.2 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如何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道路工程项目的价值14.3 融资和投资概述道路工程项目的融资和投资模式讨论这些模式对道路工程的影响14.4 经济学在道路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济学在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讨论经济学对道路工程师的实践意义第十五章:综合复习与考试准备15.1 复习课程重点回顾整个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强调学生在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关键概念和技能15.2 考试技巧和建议提供准备道路工程考试的技巧和建议讨论如何有效复习和准备考试15.3 模拟试题和练习提供模拟试题和练习题供学生自我检测强调通过练习来提高答题能力和理解力15.4 考试策略和时间管理讨论考试策略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介绍有效的考试策略和时间管理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现状评价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数量少(1)公路通车总里程:2010年底通车里程预计达395万公里,(2008年底373.02万公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
如美国为630万公里。
(2)公路密度: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从总体上讲,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密度偏低。
美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67公里,英国为160公里,法国为147公里,日本为303公里,印度为61公里,而我国只有不到40公里。
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42公里,英国为63公里,法国为140公里,日本为91.5公里,印度为22公里,而我国不超过20公里。
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相对较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的10.7%多,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4.5%,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96.16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53.5%。
3.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
4.通行能力低。
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全部形成。
5.服务水平低。
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
发展规划1990~201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形。
至2007年年底,贯通“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2010年,基本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公路通道;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五射两纵七横”共14条路线,并力争到2010年基本贯通。
第二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一、道路的分类二、公路的分类及分级三、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一、道路的分类按其交通性质和所在位置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工矿和林区的道路,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
2、城市道路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有形成和促进城市结构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
二、公路的分类及分级1、道路的分类按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与地位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和专用公路。
2、公路的分级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①国家干线公路是指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干线的公路,简称国道。
②省干线公路是指有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简称省道。
③县公路是指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简称县道。
④乡公路是指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乡级的公路,简称乡道。
⑤专用公路是指专为企业或其它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
如:厂矿道路,林区道路。
①高速公路a.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b.全部控制出入;c.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d.设有中央分隔7带;e.全部立体交叉;f.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服务设施;g.四车道能适应 Q=25000~55000辆;h.六车道能适应 Q=45000~80000辆;i.八车道能适应 Q=6000~100000辆。
(Q为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②一级公路a.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b.部分控制出入;c.设施与高速公路基本相同;d.四车道能适应 Q=15000~30000辆;③二级公路a.是连接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b.能适应Q′=3000~7500辆。
(Q′为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④三级公路a.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b. 能适应Q′=1000~4000辆。
⑤四级公路a.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b.能适应Q′≤1500辆。
三、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①快速路a. 为城市大量距离、快速交通服务;b.有4个以上车道,中间设分车带;c.全部或部分控制出入。
②主干路a.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车站、港口;b.以交通功能为主;c.机非分行。
三、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③次干路a.连接主干路的辅助性干道;b.兼有交通、服务功能。
④支路a.连接次干路与街区路;b.解决局部交通,以服务为主。
三、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除快速路外,每类路按所在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Ⅰ、Ⅱ、Ⅳ级。
①Ⅰ级——大城市采用;②Ⅱ级——中城市采用;③Ⅳ级——小城市有用。
第三节道路的基本组成一、公路的基本组成公路是承受车辆荷载的结构物,它主要由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和交通服务设施组成。
