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及应用实践 课题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80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电气工程系20xx、5目录第一部分必修理论课教学大纲《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2)《C语言》教学大纲 (5)《电工学》教学大纲 (7)《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8)《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11)《Autocad/Protel》课程教学大纲 (1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像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音像设备与工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仪表》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实践教学大纲钳工实训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工实训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商务2024年度实践课题一、课题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电子商务政策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我国《“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电子商务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电子商务实践课题研究,旨在探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模式和政策建议,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目标1. 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行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 探索电子商务创新模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3. 提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1 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1.2 电子商务行业存在的问题2. 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研究2.1 直播电商2.2 社交电商2.3 新零售2.4 跨境电商3. 电子商务政策分析与建议3.1 我国电子商务政策现状3.2 国际电子商务政策借鉴3.3 电子商务政策建议4. 电子商务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4.1 电子商务产业链概述4.2 产业链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4.3 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5.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策与展望5.1 优化电子商务产业生态5.2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5.3 提高产业链协同水平5.4 拓展国际市场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成果,总结前人经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电子商务行业一线数据,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证分析。
3. 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政策、发展模式,提炼有益经验。
4. 系统分析法:从整体视角出发,分析电子商务产业链各环节的相互关系,提出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收集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框架,撰写研究大纲。
2. 第二阶段(4-6个月):开展实证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总体要求:(1)设计、安装、调试各单元电路;(2)设计系统逻辑电路图,安装、测试总电路逻辑功能,以满足设计功能要求;(3)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含系统总逻辑电路图) 、调试步聚、测试结果及心得体会。
2、给定条件:(1)只能利用实验室实验设备条件;(2)只能采用实验室提供的中小规模电路进行设计。
3、设计题目与要求:元件清单仅供参考1)数字式竞赛抢答器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可容纳8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每组设一个按钮,供抢答使用。
(2)抢答器具有第一信号鉴别和锁存功能,使除第一抢答者外的按钮不起作用。
(3)设置一个主持人“复位”按钮。
(4)主持人复位后,开始抢答,第一信号鉴别锁存电路得到信号后,由指示灯显示抢答组的编号,同时扬声器发出2~3秒的音响。
2)数字钟设计要求1.功能要求①基本功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小时计数器的计时要求为:12翻1,并要求能手动快较时、快较分或慢较时、慢较分.2.步聚要求(1)拟定数字钟电路的组成框图,要求先实现电路的基本功能,后扩展功能,使用的器件少,成本低.(2)在通用电路板上安装电路,只要求显示时分.元件清单74LS1606片4线-10线译码器74L S48 6片四2输入正或门74LS32 1片74LS044片74LS20 4片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 4片74LS081片7476N1片74LS85D5片蜂鸣器3)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要求为:假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三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
(1) 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右转弯时,右侧三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3)左转弯时,左侧三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4) 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用三个开关控制指示灯的点亮状态。
其中两个是转向控制开关:[1]用于左转;[2]用于右转;还有一个是模拟脚踏制动(刹车)开关。
元件清单4)LED循环显示控制电路一、设计任务及原理:LED循环显示控制电路就是对于一组LED(16个),通过不同的工作模式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点亮或者熄灭。
一、一、 教学课题学课题: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变换和传输的科学,其在电力、工业、交通、通信、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因此,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领域综合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电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l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① 所立题目必须是某一电力电子装置或电路的设计,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应在一周内完成,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
学生也可以选择规定题目方向外的其他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如开关电源、调光灯、镇流器、UPS UPS 电源等,但不允许选择其他班题目方向的内容设计(复合变换除外)。
② 通过图书馆和Intel 网广泛检索和阅读自己要设计的题目方向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应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课题一调光灯调光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课题通过对与调光灯电路相关的知识:晶闸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内容的介绍和分析。
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分析电路的方法。
一、本课题学习目标与要求1.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外形及符号;晶闸管的导通、关断条件;理解晶闸管可控单向导电的含义。
2.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阳极伏安特性。
3.理解并记住晶闸管主要参数的定义;晶闸管型号及其含义;能根据电路参数选择晶闸管。
4.会分析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电感性负载)输出电压u d、电流i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T的波形。
5.熟悉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6.能计算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电感性负载)下晶闸管可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正确选择晶闸管。
7.掌握主电路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8.熟悉单结晶体管出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各环节组成及作用,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调试,使之正常工作。
二、主要概念提示及难点释疑1.晶闸管导通、关断条件1)晶闸管导通条件:阳极加正向电压、门极加适当正向电压。
