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71.4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等目标的一门学科。

2.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这些社会性实践可称为公共卫生措施。

3.医学模式:是关于医学的总体看法或概括认识,即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及行为方式。(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健康

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1990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各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5.健康-疾病连续带(HDC):即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健康决定因素影响,有一系列渐进相连的机体状态或健康标志呈现。

6.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把预防策略及措施相对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第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

中医三级预防理念: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形神统一,奉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辩证观,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人的健康或疾病变化与外界环境自然消长规律密切相关,畅导致胃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及中医三级预防理念,开创了临床预防实践之先河。一未病先防,是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施,不要体内的精气,保持正气,慎避虚邪侵害,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2既病防变,是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病情的蔓延和恶化。三病后防复,指疾病初愈至完全恢复正常,健康状态这段时间的预防措施。

五层次预防:人类社会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和国际组成,将预防工作系统全面深入分为五个层面就称为五层次预防。1个人预防2家庭预防3社区预防4国家预防5国际预防

第一次卫生革命群体医学

第二次卫生革命社会预防阶段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全人类为对象进行预防

1.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WHO)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科技、文化等环境,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生态系统:指人类或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所共同构成的功能系统。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这种生物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为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发展模式。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使人体内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常见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碘缺乏性疾病,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犹如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孕症、早产儿、死产、先天性畸形等。

3.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4.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二次污染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的过程。

5.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方面的危害。

公害事件:环境污染造成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公害病: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公害病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必须经过科学的鉴定和国家法律的认可。

急性损害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或在24小时内多次接触污染物所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效应

慢性损害污染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疾病,力学方面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

远期损害包括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烦能改变机体细胞遗传物质而诱发突变的环境,物质均称为诱变源。右边缘作用一体细胞引起突变,并由此引起癌变,称为致癌作用。诱变源作用于胚胎细胞,并造成胎儿发育的先天畸形称为致畸作用。

半数致死量和浓度:是指引起一群收视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6.总悬浮颗粒物:粒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两者结合存在的,并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大气中直径>μm、≤10μm的颗粒物。

可入肺颗粒物:大气中直径≤μm的颗粒物。营养:指人体通过向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有益成分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

水体富营养化:指食品和化肥等产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广泛存在着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盐和磷酸盐等,这些营养素在水中大量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迅速恶化的现象。

基础代谢:是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只有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力、脑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是可给人类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的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必须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