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项目建议书

  • 格式:doc
  • 大小:396.00 KB
  • 文档页数:7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项目建设地点:***

1.1.4建设性质:新建

1.1.5项目负责人:***

1.1.6建设规模:拟建霍林郭勒市鲜卑博物馆5000m2以及相应的公用辅助工程。

1.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520.00万元,本级财政出资1520万元,向上级财政申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万元。

1.1.8建设期:18个月

1.2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3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主要是: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拟建项目地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方案;

总图布置和公共辅助工程;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招投标;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评价。

1.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5.1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四大功能区:展示展演区、库房储藏区、研究管理区、接待服务区和其它辅助设施区组成。

1.5.2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5000m2,地下2层,地上3层。其中:展示展演区3500m2、库房储藏区500m2、研究管理区500m2、接待服务区800m2、其它辅助设施区200m2。

1.6研究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00m2,建筑用地面积为1000m2,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2、项目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工程建

设条件好,外部条件可满足本项目建设要求。

3、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20万元,建设投资规模较为合理。该项目是可行。

1.6.2建议

1.本项目建成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建议尽快予以可研批复、实施。

2.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本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贯彻执行《招标投标法》,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采取招标形式,确保工程质量。

4.本报告虽然对该项目的工程方案、投资方案等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建议在下阶段工作中应进一步优化工程方案、投资方案等,实现工程实用、经济、美观、节约等建设目标。

5.项目建设既有预算内资金又有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建

议建设单位要落实好建设资金。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鲜卑族历史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1.鲜卑起源

关于“鲜卑”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国语·晋语》说,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席;然而在当时中原人心目中鲜卑和楚都是被排除在诸夏之外的蛮夷,所以不能上台参与会盟,只能替大会守护拜祭山川与神灵的火堆。此篇以及其它先秦时期的相关记录,均证实“鲜卑”一词作为族名在匈奴突击东胡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鲜卑是今之锡伯族。

鲜卑族是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部族与政权兴衰:鲜卑是与乌桓同时兴起的东胡另支。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仍为匈奴役属。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边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中逃循。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中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大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随后,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联盟。但联盟随檀石槐的死而瓦解,继起的是不断强大的拓跋鲜卑。

考古发现为先秦鲜卑迁居说提供了佐证。据1961年的《文物》杂志介绍,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这座大型的古墓群考证约为二千九百年前至东汉初期的鲜卑人墓地。考古部门清理了31座古墓,出土遗物300余件。这些古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为木棺,多为单人墓葬。墓中的尸骨几乎都是仰身直肢,头向北安放在棺木中。墓葬中还有大量的牛、马、羊殉葬和陶器、铜器、骨器、木器、贝壳等随葬品,其中袋形三足陶铜器和头北单茔墓葬方式都说明了墓群主人与黄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联系,木器和贝壳等随葬品的出土更让人猜测他们与东夷文化的渊源。

(1)诗歌

鲜卑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牧歌、思乡曲、叙空事歌、战歌等体裁。从歌词观之,其风格刚健清新,粗扩豪放,富又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北魏统一蒙古高原后,太武帝从漠北迁来30余万帐落敕勒人(汉称丁零,亦称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