注意:阳极加正向电压是指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阳极电位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门极正向电压是指门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
2)关断条件:流过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可以通过降低晶闸管阳极-阴极间电压或增大主电路中的电阻。
2.晶闸管主要参数1)额定电压:用等级表示,选用管子时额定电压常常时实际工作时可能承受的最大电压的2~3倍。
2)额定电流注意:不同于通常电气元件以有效值来定义额定电流,而是以平均值来定义的。
选择管子时要用有效值相等原则即流过晶闸管实际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小于更好)管子的额定电流有效值。
3.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1)几个名词术语和概念控制角α:控制角α也叫触发角或触发延迟角,是指晶闸管从承受正向电压开始到触发脉冲出现之间的电角度。
导通角θ:是指晶闸管在一周期内处于导通的电角度。
电工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2、电力系统中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3、变电设备故障电工技术论文4、交换机维护与检查电工技术论文5、机电一体化电工技术论文全文总字数:13563 字篇一: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一体化教学电工技术论文一、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录像、投影、挂图、实物拆卸、板书、讲述等材料进行较为合理的计划与安排,进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下面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为例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及过程的具体设计:1.教学过程可遵循的思路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在完成项目的同时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且适时要有示范性操作。
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有严密合理的设计思路。
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教学目的:必须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2)该项目的重点、难点;(3)所需设备和场地;(4)教学过程编排;(5)学生分组,设备配置;(6)安全注意事项;(7)考查重点。
只有构思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2.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应注重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及安全事项等。
这一部分是教案的核心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案应重视项目实施的方案设计,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
3.项目实施以电工技术中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一节为例。
将理论教材中“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一节与实习教材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合为一个课题。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拿出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物,先向学生展示电动机外形,介绍电动机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电动机。
(2)教师现场集中指导学生。
一般2~3名学生共用一台电动机;教师进行讲解连接电路原理;由教师借助挂图、投影、示教等工具对照实物,讲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特点、作用及工作原理。
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从通信系统到电力系统,从微电子技术到人工智能,电子工程专业无处不在,并正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在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我们既要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也要关注实际应用的研究,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1. “5G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技术成为了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课题旨在研究5G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无线网络架构、移动通信协议、多连通性与网络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5G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出更好地应用于通信系统中,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快、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2. “无人驾驶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挑战”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课题旨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挑战,包括无人驾驶系统架构、感知与识别技术、路径规划与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更安全、更高效的自动驾驶系统,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3. “人工智能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机会。
本课题旨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与创新,包括医学图像处理、疾病诊断与预测、智能监护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的研究,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4. “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其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题旨在研究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研发,可以设计出功能更加丰富、性能更加稳定的产品,满足人们对便捷、智能生活的需求。
5. “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执笔人:侯海霞审定人:李吉忠马少军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为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其中高级语言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通信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结合课程中的大量实验,如单片机、EDA、数字信号处理等;为学生综合实践(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发创新能力。
二、全学程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三、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一)专业与公益劳动1、目的要求主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锻炼适应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主要内容劳动分公益劳动、专业劳动两种。
公益劳动主要是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劳动活动,专业劳动主要是参加学院组织的与专业有关的劳动活动。
3、完成形式及时间学生在1-4学期内,必须按照课程表安排,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参加劳动,具体要求见《莱阳农学院学生专业与公益劳动管理细则》。
(二)入学教育、军训1.目的要求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确定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纪律性;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团结进取、遵纪守法、求实创新、身心健康等。
2.主要内容由学工部(处)根据每年的工作要求进行组织,主要有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军事训练、内务整理等。
3.完成形式及时间时间一般为1.5周。
学生要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
