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

众参与》教案

[本章学习目标]

1.学习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和实施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3.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4.了解实行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5.理解个人行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课时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

难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说明: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2

1、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

通过材料的阅读及探究活动能够了解到:

①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②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③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补充):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3、环境管理的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说明: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多种,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三、的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于,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简称32字方针。其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目的。其思想体现了环境管理的综合性、整体性、公众参与、促进环境与人的共同发展等先进理念。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

10项工程。

2.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多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1.加强环境管理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2.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3.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8部环境保护法,并指出3部相关的资源法律。

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板书提纲:

§5.1认识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是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手段

三、的环境管理

1.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2.的环境法律体系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