二、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作为行车构造物也是由路基、路面、桥涵等组成。
一、公路的基本组成1、路基是由土、石材料按一定技术要求,填筑压实而成的结构物,它承受路面传递的行车荷载,是支承路面的基础部分。
三要素:宽度、高度、边坡坡度。
2、路面是用各种材料或混合料分层修筑在路基顶面供车辆行驶的层状结构物,能满足车辆安全、迅速、舒适地行驶。
基本结构:面层、基层、垫层。
一、公路的基本组成3、桥涵①桥梁是为道路跨越河流、山谷、人工障碍物而建造的构造物。
桥梁可分为四类: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a. 特大桥:L≥500m or LO≥100mb. 大桥:100 m ≤L<500m or 40 m ≤LO<100mc. 中桥:30 m ≤L<100m or 20 m ≤LO<40md. 小桥:8 m ≤L<30m or 540 m ≤LO<20m②涵洞为渲泄面水流而设置的横穿路堤的小型排水构造物。
它包括<8m or LO<5m的板涵及所有跨径的圆管涵。
一、公路的基本组成4、隧道是道路穿越山岭、地下或水底而修筑的构造物。
5、排水系统对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面设置的排水构造物。
它包括桥梁、涵洞、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跌水、盲沟、渗井、渡槽。
一、公路的基本组成6、防护工程为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它包括:填石边坡、砌石边坡、挡土墙、导流构造物等。
7、交通服务设施为确保行车安全、顺畅、舒适,在道路沿线设置的交通安全、养护管理、服务和环境保护的设施。
它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护墙、护柱;中央分隔带、隔音墙、隔离墙;照明设施;加油站、停车场;养护管理房屋、绿化美化设施。
二、城市道路的组成1、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人行地道,包括地下人行道、人行天桥;3、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4、交通安全设施,包括照明设施、护栏、交通标志标线;5、沿街设施,包括电线杆、给水栓、邮筒、电讯;6、地下铁道、高架桥、立交桥;7、绿化带。
第二章道路车辆及运行特性第一节汽车行驶特性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汽车行驶条件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的动力来源: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内燃发动机。
汽车的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汽车的行驶条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当驱动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就等速行驶;当驱动力大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就加速行驶;当驱动力小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就减速行驶,直至停车。
所以,要使汽车行驶,必须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克服了其它行驶阻力后所能爬上的纵坡度。
最大爬坡度指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低档作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第二节设计车辆规范对各种车辆进行归类,将其尺寸标准化,称为“设计车辆”,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机动车分为三种:①小客车②载重汽车③鞍式汽车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机动车分为三种:①小型汽车②普通汽车③铰接车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非机动车分为四种:①自行车②三轮车③板车④兽力车计算行车速度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度。
1、公路计算行车速度2、城市道路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表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第一节交通量1、交通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量。
2、交通量的意义交通量与经济发展速度、气候。
物产、文化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且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随机变化。
观察、研究交通量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3、交通量的种类•交通量的种类①平均日交通量 ADT②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用于确定道路等级)③月平均交通量 MDAT(用于交通量统计分析)④周平均交通量 MADT(用于交通量统计分析)⑤设计小时交通量 DHV•平均日交通量ADTQi ——各规定时间段内的日交通量,单位:辆/d or pcu/dn ——各规定时间段的天数,单位:d•设计小时交通量DHV取一年中的排序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选取原则:保证道路在规划期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碍,同时也要避免道路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差的现象发生。
•第二节行车速度1.行车速度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距离L与所需时间t的比值,也称车速。
2.车速的类型3.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车速的类型①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瞬时速度。
观测距离以20-50m为易。
用于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
②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或损失时间)与该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效益和费用。
③行程车速车辆通过某段路程与该段路程所需总时间(包括有效运行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但不含车辆在起、终点装卸和调头时间)之比。
用于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和估计行车延误时间。
④运行车速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
•车速的类型⑤临界车速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速度。
用于选择道路等级。
⑥设计车速道路交通气候条件良好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技术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最大车速。
用于道路线形几何设计。
⑦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⑧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①道路条件指道路的等级、路面状况、线形、视距。
②交通条件指交通量、车辆组成、交通管理与控制。
③驾驶员、环境指驾驶员的技术水平、驾龄长短、年龄、性别、个性、婚姻状况。
与气候、季节、地理位置有关。
•第三节交通密度1.交通密度的定义是指在单位长度的道路上,一个车道或一个方向上某瞬间的车辆数,又称车辆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