(三)社会实践1.目的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探讨社会,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主要内容各学院要利用假期时间,根据教务处、团委要求,结合两课和专业知识,选择社会或学生本人关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电工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电子电工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电子电工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电子电工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电子电工课程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推动电子电工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四、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1)组织教师观看优秀电子电工教学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让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研讨。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 专题讲座与培训(1)邀请电子电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理念。
(2)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3)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成果。
3. 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1)组织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能力。
(2)举办电子电工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展示学生在电子电工方面的实践成果。
4. 教材研究与课程改革(1)组织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教材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开展课程改革研讨,探讨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编写校本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活动组织1. 成立电子电工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典型案例一一多途径培养,促教师成长1 .实施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中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可见,师资队伍的实力是教育改革有成效的一个重要保障。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中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使本专业教师能胜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下各门典型工作任务领域课程的教学,需通过多途径对本专业师资队伍进行多方位的建设。
2 .建设目标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完善,该专业现在正逐步培养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业通过企业调研后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要求,本专业教师须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企业实践,熟悉外贸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
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以上的骨干教师,聘请8名兼职教师,通过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外出考察、参加行业培训、到企业实践、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7.5%。
3 .工作过程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传帮带、循环教学、企业实践、培训学习、创造发展平台和聘请企业实践专家等途径,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过硬的技能,为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保驾护航。
只有使专兼职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1 传帮带促进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专业带头人张仁俊老师与青年教师沈峰老师结对子,通过互帮互助互学的形式做好经验传授、帮助指导和示范带领课堂教学技能提升的工作,从每周随堂听课及指导、每月写反思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沈峰老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单片机应用实训大纲一、实训目标(一) 理论教学目标1.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MCS–51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
(二) 实践培养目标1.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
2.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
3.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实训内容和要求(一)51系列单片机系统结构1.熟悉51单片机系统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熟悉51单片机P0~P3口内部结构、输入/输出方式、驱动能力和用途,了解P0~P3口作为输入引脚使用的条件。
3.理解特殊功能寄存器种类及映象地址、复位后初值、内部数据存储器容量、地址空间、用途、分配规则、通用寄存器组与内部RAM存储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切换方法。
4.了解堆栈概念及堆栈指针SP的初始化过程。
5.理解内部RAM、外部RAM读写方式及可用的寻址方式。
6.了解MCS-51操作时序,理解时钟电路的构成,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
7.理解复位方式、复位电路的组成、单片机对复位信号的要求、复位期间和复位后各I/O端口的状态、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初值、复位对内部RAM的影响。
(二) 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1.理解寻址的含义,了解常用的寻址方式及其寻址过程。
2.理解MCS-51指令格式、功能及用法。
3.能熟练实现内部RAM、特殊功能寄存器、外部RAM、程序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指令,并了解其寻址方式和算术运算指令执行后对有关标志位的影响。
4.掌握短跳转指令中目标地址的计算方法。
5.理解并掌握MCS-51汇编语言程序的组成和基本结构:顺序、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循环、查表、散转,理解主程序、子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结构。
6.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编辑、汇编(机器汇编) 、运行调试的基本方法。
(三) 中断、定时/计数器1.了解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三种方式,掌握中断、初始化、查询和中断程序的编制,理解中断响应条件、响应过程和外中断服务程序结构。
课题批准号:JXKT-ZS-04-022《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中期阶段总结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于2014年10月申报立项。
在专家的指导下,从课题的确定、申报、立项开始,课题组精心准备,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的筹备工作。
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计划和研究的方案,并通过反复研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全体课题组教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方法和步骤,确立了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为重点。
依据课题研究立项书中的要求,进行了人员分工,明确了研究的职责。
现将课题组中期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通过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效果;2、通过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步创建交互电子白板资源库,丰富课程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通过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出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应用模式;4、通过对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形成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使之成为有价值的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1、教师交互电子白板操作技能;2、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特有教学功能如何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功能;3、在交互电子白板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配套的软件为学生提供微课资源,提供配套的训练题和测试卷,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在线服务,引导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生活,实现数学大教学观,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通过交互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减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七八两个年级中选取4个班级为实验组研究样本,以同年级随机选取其他班级为对比组研究样本。